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临床路径引导下的康复护理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PCI术后应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PCI术后应用临床路径引导下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89.75±3.60)分高于对照组的(80.75±4.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引导下的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具有明显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将1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了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内咯痰和下地活动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缩短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较对照组减少(P<0.05);对于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6.27%和7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可有效缩短其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8例,观察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该类患者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减少住院天数和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6):106-109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模式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起搏器患者护理需求调查表、焦虑量表、临床护理路径表。将120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需求、并发症的发生、焦虑状况、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P<0.01)。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更能有效满足患者术后的护理需求,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住院经济负担,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00例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应用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50例行支架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行支架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具有重要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CKD-5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某院收治的CKD-5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的满意度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KD-5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少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李满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26-12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6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可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能力及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将需要进行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记录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观察并发症发生率,问卷调查护理质量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进行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患者中,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溶栓成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胸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配合治疗,提高了溶栓成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40例实验组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在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分为70.0%、95.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能让患者的经济负担显著减轻,促进患者疾病早期康复,而且还能让其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应用于卵巢癌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8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腹胀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肛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卵巢癌能提高治疗与护理质量,是避免和减少术后腹胀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项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护理当中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升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护理效果。方法实施临床路径前按护理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后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不良反应早期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日、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率等指标。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住院日、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且住院满意率、健康宣教掌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可降低住院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费用、提高满意度,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急救和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和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行PCI手术,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PCI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显著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刚  力群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308-309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制订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路径,将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总住院日、总住院费用、禁食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评价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住院日、住院费用、禁食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患者共11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自入院便安排进入临床路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实施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措施实施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提高(P<0.05),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家属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普外科的护理质量并控制患者住院费用,对促进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卵巢肿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行卵巢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床时间(54.7±9.6)h、住院时间(10.4±1.3)d、住院费用(4642.8±432.6)元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9%明显优于对照组71.9%,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在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急诊护理服务,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记录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统计患者的住院费用、健康知识得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及满意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五个方面,实验组患者所耗费的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实验组的患者,而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3.75%,实验室的护理满意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6,P 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 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