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60Coγ射线对hOGG1低表达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60 Co γ射线对DNA碱基切除修复基因hOGG1低表达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A549细胞和通过稳定转染hOGG1核酶而获得的hOGG1低表达的A549-R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测定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60 Coγ射线处理后两种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周期分布、凋亡率和细胞增殖指数.结果照射后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但A549-R细胞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相同剂量组的A549细胞(P<0.05);所设剂量均可诱导细胞DNA损伤,但DNA迁移长度和彗星细胞率在两种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的修复在两种细胞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549-R细胞的修复能力远远低于A549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照射后两种细胞都表现为G0/G1期细胞阻滞,细胞凋亡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增殖指数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些变化均以A549-R细胞更为明显.结论hOGG1低表达使得细胞DNA修复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存活率下降,从而使细胞对^60Coγ射线的放射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9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Rb94)联合γ射线照射对体外人大肠癌细胞生长的联合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Ad-Rb94于体外转染大肠癌HT29细胞,转染后12h进行4Gy 137Csγ射线照射.实验分组为5组: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组(Ad-lacZ组)、Ad-Rb94组、照射组和Ad-Rb94联合照射组.用噻唑蓝法检测HT29细胞的生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T2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当Ad-Rb94有效转染HT29细胞后,从转染第4日开始,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细胞生长速率较对照组和Ad-lacZ组缓慢;与Ad-Rb94组和照射组相比,Ad-Rb94联合照射组细胞的生长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应(t=15.02、17.30,P<0.01).细胞周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Ad-lacZ组和Ad-Rb94组相比,照射组大量细胞停留在G2期,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5、15.23、16.38,P<0.01);但Ad-Rb94联合照射组停留在G2期细胞更多(约40%),远高于照射组(t=7.78,P<0.05).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d-Rb94组和照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16.19、10.72,P<0.01);Ad-Rb94联合照射组细胞凋亡率最高(21%),与Ad-Rb94组和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9.25,P<0.05).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Rb94基因联合照射对大肠癌细胞的抑瘤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是促进细胞G2期阻滞和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miR-34a对H1299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pre-miR-34a瞬时转染H1299细胞,接受不同剂量(0、2、4、6和8 Gy)γ射线照射后,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miR-34a靶基因bcl-2、bax、CDK4、CDK6及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剂量(0、2、4、6和8 Gy)γ射线照射后,与阴性对照转染组相比,pre-miR-34a转染组各剂量点细胞活力明显降低(t=-2.39、-3.12、-4.98、-4.03、-3.06,P<0.05),并与阴性对照转染组的差值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6 Gyγ射线照射后,与阴性对照转染组相比,pre-miR-34a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7.06,P<0.05),细胞G0/G1期阻滞(t =3.94,P<0.05),S期细胞减少(t=6.23,P<0.05),bcl-2、CDK4及CDK6明显下调(t=3.39、12.88、6.21,P<0.05),cyclinD1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ax明显上调(t=-4.35,P<0.05),是阴性对照转染组的1.94倍,bcl-2/bax比值下降.结论 miR-34促进H1299细胞凋亡,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抑制细胞活性,进而提高H1299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基因联合放射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d-IL-21组(用Ad-IL-21腺病毒转染细胞)、照射组(行6 Gy 137Csγ射线照射)以及Ad-IL-21联合照射组(用Ad-IL-21腺病毒转染细胞后再行6 Gy 137Csγ射线照射),观察IL-21基因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 Ad-IL-21联合照射组的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最强(抑制率约为40%),显著高于Ad-IL-21组(约22%)和照射组(约17%)(F=45.6、57.5,P<0.05)。Ad-IL-21联合照射组A549细胞发生明显的G2期阻滞(35.4%),与Ad-IL-21组(25.2%)和照射组(1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32.8, P<0.05)。Ad-IL-21联合照射组凋亡细胞所占比例最高,凋亡率达到33.1%,与Ad-IL-21组(27.8%)和照射组(14.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41.7,P<0.05)。结论 IL-21基因联合放射对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致死剂量6Gy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免疫细胞对脂多糖刺激反应性的远期影响.方法 将实验小鼠分为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假照射组不接受照射,照射组给予6 Gyγ射线照射.照射后10周,分别将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小鼠按组别腹腔注射脂多糖(20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24 h和1 h后取材,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CD4、CD8、B220细胞比例检测.取脾脏和胸腺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冲洗单侧股骨进行有核细胞计数.结果 与假照射刘照组小鼠相比,照射对照组小鼠的CD4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2.940,P<0.05),CD8和B220细胞比例显著下降(t=6.485和4.351,P均<0.01).照射+脂多糖1h组小鼠的CD4 (t=2.510,P<0.05)、CD8(t=2.862,P<0.05)和B220(t=7.074,P<0.01)细胞比例较假照射+脂多糖1h组小鼠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假照射+脂多糖24 h组小鼠相比,照射+脂多糖24 h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5).