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2例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临床特点,分析冠状动脉腔内药物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患者高龄、冠脉病变程度及长短、术后低射血分数以及PCI术中支架扩张不充分、支架贴壁不良等因素均与支架内血栓事件有关。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术中合理决策,术后规范用药及随访可以减少或避免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PPIs)合用对PCI术后1个月内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观察6 209例PCI术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分为使用PPIs组(1 182例)及未使用PPIs组(5 027例)。比较两组PCI术后1个月内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情况,分析氯吡格雷与PPIs合用对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检查化验、合并用药及冠脉病变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情况:未使用PPIs组34例(0.68%),使用PPIs组4例(0.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7,P=0.18)。结论 PCI术后1个月内接受氯吡格雷联合PPIs治疗,未观察到有增加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无球囊预扩张的情况下,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无球囊预扩张的情况下,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分析疗效和成功率。结果30例患者中有34处病变(置入支架),不预扩张成功置入32个支架,成功率93.75%,有2处(2%)病变支架不能通过,经预扩张后再次成功置入,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选择的冠心病患者中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安全可行的,这种操作方法的优点是由于不预扩张病变,血管损伤轻,减少了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机会,同时降低患者的费用,减少造影剂用量,支架定位准确,缩短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垠艺TM微盲孔载药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拟行PCI治疗的AMI患者190例,并按植入支架类型分为垠艺TM微盲孔载药支架组(A组,100例)和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PARTNER)组(B组,90例),对2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30d及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和对比分析。结果:住院期间A组无急性、亚急性及晚期血栓发生,B组发生1例亚急性支架内血栓。住院期间、术后30d及6个月时2组MACE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垠艺TM微盲孔载药支架在治疗AMI中与PARTNER支架一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国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6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所进行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180例 ,男 16 3例 ,女 17例 ;年龄 34~ 76岁 ,平均 (5 6± 8)岁。单支病变 91例 ,双支病变为 6 3例 ,三支病变 2 6例。结果 在 2 0 6处病变共置入 2 17枚支架。在未经介入治疗的病变置入支架 (De N-ovo stenting) 92枚、PTCA术后结果不理想置入支架 117枚 ,PTCA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置入支架(Bail- out stenting) 6枚 ,再狭窄病变置入支架 2枚。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 (87± 13) % ,术后残余直径狭窄 (3±10 ) %。术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 1例 (0 .6 % )、穿刺部位大出血 2例 (1.1% )。结论 国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效果 ,其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食管癌性狭窄患者 ,在放疗前或后两组内支架置入的不同疗效比较 ,探讨支架置入的最佳时机。方法 随机按食管癌性狭窄内支架置入不同的时间分为两组。放疗前置入组 (A) 2 0例 ,男性 15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5 6岁 ;放疗后置入组 (B) 15例 ,男性 11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5 4岁。均经球囊扩张食管狭窄段后置入内支架。随访患者 1~ 6个月 ,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5例支架均一次顺利置入成功。 1周后支架扩张内径 A组 2 0例均 >15 mm ,平均 18m m ;B组扩张 >15 mm仅 1例 ,平均扩张直径为 10 mm ,两组食管内支架置入后扩张程度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放疗的时间及剂量与扩张的程度成反比。放疗时间越长、量越大 ,越难扩张。放疗后支架置入并发症增加 ,大出血致死 2例。结论 食管癌性狭窄放疗前内支架置入较放疗后置入安全 ,并发症少 ,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直接支架植入术和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大隐静脉桥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共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39例患者,完全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及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除外。105例行大隐静脉桥介入治疗,均未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其中34例患者(46处病变)(直接支架组)应用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71例患者(89处病变)(球囊预扩张支架组)应用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随访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及院内及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院内主要并发症(死亡、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术后24h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远端血栓发生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支架组患者CK—MB升高〉4倍正常值的比例较低[14.7%(5/34)比22.5%(16/71),P〈0.05];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比例较低[11.8%(4/34)比22.5%(16/7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直接支架植入术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呈负相关[比值比(OR)=0.65,P〈0.05]。1年时,直接支架植入组患者MACE发生率较球囊预扩张支架组明显降低[21.2%(7/33)比25.7%(18/70),P〈0.05]。直接支架植入术与MACE发生率呈负相关(OR=0.47,P〈0.01)。结论直接支架植入术治疗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临床效果优于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压球囊后扩张对冠脉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已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SES)并1年后复查冠脉造影患者379例,根据有无高压球囊后扩张分为无后扩张组235例和有后扩张组144例,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相似,冠状动脉病变中钙化、血栓、闭塞及是否串联支架及冠脉病变支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架内再狭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内后扩张能减少支架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行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效果。方法:15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血栓保护伞保护下,置入颈动脉支架,并以球囊扩张狭窄部位。结果:所有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术后出现同侧脑梗塞1例,穿刺点皮下血肿3例,颈动脉夹层1例,血管痉挛2例,分别通过手术或药物治愈。随访3~15月,TIA减少3例,对侧脑梗塞1例,其余患者TIA消失,语言及肢体活动改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行术治疗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配合血栓保护伞使用,操作安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蒋利 《世界临床药物》2007,28(3):142-146
