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蒽环类抗生素联合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3+7方案)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标准诱导缓解化疗方案[1].蒽环类抗生素包括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柔红霉素(DNR)和米托蒽醌(MIT),已经广泛用于治疗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我们对接受DNR+Ara-C(DA)和IDA+Ara-C(IA)方案化疗的74例AML患者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米托蒽醌和柔红霉素(DNR)对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毒性反应,作者观察了44例AML 病人,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范围18—78岁,34%病人年龄>60岁。把44例AML 随机分成二组,A 组用米托蒽醌加Ara-C 化疗,米托蒽醌剂量12mg/m~2,静脉注射1—3天,每次注射时间15—30分钟以上,Ara-C100mg/m~2,持续静脉滴注1—7天。诱导缓解后的巩固治疗,米托蒽醌剂量12mg/m~2。用1—2天,Ara-C100mg/m~21—5天,共二个  相似文献   

3.
AML 疗效提高,部份归于化疗剂量增加,但研究表明,再进一步增加剂量不再提高治愈率,又因毒性太大且剂量与抗白血病效能不呈正出,作者就BGM84和BGMT87及文献进行了讨论。诱导化疗Ara-C 加DNR 被广泛采用。BGM84和BGMT87中,用Ara-C100mg/m~2/d×10,持续滴注,CR 率77%。与报道的大剂量组(3g/m~2/q12h,8至12次)CR 约80%无差别。DNR 剂量,老人30~45mg/m~2/d,年轻人45~60mg/m~2/d,用3天。当大于60mg/m~2/d,CR 率未增加。虽然更强烈化疗不再增加CR 率,但不意味不能治愈更多的病人。为提高CR 率,正试用GM-CSF 双诱导方案、序贯治疗或加用米妥蒽醌,4-去甲氧柔红霉素。  相似文献   

4.
米妥蒽醌(Mrr) Ⅰ、Ⅱ期试验中有重要作用。在1组随机初发AML 治疗中,用Ara-C 100mg/m~2/d×7,持续静滴;MIT 12mg/m~2/d×3,静注,或DNR45mg/m~2/d×3。未缓解者,以原方案再诱导1次,但MIT 和DNR 用2天,Ara-C 用5天。MIT 组CR 为63%,DNR 组53%。MIT 组获CR 者经1次诱导达CR 为89%,而DNR 组为68%。两组的CR 持续、生存时间和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 正在Ⅲ期试验中:Ara-C 100ms/m~2/d×7,持续静滴;IDA13mg/m~2/d×3,静注,或DNR45mg/m~2/d×3。无缓解,重复1次。缓解后用2个巩固疗程。每疗程IDA 或DNR 用2天,Ara-C 用5天,剂量同前。小于50岁组CR 率: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获得完全缓解(CR)的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为主的方案强烈强化治疗,不再维持,分析其长期效果,评价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白血病前期病史和细胞遗传学特征。227例初治成人AML,以DA(T)方案诱导化疗,151例(67%)获得CR,年龄≤45岁有合适供者的28例作骨髓移植,其余123例用ALP_3或ALP_4方案,分别给于HD-Ara-C为主的强化治疗.1982~1987年用ALP_3方案,共61例,第一疗程:HD-Ara-C3g/m~2 2小时静脉滴完,q~(12h)×4天,柔红霉素(DNR)45mg/m~2,静脉冲击,×3天;第二疗程:Ara-C200mg/m~2静脉滴注(IV)×7天,DNR45mg/m~2静脉  相似文献   

