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盐酸环丙沙星缓释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哲  唐星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9):1151-1155
目的:制备盐酸环丙沙星缓释微丸(CPSP),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研究.方法:粉末层积法制备了缓冲型和非缓冲型2种微丸,分别以Eudragit RL 30D,RS 30D水分散体混合物和Eudragit NE 30 D,L 30D55水分散体混合物为包衣材料制备CPSP.分别考察了包衣增重、包衣液中聚合物比例及介质pH对CPSP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选取含有柠檬酸的缓冲型丸芯,包衣增重为7%,RL与RS质量比为1:1.5时,体外释放呈非pH依赖型;包衣增重为4%,Eudragit NE 30D与L 30D55质量比为1:1时释放较理想,体外释放呈显著的pH依赖性.结论:CPSP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及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
梁雪茵 《海峡药学》2007,19(10):9-11
目的制备甲硝唑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制备甲硝唑丸;并在此基础上,在流化床内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对其进行包衣,制备甲硝唑缓释微丸。分别考察包衣材料的比例及用量对甲硝唑缓释微丸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包衣材料EudragitNE30D与EudragitL30D-55质量比为1∶1、增重8%时,甲硝唑缓释微丸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的pH溶液中释放较理想。结论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和丙烯酸树脂流化床包衣,成功地制备了甲硝唑缓释微丸,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盐酸尼卡地平缓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底喷式流化床包衣法,以空白丸芯为基础制备速释微丸,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包衣材料制备盐酸尼卡地平缓释微丸,考察其包衣处方及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得缓释微丸在2、6、12h的累积释药百分率分别为24%、69%、87%,体外释放曲线符合一级方程.结论 制备的微丸缓释效果理想,且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阿昔洛韦缓释微丸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制备阿昔洛韦素丸,在流化床内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对其包衣,制备阿昔洛韦缓释微丸。对包衣材料种类、配比及用量进行选择,对包衣微丸体外释药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包衣材料EudragitNE30D与L30D-55质量比为12∶1、增重8%时包衣微丸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呈现良好的缓释效果,体外释药过程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Y=0.405+30.021t(r=0.9912)。结论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和丙烯酸树脂流化床包衣,成功地制备了阿昔洛韦缓释微丸,其体外释药缓慢、持续、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氧化苦参碱24h缓释胶囊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先将氧化苦参碱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85%乙醇中,喷于空白丸芯制成含药微丸,再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作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得微丸装胶囊。建立体外分析方法并进行体外释药模型拟合。结果该缓释胶囊的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缓释制剂的体外溶出特征。结论苦参碱缓释胶囊制备工艺简单,释药稳定,具备优良缓释制剂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用滚动凝聚法制备硝苯地平缓释微丸,微丸中硝苯地平体外释药前段呈零级,后段符合Higuchi方程,持续释药时间达8h。  相似文献   

7.
乙基纤维素水性包衣技术Ⅱ.热处理对衣膜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Aquacoat和Surelease)为包衣材料,以流化床设备对盐酸苯丙醇胺微丸进行包衣试验。研究表明,Aquacoat包衣微丸必须经过热处理,以加速膜愈合过程,提高衣膜致密性。热处理条件(温度、时间和方式)是影响膜愈合程度的重要因素,热处理温度应高于衣膜Tg20~30℃。Surelease包衣过程中(包衣理想温度为34~38℃)即可达到膜愈合完全,微丸无须再经热处理。包衣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缓释微丸,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情况。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素丸,在流化床内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对其包衣,制备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缓释微丸。用释放度测定法考察影响药物释放的各种因素,研究包衣微丸体外释药机制。结果:所制微丸体外释药过程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Y=0.41+29.22t1/2(r=0.9782)。结论: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缓释微丸体外释药缓慢、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盐酸青藤碱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技术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和盐酸青藤碱含药丸芯,以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NE 30D为包衣液制成膜控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增重、抗粘剂用量等因素对缓释微丸释放度的影响。结果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了包衣液处方,所制备的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体外释药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用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NE30D作为包衣材料所得缓释微丸符合24 h缓释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制备氧化苦参碱缓释微丸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挤出滚圆法制备含药丸芯,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分别以HPMC E5及Eudragit RS 30D作为隔离层及控释层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考察隔离层包衣增重,控释层增塑剂的种类、用量,以及包衣增重对微丸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优选出以2%的HPMC E5作为隔离层包衣液,并加入0.2%的PEG 400作为增塑剂,隔离层包衣增重10%;控释层包衣处方为Eudragit RS 30D 6%,滑石粉2%,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2%,水90%,包衣增重10%。所制备的氧化苦参碱缓释微丸与普通微丸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缓释行为。结论:该工艺处方所制备的氧化苦参碱缓释微丸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1.
盐酸普萘洛尔骨架型缓释微丸的制备及处方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盐酸普萘洛尔骨架型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普萘洛尔骨架型缓释微丸,研究工艺及处方因素对盐酸普萘洛尔骨架型缓释微丸的制备和释放度的影响,采用星点-效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优处方。结果确定最优处方的质量分数及工艺参数为:乙基纤维素(EC)9.06%、十八醇(octadecanol)48.03%、微晶纤维素(MCC)22.91%、无水乙醇适量,挤出速度30 r.min-1、滚圆转速1 377 r.min-1、滚圆时间40 min。结论盐酸普萘洛尔骨架型缓释微丸体外释药缓慢、持续、平稳。  相似文献   

