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身麻醉剖宫产瑞芬太尼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耀武  钱金洪  杨俊红 《河北医药》2009,31(16):2067-206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全麻)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剖宫产60例,分为瑞芬太尼全麻30例(A组)和普通全麻30例(B组),观察母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并进行脐带血气分析及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和NACS评分,A组同时进行脐静脉以及脐动脉血瑞芬太尼浓度的测定。结果2组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带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脐带血瑞芬太尼血药浓度很低,对呼吸无明显影响。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产科全麻诱导,对新生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瑞芬太尼对剖宫产全麻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对照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的 Apgar评分情况。结果插管、拔管时,A组产妇的HR、MAP、SBP、DBP值明显低于B组(P<0.05),但插管前、切皮时,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A组产妇的苏醒时间为(5.5±3.1)min,明显短于B组的(13.2±5.1)min(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的麻醉诱导平稳,产妇苏醒迅速,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足月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54例,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全麻组)和B组(普通全麻组)各27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情况。结果插管、拔管时,A组产妇的HR、MAP、SBP、DBP值明显低于B组(P〈0.05),且A组产妇拔管时有2例出现低血压;但插管前、切皮时,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苏醒时问为(5.4±3.2)min,明显短于B组的(13.2±5.2)min(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的麻醉诱导平稳,产妇苏醒迅速,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HELLP综合征剖宫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耀武  钱金洪  杨俊红 《河北医药》2009,31(12):1445-1446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全麻)剖宫产和其他麻醉方式剖宫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HELLP综合征全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HELLP综合征行剖宫产患者60例,分成瑞芬太尼组(A组)、氯胺酮全麻组(B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每组20例。观察3组产妇麻醉前、插管时(A,B组)、切皮、拔管时/手术后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术毕苏醒时间(术毕至拔管)及胎儿血气情况,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进行神经行为(NACS)评分。结果3组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A、B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和NA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全麻剖宫产不会对新生儿的自主呼吸产生影响,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过程中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能很好地用于HELLP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新合成的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在产科麻醉与镇痛中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足月分娩行剖宫产产妇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标准全麻方式和瑞芬太尼全麻方式进行镇痛,而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和分娩结果。结果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瑞芬太尼全麻方式对行剖宫产产妇进行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诱导平稳、苏醒时间短,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剖宫产30例,分为瑞芬太尼组15例(A组)和对照组15例(B组),观察母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插管、切皮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产科全麻诱导安全可行,对新生儿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异氟烷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全麻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n=30)和异氟炕组(B组,n=30)。两组麻醉诱导相同,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2mg/kg,芬太尼3~5μg/kg。A组麻醉维持采用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B组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烷。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恢复隋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较B组平稳,术后呼之睁眼至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苏醒期烦躁、高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较异氟烷吸入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刘祥  胡健  张庆  王昕 《安徽医药》2013,17(9):1576-1578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给药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患者苏醒期痛觉过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00例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行择期手术施行全身麻醉患者,ASA分级I~Ⅱ级,完全随机均分为A组(帕瑞昔布钠组)和B组(生理盐水组),每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或生理盐水2 mL.观察记录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3,5 min MAP和HR;记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麻醉苏醒期恶心呕吐、躁动、痛觉过敏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后1,3 min MAP、HR较A组和拔管即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苏醒期痛觉过敏指数6~9分发病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给药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患者苏醒期痛觉过敏是安全有效的,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米库氯铵联合应用于产科全麻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以38例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而行全麻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两组,每组各19例。 A 组:给予丙泊酚+氯胺酮+维库溴铵组合,B 组: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米库氯铵组合。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手术10、20 min 时的 HR、DBP、SBP,记录两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产妇完全苏醒时间、Steward 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处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A 组产妇 HR、SBP、DBP 在麻醉各个节点上有较明显的波动,各个节点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B 组 HR、DBP、SBP 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各个节点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1、5、10 min 时 Apgar 评分以及使用面罩吸氧的新生儿例数均大体相当,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B 组产妇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较 A 组短,Steward 评分比 A 组高,三个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剖宫产产妇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米库氯铵组合,产妇血流动力学容易维持稳定,苏醒快,对胎儿/新生儿影响小,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3例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A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案。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前后各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变化,记录妊娠结局。结果:①A组麻醉前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较为平稳,而B组麻醉后10min及胎儿分娩时指标均出现明显波动(P<0.05);②所有新生儿无1例死亡,两组体重、阿氏评分及NBNA评分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予以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案,麻醉效果显著,可减缓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A组)与全麻(B组)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 I级或I级择期老年人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麻醉维持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静脉维持.记录全麻药用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B组中平均动脉压高于A组、心率也快于A组(P<0.05).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用量均大于A组.结论:与B组比较,A组全麻药用量减少,苏醒及恢复时间缩短,腹肌松弛满意.利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2.
