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常规药物和化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2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4.00%(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0%(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有利于降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提高其血红蛋白含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联合化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罕见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Bcr-Abl为其关键致病蛋白,以伊马替尼(IM)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针对该蛋白设计,是目前CML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发生IM耐药的CML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因此IM耐药成为CML治疗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研究者对IM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并研制出相应的抗耐药策略。但IM耐药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针对CML干细胞相关通路及一些骨髓中的可溶性因子等,未来清除CML干细胞的相关治疗方法将成为IM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达沙替尼治疗耐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9号和22号染色体的转位t(9;22)(q34;q11),从而导致BCR-ABL融合酪氨酸激酶的过度表达.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是目前治疗CML的一线药,可使大多数Ph+的CML慢性期患者获得细胞遗传学的完全缓解,但是约有25%的患者仍然达不到缓解,或在缓解后由于激酶位点的突变或者其他机制而引起耐药性的产生.伊马替尼的耐药在CML加速期和急变期以及Ph+ALL患者中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治疗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46例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采用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干扰素-α、羟基脲治疗;并比较2组治疗后血液学缓解率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结果:治疗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和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伊马替尼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伊马替尼明显提高Ph+CML血液学缓解率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共40例,检测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疗效。结果CML血液学完全缓解率为65.0%,其中CML—AP、CML—BC、CML-CP血液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7.14%,50.0%,7619%,Ph染色体转阴率为42.3%;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经过对症治疗处理均顺利完成观察。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高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和遗传学缓解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耿素霞  杜欣 《循证医学》2007,7(4):216-219
4背景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是一种酪氨酸激酶的选择性抑制剂,Ⅰ和Ⅱ期临床研究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对各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抗白血病效应,尤其是干扰素治疗失败的CML慢性期(chronic phase。CP)患者其疗效更是令人振奋,但是,标准剂量甲磺酸伊马替尼取代干扰素+低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新诊断CML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是否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7.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l,商品名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2002年11月间CML患者54例,其中慢性期18例,进展期36例(加速期13例,急变期23例)。根据骨髓象和外周血常规情况给予不同剂量STI57l口服治疗,每周复查血常规,每3个月进行骨髓象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开始治疗至首次血液学完全缓解(CHR)的中位时间为5周(1—26周)。中止随访时存活的患者占87%(47/54例),其中22例处于CHR。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生存时间,从投药开始52周的总生存率为84%,其中慢性期为100%,加速期64%,急变期75%。完全停药的26例中,仅5例(19%)缘于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大多数CML患者对口服STI57l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开始治疗时的病程、疾病阶段及投药总剂量对于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慢性期疗效明显优于进展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患者43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在中位治疗2.5(2~36)个月达到MCyR,MCyR率86.04%。43例患者在中位治疗0.5(0.3~2.4)个月达到CHR。结论:伊马替尼可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和血液学缓解率,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无病进展生存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伊马替尼耐药与MDR1基因表达相关性.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DR1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P-gp蛋白表达,MTS法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结果 耐伊马替尼细胞株K562/G01MDR1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gp表达明显上调,维拉帕米能部分逆转K562/G01细胞株对伊马替尼的耐药.结论 MDR1基因参与伊马替尼耐药机制,P-gp抑制剂能改善伊马替尼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影  孙玲  张澍  马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03-1805
目的比较国产伊马替尼与进口伊马替尼治疗初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初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国产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进口伊马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学指标缓解合计值、细胞遗传学指标缓解合计值、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非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液学指标缓解合计值、细胞遗传学指标缓解合计值、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非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初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选用国产伊马替尼或进口伊马替尼治疗都可得到良好的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1.