6.
作者比较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采用柔红霉素(DNR)和阿糖胞苷(Ara-C)联合6-硫鸟嘌呤(6-TG)或鬼臼乙又甙(etoposide, VPl6)作诱导治疗的疗效,报道96例初治病例的回顾性分析.35例应用A方案(DAT)治疗:DNR 40mg/m~2/日静注第1-3天,Ara-C 100mg/m~2/12小时静注第1-7天,6-TG100mg/m~2/12小时口服第1-7天.61例应用B方案(DAE)治疗:DNR和Ara-C同A方案,VP16代替6-TG,剂量为60mg/m~2/日第1-5天.取得完全缓解(CR)后巩固两个疗程,疗程缩短,DNR仅用1天,6-TG及Ara-C用药5天.不作维持治疗.凡化疗期间死于骨髓抑制,而无白血病证据者考虑诱导期死亡(DDI).经两个疗程化疗后未达CR者列为无效(NR).结果总CR率为68%.A方案组CR 20例(57%),B方案组46例(7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6).30例未达CR,两组DDI相似,死亡常见原因为感染与败血症.NR病例数(亦即耐药患者)A方  相似文献   

7.
70岁以上及接触毒性物质及/或白血病前期综合征发生的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较差,诱导缓解较难,通常由于病死率高和白血病对化疗不敏感所致.为了克服上述现象。作者设计了一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在患者可能存活的基础上仔细选择治疗方法。化疗由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静脉输注,每12小时一次,共12次剂及(6天疗程)组成,根据患者的年龄改变剂量以减少毒性危险性,对大剂量Ara-C 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用柔红霉素(DNR)(静脉输注,在治疗开始第7、8、9天给药)促使疾病缓解。<60岁患者接受Ara-C 的剂量为2g/m~2,≥60岁而<75岁的患者为1.5g/m~2,≥75岁的患者为1.0g/m~2。年龄<60岁的患者接受DNR 的剂量为30mg/m~2/d,>60岁的患者为20mg/m~2/d。88例患者的中位数年龄为67岁。55例男性,33例  相似文献   

8.
采用小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加阿糖胞苷和足叶乙甙治疗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并评价其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及其耐受性。 26名老年AML患者,年龄61~75岁,男10例,女16例.M_02例、M_18例、M_35例、M_47例、M_54例;9例过去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史。诱导治疗方案:IDA8mg/m~2快速静滴第1、3、5天,阿糖胞苷(Arac)200mg/m~2持续静滴第1~7天,足叶乙甙(VP-16)60mR/m~2静滴第1~5天;未达完全缓解者以同样方案重复第2疗程。缓解后治疗方案:IDA第1、3天,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1984-1986年间的85例50岁以下的成年急性粒细胞自血病(AML)病人进行预期的控制研究.方法:病人均接受诱导化疗,Ara-C 100mg/m~2/天,静脉点滴,连续10天;DNR60mg/m~2/天,静滴3天.在一或二个疗程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的病人接受同样药物较低剂量的巩固治疗,即:Ara-C50mg/m~2/12小时,皮下注射,7天;DNR 60mg/m~2/天,iv,2天.对于巩固治疗2个月(即CR后大约60天)仍于缓解中的病人,分为三组,若病人有HLA相同的供髓者时,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其余的病人随机分两组,一组进行自体骨髓移植(Au-  相似文献   

10.
单剂大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Arα-C)治疗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0~56岁)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IDA治疗前全部患者接受过Arα-C治疗。其中1例复发,1例初次难治性ALL,16例为难治性复发。9例(50%)为Ph~+ ALL。治疗方案:Arα-C 3g/m~2·d,第1~5天静滴,每次静滴时间至少3小时。第3天静滴IDA,剂量分别为20mg/m~2、30mg/m~2、40mg/m~2和50mg/m~2。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增加诱导和巩固治疗的强度能否增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缓解率并延长生存时间,同时探讨巩固治疗时加用非交叉耐药药物是否比使用诱导时的相同药物更有效,美国东南肿瘤研究组进行了一项Ⅲ期临床试验。试验始于1981年,至少经过8年随访。 病例选择 新近诊断的初治AML患者,年龄15~50岁。诱导治疗方案:柔红霉素(DNR)45mg/m~2·d×3d,静脉推注,阿糖胞苷(Ara-C)200mg/m~2·d×10d持续输注。后因5/29例死于严重的胃肠道毒性而将Ara-C减为100mg/m~2·d×10d。巩固治疗方案:完全缓解(CR)患者接受巩固治疗。36岁以下且有HLA相配供者的患者纳入D组行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  相似文献   

