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Rho亚家族RhoA、RhoB和RhoC在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Rho亚家族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研究四种肺癌细胞系中RhoA、RhoB和Rho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人肺癌组织中RhoA、RhoB和RhoC蛋白的表达。结果 四种肺癌细胞系中RhoA和Rho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癌细胞系组间比较它们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Rho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hoA、RhoB蛋白在人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在中分化鳞癌组阳性率与非中分化鳞癌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RhoC 全部呈阴性表达。结论 Rho亚家族RhoA、RhoB在肺癌中异常高表达,提示它们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分化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复制宫腔粘连大鼠模型,探讨Rho/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宫腔粘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宫腔注入0.5?ml 95%乙醇,复制宫腔粘连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5?d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角蛋白、波形蛋白、Rho(RhoA、RhoB、RhoC)、Rho激酶(ROCKI、ROCKII)及TGF-β1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变 薄(P?<0.05);两组腺体数目比较,模型组腺体数目减少(P?<0.05);两组角蛋白比较,模型组表达下降(P?<0.05);两组波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子宫内膜RhoA、RhoB、RhoC、ROCKI、ROCKII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均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TGF-β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无水乙醇可复制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动物模型,其Rho/ROCK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TGF-β1通过激活Rho/ROCK信号通路促使子宫内膜损伤后组织纤维化,参与宫腔粘连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RhoA、RhoB和RhoC在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Rho亚家族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研究四种肺癌细胞系RhoA、RhoB和Rho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人肺癌组织RhoA、RhoB和RhoC蛋白表达。结果四种肺癌细胞系RhoA和Rho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肺癌细胞系组间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Rho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hoA、RhoB蛋白在人肺癌组织呈阳性表达,中分化鳞癌组阳性率与非中分化鳞癌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hoC全部呈阴性表达。结论 RhoA、RhoB在肺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提示Rho亚家族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分化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Rho家族中3个重要成员RhoA、RhoB、RhoC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胰腺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RhoA、RhoB、Rho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RhoA、RhoC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和72.1%,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0%和20.0%,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B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A、RhoC蛋白表达均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RhoA、RhoC蛋白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ho激酶(ROCKⅠ和ROCKⅡ)在慢性低氧大鼠肺小动脉产生和表达的变化及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低氧1d、3d、1周、2周和3周组,每组6只。低氧处理为常压间断低氧,每天8h,各低氧组分别低氧1d、3d、1周、2周和3周。采用微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离和称量大鼠右心室(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计算出RV/(LV+S)。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肺组织Rho激酶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Rho激酶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mPAP、RV/(LV+S)随低氧时间延长出现升高趋势(P〈0.05)。正常组与各低氧组的肺小动脉壁的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均随低氧时间的延长出现升高趋势,低氧3周组大鼠的WT%和WA%均高于正常组(P〈0.05)。ROCKⅠ、ROCK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强度和ROCKⅠ mRNA、ROCKⅡ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强度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均出现升高趋势,低氧3周组ROCKⅠ、ROCK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和ROCKⅠmRNA、ROCKⅡ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ROCKI免疫组化、ROCKⅠmRNA原位杂交、ROCKⅡ免疫组化及ROCKⅠmRNA原位杂交阳性染色强度均与mPAP、wA%和wT%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4、0.267和0.263;0.500、0.263和0.260;0.490、0.295和0.286;0.579、0.251和0.254,P均〈0.05)。结论低氧可导致Rho激酶产生和表达增加。Rho激酶可能通过促进肺小动脉收缩和肺小动脉重构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RhoA/Rho信号通路探讨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CPI-17(Thr38)、KCa3.1、Krüppel样因子4(KLF4)表达水平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80例无产后出血产妇为对照组。采用肌条等长张力测定法检测离体子宫平滑肌的自发收缩活动力,以及加入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后的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平滑肌组织中RhoA、ROCKⅠ以及ROCKⅡ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hoA、ROCKⅠ以及ROCKⅡ以及Thr38、KCa3.1、KLF4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hoA蛋白以及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与Thr38、KCa3.1、KLF4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收缩频率以及收缩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加入Y-27632后,2组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均低于加入前(P<0.05)。观察组RhoA/Rho信号通路相关mRNA以及蛋白(RhoA、ROCKⅠ、ROCKⅡ)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中的表达及其对气道的影响。方法清洁级相同重量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组、Y-27632干预组,每组20只。分析各组大鼠的支气管壁厚度(War)和平滑肌厚度(Warn),以及RhoA,ROCKlI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大鼠RhoA,ROCK1ImRNA表达明显增高,wat、wam也明显增加(P〈0.05);与C()PD组相比,Y-27632干预组大鼠RhoA,ROCKII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Wat、wam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COPD组大鼠RhoA,ROCKⅡmRNA表达明显增高;应用ROCKⅡ特异性拈抗剂Y一27632能够明显控制RhoA,ROCKⅡ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气管壁增厚和平滑肌增殖。  相似文献   

8.