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复杂,支架植入技术和血管内皮延期愈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缩短抗血小板疗程将增加晚期和极晚期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目前认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至少12个月为合理的治疗策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显著减少支架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保护性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IABP)的应用对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手术耐受性、生命体征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5例在IABP支持下行PCI的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为IABP组,将同期行PCI但没有行IABP支持的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49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在介入治疗的手术耐受性、有创血压、心率、肌钙蛋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ABP组均能耐受手术,术后1例低血压,无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死亡率为零。对照组有2例不能耐受手术,术中、术后因低血压心衰、再梗,需植入IABP5例,无复流2例,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2例,消化道出血1例,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亡1例。结论在冠心病复杂病变治疗中,IABP的保护支持能明显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521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经住院治疗及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12例(13次)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预后。结果521例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2.50%(13/521),6个月内病死率达41.7%(5/12);7例存活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扩大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多因素相关的临床事件,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1年后的疗效。方法73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支架101枚,11枚(10.9%)为直接置入,其余90枚(89.1%)在置入前给予球囊预扩张。支架释放压力为8~16个大气压,其中39例(38.6%)进行了后扩张。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给予足量抗血小板药物。结果手术成功率99.3%,73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4±3.5)个月。复发心绞痛6例(8.2%),急性心肌梗死1例(1.3%)。均接受了运动平板检查,其中阳性19例(26.0%),仅3例因为胸痛发作停止运动试验。19例(26.0%)运动平板结果阳性的患者在术后6~12个月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5例患者为药物支架内再狭窄,其中4例给予再次血管成形术。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临床应用的远期效果良好,可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已广泛、成功地运用,一般对靶病变部位用球囊进行扩张,然后再置入支架。近几年,由于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和球囊预装支架设计的改进,临床医师对一些病变开始应用不用球囊预先扩张冠脉狭窄部位,而直接支架置入术。我们对32例患者进行了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国产DSA,通过冠脉造影选择合适病例,观察冠脉造影后直接支架植入术对狭窄病变治疗作用及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常规Judkins方法冠脉造影,充分肝素化后,送入引导导管。将ACSO.014导丝置于病变远端,部分明显狭窄病变,沿导丝送入2.5mm~3.0mm球囊行预扩张(PTCA),据扩张后血管反应选择合适支架,高压加压扩张球囊,使支架充分打开,术后造影。观察术前、术后冠脉内径变化。记录术中、术后有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住院28天内病死率。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造影后有13例患者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其中2.5mm球囊预扩张6例次,3.0mm球囊扩张7例次,植入Cordis支架3例,AVEGX支架10例。其中3.0mm支架9例次,3.5mm支架4例,长度12~20mm不等(平均15.5mm)。加压10~ 14atm(平均 12.6 ± 2.31atm)。术后内径为参比血管 1.06倍。术后 TIMIⅢ级血流。住院期间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均获成功。结论:①球囊预扩张可提高冠脉支架成功率;②高压加压球囊使支架充分打开,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③术后规律抗凝治疗,是防治近期冠脉支架内血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加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例发病时间在2-6.5小时内,年龄>7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冠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血管。在OEC9800下给予2.0-2.5mm直径球囊6-8atm预扩张后置入支架6枚。结果:5例患者支架置入均获成功。TIMI血流均达3级,无残余狭窄,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无再梗、心绞痛及死亡发生。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加支架置入术临床疗效佳,是较好的抢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近期疗效.方法 28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36~78岁,平均(54±7.2)岁.有高血压病史患者18例,糖尿病10例,高脂血症20例.共有再狭窄病变31处,其中前降支16处,回旋支8处,右冠支7处.再狭窄距前次介入治疗时间2~13个月,平均(6.2±3.8)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采用常规步骤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行冠状动脉切割球囊扩张术.结果 28例患者31处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27例30处病变手术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6%.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失败1例的原因为病变血管迂曲,球囊不能通过病变.1例术后2个月出现心绞痛,选择外科搭桥术.结论 切割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18.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对61例69支病变冠状动脉置入支架72枚。置入前降支45枚、回旋支5枚、右冠脉22枚。结果:术后经冠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支架置入的成功率为100%,术后1例发生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1例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垠艺TM微盲孔载药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行PCI治疗的AMI患者190例,按植入支架类型分为两组:垠艺TM微盲孔载药支架组(A组,100例)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PARTNER支架)组(B组,90例),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30天、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支架内血栓(stents thrombus,ST)发生率进行随访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无急性、亚急性及晚期血栓发生,B组1例亚急性ST(0 VS 1.1%, P>0.05)。住院期间、术后30天、6个月随访终点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垠艺TM微盲孔载药支架在治疗AMI中与PARTNER支架一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与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选择多支病变冠心病416例,剔除合并左主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及合用普通支架者,随机分为两组:Cypher支架组210例,TAXUS支架组206例,支架置入前两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功能状况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支架术后近期及远期结果。结果表明两组PCI手术成功率、平均支架置入数(3.24±1.25比3.19±1.38枚/例)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平均随访(19.5±8.9)个月,两组总随访率、心绞痛复发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心功能改善率及无事件存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与Cypher支架组比较,TAXUS支架组术后亚急性血栓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1.0%比0.5%,P>0.05)。用QCA测量术后6~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MLD),节段内MLD、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及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置入Cypher和TAXUS两种药物洗脱支架均能达到成功率高、再狭窄率低、远期临床疗效好的结果,两者疗效及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