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煊 《大家健康》2013,(17):100-101
目的:探究分析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影像学资料,以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出血性转变患者50例,分别对其进行CT扫描和MRI扫描,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对出血性转变的检测效率,完善有关数据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扫描后,CT组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检出率为36.0%,其中出血性梗死8例,脑实质出血10例;而MRI组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检出率高达100.0%,其中出血性梗死40例,脑实质出血10例,MRI的检测效率显著优于CT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出血性转变,采取MRI扫描可以更好的反应患者病情发展与出血情况,进而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出血性脑梗死的CT、MRI影像学表现,对比不同检查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评估治疗及预后,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螺旋CT及3.0T-MRI扫描,比较两者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典型表现为梗死区内出现斑片状高密度影,密度常较一般脑内出血浅淡,边缘较模糊,可多发,增强扫描在梗死区内可出现脑回状、斑片状或团块状强化。根据CT表现可分为3型:(1)中心型:在低密度梗死灶中心可见片状高密度出血灶;(2)边缘型:高密度出血灶位于梗死边缘;(3)混合型:中心和边缘均有斑片状出血灶。27例病例中,中心型占8例,边缘型占10例,混合型占9例。 MRI影像学表现:比CT敏感,出血灶的信号特征与脑内血肿MRI信号演变的一般规律一致,SWI显示出血灶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在梗死区内可出现脑回状、斑片状或团块状强化。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时间段对出血性脑梗死的显示各有利弊,总结CT、MRI影像学表现,对指导临床治疗、评估治疗及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出血性梗死的发病率与发病机理,MRI与CT敏感性的比较。方法 总结分析临床312例脑梗死患中36例出血性梗死的影像学改变、临床表现和诊治结果。结果 见36例梗死后出,血占同期脑梗死的11.21%,其中大面积脑梗死22例,占61.11%;心源性梗死7例,占19.44%;小脑梗死6例,占16.67%;死亡1例,占2.8%;既往有脑梗死6例,占16.67%,MRI发现少量梗死后出血的敏感性比CT高。给予适当的脱水、脑保护剂治疗,神经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及小脑梗死易发生梗死后出血,小脑出血性梗死应积极脱水治疗,以防脑疝。  相似文献   

4.
扈林 《右江医学》2001,29(1):14-14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梗死灶出血 54例 ,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者 48例。脑梗死发病第 2周发生出血 50例 ,发生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脑CT分为四型 :(1 )出血性梗死Ⅰ型 (1 9例 ) ;(2 )出血性梗死Ⅱ型 (2 8例 ) ;(3)脑实质血肿Ⅰ型 (1 0例 ) ;(4)脑实质血肿Ⅱ型 (9例 )。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 ,需动态观察CT ,及时确诊及治疗方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李健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6):346-346
为探讨脑梗死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回顾性分析了76例脑梗死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梗死灶出血者54例,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后者48例。脑梗死发病第2周发生出血50例,发生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脑CT分为四型:(1)出血性梗死Ⅰ型(19例);(2)出血性梗死Ⅱ型(28例);(3)脑实质血肿Ⅰ型(10型);(4)脑实质血肿Ⅱ型(9型)。提示脑梗死后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需动态观察CT、及时确诊及治疗,方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CT扫描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83例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入院时首次采用常规CT扫描,24h-3d后再行CT或MRI复查确诊,对常规CT影像特征及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3例患者首次常规CT扫描显示为急性脑梗死71例,阳性率为85.54%,梗死部位分别为颞叶29例,占40.85%,额顶叶21例,占29.58%,基底节区10例,占14.08%,枕叶11例,占15.49%;可疑诊断12例,占14.46%。主要特异性表现为脑实质低密度征、脑动脉高密度征及脑肿胀征。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CT扫描病变明确,结合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是早期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CT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CT诊断的认识,以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CT资料。结果: 39例中CT准确诊断36例,另外3例梗死区仅发生少量渗血,MRI明确显示梗死后的出血灶,而CT无明显变化。结论: CT扫描能够较准确的显示脑梗死后的出血发生与否、形态及出血量,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可用于监测脑梗死的治疗转归以及合并出血时的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检出率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有脑部症状的高血压患者98例在常规MRI扫描基础上增加SWI序列检查,比较常规MRI与SWI扫描对脑微出血检出率,分析微出血与出血性脑卒中、腔隙性脑梗死灶的相关性。结果:SWI扫描脑微出血检出率75.51%,高于常规MRI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扫描显示,24例无脑微出血中发现6例(25.00%)出血性卒中灶,1例(4.17%)腔隙性脑梗死灶。74例脑微出血中发现46例(62.16%)出血性卒中灶,27例(36.49%)腔隙性脑梗死,其中8例(29.63%)同时出现出血灶及缺血性梗死灶。出血性卒中发生率微出血组高于无微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出血各分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微出血组高于无微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Ⅲ度微出血组高于Ⅱ度组,Ⅱ度组高于Ⅰ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组与0度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8例微出血患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2例为Ⅱ度微出血,6例为Ⅲ度微出血,其中2例发生出血性转化。结论:SWI序列扫描提高了诊断高血压性微出血的敏感性,对判断脑血管病危险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作为高血压性脑损伤患者常规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9.