背景 子宫腺肌病(AM)是妇科常见的疑难病,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中医药治疗AM有一定优势,前期研究显示,桂楼复方宫内缓释系统可明显降低AM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目的 探讨桂楼复方对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细胞(AMDC)迁移、侵袭的影响,并研究其对Rho/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0月—2023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完成。使用CCK-8法检测AMDC细胞活力并筛选最佳药物浓度。设置空白组,使用桂楼复方(50、100 mg/L)处理AMDC,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RhoA、RhoB、RhoC、ROCK1、ROCK2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Rescue实验中使用激动剂U-46619(1μmol/L)和桂楼复方(100mg/L)处理AMDC,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hoA、RhoB、RhoC、ROCK1、ROCK2的蛋白表达改变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100 mg/L桂楼复方干预后AMD...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7,(7):829-832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组织病理与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除正常对照组注射对照溶剂外,其余组皮下注射60 mg/kg野百合碱,2~28d后,对低、中、高浓度组分别注射50、100、200mg/(kg·d)红景天苷,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分别检测各组右心室收缩压(RVSP)及右心室肥厚指数;HE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检测肺组织ROCK1、Rho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RhoA、ROCK1、p-MYPT1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RVSP及右心室肥厚指数显著上升,肺组织RhoA、ROCK1mRNA显著上调,ROCK1、RhoA、p-MYPT1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干预后,各组RVSP及右心室肥厚指数出现变化,高浓度组显著下调;肺组织RhoA、ROCK1mRNA逐渐下调,RhoA、ROCK1、p-MYPT1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逐渐下调,呈浓度依赖,中、高浓度组变化显著。结论:一定剂量红景天苷能够缓解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可能与其对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朱妍艳  项蔷薇  罗运春 《浙江医学》2015,37(15):1279-1283,1287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慢性哮喘大鼠镜下气道重塑改变及肺组织RhoA和ROCKⅠ表达的影响,探讨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建立慢性哮喘大鼠型,统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肺内支气管壁厚度(WTt)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Tm),免疫组化法和real-timePCR法分别检测肺组织中RhoA及ROCKⅠ表达情况。结果(1)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占细胞总数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法舒地尔干预后明显抑制炎症细胞浸润,该组BALF中细胞总数较哮喘组不同程度降低(P<0.01)。(2)哮喘组肺组织镜下可见明显炎症性和结构性病理变化,法舒地尔组肺组织炎症反应及重塑改变较哮喘组改善。(3)哮喘组WTt和WTm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1),法舒地尔组WTt和WTm较哮喘组明显降低(均P<0.01)。(4)哮喘组大鼠肺组织RhoA和ROCKⅠ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法舒地尔组明显低于哮喘组(均P<0.01)。(5)WTt、WTm均与大鼠肺组织中ROCKⅠ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43、0.974,均P<0.01)。结论哮喘大鼠RhoA和ROCKⅠ表达增高,法舒地尔可能通过影响RhoA和ROCKⅠ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及改善气道重塑,表明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项蔷薇  朱妍艳  罗运春  王强  李昌崇 《浙江医学》2011,33(8):1127-1129,1132
目的研究Rho/Rho激酶(ROCK)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气道中的表达及其对气道重塑的作用。方法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Y-27632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9只)。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应用ROCKⅡ特异性拮抗剂Y-27632进行干预,光镜观察肺组织结构,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ROCKⅡ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RhoA、ROCKⅡ mRNA含量。结果(1)哮喘组小鼠RhoA、ROCKⅡ表达明显增高,应用ROCKⅡ特异性拮抗剂Y-27632能够下调RhoA、ROCKⅡ的表达。(2)Y-27632干预组小鼠Wat和Wam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小鼠。结论哮喘小鼠肺组织RhoA及ROCKⅡ表达增多,ROCKll受体拮抗剂Y-27632能够下调RhoA、ROCKⅡ的表达,明显抑制哮喘小鼠Wat和Wa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TMPⅠ组(40 mg/kg)和Ⅱ组(80 mg/kg),每组各6只。腹腔注射LPS 1 mg/kg,16 h后再次气管滴注LPS 3 mg/kg,造成内毒素二次打击,建立大鼠ALI模型。