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病历资料患者,女性,49岁,不慎摔倒致伤头部,伴头痛8天后入院,入院前曾有短暂昏迷史,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头颅大小如常,颈抵抗(-),颈椎棘突压痛阴性,双侧Babinski征阴性,Kernig征及Brudzinski征阳性。头颅CT示:右颞硬膜外血肿,右颞脑挫裂伤,颅底骨折,颅内积气,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2.
3.
例1 女,6岁,因“发热4d,呕吐1d”于2008年2月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7℃,脉搏131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n),神智淡漠,颈项强直,对光反射迟钝。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0.58×10^9/L,红细胞4.18×10^23/L,血红蛋白110g/L,分类中性粒细胞0.48,淋巴细胞0.44,单核细胞0.08,血小板50×10^9/L。  相似文献   

4.
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荣镇  肖能 《当代医学》2011,17(3):138-139
目的分析自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的药敏性,以期探索合理的用药措施治疗疑似细菌性脑膜炎。方法采集2007年~2009年住院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标本,并分离培养及鉴定肺炎链球菌。依据NCCLS指导,测定分离出的49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性。结果在49份样本中,33份(67.3%)对青霉素耐药(最小抑菌浓度≥0.12ug/ml),仅4例对头孢曲松为中介株(MIC≥0.5ug/ml且〈2ug/ml),无一例显示完全耐药(MIC≥2ug/ml),此外,入院前使用过抗生素的患儿其肺炎链球菌耐药性高于未使用(青霉素88.9%vs12.1%,P=0.004;头孢曲松22.2%vs3.8%,P=0.156)。结论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小儿脑膜炎中,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尤其是入院前使用过口服抗生素的患儿。但其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41岁,住院号:91071。1989年2月底首先出现右侧枕部及眶额部头痛,此后双枕部均痛,呈持续性,有时伴有恶心、呕吐。1989年3月27日以“头痛原因待查”入院。 患者曾在1988年1月确诊右乳腺癌,进行了乳癌根治术。4在湖北省肿医瘤院接受钴放射治疗2个月。同年9月至1989年1月在我院外科进行化疗,总计用药量为环磷酰胺5.6g,氨甲喋呤0.21g,5-Fu7.0g。因白细胞减少对化疗难以忍受,于1989年1月8日出院。 体检:T36.5℃,P90次/min,R18次/min,Bp12.0/6.66kPa(90/50mmHg)。心肺腹部无异常。头部CT检查于4~7cm层面右颊后,枕部可见散在不规则斑片状及脑状异常强化影,周缘有  相似文献   

6.
黏液型肺炎链球菌检出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黏液型肺炎链球菌曾是造成成人侵袭性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具有荚膜,致病性较强。最近几年该细菌的检出率非常低,在有些国家已成为罕见菌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于2008年12月从1位肿瘤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1株黏液型肺炎链球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最近我们在一例患者脑脊液中发现鞭毛虫,因较罕见,特作报导: 患者,女,36岁,农民。主诉:头疼、头晕、发热已五天,在当地治疗无效,1985年6月3日转我院以头痛原因待查及慢性肾盂肾炎,入院治疗。五年前曾患急性肾盂肾炎,十年前有外阴搔痒史,已痊愈。  相似文献   

9.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 ,5个月 ,因右眼红肿、流泪、畏光、于当地医院治疗 3个月 ,曾用庆大霉素滴眼液 ,红霉素眼膏治疗 ,时轻时重 ,效果不佳。于 2 0 0 1年 11月 7日来院就医 ,经眼科检查 ,右眼结膜充血、有脓性必泌物 ,于当日 11月 7日 ,11月 14日 ,11月 16日连续 3次取眼分泌物做培养 ,均获肺炎链球菌优势生长。后经选用敏感药物氟派酸 (诺氟沙星 )眼液治疗 ,培养转明 ,症状消失。2 细菌学鉴定2 .1 生物学特性 ,取患者右眼分泌物 ,接种羊血琼脂平板 ,置3 5℃培养 2 4h,生长圆形 ,凸起 ,表面光滑 ,边缘整齐 ,直径约0 .5 mm的菌落 ,菌落周…  相似文献   

