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瑞  徐斌  徐洪港 《安徽医药》2013,17(1):55-57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腘绳肌及同种异体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及跟腱辅以endo-button系统及生物型可吸收界面螺钉治疗50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5年,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术前患者术前平均56.4分(Ly-sholm),3.0分(Tegner),术后80.3分(Lysholm),6.2分(Tegner)。结论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强度好,植入后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修复重建膝关节三联损伤(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和内侧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9年10月-2014年6月,对21例膝关节三联损伤患者采用一期关节镜下手术,取腘绳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止点重建或缝合修复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一期缝合或修整损伤的内侧半月板。结果术后均获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0.4±15.8)术后末次随访为(84.5±12.8),有显著改善。患者在0°和20°应力测试时稳定性均完全恢复。结论膝关节三联损伤可以一期在关节镜下完成重建及修复,早期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1年12月,对27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术.手术注意股骨隧道和胫骨隧道的开口选择,隧道开口处软组织的清除.重建韧带固定股骨侧22例应用羟基磷灰石挤压螺钉固定,5例应用小钢板进行股骨皮质外固定.结果 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提高,术前膝关节评分为(54.0±1.7)分,术后为(87.0±2.0)分.结论 采用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交叉韧带,具有创伤小、重建韧带强度大、血管化时间短等特点,为交叉韧带损伤重建的一种有效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09年4月,对诊断明确的4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其中男17例,女25例;平均年龄29.8岁(21~49岁)。结果 35例患者均获随访,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术后随访平均30个月(10~46个月)。术前平均(54.7±4.5)分,术后平均(90.8±3.2)分,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38例(38膝),男性15例,女性23例,患者术前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阳性,所有病例先行膝关节镜下检查明确诊断,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所有患者均未行胫骨结节内移术。比较手术前后髌股适配角的变化。术前及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均采用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有1例患者手术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经积极换药肉芽组织新鲜后予以缝合。其余患者无关节疼痛、肿胀,无一例髌骨骨折及再脱位,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且最后随访时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前髌股适配角为(24±9)°,术后明显改善为-(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4±5)分和(69.6±5.4)分,术后末次随访时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5±4)分及(96.0±2.8)分,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能够恢复髌骨稳定,缓解症状,且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七股胭绳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可行性,评估其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体四股半腱肌加三股股薄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随诊。观察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12个月随访,膝关节评估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59.3&#177;2.8)分,终末随访时平均(91.2&#177;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用七股胭绳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疗效可靠,方法简单,手术费用低,术后功能康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体半腱肌解剖重建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03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半腱肌解剖重建内侧副韧带手术治疗,评价78例内侧副韧带新鲜损伤和25例内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Lysholm评分标准,优59例,良33例,可11例,差0例,优良率89.32%,在治疗新鲜损伤和陈旧损伤时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半腱肌解剖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恢复了膝关节内侧结构的稳定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应用半腱肌腱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疗效。方法应用半腱肌腱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15例。结果所有病例外侧副韧带都得到良好的重建,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没有复发性踝关节不稳定发生,术后随访12~37个月,平均随访14.5个月,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优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应用半腱肌腱重建外侧副韧带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定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endo-button系统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瑞  徐洪港  刘敬军  徐斌 《安徽医药》2009,13(5):519-521
目的探讨利用endo—button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或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辅以endo—button系统治疗45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结果所有患者随访0.5—4.5年(平均2.4年),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术前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平均为52.7分(lysholm)、2.6分(Tegner),术后为78.6分(lysholm)、5.7分(Tegner);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前平均57.6分(lysholm),3.1分(Tegner),术后79.4分(lysholm),5.4分(Tegner)。结论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与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强度好,植入后以endo—button系统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腱肌腱人字形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进行重建修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7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切取半腱肌腱折叠为两股,人字形重建挤压螺钉固定的方法修复内侧副韧带。结果37例患者按照Lysholm评分法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术前平均41分,术后平均77分。结论半腱肌腱人字形重建修复膝内侧副韧带,发挥了膝内侧副韧带固有的生物力学效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双股折叠半腱肌腱在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26例PCL损伤患者,使用开口螺旋肌腱剥离器剥离半腱肌腱,在肌腱肌腹交接处切断,保留肌腱远端附着点,纵行剖为两股,剖面对折缝合。于股骨内髁PCL附着点处分别钻取前后两隧道,与胫后内外两隧道引出的重建韧带形成交叉,游离端使用生物界面螺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Lachman试验术前22例阳性,术后1例阳性;轴移试验术前18例阳性,术后均消失;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66.9分,术后平均94.3分;IKDC术后评分:A级16例,B级9例,C级1例。