结论 6 Gy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10周,小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恢复;与假照射组相比,在接受脂多糖刺激后照射组小鼠胸腺指数和外周血中CD8和B220细胞比例未见显著变化.辐射对小鼠免疫系统损伤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白细胞介素2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IL-21)联合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设立空白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LacZ)对照组、Ad- IL-21组、γ射线照射组和Ad- IL-21联合γ射线照射组(联合照射组),将Ad-IL-21于体外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转染6h后进行0~10 Gy 137Cs γ射线照射,用噻唑蓝法检测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Ad-IL-21转染MCF-7细胞后,MCF-7细胞生长受到的抑制效应显著高于Ad-lacZ组(F=26.34,P<0.05),单独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Ad-IL-21组(F=23.51,F=27.55,P均<0.05),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细胞抑制率逐渐增高.同一照射剂量中,联合照射组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显著高于γ射线照射组,联合照射组抑制率最高,与Ad-IL-21组和γ射线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68,F=38.67,P均<0.05).结论 IL-21基因联合γ射线照射对乳腺癌细胞的抑瘤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Egr-p16重组质粒在转染的黑色素瘤B16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特性,验证其联合放射治疗体外抑制B16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pEgr-p16重组质粒,转染B16细胞株;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后p16的表达和同一剂量X射线诱导下p16的表达时程,流式细胞数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MTT法检测pEgr-p16基因协同放射治疗后B16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pEgr-p16重组质粒转染B16细胞,不同剂量X射线均可诱导p16表达增强,为假照组的3.78-6.67倍(P〈0.01);2GyX射线照射后,p16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在照射后72h达到最高值。p16基因联合放射可诱导B16细胞凋亡,凋亡率高于单纯照射组和单纯基因诱导组(P〈0.05-0.01);转染pEgr-p16质粒的细胞经2GyX射线照射,8d后细胞数明显低于同时间其他实验组(P〈0.05-0.001)。结论pEgr-p16基因-放射联合治疗有明显的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给予射线或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5d-PGJ2和PTEN质粒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抑制作用。方法MCF-7细胞接种96孔板,按2×2析因设计设置4个试验组。转染组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0-PTEN质粒1μg转染MCF-7细胞;联合组给予pcDNA3.0-PTEN转染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天然激动剂15d-PGJ2 40μmol/L;干预组15d-PGJ2 40μmol/L处理细胞;对照组常规培养的MCF-7细胞不做任何处理。采用MTT法观察15d-PGJ2和质粒转染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A)值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干预组均能有效地抑制MCF-7细胞生长。在48、72、96h时点,联用组的效果较其他两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对照组细胞在各时间点均未显示出生长抑制;24h时点转染组、联合组、干预组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0%、0%;在48h时点分别为28%、39%、26%;在72h时点分别为74%、84%、70%;在96h时点分别为85%、89%、80%。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对G0、G1期细胞的阻滞作用较强(P〈0.05),干预组作用较弱(P〈0.05)。联合组的G0、G1期阻滞效应较转染组弱(P〈0.05),但较干预组强(P〈0.05)。细胞凋亡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干预组和联合组均不能有效地诱导MCF-7细胞凋亡(P〈0.05)。结论PTEN基因转染和靶向药物15d-PGJ2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能有效抑制细胞生长,但并不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视网膜母细胞瘤9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Rb94)联合γ射线对人食管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培养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LacZ)对照组、Ad-Rb94组、γ射线照射组和Ad-Rb94联合γ射线照射组(联合组),Ad-LacZ和Ad-Rb94于体外转染人食管癌EC109细胞系,转染6 h后进行4 Gy 137Csγ射线照射,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Ad-Rb94组、γ射线照射组和联合组对EC109细胞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联合组抑制率最高(40.30±4.2)%,明显高于Ad-Rb94组(18.3±0.4)%和γ射线照射组(27.40±2.9)%(x2=7.91,x2=5.82,P<0.05);γ射线照射组与Ad-Rb9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2,P<0.05).结论 Ad-Rb94联合γ射线照射对食管癌细胞的抑瘤作用具有协同效应,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smac基因能否提高膀胱癌EJ细胞12C6 离子照射的生物效应。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载体组、转染smac基因组。利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3组细胞内smac基因表达。转染24h后对3组分别进行0、2和4Gy12C6 离子照射,用克隆形成实验对3个组分别检测细胞的存活分数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转染pcDNA3.1/smac的细胞其smac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细胞和空白组细胞。流式细胞仪数据显示,smac基因转染细胞smac基因的荧光强度(3080)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组(2256)(P<0.05),而后者与空白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转染smac基因组细胞12C6 离子照射后的存活分数较转染空载体组细胞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表明,12C6 离子照射的转染smac基因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组(P<0.05)。