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118-119
目的研究分析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50例(5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作出总结。结果入选本组研究的患者中15例球内积血,占30.0%,10例虹膜睫状体炎症,占20.0%,10例晶状体脱位,占20.0%,10例晶状体破裂,占20.0%,5例房角后退,占10.0%。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对其进行前房冲洗、药物治疗、小梁切除、晶状体切除术治疗。治疗后8例患者的眼压<10mmHg,38例患者眼压在10~21mmHg之间,4例患者>21mmHg。结论导致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病因复杂,早期应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必要时行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降低患者眼压,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视力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7例(27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1眼、葡萄膜炎性青光眼3眼、无晶体眼青光眼7眼、外伤性青光眼6眼。其中有5眼曾行小梁切除术后失败。结果术后随访1~3年。术前眼压36~70mmHg,平均(41.12±10.04)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20.04±9.15)mmHg,手术前后眼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术后不用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15眼,联合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者7眼,总有效率为81.48%。术后9眼视力较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最好视力达0.2。结论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是目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95例共计95只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原因包括眼内积血42只眼、晶状体源性29只眼、前房角挫伤16只眼、炎症8只眼等,根据眼外伤原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86只眼眼压被控制,成功率为90.5%.79只眼(83.2%)的视力与术前相同或提高,16只眼(16.8%)视力下降.术后后遗症为5例白内障,2例视神经萎缩,1例视网膜脱离,1例脉络膜脱离.结论 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过程中眼压增高是危险因素之一,并且机制复杂,对治疗后视力的恢复有一定的影响;治疗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钝伤早期继发性青光眼的分类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2例眼钝伤后早期继发性青光眼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随访时间3~6个月,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正常患者(10mmHg≤眼压≤21mmHg)47眼,成功率为75.8%;出院视力较入院时增加者38眼(61.3%)。结论眼钝伤早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对每种病例应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引流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0年6月~2007年1月已行引流阀植入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光眼眼压控制标准6mmHg≤眼压≤21mmHg,该组患者随访6个月,7年,平均24个月,术前眼压40.43+13mmHg,术后末次随诊眼压14.2±6.5mmHg,其中3例用降眼压眼液控制眼压在21mmHg内,术后裸眼视力保留术前视力或有所提高,无1例下降者,并发症:早期低眼压5例.浅前房2例,前房积血3例,3例引流盘包裹。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避免和积极处理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段中.引流阀植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57眼青光眼患者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青光眼,并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4~10个月,患者视力>0.5者48眼(84.2%)、0.3~0.4者6眼(10.5%)、0.1~0.2者3眼(5.3%);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21 mmHg者52眼(91.2%),22~25 mmHg者5眼(8.8%),点滴0.5%噻吗心安滴眼液可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少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青光眼可有效恢复患者视力和控制眼压,术后并发症少且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治疗前眼压平均为(42.5±3.0)mm Hg;经过积极治疗,眼压水平得到控制,眼压平均为(17.5±2.0)mm 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不佳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寻求治疗方法,分析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这两年内收治的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90例,其中眼内出现积血型20例,粘连增生型15例,前房角受到挫伤型10例,晶状体发生移位型22例,眼内出血炎症型23例[1]。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我们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包括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加之前房穿刺治疗以及其他术式治疗等。然后收集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视力和眼压等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进行为期2~4年的随访后,我们发现有82例患者的视力恢复到正常范围,眼压〈21 mm Hg的患者为8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眼外伤早期继发性青光眼的问题上具有独到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提高视力,降低眼压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虹膜激光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32眼葡萄膜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给予虹膜激光切除术后临床资料,通过视力、眼压观察治疗情况。结果术前眼压25-40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终末眼压为12-21 mmHg,随访期间31眼(96.88%)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术后视力≥0.5者14眼(43.74%),较术前视力≥0.5者3眼(9.38%)明显提高。结论虹膜激光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任予斌  李丹 《医药世界》2010,(10):1299-1299,1316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隧道下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共48例(48眼),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44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4例,对患者采用经超乳隧道切口的三联术,术后随访8~12个月,分别对术眼视力、眼压、结膜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检查。结果术后矫正视力范围0.05~1.0,其中36眼(占75%)视力≥0.3;非接触眼压计测48眼眼压范围为14.7~25.4mmHg,其中40眼(占83%)眼压低于21mmHg;术后12个月有14眼(占30%)滤过泡消失;术后早期轻度角膜水肿者8眼(占16%),前房炎性反应、房水浑浊、瞳孔区有渗出者10眼(占20%),无前房浅、前房出血及角膜失代偿。结论超声乳化联合隧道下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视力恢复良好,并可有效的控制眼压,该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钝挫伤性机械性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钝挫伤性机械性眼外伤患者50例(57眼),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29眼;对照组28眼)。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应的眼球钝挫伤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滴眼。