12.
蒽环类是高效抗肿瘤药物,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最有效药物的一类;柔红霉素和阿霉素是最常用的蒽环类药物。过去的15年中出现了明确的用药模式:柔红霉素用于髓系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阿霉素用于淋巴系白血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实体瘤。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不很清楚,几乎没有对照试验的直接比较,这促使我们回顾一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资料:是支持应用柔红霉素还是支持应用阿霉素。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几乎没有柔红霉素与阿霉素的对照研究;在一项前瞻性随机的CALGB研究中,653例成年人或用阿糖胞苷加柔红霉素(30或45mg/m~2/天×3天)或用阿糖胞苷加阿霉素(30mg/m~2/天×3天)进行诱导缓解。60岁以下的病人中,柔红霉素45mg/m~2治疗组的缓解率(72%)高于柔红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预防急性髓性白血病复发的有效疗法,作者在普通病房内采用DAV方案,即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表鬼臼毒素(VP16-213)进行强烈缓解诱导治疗,并采用HD-Ara-C/DNR方案,即大剂量阿糖胞苷(HD Ara-C)+DNR进行强烈巩固治疗。诱导治疗:第1疗程(DAV_1)用DNR60mg/M~2,静注,第3-5天,Ara-C100mg/M~2连续静滴,第1-8天,VP16 213100mg/M~2静滴2小时以上,第68天。若第15天骨髓检查示白血病原始细胞超过5%,则进行第2疗程(DAV_1):DNR45mg/M~2,静注,第3-4天,Ara-C100mg/M~2持续静滴,第1-7天,VP16-213100mg/M~2静滴2小时以上,第5-7天。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道应用胎肝输注(FLI)作为急性粒系白血病(AML)强力诱导和维持化疗时的一种支持、辅助治疗,目的在于确定胎肝细胞(FLC)能否促进AML 缓解和延长生存期以及能否植入成人骨髓。1982年4月至1984年11月收治的27例初发 AML患者,年龄14—56岁,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静注柔红霉素(DNR)45mg/m~2/d 第1、2、3天,加阿糖胞苷(Ara-C)100mg/m~2/d 连用7天以诱导缓解并周期性巩固维持,支持治疗包括抗生素和必要时成份输血。FLI 组12例,除上述治疗外,在诱导化疗后不同时间和缓解期每个维持化疗程后,疗输注胎龄为10—24周(中数16周)、细胞数在0.07—34.0×10~8之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缓解后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纳入的24例年龄≥60岁的初次诱导缓解的AML患者进行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的巩固化疗(去甲氧柔红霉素10 mg/m2,1次d1,静脉滴注;阿糖胞苷1.5 g/m2,q12h,静脉滴注持续3 h,d1-3),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65(60-78)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3.3(2-42.7)个月。至随访结点时,共有15例患者复发,11例患者死亡,中位无病生存期为9个月,2年无病生存3例,中位总生存期16.2个月,2年总生存4例。在安全性方面,有6例患者出现1-2级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12例患者出现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24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在巩固化疗后出现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个诱导疗程及遗传学风险高危是本次研究中老年AML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不利因素。结论:对于年龄≥60岁的AML患者,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首...  相似文献   

