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院前急救记录单可记录医务人员在院前急救护理全过程,更加真实、客观、简捷明了的记录急救情况,规范院前急救的程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自2010年开始使用自制的院前急救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院前急救记录单的设计(1)设计原则:根据出诊的要求以及出诊中容易发生的纠纷,将所需记录的项目及顺序优化排列,方便护士操作,使护士  相似文献   

2.
目的:保障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针对出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快捷、客观、完整的原则,自行设计了院前急救表格。结果:院前急救记录齐全,病人满意度提高,医疗护理纠纷下降。结论:院前急救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对院前急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认真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效防止护理事故发生,减少医患矛盾,实施院前急救记录单管理办法,是做好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从实行的情况看,达到了院前急救记录的及时性、客观性、完整性、实用性和连续性的要求,方法简便易行,职责明确,提高效率,确保了院前急救质量,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真实、客观、简明地记录急救护士在院前急救全程中的护理过程,根据《院前急救管理规范》中对急救护士的服务规范和要求,我们设计了一份院前急救护理记录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历是医师诊治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发生医疗纠纷时的法律性原始文件.青海省地广人稀,急救半径大,急救力量薄弱,还涉及基层医院的现场急救及转诊服务,就医人数明显增多,且国民法律意识增强,院前抢救及医疗纠纷数量急剧上升,但是青海省院前急诊病历并无统一的规范,且由患方带走,无法存档、易丢失,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评估,也为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失去原始依据而败诉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病例单的档案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分析了目前院前急救病例单档案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有效的管理办法。结果通过加强对院前急救病例单档案的管理能够实现档案的系统性及完整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结论院前急救病例单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料需要加强有效的管理,做好保护与归档工作,从而促进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手术器械的清点、核对、交接是集中消毒供应的关键环节。2009年12月,我院设计应用了手术器械核对单(以下称核对单),方便消毒供应室和手术室护士快速、  相似文献   

8.
徐平  伍涛  曹灵红  章成  杨呈浩 《重庆医学》2011,40(17):1759-1760
随着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医疗信息记录与传播越来越便利,不仅能降低成本,减少医疗差错,而且是医院数字化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1-2].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中的薄弱环节,其病历多存在书写随意及记录不规范等缺点,电子病历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而目前国内少有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的相关报道[3],为此,本院医务人员与软件设计人员合作,设计开发了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相似文献   

9.
10.
护理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它不仅能反映护理质量的好坏,而且还是重要的法律文书.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护理书写中的每个字、每个符号都代表了一份法律责任,每句话都可能作为法律依据[1].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急诊患者流动性大,周转快的特点,为了建立完善与急诊整体护理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我们设计了《急诊科病人抢救病历单的设计与应用》应用于临床,经过3年多的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竺红梅  白玉琴 《吉林医学》2014,(14):165-166
目的:总结病区调床核对单的设计及使用效果。方法:回顾总结调床核对单使用前后出现差错缺陷的发生率,将未应用核对单的2012年7月~12月调床的5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调床核对单后的2013年1月~6月的68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差错缺陷问题明显减少,因调床所致对照组发生差错缺陷28例,发生率为5.32%,观察组发生差错缺陷5例,发生率为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调床核对单后,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调床患者的安全,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下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准确记录护士执行长期医嘱情况。方法:自行设计并应用长期医嘱治疗执行单,经历4个月的试用反复修改,形成现有的长期医嘱治疗执行单。结果:3年来应用于25869例患者,效果良好。结论:护士应用长期医嘱治疗执行单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反应患者用药情况,基本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贲艳丽  喜燕  摆凤兰 《新疆医学》2008,38(6):112-113
手术科室的护士在处理手术患者的术前医嘱时,主班护士需将医嘱开出的术前准备项目如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清洁灌肠.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等项目填写在一张空白纸上,交给责任护士做准备并给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转抄比较繁琐,欠整齐,易出差错,不利于医嘱的准确处理和执行.另一方面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医院自助取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原理与系统功能实现的方法.该系统使用后,在各候诊室,病人使用就诊卡或条码就可自助拿取报告单.  相似文献   

17.
18.
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疗卫生事业也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各医院已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医院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而院前急救信息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化院前急救医学系统的组成与应用进行系统的概括和介绍.  相似文献   

19.
许丽欣 《中外医疗》2009,28(27):124-124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职业目的。保证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语言行为上赢得病人的信任,赢得病人理解和配合。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整体观上讲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个人心里需要角度讲,和谐是个体在群体中身心愉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呼救特点分析与应用对策。方法选取2010-01~2012-04间,进行院前急救呼救出诊患者共389例,详细记录患者的呼救方式、救呼原因与呼救时间等信息,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而时间分布采用圆形分布分析法。结果我院院前急救呼救依次为损伤(27.00%),中毒(23.39%),神经系统疾病(13.37%)。时间圆形分布结果显示,院前急救具有显著的集中趋势(P<0.05),不同的病种的高峰期不同。结论针对院前急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不同环节与层面上采取适当干预对组织管理行调整、优化,是管理体制革新的有效方式,利于建立及时、高效、专业的院前急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