观察两组视力、眼压、视网膜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49,P<0.05);观察组眼压(14.88±0.8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4±2.30)mmHg(P<0.05);两组治疗后a、b波振幅总和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a =0.44,tb=0.24;对照组ta=1.03,tb =0.32;组间比较:ta =3.35,tb =2.37,均P<0.05)。结论应用布林佐胺滴眼液进行预防性治疗钝挫伤性机械性眼外伤,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控制患者眼压,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436-437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临床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并由门诊医生收住入院的52例54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52例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52例患者术后共有50例52眼眼压明显下降,术前平均眼压为(23.34±2.68)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3.56±2.29)mmHg,并且48例50眼术后前房平均深度(3.89±0.34)mm,术前前房平均深度为(2.46±0.19)mm。结论通过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联合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从而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控制眼压及改善视力的疗效观察。探索一些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施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31例(35只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MMC)抑制滤过区瘢痕形成,以获得功能性滤过泡和理想的眼压控制。随访1年。结果 31例(35只眼)除2例前房延缓形成,经保守治疗后前房恢复正常,大部分病例术后炎性反应轻微,有2例(3只眼)术后炎性反应较重,用阿托品散瞳,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使炎症控制,术后眼压控制在12.22~20.55mmHg,全部形成功能性滤过泡。随访1年期间,均未发现前房消失或变浅和低眼压等并发症。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青光眼近、远期效果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王锋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75-2477
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32例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SLT )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视野、视力以及眼压、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持续眼压升高、青光眼性视神经进展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眼压由治疗前的(25.73±3.32) mmHg,降为治疗后的(18.21±2.23) mmHg;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5.18±5.40) mmHg以及(17.82±2.93) mmHg,两组治疗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视力: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0.65±0.23)、(0.89±0.32),对照组分别为(0.71±0.33)、(0.87±0.41)。结论对硅油眼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与治疗其他青光眼相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杨旭  方晏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052-3053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手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4只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不能良好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54只眼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其中2眼出现前房出血,2眼出现脉络膜脱离,6眼出现浅前房经过相应的处理后稳定。术后1个月随访时,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的有47只眼占87%,眼压≤21mmHg者44只眼占81.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5例(3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予以控制眼压、血糖等措施后采取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并针对患者的眼压及滤过泡来决定可调节缝线的拆除时间。并对35例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眼压、滤过泡、视力、前房深度及新生血管情况进行随访。结果35例患者(35眼)术后当日高眼压的症状及体征均消除。术后6个月,35例患者平均眼压为(15.8±7.2)mmHg,与术前的平均眼压(53.3±9.7)mmHg比较,眼压显著降低(P〈0.01);功能性滤过泡约占88.6%;29例患者(29眼)视力较术前均存在程度不一的提高。35例患者(35眼)均保持良好的前房深度;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退约占31.4%,消退在50%以上约占48.6%,消退在50%以下约占20.0%。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重建房水循环路径,使患者的症状大大减轻,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青光眼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83例(87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Ⅰ组42例(44眼)和Ⅱ组41例(43眼),Ⅰ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Ⅱ组采用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水平、角膜内皮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2种术式临床效果。结果Ⅰ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3.64%,Ⅱ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0.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出现眼压过高症状4眼,Ⅱ组术后出现眼压过高6眼,经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2组患者经治疗后角膜内皮计数指标均得到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无显著差异。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和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均为临床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式,应根据患者眼部情况以及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球筋膜下麻醉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下的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连续收入院的50例60眼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眼:球筋膜下麻醉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对照组35眼:球后麻醉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观察患者合作度,眼压。结果球筋膜下麻醉组有89.2%的合作度,球后麻醉组有88.2%的患者合作比较好或非常好合作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眼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眼压:观察组(11.42±5.16)mmHg,对照组(14.12±3.2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21mmHg为标准,观察组的完全成功率为96%,条件成功率为100%。对照组完全成功率为74.3%,条件成功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行球筋膜下麻醉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在用药24~48h,仍然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病例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