田洪  刘磊  郝磊  臧巧利  朱川 《重庆医学》2015,(2):183-185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HT患者48例,其中,出血性梗死(HI)45例(93.8%),其中HI‐1型27例,HI‐2型18例;脑实质内血肿(PH)3例(6.3%),其中PH‐1型2例,PH‐2型1例。PH‐2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类型HT。进行CT、MRI检查,界定梗死面积,选择不同治疗方式。结果HT患者梗死后出血时间发生在1周内14例(29.2%),1~2周内28例(58.3%);脑叶梗死25例(52.1%),出血灶均在皮层和(或)皮层下,深部脑实质梗死11例(22.9%),出血灶在梗死灶内或其边缘,脑叶及深部梗死8例,小脑梗死3例,脑干梗死1例,出血灶均在梗死灶内;继发于大面积脑梗死31例(64.6%),继发于小面积脑梗死14例(29.2%),继发于腔隙性脑梗死3例(6.3%);HI表现为皮质和(或)皮层下白质、脑深部点状、斑片状、条索状、脑回状出血灶;PH表现为梗死区域血肿形成,血肿主要位于深部基底节区。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脑叶部位的梗死更容易并发HT。HT多发于脑梗死后1~2周内,应当于这段时间内复查头CT或MR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6例H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结果 HT发生于梗死后9 h~15 d,平均(8.26±0.35)d,14例发生于溶栓治疗后。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10例,脑实质内血肿(parenchyma haematoma,PH)6例。出血位于脑叶8例,基底节区6例,中线额叶-胼胝体区域1例,小脑1例。HI表现为梗死区域内点状、斑片状、条索状、脑回状出血灶;PH表现为梗死区域血肿形成,伴占位效应,主要发生于较大面积梗死灶中。结合影像学复查,本组CT及MRI均能对HT作出诊断,以MRI的DWI序列显示最佳,T2WI序列其次。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脑叶部位的梗死溶栓治疗2周内更易并发HT;CT及MRI随访尤其是MRI DWI序列可明确H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T)的病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总结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CT、MRI。结果HT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皮层梗死、高血糖、高血压。发现出血时间16小时至30天,非血肿型(HI)29例(90.6%),血肿型(pH)3例(9.38%)。梗死后出血17例临床症状加重,15例无症状加重,5例死于脑疝或肺部感染。结论HT危险因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CT是HT检测的主要手段,MRI对腔隙性与陈旧性出血更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CT检查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出血性脑梗死CT扫描表现为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供血区域。为椭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梗死灶,边缘清晰,其内继发有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出血一般不超出梗死灶边缘,但出血多时可超出),边缘不甚清晰,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MRI见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为小片状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等信号或高信号灶。结论CT是出血性脑梗死首选检查方法,MRI对其更加敏感,更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CT、MRI均为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CT、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梗死出血性患者临床资料,均行CT及MRI检查,总结病例患者影像学特点。结果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CT影像学特点:(1)梗死区域有明显斑片状高密度影,病灶影边缘模糊;(2)出血量较大病灶表现为团块状(不规则型,有典型占位表现);(3)出血量较小病灶经CT检查时常被掩盖;(4)CT增强扫描病灶梗死区域内可见脑回状、斑片状亦或团块状强化,而病灶分为中心型(9例)、边缘型(11例)及混合型(12例)三类。MRI影像学特点:(1)出血后急性期出血灶T2像上呈低信号,稍高于脑内血肿患者的信号;(2)亚急性期出血灶影像学信号以短T1及长T2信号为主;(3)慢性期血灶信号以T2像亦或梯度回波图像上清晰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形成的特征性的低信号为主;(4)MRI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梗死区内有明显脑回状、斑片状亦或团块状强化信号影。结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CT及MRI影像特点各具特异性,总结2种影像学表现特点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10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了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缺血性脑梗死继发出血转变多发生于起病4d至2周,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团块状、脑回状高密度影,以非血肿型占多数(67.27%),预后主要取决于梗死的范围、并发症与合并症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结论:CT检查能及时发现,明确出血部位及范围,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首选和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CT、MRI征象及其与发病原因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方法:收集本院自2008年11月~2010年3月经CT及MRI检查,并经高年资医师诊断的23名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与影像征象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脑栓死及大面积血栓性脑梗死患者[1];CT对发现梗死后急性出血敏感,MRI对梗死后亚急性及慢性期出血敏感。结论:CT、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各有优势,两者结合并密切联系临床,对病变定性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权萍  季洪 《大家健康》2016,(12):3-4