结论外源smac基因转染膀胱癌细胞株能显示高表达,并能提高膀胱癌细胞的凋亡率,与12C6 离子照射结合后能显著降低细胞存活分数和进一步增高凋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人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形态、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HE染色后人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回转组HFE-145细胞在模拟失重12 h时的面积较对照组增大(P<0.01),其余时间段细胞的面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其长短径之比在各时间段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回转组HFE-145细胞24 h、36 h、48 h及72 h的PCNA抗体阳性细胞的比率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PCNA抗体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减少(P<0.05).24 h、36 h、48 h和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S+G2+M期细胞之和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24 h、36h、48 h和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凋亡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回转器模拟失重使胃黏膜上皮HFE-145细胞在12 h时形态发生了变化,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增殖抑制和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对胃粘膜上皮HFE-145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用免疫组化法观察HFE-145细胞PCNA表达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回转器模拟失重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回转组HFE-145细胞24、36、48及72 h的PCNA抗体阳性细胞比率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阳性细胞比率明显减少(P〈0.05).24、36、48、72 h回转组HFE-145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2 h回转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5),S+G2+M期细胞之和显著减少(P〈0.05).结论 回转器模拟失重使胃粘膜上皮HFE-145细胞在12 h时出现了细胞周期阻滞和增殖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龙虾肽酶样金属内肽酶(ASTL)抗体中和ASTL对人宫颈癌ME-18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培养人宫颈癌ME-180、HeLa细胞,根据细胞处理方法的不同,按以下方式进行分组。(1)将ME-180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照射组(4 Gy)、ASTL抗体组、ASTL抗体+照射组(4 Gy),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存活情况,并于照射后0、24、48、72 h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STL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2)将ME-180细胞分为2组:照射组、ASTL抗体+照射组,分别进行0、2、4、8 Gy照射,并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能力。(3)将HeLa细胞分为2组:照射组、ASTL抗体+照射组,分别进行0、2、4、8 Gy照射,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情况。(4)将ME-180细胞分为2组:短发夹RNA对照组(sh-对照组)、短发夹RNA ASTL转染组(sh-ASTL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蛋白激酶B(AKT)等靶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分别用0、5、10 nmoL/L的抗体处理ME-180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抗体中和对靶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5)将ME-180细胞分为2组:对照组、照射组(4 Gy),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STL、AKT等靶基因的表达情况。以上照射均使用137Cs γ射线照射源,剂量率为1 Gy/min。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 (1)EdU染色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ASTL抗体+照射组(4 Gy)抑制了ME-180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5,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ASTL抗体+照射组(4 Gy)在照射后24、48、72 h时,ME-180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10.32、14.27,均P<0.05)。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4 Gy照射后24 h时,ME-180细胞中ASTL在细胞质的定位显著增加,照射后48~72 h,ASTL重新定位于细胞膜上。(2)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ASTL抗体+照射组能够抑制8 Gy照射后ME-180细胞的增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P<0.05)。(3)HeLa细胞MTT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ASTL抗体+照射组能够降低2、4、8 Gy照射后HeLa细胞的存活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9.66、15.71,均P<0.05)。(4)qRT-PCR实验结果显示,ASTL干扰片段转入后,AKT的表达水平下调(t=13.94,P<0.05),同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ASTL干扰或加入ASTL抗体能够降低AKT等靶基因的表达水平。(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4 Gy)ASTL、AKT等靶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结论 人宫颈癌ME-18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ASTL的水平相关,ASTL抗体或sh-ASTL能够增强照射后ME-18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及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Pokemo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吸收剂量分别为2、4、6和8 Gy的X射线照射体外堵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2、4、8、12、24、48和72 ha,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中的Pokemon mRNA表达水平,以未照射组为对照.结果 在2、4、6、8 Gy X射线照射后的早期(除2 Gy照射后的2和4 h外)Pokemon mRNA的表达降低,但在晚期(48 h以后)呈升高趋势,在大部分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154.76,P<0.05).结论 较大剂量的X射线在早期可下调A549细胞Pokemon基因mRNA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在晚期又可诱导A549细胞高表达PokemonmRNA,这可能与辐射所致A549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EL-4细胞中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及多倍体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多倍体细胞的变化。