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创穴位埋线是指在穴内埋入羊肠线,以经络学说、针灸疗法为理论依据,通过持续性刺激产生治疗作用的中西医结合新方法。主要作用为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使神经、循环、内分泌等系统得以调整。偏瘫是脑血管病后遗的临床常见症状,我们在偏瘫的康复治疗中采用了微创穴位埋线法,该治疗可以使刺激持续数周,患者不必每日到医院接受针灸治疗。因此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吸附性,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埋线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埋线疗法对经络穴位起到刺激作用,能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针灸疗法变更的一种新兴疗法。微创埋线疗法的实质,实际上包括了穴位封闭、针刺、刺血、留针、机体组织操作后复原及组织疗法等多种刺激疗法和效应。结果62例,治愈35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3.5%。结论微创埋线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5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微创穴位埋线治疗后,参照疗效标准,观察减肥效果.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微创穴位埋线治疗后,有效率达90%.结论:微创穴位埋线疗法能够影响内分泌、抑制食欲、促进脂肪的代谢,持续作用明显,有治疗时间越长减肥效果越明显之优势,而且反弹率低,无需每日针灸,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掌握创新的治疗技术是开展特色项目、攻克疑难杂症、提高疾病疗效、获得广大患者认可的关键,微创埋线技术作为经络微创穴位介入治疗技术之一,以其方便、安全、疗效突出普遍收到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欢迎,国家卫生部已经将微创埋线技术作为面向农村和基层的重点医疗技术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5.
《中外健康文摘》2008,5(2):203-203
掌握创新的治疗技术是开展特色项目、攻克疑难杂症、提高疾病疗效、获得广大患者认可的关键,微创埋线技术作为经络微创穴位介入治疗技术之一,以其方便、安全、疗效突出普遍收到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欢迎,国家卫生部已经将微创埋线技术作为面向农村和基层的重点医疗技术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6.
掌握创新的治疗技术是开展特色项目、攻克疑难杂症、提高疾病疗效、获得广大患者认可的关键,微创埋线技术作为经络微创穴位介入治疗技术之一,以其方便、安全、疗效突出普遍收到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欢迎,国家卫生部已经将微创埋线技术作为面向农村和基层的重点医疗技术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采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癫痫、偏瘫,选取不同的穴位,辨证施治,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畅经络、调节脏腑之目的.穴位埋线法是经络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羊肠线在穴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人体内,以达"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兹举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介绍路绍祖教授运用体针结合头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经验与治疗特点。路绍祖教授临症取穴精而少,以经络为纲,整体调节;立足于五脏,重视穴位埋线疗法对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的作用;对于脑源性疾病常结合中西医理论,善用头针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近年来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进展.方法 从埋线器具方法的发展、穴位的选择、机理研究等多方面,对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进行分析总结. 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配合现代康复治疗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偏瘫肩痛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穴位埋线配合现代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针灸电针配合现代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5 d、1个月休息痛和活动痛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穴位埋线配合现代康复治疗对于改善偏瘫肩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由于常规针灸电针配合现代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参苓健脾胃汤配合穴位微创埋线治疗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46例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参苓健脾胃汤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参苓健脾胃汤配合穴位微创埋线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96%,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患者采用参苓健脾胃汤配合穴位微创埋线治疗方式之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57例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57例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痊愈者共23例,所占比例为40%,显效者共18例,所占比例为31.5%,好转者共14例,所占比例为25%,无效者共2例(中断治疗),所占比例为3.5%。结论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可以经坐骨神经痛持续刺激深部的感受器来调节中枢神经,以调和深部经络,抑制痊愈,恢复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穴位埋线疗法预防哮喘缓解期(未吸入布地奈德,下同)发作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多索茶碱片口服,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下降,肺功能FEV1提高,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穴位埋线疗法不但可预防哮喘缓解期病情发作,而且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价穴位埋线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穴位埋线疗法,常规康复训练每日2次,每次30分钟,穴位埋线每周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应用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测试,采集时空参数和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下肢时空参数及运动学参数方面都有改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显著升高,步长偏差和患侧支撑相均缩短,患侧摆动相延长。患侧髋膝关节的最大伸展度及最大屈曲度受限改善(P0.001),髋膝关节屈伸运动的平均角速度提高(P0.001),患者步行能力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可改善中风后患者的痉挛性偏瘫步态,而且基于步态分析系统纠正偏瘫异常步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穴位埋线及普通电针疗法治疗。结果:第一疗程后,微创穴位埋线疗法组治愈率41.4%,高于电针组29.0%,χ2=6.07,P0.05有显著差异性。第二疗程后,两组治愈率均有提高,埋线组治愈率上升幅度38.6%,明显高于电针组,χ2=39.90,P0.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微创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有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价穴位埋线结合任务导向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任务导向性训练组、穴位埋线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组,每组各2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基础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穴位埋线组每周接受埋线1次,任务导向性训练组每周训练6 d,穴位埋线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组则是将两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三组疗程均为8周。三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应用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测试,采集时空参数和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下肢时空参数及运动学参数方面都有改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三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显著升高,步长偏差和患侧支撑相均缩短,患侧摆动相延长。患侧髋膝关节的最大伸展度及最大屈曲度受限改善(P<0.001),髋膝关节屈伸运动的平均角速度提高(P<0.001),患者步行能力明显提高。穴位埋线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结果更优于单种治疗方案(P<0.01),且采用有目的性的任务导向性训练结果亦优于穴位埋线治疗(P<0.01)。结论:无论是任务导向性训练或穴位埋线治疗,都能有效缓解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异常步态模式,而将两种治疗方案相结合则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创新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相似文献   

17.
头针,体针加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65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头针、体针加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65例许瀚(安徽省宣州市军天湖农场医院242072)关键词:中风;偏瘫;头针;体针;穴位埋线1临床资料将CT确诊的脑出血或脑梗塞稳定期中风瘫痪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中,男38例,女27例;年...  相似文献   

18.
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近况邢丽阳,屈留新(河南中医学院针91,450003)主题词%埋线疗法,气管炎/针灸疗法,胃脘痛/针灸疗法穴位埋线,作为一种对经络穴位的刺激方法,是在穴位上埋植羊肠线或铬线,该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便于研究和推广,现将其综述...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目前存在穴位选用过多及偏重肺脏调治等问题。李素荷教授强调肺脾肾三脏本虚是支气管哮喘发生的根本原因,治疗时应分清标本缓急,分期论治,注重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治疗。在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穴上,遵循以下原则:选用位于经络交汇处或同时能作用于两条或以上经络的穴位;选用能同时发挥多功效且疗效理想的穴位;选用经验特定穴;相邻两次治疗尽量避免重复用穴。常用穴位有肺俞、膏肓、定喘、膻中、孔最、丰隆、中脘、脾俞、肾俞、足三里、大椎等;同时应根据患者个体体质灵活加减,以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名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运动再学习组、穴位埋线组、运动再学习结合穴位埋线组,3组患者均同时接受常规的康复干预。治疗前、治疗40天分别采用简易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Bathel指数,(MAS)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1.3组患者的FMA、MBI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且运动再学习结合穴位埋线组较运动再学习组、穴位埋线组明显(P0.05);2.在MBI评分上,运动再学习组较穴位埋线组明显提高(P0.05);在FMA评分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均可改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其中运动再学习结合穴位埋线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