于气管滴注LPS后3 h处死大鼠,4%多聚甲醛固定后制作病理切片,同时测肺湿/干重比,测量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blot测肺组织中RhoA、ROCK2蛋白表达量,RT-PCR测肺组织中ROCK2 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病理切片显示大鼠肺间质水肿,肺泡腔内可见出血及大量炎性细胞渗出,肺湿/干重比、MPO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RhoA及ROCK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ROCK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TMPⅠ组和Ⅱ组的肺湿/干重比、MPO活性、MDA含量、RhoA及ROCK2指标均较LPS组显著减轻(P〈0.05~P〈0.01),而TMPⅠ组和Ⅱ组上述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P对LPC诱导的大鼠ALI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粉防己碱(TET)产前干预对先天性膈疝(CDH)大鼠模型胎仔肺内RhoA蛋白和Rho激酶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将孕9.5d的SD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膈疝组和TET组,给予膈疝组和TET组除草醚灌胃建立CDH动物模型.孕16.5d给予TET进行干预.孕21.5d剖宫产取出胎肺,测肺质量/体质量比(Lw/Bw),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发育及肺血管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ho蛋白A及Rho激酶ROCK1的表达情况.结果 膈疝组胎肺明显发育不良,TET组胎肺发育接近对照组.膈疝组肺发育指标Lw/Bw、肺泡面积比(PAA%)及肺血管重构指标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LA%)明显低于对照组(2.11±0.36 vs.4.24±0.31;33.60±3.12 vs.58.81±2.92;38.58±2.15 vs.61.20±3.23,均P<0.05).TET干预后Lw/Bw、PAA%、LA%指标较膈疝组明显改善(3.61±0.24 vs.2.11±0.36;42.46±3.68 vs.33.60±3.12;56.07±3.32 vs.38.58±2.15,均P<0.05);膈疝组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WT%)和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64±2.41 vs.13.50±1.45;25.98±2.79 vs.16.47±2.07,均P<0.05),TET组WT%、MT%显著低于膈疝组(16.02±2.35 vs.26.64±2.41和17.96±1.95 vs.25.98±2.79,均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提示,RhoA、ROCK1表达由低到高为对照组、TET组、膈疝组(P=0.000).结论 先天性膈疝胎仔肺内存在肺发育不良和肺血管重构,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参与此过程,产前给予TET可能通过调节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发挥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2)、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磷酸化及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radxin-moesin,ERM)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UVEC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LPS组和TMP组(0.5、1.0、1.5 mg/mL),荧光定量PCR测定内皮细胞RhoA、ROCK2和信使RNA(p-Ez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细胞RhoA、ROCK2、p-MLC和p-ERM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RhoA、ROCK2、p-MLC和p-ERM蛋白及RhoA、ROCK2和p-Ezr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TMP 3组RhoA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K2、p-MLC和p-ERM蛋白及ROCK2、p-Ezr mRNA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且TMP 3组之间ROCK2、p-MLC和p-ERM的分子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TMP对LPS诱导的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中ROCK2、p-MLC和p-ERM的表达,以减弱LPS对内皮细胞骨架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RHOA、ROCK-II以及CD8细胞在脑和脊髓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索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在EAE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把9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空白对照Lewis大鼠),B组(免疫后第13天),C组(免疫后第21天)D组(免疫后第35天)及E组(法舒地尔干预组)。以豚鼠全脊髓为抗原混合福氏完全佐剂(CFA)诱导Lewis大鼠EAE模型,观察实验动物神经功能损害的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实验动物组脑、脊髓组织中RHOA、ROCK-II、以及CD8+T细胞的表达。 结果 成功建立Lewis大鼠EAE模型,A、B、C、D、E五组中RhoA、Rock-II以及CD8细胞在脑、脊髓组织均有表达,在免疫后21天达高峰,在免疫后及法舒地尔干预组的脑、脊髓组织中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法舒地尔干预组RhoA、Rock-II以及CD8细胞在脑、脊髓组织的表达较免疫后各个时间点有所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后第13天组与免疫后35天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EAE的病情进展、减轻神经元及轴索损害,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Rho激酶参与白细胞及巨噬细胞迁移、浸润、吞噬过程;抑制Rho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骨架的调节作用,而起到促进轴突再生、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Rho亚家族在肿瘤侵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Rho家族是Ras 超家族中小分子量G蛋白的成员之一。Rho亚家族成员RhoA、RhoB、RhoC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它们通过调节肌动蛋白微丝骨架的聚合,影响细胞的极性和形态,从而在细胞运动、细胞-细胞间及细胞-基质间黏附和细胞外基质重建方面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深入研究Rho亚家族将有助于加深对肿瘤侵袭的了解,为预防肿瘤转移提供特异性、多靶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