结果实验表明,4.0GyX射线照射后8及12h,EL-4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2、4、8、12及24h,P5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还表明,4.0Gy照射后2、4、8、12、24、48及72h,EL-4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而照射后2~48h,多倍体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EL-4细胞Caspase-3及P53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在辐射诱导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而辐射诱导多倍体细胞的分子通路则可能是P53非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及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Pokemo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吸收剂量分别为2、4、6和8 Gy的X射线照射体外堵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2、4、8、12、24、48和72 ha,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中的Pokemon mRNA表达水平,以未照射组为对照.结果 在2、4、6、8 Gy X射线照射后的早期(除2 Gy照射后的2和4 h外)Pokemon mRNA的表达降低,但在晚期(48 h以后)呈升高趋势,在大部分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154.76,P<0.05).结论 较大剂量的X射线在早期可下调A549细胞Pokemon基因mRNA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在晚期又可诱导A549细胞高表达PokemonmRNA,这可能与辐射所致A549细胞的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ose-and time-effects of X-ray irradia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Pokemon gene in A549 cells of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Methods A549 cell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exposed to X-rays with the doses of 2,4,6 and 8 Gy,respectively.Untreated A549 cells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The relative levels of Pokemon mRNA expression in the cell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t 2,4,8,12,24,48 and 72 h after irradiation.Results The Pokemon mRNA expression levels decreased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irradiation(except 2 and 4 h after irradiation in 2 Gy group)and then increased in the later stage(48 h after irradiation)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t the most time poin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t=3.40-154.76,P<0.05).Conclusions Higher doses of X-rays may degrade the expression of Pokemon mRNA in the human A549 cells and induce apoptosis in the early period,hut also may upgrade its expression in the later period, which might be correlated with the cell cycle regulation and DNA damage repair in the A549 cell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紫杉醇(TAX)对肺癌细胞株H1299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TSA和(或)TAX处理H129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TAX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随后将H1299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常规培养细胞36h;TAX 组,TAX (10nmol/L)处理细胞24h;TSA 组,TSA (300nmol/L)处理细胞12h;TF组,TSA(300nmol/L)处理细胞12h后,加入TAX(10nmol/L)处理24h.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对细胞进行Hochest 33342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 检测人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剪切蛋白和p21蛋白表达.结果 TSA预先作用12h可以使TAX对H1299细胞的IG_(50)由110.6±38.7nmol/L下降至63.7±11.8nmol/L(P<0.05).与对照组比较,TAX和TF组细胞存在明显的G_0/G_1期阻滞,但4组的细胞凋亡率均很低(P>0.05).TSA、TAX 及TF组可见以死亡为主的细胞核改变现象,凋亡小体很少.4组均未检测到PARP剪切蛋白.与对照组比较,TSA、TAX及TF组的p21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增加(P<0.05);与TAX组比较,TSA组和TF组的p21蛋白明显增加(P<0.05),且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联合HDAC抑制剂TSA可提高TAX对肺癌细胞H1299的毒性,促进细胞死亡,但其机制与细胞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大鼠神经干细胞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进行培养,用免疫荧光法进行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后,用含有不同浓度硫酸镁的培养基培养神经干细胞,选择出硫酸镁的合适浓度为1.25 mg/ml。将神经干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照射+硫酸镁组,照射+硫酸镁组神经干细胞加入1.25 mg/ml的硫酸镁培养24 h后,分别用2和4 Gy 60Co γ射线对单纯照射组及照射+硫酸镁组进行照射,分别于照射后24、48和72 h用CCK-8对各组进行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的检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对各组神经干细胞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照射组各时间点反映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的吸光度值明显降低(t=5.33~8.44,P<0.05),神经干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t=30.60~71.22,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照射+硫酸镁组除24 h时间点外余各时间反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吸光度值有所上升(t=2.45~4.71,P<0.05),各时间点神经干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t=6.73~41.12,P<0.05)。结论 硫酸镁具有减轻电离辐射后神经干细胞增殖损伤,降低电离辐射所致的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所致肠上皮细胞磷脂的变化,探讨放射性肠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8 Gy X射线照射组和12 Gy X射线照射组。分别在照射后6和24 h,提取IEC-6细胞磷脂,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测定辐射所致细胞磷脂的变化。结果 辐射后6 h,8 Gy照射组细胞磷脂未发生显著变化;12 Gy照射组细胞磷脂变化明显,其中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肌醇(PI)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 PC)均显著性上调(F=5.37、9.60、9.88,P<0.05)。而照射后24 h,两个辐射剂量组中多种磷脂酰乙醇胺(PE)和PG分子显著下调(F=5.15~99.77,P<0.05),12 Gy照射组中多种神经鞘磷脂(SM)显著上调(F=4.35~7.92,P<0.05)。结论 电离辐射可导致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磷脂代谢紊乱,其紊乱程度与辐射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