结论使用双隧道双股折叠半腱肌于关节镜下重建PCL能接近原有的解剖学结构,具有操作简单,重建韧带强度大,稳定性强,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体及异体腱移植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单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青壮年患者252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自体肌腱移植组及异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26例.2组患者分别采用自体及异体两种腱移植材料来修复患侧膝关节韧带,以健侧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8个月,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IKDL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自体肌腱移植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患侧膝关节均可达屈曲及伸直功能正常范围.自体腱移植术后动静脉损伤17例,无免疫排斥,血栓形成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3例.23例患者早期出现患者肢体麻木等神经受损表现,均经治疗后消失.Lysholm评分、IKDC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4.327,P<0.05).异体肌腱移植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患侧膝关节均可达屈曲及伸直功能正常范围.异体腱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10例,血栓形成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动静脉损伤10例等并发症.20例患者早期出现患者肢体麻木等神经受损表现,均经治疗后消失.Lysholm评分、IKDC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3.54,P<0.05).2组患者对照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肌腱移植的并发症少于异体肌腱移植,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及异体腱移植术均能明显促进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聂喜增  马湘毅  李锋 《河北医药》2007,29(6):578-579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联合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我们采用膝关节镜下挤压螺钉固定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自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新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165例,并取得良好疗效.结果 表明该方法手术创伤小,骨道定位准确,能做到原位等长重建.结论 采用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这一理想的自体材料,重建的韧带最终可以达到牢固的生物学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肌腱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的患者,切取健侧腘绳肌肌腱及双侧腓骨短肌肌腱分别对折成四股。关节镜下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股骨端应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结果 19例均获随访,平均27.6个月(966个月)。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其中新鲜伤11例,陈旧性损伤8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9例,予以修复。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4例。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Lyshlom评分(90.6±3.5)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一期同时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朱伟  孙俊英  朱礼贤  顾联 《江苏医药》2012,38(10):1201-1203
目的探讨利用Endobutton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重建ACL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37例,ACL股骨髁部应用Endobutton系统方法固定,胫骨侧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ACL在胫骨和股骨侧的断裂残端保留。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提高[(91.7±4.2)分vs.(53.6±4.8)分](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股薄肌、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ACL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利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对陈旧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患者进行单隧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陈旧性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行关节镜下单隧道重建.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稳定性、日常生活能力、自觉症状、肌肉功能进行对比随访.结果 术后4周时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接近正常,术后2年随访均无明显过伸及屈曲畸形,Lysholm评分平均分为96.5分;大腿肌肉有轻度萎缩,但小影响关节功能;所有患者向前变速及后退跑时未见明显跛行;未出现隧道扩大、严重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肌腱结合微型缝线钢板、钮扣固定单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陈旧性前交叉韧带的可靠术式,能够很好的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江苏医药》2012,38(10)
目的 探讨利用Endobutton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重建ACL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37例,ACL股骨髁部应用Endobutton系统方法固定,胫骨侧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ACL在胫骨和股骨侧的断裂残端保留.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提高[(91.7±4.2)分vs.(53.6±4.8)分](P<0.05).结论 自体半腱肌、股薄肌、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ACL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5例。手术采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入路进入后行膝关节清理术,并植入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采取IKDC(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IKDC、Lysholm、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重建交叉韧带创伤小,疗效优良,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早期系统训练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的临床运用的有效方法和价值。方法:关节镜下运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采用三种固定方式:百优可吸收界面螺钉9例;德国贝朗公司的纽扣钢板固定5例;Depuy公司的RIGIDFIX及BIOCRYL固定3例。结果:本组病例所有患者都能在积极的康复计划指导下恢复膝正常的关节活动,首先是由于该手术对膝关节造成的创伤小,其次是韧带的强度和固定的可靠性能支持积极的康复训练,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病人患侧膝关节前向稳定性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与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肌腱强度大,蠕变性小有关。术后随访采用Lysholm评分。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采用骨-髌韧带-骨(BTB)进行重建之外的另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专业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运动员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治疗以及康复方案.方法 专业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手术治疗18例,其中自体髌腱中三分之一重建桥交叉韧带6例,自体股薄肌腱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7例,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4例,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1例.术后经过严格的康复训练.结果 分析受伤原因,训练时受伤者均与训练时损伤和技术失误有关,而比赛受伤者则主要是对手粗暴动作造成.术后均得到1年以上的随访,膝关节松弛度测试仪(KT2000)30磅检杳移位平均2.0,主观感觉良好,术后再断1例,余均恢复正常训练,并基本达到或者超过伤前水平.结论 严格训练纪律和适度劳逸结合可能有助于减少外伤,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并结合严格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专业运动员恢复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