10.
肺炎链球菌常寄居于正常人鼻咽腔或上呼吸道,为大多数口咽部的正常菌群,是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也是人类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少见。2004年2月,我院从一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肺炎链球菌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津  徐保平  李惠民  赵顺英 《北京医学》2009,31(12):734-734
患儿女,3岁8个月,主因腹泻3d,咳嗽、发热2d于2009年2月5日入院。入院前3d进食西瓜后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每日6~7次,无黏液、脓血。2d前出现发热,体温37.8~38.5℃,伴轻咳,少痰,无喘憋及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男性,46岁,农民。因头昏6个月,持续性头痛1个月入院。2年前经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为胃腺癌,作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每年定时放疗。2个月前复查,残余胃部未见癌变,肝、肺、肾CT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血样检查:血癌胚抗原(CEA)5.6μg/L(正常值<5.0μg/L)、CA19-9 38.4 kU/L(正常值<37.0kU/L)。第一次脑脊液(CSF)检查未发现异常细胞。第二次脑脊液检查发现少量可疑恶性肿瘤细胞,脑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是否产β-内酰胺酶。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中分离到的23株肺炎链球菌进行β-内酰胺酶TEM基因PCR检测与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分析。结果:23株肺炎链球菌经TEM基因PCR检测21株阳性,阳性率达91.3%。测得1号菌株(SR001)基因序列为TEM-1型,已登录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注册号:AY392531。结论:从肺炎链球菌中检出β-内酰胺酶TEM基因。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机制包括产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14.
目前鉴定新型隐球菌主要是根据墨汁染色法找到有宽阔、透明荚膜的菌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易被忽视。我们于1980年~1999年的二十年中,在临床医生并未要求检查该菌的情况下,通过脑脊液常规镜检,共发现3例新型隐球鼠现有1例资料齐全,介绍如下:1病历摘要 李锡东,男,68岁,因高热40℃原因不明于1999年6月从外院转入我院。抽取脑脊液检查:外观微红,潘氏蛋白定性阳性,蛋白定量0.5g/L,氯化物108mmol/L,葡萄糖1.4mmol/L。白细胞90×106/L,其中单核细胞50%…  相似文献   

15.
91例肺炎链球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霞 《吉林医学》2010,31(18):2833-2833
目的:研究某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用琼脂稀释法以及折点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对91例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91例肺炎链球菌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依次为:万古霉素(100.0%)、利福平(97.8%)、氧氟沙星(96.7%)、亚胺培南(93.4%)、左氧氟沙星(92.3%)、头孢噻肟(74.7%)、氯霉素(69.2%)、阿莫西林(68.1%)、青霉素(68.1%)、四环素(12.1%)、红霉素(9.9%)、复方新诺明(8.8%)。结论: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抗菌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万古霉素除外),同时亦存在交叉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6.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streptococcus pneurnoniae,streptococcal pneulnoniae)引起的急性肺组织炎症;一般四季可见,但以冬季和初春最多.本病通常急骤起病,以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和咳铁锈色痰为特征.胸部X线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轻症或症状不典型患者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肺炎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目前常用的肺炎动物模型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3岁。持续发热6d,头痛,呕吐、伴抽搐4d入院。体检:体温39℃,神清,精神萎靡,浅表淋巴结(-),颈抵抗(±),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咽红,心、肺、腹(-),神经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住院第2天出现精神呆滞,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阳性。既往无类似病史,实...  相似文献   

19.
病人,男,72岁.因喉癌入院,行全麻下全喉切除术、咽气管吻合术.术后5d见切口处皮下感染积脓.查体:体温38.5℃,wBC10.4×109/L,N 0.82,L 0.16,M 0.02.取脓液直接涂片检查为革兰阳性球菌,做两次培养结果均鉴定为缓症链球菌.术前曾静脉滴注青霉素预防感染,术后发现切口感染后用丁胺卡那霉素抗感染治疗,症状未见缓解,最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改用环丙沙星、复达欣局部冲洗和静脉滴注,症状明显减轻,最后消失.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53岁 ,因早饱 ,呃逆 ,畏寒 ,寒战 ,消瘦一个月入院。入院后 ,体温 38 5℃。心电图检查 :窦性心率过速。腹部“B”超示 :脾大。扇扫 :二尖瓣前叶瓣尖可见 1 2mm× 1 3mm的回声团。血培养检出少酸链球菌。临床诊断为细菌性心内膜炎 ,以敏感抗生素青霉素治疗两周 ,病人病症消失。2 细菌分离与鉴定将患者血液标本 5ml用无菌方法注射于血培养瓶中 ,于 37℃孵箱培养 72h后 ,可见上清液变成黄绿色 ,底部红血球暗红。接中于血平板和EMB平板孵箱内培养 37℃ 2 4h后观察 :EMB未生长 ,血平板中可见较小 ,圆形 ,凸起 ,灰色 ,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