1例70岁老年女性患者服用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周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颜面部及四肢水肿,胸部CT及心脏彩超提示双侧胸腔积液伴心包积液,给予胸腔穿刺术及利尿治疗后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缓解或耐药前后的hOCT1基因表达变化,初步探讨hOCT1基因表达变化与疾病缓解或伊马替尼耐药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服用伊马替尼CML患者缓解或耐药前后的2个不同时点的9对(18份)标本进行了hOCT 1基因mRNA水平检测,并对半定量RT-PCR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细胞遗传学结果,分析其水平变化和与疾病缓解或伊马替尼耐药相关性。结果慢性期CML患者5例,第一和二次检测hOCT1相对表达量为(0.4246±0.2067)、(0.4858±0.1943),P=0.7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进展期CML患者4例前后两次hOCT1相对表达量比较,有3例患者hOCT1相对表达量降低,1例患者hOCT1相对表达量升高。结论半定量RT-PCR方法方便简单,可以用于检测服用伊马替尼的CML患者hOCT1基因表达及变化,或许有可能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反应或耐药的检测及其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倪居  徐宏平 《医学争鸣》2007,28(10):899-899
0 引言 2002-06/2005-10我科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IM)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对CML 药物不良反应可耐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史玉叶  李玉峰 《现代医学》2011,39(6):751-753
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伊马替尼(IM)可抑制Bcr-Abl激酶活性,在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有效,但很难达分子学缓解(MR),提示存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白血病细胞(如肿瘤干细胞),致微小残留病长期存在,最终复发。目前,IM耐药的机制不明,有BCR-ABL依赖与非依赖途径两种假说,前者包括BCR-ABL表达增高、激酶点突变等,但单用IM不能治愈疾病,提示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案以清除肿瘤干细胞。药物联用有望有效作用于肿瘤干细胞,不失为有价值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颜新宇 《重庆医学》2012,41(8):811-81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占全部白血病的15%~20%,发病率为1~2万/10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白血病类型。CML以t(9,22)(q34,q11)染色体易位形成的断裂点簇集区(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BCR)-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abelson leukemia virus,ABL)融合基因为主要标志,此基因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体会。方法40例CML患者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其中慢性期(CP)20例,加速期(AP)8例,急变期(BC)12例。甲磺酸伊马替尼用法:CP患者400mg/d,AP和BC患者600mg/d,均为餐后1次顿服。治疗前全面查体,查血象、骨髓象、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治疗期间第1个月每周查血象2次,1个月后每周或2周1次。每2~4周查一次肝、肾功能。待血液学取得完全缓解(CR)后择期复查骨髓、Ph染色体和(或)bcr/abl基因。根据血象和患者对药物耐受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结果经中位时间20个月(12~24个月)随访,20倒CMLCP期患者均取得血液学CR,其中7例(35%)Ph染色体转阴,8例AP患者中6例(75%)回到CP,12例BC患者中4例(33.3%)回到CP。药物不良反应有造血功能抑制、眶周和下肢轻度水肿、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和恶心、呕吐、低热(37.5~38.5℃)、皮疹、胆红素升高等。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对CML有较好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期患者,分为伊马替尼治疗组(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9例),分别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和联合化疗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间血液学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耐受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的血液学有效率为41.7%,对照组总的血液学有效率为5.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轻且容易耐受。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进展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轻,病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在甲磺酸伊马替尼应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治疗十年,显示其作为单一药物对CML所有病期均取得令人关注的疗效,成为目前CML的标准治疗药物。现收集我院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4例CML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初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观察随访期内患者血液学、骨髓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改变、骨髓抑制及感染等不良反应。随访期结束后对2例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慢性期及8例进展期(5例加速期和3例急变期)患者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28例CML患者中位治疗和随访时间均为18个月,血液学总有效率为92.86%,细胞遗传学总有效率为85.71%,分子遗传学总有效率为60.71%。慢性期患者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疗效明显优于进展期患者(P0.01,P0.05,P0.05)。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多为1~2级,患者均能耐受完成治疗。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能获得较好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疗效,对于进展期患者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收治的3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2例患者治疗后CHR 29例(90.6%),PHR 1例(3.1%),NR 2例(6.2%).CCR 28例(87.5%),PCR 2例(6.2%),NR 2例(6.2%).治疗后随访10~18个月发现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1%.治疗期间14例患者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给予减量和停药后情况好转,4例患者出现眼眶以及下肢水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另有2例血液学无效患者发生肺部细菌感染,但并不严重,给予对症治疗后感染得以控制.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随时调整药物使用剂量,以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