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0例健康人群及 5 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 :5 4例血液透析患者中 HCV- Ab阳性 34例 (6 .3% ) ,HBV- Ag阳性 2例 (3.7% ) ,共有 3.7%的患者同时感染乙肝及丙肝 ,均有肝功能损害和临床症状。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丙肝感染率远高于对照组。 HBV和 HCV同时感染的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使众多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但是,在透析期间由于多种原因可以伴随着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低血压、心衰等.其中心衰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报道占血透死因的20.3%~32%.心衰发生的原因有高血压、水钠潴留、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贫血、冠心病、心律失常,其中高血压比较重要,透析不充分、饮食欠节制亦是最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加重高血压.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14例,发生心衰112人次经积极抢救护理后112例心衰迅速得以纠正、无死亡,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解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非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发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情况,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实施护理干预前2006年4月至2007年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营养改善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旋藻精片,治疗6个月后观察院内感染率、实验室营养指标。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40.5%,治疗组院内感染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蛋白分解代谢率(PCR)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改善对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院内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病毒性感染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从仪器管理、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到医护人员的自本防护进行全面的感染预防控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抗体、HBV抗原及HCV抗体检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有8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弱阳性,其它82例阴性患者治疗后3年内未转为阳性,另外护理工作人员也未发生感染,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参照血液透析感染防护标准制定完善的护理要点,并加强自本防护教育,有助于预防HBV交叉感染,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透患者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86例在我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前后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抗体(抗-HCV)进行分析,并记录其输血情况.结果 血透前后HBsAg( )及HC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感染病人透析时间与未感染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者的透析时间平均长于未感染者(P<0.05).HCV感染病人透析时间和输血量与未感染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的透析时间平均长于未感染者,平均输血量大于未感染者.有输血史的患者的HC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者,并与输血量有关(P<0.05).结论 透析时间是两种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输血是HCV感染的另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受疾病本身、维持性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患者往往在心理、生理、生活上产生各种不适反应,从而增加治疗风险。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由原来“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护理工作也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舒适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社总裁萧丰富先生提出的,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其理念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生活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程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5年来我科对58名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分析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间实施整体护理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障碍,以寻找可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2例血液透析患者首次血透前及3个月透析后各评定1次,找出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首次血透前焦虑评分值在心理护理后明显下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透析患者的焦虑状态,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处于积极状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80例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透的农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只{{组各40例,对照组按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定期电话回访及实施心理干预、人性化护理服务、饮食指导、有效利用家庭支持系统等一系列护理干预,半年后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及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患者在参与卫生保健活动、遵医行为及家属熟练掌握护理知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需急诊透析人数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农村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遵医行为技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老年血透患者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质量的提高,血透患者存活时间延长,老年患者呈逐年增高趋势,本透析室目前>6 0岁的老年患者占透析总人数的4 6 %。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差,心血管系统功能不全,营养不足,移植机会少,心理负担重等。因此,细心做好老年透析患者的护理,对保证透析质量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1 严格控制液体的摄入因为老年人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多于年轻人,心脏储备能力差,如果液体摄入过多,容易发生心脏衰竭。水负荷过重,脱水量过大,透析过程中患者易出现血压波动、心绞痛等症状,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乙型和(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对于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况的影响.方法 52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肝炎病毒检测分为两组,HBV阳性及(或)HCV阳性22例为A组,HBV阴性并HCV阴性30例为B组.比较两组间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两组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组病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较B组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HBV及(或)HCV的感染可能启动了肝脏产生EPO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ESRD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3.
尿毒症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血液透析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全世界的透析人数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患者进行维持性血透发生低血压相关原因及护理。方法通过对39例尿毒症患者血透过程中产生的低血压进行原因分析和护理。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一系列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给予高渗溶液,调整透析液浓度等,可以预防血透中低血压的发生。结论血透中低血压发生率高,护理中密切观察病情,仔细分析原因,进行个性化透析,早发现、早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5.
周平凤 《北方药学》2013,(10):172-173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11例置管患者,其中对5位感染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护理经验和有针对性的专科宣教,减少置管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及保证透析的充分安全性。结果:5例感染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健康宣教3例及时控制了感染,继续使用导管行血液透析治疗,1例重建血管通路,1例重新左侧中心静脉置管。结论:长期静脉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通过在院精心护理、交权管理和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定能减少置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处于抑郁状态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处于抑郁状态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作用。方法对69例处于抑郁状态的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抑郁状态,降低负性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生素封管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中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次血液净化结束后,观察组采用肝素和抗生素混合液封管,对照组采用单纯肝素溶液封管。结果观察组与并发症发生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素加抗生素混合液封管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中的作用明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肝炎病毒在肿瘤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中的感染现状,探讨肝炎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1620份肿瘤患地得的临床血样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和良型肝炎病毒(抗-HGV)进行了检测。结果 肿瘤患者中HBsAg,抗-HCV,抗-HEV,抗-HGV的感染率分别为6.7%,27.6%,10.8%,2.5%,且总感染率为57.7%,肝癌患者中HBsAg,抗-HEV,抗-HGV的感染率分别为39.3%,27.9%,9.8%,6.6%,且总感染率为83.6%,非肿瘤患者中HBsAg,抗HCV,抗-HEV,抗-HGV的感染率分别为8.7%,3.6%,1.9%,0.8%,且总感染率为15.1%,经X-2检验,肿瘤患 者与非肿瘤患 者之间,肝癌患者与非肿瘤患者之间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发现三组患者中均有重叠感染现象。结论 肝炎病毒的感染与某些组织或器官肿瘤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本院行血液透析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开展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工作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医院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对照组比较,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2.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中不满意共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