16.
常规使用的蒽环类药物和阿糖胞苷(Ara-C)一次性注射,对初诊的标危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毒性很大,治疗的完全缓解(CR)率往往不足50%。柔红霉素(DNR)(每日注射1次,使用3天以上)是 AML 诱导化疗中最常用的蒽环类药物。药理学研究证明,此药如持续输注若干天,则能提高其细胞内浓度和疗效。在 AML 患者,可采用与间断用药方式相同剂量的持续输注方式。碳铂(Car-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116例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用不同方案序贯治疗的结果:诱导缓解、巩固治疗,巩固后治疗。患者年龄14—73岁,中数年龄50岁,均给予标准的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柔红霉素(DNR)60mg/m~2/日,iv 第1,2,3天;阿糖胞苷(Ara-C):2Smg/m~2 iv,200mg/m~2/日持续静滴×7天;硫鸟嘌呤(TG)100mg/m~2/q12h×7天,口服。缓解后给予2个疗程的巩固治疗,然后开始巩固后治疗:年龄≤50岁,有合适的异基因供髓者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18.
Hu M  Jiang H  Xia M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9):621-623
目的 通过监测急性白血病患儿柔红霉素化疗前后血浆前脑利钠肽(NT-pro-BNP)及心肌酶谱(CK、CKMB)水平变化并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NT-pro-BNP对柔红霉素引起患儿心肌损伤的敏感程度的评价作用.方法 选取62例确诊急性白血病并接受正规化疗的患儿,根据柔红霉素的累积剂量将其分为三组:A组累积剂量≤60 mg/m2;B组累积剂量60~120 mg/m2;C组累积剂量>120mg/m2.15例患儿应用去甲柔红霉素或米托蒽醌作为替代柔红霉素治疗分为D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浆NT-pro-BNP,用速率法检测心肌酶谱(CK、CKMB).结果 所有人选患儿在应用柔红霉素治疗后NT-pro-BNP水平与未接受柔红霉素化疗时相比明显升高(P=0.000),而应用柔红霉素前后心肌酶谱比较无显著差异(CK,P=0.085;CKMB,P=0.076).柔红霉素累积剂量>60 mg/m2时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1),当累积剂量>120 mg/m2时CKMB水平开始升高(P<0.05).15例患儿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或米托蒽醌代替柔红霉素治疗后,NT-pro-BNP水平从(239.9±230.0)ng/L降为(137.0±131.9)ng/L(P<0.05).结论 ①NT-pro-BNP能比心肌酶谱早期预测柔红霉素引起心脏不良反应.②选用二至三代蒽环类药物可明显减轻患儿心肌不良反应,改善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蒿酯(ARTS)联合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对MLL基因重排(MLL-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MV4-1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ARTS、DNR、Ara-C单药及联用对MV4-11细胞增殖率及计算单药的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凋亡受体DR4、DR5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结果:ARTS、Ara-C、DNR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MV4-1l细胞增殖(r=0.99,r=0.90,r=0.97),48 h的IC50分别为0.31μg/ml、1.43μmol/L、22.47 nmol/L。ARTS 0.3μg/ml、Ara-C 1.0μmol/L、DNR 15 nmol/L作用于MV4-11细胞48 h的增殖率比较:3药联合组<2药联合组<单药组(均P<0.05);2药联合组细胞增殖率比较:ARTS+Ara-C组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减低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司莫司汀(IAS)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58例初诊AM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IAS组30例,DA组(柔红霉素+阿糖胞苷)28例.IAS方案具体为去甲氧柔红霉素8~10mg/(m2·d),第1~3天,静脉注射;阿糖胞苷100~150 mg/(m2·d),第1~7天,静脉滴注;司莫司汀200 mg,化疗前1d口服.DA方案具体为柔红霉素40 ~60 mg/(m2·d),第1~3天,静脉注射;阿糖胞苷100~150 mg/(m2·d),第1~7天,静脉滴注.以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 1个疗程化疗结束后IAS组完全缓解率为80.0% (24/30),总有效率为86.7% (26/30);DA组完全缓解率为57.1% (16/28),总有效率为64.3% (18/28),两组间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67和3.962,P均<0.05).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未见严重的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96.7%( 29/30)、92.9%( 26/28),x2=0.004,P>0.05].结论 IAS诱导方案疗效优于DA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初治AML患者高效安全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