目的:分析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选取66例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χ2检验方式对不同组的脑微出血发病率进行分析,然后对比溶栓后合并出血性转化率,主要应用单方因素Logistic对溶栓、抗凝、抗血小板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和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进行MRI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场回波序列(FE)及梯度回波(CRE)的扫描。结果:通过观察,对照组、梗死组以及梗死后出血组,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1.2%、18.3%和32.54%,应用单方因素logistic分析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与脑微出血的发生没有关系,梗死后脑出血与脑微出血以及溶栓治疗有关系。结论:脑微出血并不是梗死后出血转化出现高危险性的原因,脑微出血并不会增多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危险性,而溶栓是梗死后出血的危险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CT与MRI在诊断早期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与区别。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3例诊断为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与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2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2种方法检测,CT显示梗死病灶数64个,MRI显示梗死病灶数136个,MRI检查梗死病灶数显著高于C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发病于12小时之内和12~24小时2个时间段的MRI对脑梗死检出率分别高于同时段的C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早期的诊断,CT扫描具有快捷、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但MRI检查对梗死位置和检出率更具优势,因此,两者联合应用可作为早期脑梗死诊断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并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选取100例收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住院期间所做的影像检查、发病机制及原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CT检出率为35.0%,MRI的检出率为89.0%。其发病原因有心房纤颤和原发性高血压等可引发大面积脑梗死和脑血栓。影像检查显示,原梗死区内会出现斑片状或团块状血肿信号。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较多,病情较复杂,需及时得到治疗方能缓解病情,发病早期对患者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及时改善,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内静脉数目变化和梗死灶外脑实质内微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扫描影像资料,包括常规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MRA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SWI原始图像后处理得到最小信号强度投影图(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结果 46例急性脑梗死病变在常规MRI序列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MRA显示25例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SWIminIP图示25例急性脑梗死病灶内静脉数目较对侧相应区域减少.常规平扫检出梗死灶外脑实质内出血6例,检出率为13.0%;SWI检出梗死灶外脑实质内出血和微出血19例,检出率为41.3%.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灶内静脉数目减少间接反映梗死灶的氧代谢率减低.磁敏感加权成像比常规MRI平扫对脑内出血和微出血的显示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无症状脑梗死的诊断与预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症状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是指既往无脑卒中病史,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而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或在尸检时却发现脑实质内有梗死病灶的存在,亦虽有脑卒中,但影像学发现了非责任区的病灶,所以有人又将其称之为静止性脑梗死,CT/MRI等神经影像学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使SBI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近年Corea等进行大宗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