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建立溶栓通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当归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够检出当归中的阿魏酸,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溶栓通脉胶囊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完善通脉灵胶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通脉灵胶囊处方中丹参、乳香、没药、降香、川芎进行鉴别;对通脉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建立了操作简便,色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易分辨的薄层定性方法。结论:通脉灵胶囊具有可控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通脉胶囊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丹参、川芎、葛根为主药制备通脉胶囊,对丹参、川芎、葛根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制备工艺可行,制剂稳定性良好;主药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以葛根素为对照,样品在0.07968~0.199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39%(RSD=2.0%)。样品测定结果准确。结论:通脉胶囊的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稳定,定性、定量方法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强力肝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丹参、山茱萸、黄芪以及白芍等4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强力肝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胃舒灵胶囊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航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404-405
目的:建立胃舒灵胶囊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利用显微鉴别可鉴别出胃舒灵胶囊中4味中药;利用薄层色谱鉴别可检测其中党参、白芍、丹参及黄连。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可作为胃舒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薄层的方法系统考察鉴别复方虎眼万年青胶囊中丹参药材。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丹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和耐用性试验。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本方法鉴别丹参具有稳定性、实用性,可作为丹参鉴别的良好方法。结论:本系统验证试验考察细致、可行性良好,具有可推广性,适用于大多数薄层色谱的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健脑益智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胶囊剂中的丹参、何首乌、当归、五味子进行了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健脑益智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复方肠舒宁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取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的白芍、补骨脂、延胡索等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法可作为复方肠舒宁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眠安宁胶囊(丹参、熟地黄、陈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眠安宁胶囊中丹参、陈皮、首乌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丹参、橙皮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特征斑点;丹参素钠在0.50~5.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98.8,RSD=1.14。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宁心胶囊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以化学对照品、药材为对照,鉴别样品中丹参、黄芪、苦参等主要组成药物。结果样品薄层色谱分别与化学对照品(丹参酮ⅡA、黄芪甲苷、苦参碱)及对照药材(丹参、黄芪、苦参)薄层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定性鉴别方法重复性、可行性好,为宁心胶囊制定定性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姚志凌  冯欣煜 《光明中医》2008,23(5):593-593
目的:探讨肝维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制剂中黄芪、穿山甲、鸡内金,用薄层色谱法(TEL法)鉴别制剂中丹参。结果:在显微鉴别中黄芪、穿山甲、鸡内金及TEL色谱中丹参均能得到很好的鉴别。结论:采用的方法能有效控制肝维康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完善活血通脉片中丹参等11味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特征鉴别药材石菖蒲、赤芍、人参;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赤芍、人参、三七、冰片、丹参、川芎、陈皮、枸杞子、麦冬等9味药材。结果:石菖蒲、赤芍、人参显微特征鉴别效果好;赤芍、人参、三七、冰片、丹参、川芎、陈皮、枸杞子、麦冬等9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效果好,专属性强,分离度高,且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能够对活血通脉片进行定性控制,符合中成药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风湿宁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元胡、麻黄、青风藤等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风湿宁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玉肤养颜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当归、白术、赤芍等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玉肤养颜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复方野葛根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西洋参.结果 处方中的西洋参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简便可靠,专属性、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野葛根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李彩东  张伟  王信 《中国现代中药》2013,15(10):891-894
目的:建立参芪心舒胶囊组方中丹参、延胡索、党参、淫羊藿、银杏叶、生山楂的薄层鉴别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薄层板选用硅胶G板或GF254板。结果:建立了以上6种药物的薄层鉴别方法,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结论: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高,操作简便,可用于参芪心舒胶囊的薄层鉴别,对相似制剂中药物薄层鉴别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通脉止渴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控制。方法:根据处方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优化制备工艺以及薄层层析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对处方中葛根、天花粉、当归、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通脉止渴胶囊制备工艺合理,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葛根、天花粉、当归、川芎。结论:通脉止渴胶囊制备工艺合理,简便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完善千斤脑康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鉴别千斤脑康宁胶囊中的千斤拔、扶芳藤、石菖蒲、丹参、山茱萸。结果: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9.
保心宁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玉珍  刘庆荣 《中成药》1994,16(1):20-21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保心宁胶囊中丹参、枳壳、当归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准确,且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黄芪玉液胶囊并制订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分类提取药物有效成分,帛成黄芪玉液胶囊;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葛根和丹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葛根、丹参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3批成品黄芪甲苷平均含量为1.87mg/粒,转移率达66.69%。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成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