瑞芬太尼、芬太尼单独及联合应用于全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芬太尼以及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胃肠道全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瑞芬太尼、芬太尼以及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全麻,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将ASAⅠ~Ⅱ级腹部胃肠道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瑞芬太尼组、芬太尼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30例。芬太尼组采用血浆靶控芬太尼术中镇痛,根据患者术中反应情况决定用药剂量;瑞芬太尼组麻醉方法与芬太尼组相同;复合麻醉组用瑞芬太尼复合芬太尼麻醉。结果:瑞芬太尼组、联合用药组的拔管后即刻、离开监护病房、拔管后1hOAA/S评分明显比芬太尼组高(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监护病房时疼痛评分与瑞芬太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苏醒期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与其余两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瑞芬太尼组患者苏醒期发生心动过速,均比其余两组增多明显。与芬太尼组相比,瑞芬太尼组和联合用药组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联合用药组瑞芬太尼用量与瑞芬太尼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联合用药组芬太尼用量与芬太尼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三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胃肠道手术要求,但是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应用,术中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石门县人民医院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85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45例(观察组)和芬太尼-异氟醚组(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苏醒时间及呼之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都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两组术后疼痛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兰安光 《海峡药学》2020,32(1):136-138
目的对比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全凭静脉麻醉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40例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下进行手术,B组40例则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用时、苏醒时间、导管拔出时间、术前术后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B组(P<0.05),并且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中各时相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明显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均可用于骨科手术麻醉中,均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依托咪酯麻醉方案患者瑞芬太尼应用剂量更低,且对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应用更小,安全性更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特点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剖宫产全麻诱导应用瑞芬太尼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产妇84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全麻,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诱导前、插管后、手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及Apgar评分。结果插管后,两组产妇MAP和HR相比麻醉诱导前均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MAP和H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 H值及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全麻诱导及维持应用瑞芬太尼,可有效抑制全麻应激反应,且对新生儿的影响极少,是产科较理想的镇静镇痛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均分成3组。A组予瑞芬太尼0.5μg/kg静脉注射(>30 s),随后以0.25μg/(kg.min)持续输注,切皮前追加1μg/kg,体外循环前再次单次静脉注射2μg/kg;B组予瑞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30 s),随后以0.5μg/(kg.min)持续输注;C组手术开始时予芬太尼20μg/kg,体外循环前追加至30μg/kg。分别监测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 3组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气管拔管时间A组和B组明显短于C组(P<0.05),入室至术毕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体外循环期间B组高于A组和C组(P<0.05),拔管后A组和B组高于C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中使用安全,可控性良好,术中血液动力学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完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105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5例;在手术中,A组患者仅予舒芬太尼药物镇痛,B组患者仅予瑞芬太尼药物镇痛,C组患者则予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镇痛,比较3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和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以及术后3、12、24h的VAS评分和苏醒期躁动情况评分。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A组和B组患者插管后、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而C组患者插管后、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不大(P0.05);A、B组患者插管后、拔管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术后3、12、24h的VAS评分均较高(P0.05),而且A组和B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评分亦较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腹部手术中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并且有效控制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于长松  孙玲 《河北医药》2013,(22):3411-3412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患者苏醒期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施行全身麻醉患者8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完全随机分为A组(地左辛组)和B组(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40例。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予静脉注射地左辛0.1 mg/kg或0.9%氯化钠溶液2 ml。观察记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麻醉苏醒期恶心呕吐、躁动、疼痛评分等。结果 2组患者在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苏醒期疼痛指数6~9分发病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34)。结论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患者苏醒期疼痛是安全有效的,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患儿全麻下进行小儿耳鼻喉手术,根据麻醉方法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每组患儿34例。麻醉诱导后,A组麻醉方法,通过持续输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麻醉方法,在A组的基础上同时持续吸入七氟醚。以手术麻醉前T0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肺功能指标为基础值,两组患者对比麻醉前后和麻醉恢复各个时期的各指标变化。结果 A组血流动力学HR、SBP、SBP等指标比B组波动幅度大。B组的麻醉效果比A组稳定。麻醉术后恢复情况,A组对应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躁动方面B组少于A组。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效果良好,发生躁动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马薇涛  李红英  林根  于卫 《医药导报》2012,31(9):1145-1147
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与靶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苏醒期反应。 方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8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40例)和靶控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40例)。S组采用七氟醚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P组采用静脉靶控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前后、手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手术后躁动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期S组较P组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术毕清醒更为迅速,但是躁动发生率高于P组(P<0.05)。 结论七氟醚吸入和靶控丙泊酚静脉全麻复合瑞芬太尼均可满足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麻醉需求,七氟醚苏醒更为迅速,但需注意对苏醒期躁动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