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经云:"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此方古人专为"癥积"而设.然而今人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创新,使用范围不囿于妇科"癥积".笔者在临床过程中用于肝硬化腹水及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桂枝茯苓丸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原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组成。  相似文献   

3.
桂枝茯苓丸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脉证并治》篇中治疗妇女宿有癥病,妊娠后血漏不止的方剂。原文有:“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的记载。笔者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将桂枝茯苓丸用于石淋或石淋引发肾积水属于气化无力,尿浊沉积成石类型的治疗。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 潘某,男,60岁,干部,1982年11月20日就诊。患肾结石6年,右腰部绞痛24h,曾因右肾结石于6年前在本院中医科住院3月余,因无结石排出而出院,出院后曾屡服中药,…  相似文献   

4.
桂枝茯苓丸是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中名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组成。笔者结合桂枝茯苓丸方证研究体会和临床运用心得及历代文献研究,通过对桂枝茯苓丸方剂药证分析、方证考证及体质特征3方面研究,认为此方是张仲景为治妇人癥瘕所设之方,立方之意为活血化瘀,缓消癥瘕。冀望通过我们对桂枝茯苓丸方证的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完善既有的方证诊断依据,为临床运用得出科学严谨的方证诊断标准,以及为推广并扩大桂枝茯苓丸临床运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1])篇"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组成:桂枝、茯苓、芍药、牡  相似文献   

6.
<正>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五味药组成。来源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由于配伍严谨,功效显著,故为后世医家所喜用。本文对该药的历史源流和现代应用作简单介绍,供临床参考。一、方剂源流桂枝茯苓丸来源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书云:“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相似文献   

7.
对医家张仲景桂枝茯苓丸方证之本意的理解,历来存在争议,笔者通过对桂枝茯苓丸方义理解,结合与癥病相对应的现代研究,在前人基础上提出该方证应为妇人宿有癥病所致,其功效应为缓下其癥、祛瘀安胎.  相似文献   

8.
桂枝茯苓丸的气味配伍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茯苓丸共组成为:桂枝、茯苓、牡丹皮、炒桃仁、芍药各等份;用法:为末,炼蜜和丸,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主治:治妇人宿有癥块,妊娠胎动,漏下不止;及瘀血而致的痛经经闭、癥积痞块等症。  相似文献   

9.
桂枝茯苓丸为《金匮要略》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各等分组成,有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效。擅于治疗妇人宿有癥块、妊娠胎病、漏下不止,及瘀血而致的痛经闭经、癥  相似文献   

10.
张金喜  王强 《江苏中医药》2010,42(11):54-56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仲景用于治疗妇人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取其活血化瘀、消癥化积之功。后经演化,该方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治疗多种病症。近年来,笔者灵活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味辨治男科病症,颇有效验,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金匮》桂枝茯苓丸,药由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止痛作用,可治疗内、外、妇、皮肤、五官等科的多种疾病,被国内外医家广泛应用,现就其在国内外应用和研究进展概述如下:一、理论探讨(一)探源溯流: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妇人妊娠病篇》,是去癥保胎之方,亦取《内经》“有故无殒”之旨。《妇人良方》称本方为“夺命丸”,专治妇人小产,子死腹中。《济阴纲目》载:本丸用水煎即名催生汤,候产母腹痛腰疼。  相似文献   

12.
从仲景桂枝茯苓丸之本意谈妇科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茯苓丸一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原方用治“妇人宿有症病 ,经断未及三月 ,而得漏下不止 ,胎动在脐上者”。仲景认为 ,此病宿有症积 ,妊娠之后 ,症积害胎 ,故胎元不固 ,出血不止 ,“所以血不止者 ,其症不去故也 ,当下其症 ,桂枝茯苓丸主之”。笔者反复揣摩仲景用方之本意 ,结合现代妇科临床实际 ,略述管见如下。1 仲景桂枝茯苓丸之本意为缓下其症、祛瘀安胎一般来说 ,活血化瘀方药在胎漏下血证治中当禁用或慎用。仲景论治妊娠诸病时 ,依病机而权衡立法。若因病而损胎先治其病 ,病去则胎安。故症积瘀血阻滞胞中 ,阻碍…  相似文献   

13.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临床运用功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该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五味药组成,诸药相合,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效。主治下焦瘀血的妇人癥病,但后世医家将该方的使用范围明显拓宽了,名老中医余天泰教授认为有瘀血证的许多妇产科疾患及内外科疾患均可使用该方。作者临床中将桂枝茯苓丸加减应用于多种肛肠疾病中,均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桂枝茯苓丸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是为妊娠宿有癥病以致漏下不止而设。我们在临床上习用此方治疗子宫腺肌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有朋  王学军 《中医杂志》2007,48(7):68-669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并治》第2条云:“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对此,历代医家多认为是癥胎互见之证,即宿有癥病  相似文献   

16.
桂枝茯苓丸源于我国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篇,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各等分组成[1],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癥结之功。主治妇人素有瘕病,瘀阻胞宫,血溢脉外,漏下不止之症。其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而被历代医家广泛使用。后世医家在继承原方基础上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不但用于治疗妇科其他疾病,并且用于治疗内科、外科、骨科、男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各科疾病。现就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庞相荣 《新中医》2005,37(12):73-73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芍药、牡丹皮、桃仁等组成,主治妇人癥积下血之证,具有活血化瘀消癥功效.笔者用于治疗妇女黄褐斑、妊娠痒疹、经行头痛等证属血瘀阻络者,每获良效.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桂枝茯苓丸方出自《金匮要略》,书中记述:"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该方由桂枝15g,茯苓30g,牡丹皮30g,桃仁15g,芍药15g组成,为活血化瘀轻剂。笔者将其用于治疗有瘀血征象的阑尾周围脓肿、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等病证,取得较好疗效,兹举  相似文献   

19.
<正>桂枝茯苓汤为后代医家根据东汉张仲景所创的桂枝茯苓丸改变剂型而成,该方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云:"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  相似文献   

20.
褚玉霞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临床灵活选方,善于使用经方诊治妇科经、带、胎、产病及各种疑难杂症,有较深的造诣。经方桂枝茯苓丸出自张机(字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病治》:“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之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该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及芍药组成,方中桂枝温通经络,化滞行瘀;牡丹皮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活血化瘀、破恶血;赤芍活血养血、消不伤正;茯苓健脾渗湿,以资化源;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功。原方用于癥病,是治疗妇科血瘀疾病的首选药,如治疗妇人宿有癥块、血瘀经闭等,现代临床常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因该方组方配伍之巧,药物功专之精,寒温相宜之妙,而攻坚破结不伤正,通滞祛瘀而不伤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均可灵活应用,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颇佳。以验案3例分析褚玉霞教授临床运用此方随症加减治疗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经验,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