12.
卡托普利缓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卡托普利缓释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作为包衣材料,考察包衣增重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所制得的缓释微丸在2、5和10 h的释放率分别为标示量的15%~35%,40%~65%和75%以上,释药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结论: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尼莫地平速释微丸及缓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速释微丸及缓释微丸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溶剂蒸发-沉积法制备尼莫地平速释型及缓释型固体分散体;应用挤出-滚圆技术和离心造粒技术制备尼莫地平速释微丸及缓释微丸。结果依据处方1、2、3,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得的尼莫地平缓释微丸于1、3、5、12、18h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18%、34%、49%、79%、100%;12%、18%、24%、36%、51%;42%、55%、61%、90%、100%。依据处方4、5得到速释微丸于45、90 min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92%、100%;80%、89%,符合速释制剂的溶出要求。由处方6、7制备的缓释微丸于1、3、5、12、18h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分别为35%、48%、53%、77%、92%;30%、40%、47%、56%、80%。结论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171)-2003Z为依据设计的尼莫地平微丸处方较理想,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值得广泛应用于尼莫地平微丸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尼群地平缓释微丸的制备及释药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尼群地平缓释微丸,并对其释药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尼群地平缓释微丸,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将释放度数据分别代入各药物释放模型,计算各模型的拟合方程及相关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尼群地平缓释微丸的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平面扩散方程、Baker-Lonsdale球形扩散方程和Ritger-Peppas方程,相关系数r>0.99。结论本文制备的尼群地平缓释微丸的释药机制以扩散为主,释药速度主要由药物的扩散速率决定。  相似文献   

15.
酒石酸美托洛尔延迟起释缓释微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延迟起释缓释微丸;研究该制剂的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药丸芯,以丙烯酸树脂(Eudragit NE 30D)为内层包衣材料,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100)的混合膜材为外层包衣材料制备延迟起释缓释微丸。通过改变内层包衣质量增加、外层包衣质量增加及外层包衣液中乙基纤维素与Eudragit L 100的质量比来达到一定时滞后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考察了处方因素和溶出条件对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结果制得时滞为4 h,4、6、10、14 h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0%、20%~35%、50%~70%、≥75%的延迟起释缓释微丸。结论内层包衣质量增加、外层包衣液中乙基纤维素与Eudragit L100的比例及外层包衣质量增加对延迟起释缓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具有显著影响,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不受溶出转速和溶出装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扑热息痛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扑热息痛素丸,在流化床内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对其包衣,制备扑热息痛缓释微丸。用释放度测定法考察影响药物释放的各种因素,对包衣微丸体外释药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包衣材料为丙烯酸树脂NE30D(Eudragit NE30D),质量分数增加6%时包衣微丸在pH 6.1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呈现良好的缓释效果,体外释药过程基本符合Higuchi方程:Y=31.213t1/2+0.425(r=0.993 2)。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法和丙烯酸树脂流化床包衣,成功地制备了扑热息痛缓释微丸,其体外释药缓慢、持续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