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辖区内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青少年、农民工青少年、农民工(建筑工人)5类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方法抽取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青少年、农民工青少年、农民工(建筑工人)5类人群共730名进行健康调查问卷现场调查.结果在722份有效问卷中,总人群知晓率为69.81%.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49.51%,城市居民知晓率73.31%,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越高.结论农村居民、农民工青少年艾滋病认知水平较低,应针对这类人群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行为及需求,采用多种方式对调查外来彝族务工的农民工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彝族农民工知识提高情况.结果彝族农民工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输血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无保护性行为、孕妇感染下一代等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80%以上,知晓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免费咨询检测的比例由23?01%上升为63?30%,高危性行为比例由55?04%下降为11?54%,安全套使用率由11.25%上升为33.19%.结论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等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宛城区建筑工地农民工584名作为调查问卷的对象,在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统计,评估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对584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防治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70.0%和84.2%,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69.5%和84.7%;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74.8%和89.3%,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使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得到提高,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龙岗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方法对2011年3月我们对某工厂3个车间的外来劳务工885人开展了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果(1)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5.5%;(2)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6.4%),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途径知晓率较底(43.8%).结论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特别是非传播途径和预防途径的知晓率低.应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方法采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对前来进行健康查体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查体后现场匿名回答,不予任何提示。结果有效问卷384份。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平均为68.13%,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5.26~86.20%,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的知晓率为87.24~11.98%。结论今后应加大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力度,加强低文化层次、低年龄组(尤其是20岁以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辖区内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行为特点,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探索提高防控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入户调查,对抽中社区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此次共调查500人,有效问卷500份,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8. 6%;居民对艾滋病的性、血液和母婴传播途径等一般知识平均知晓率达94. 1%,比非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高9. 1个百分点。本次调查不同性别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婚姻状况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还不够全面,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农民工HIV/AIDS防治知识和态度,为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重庆市主城区3个区9个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每个区400人,共1 200人,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与态度、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等.结果 发放问卷1 260份,有效问卷1 243份.8个HIV/AIDS防治知识问题中回答正确范围为33.95%~80.13%,全部回答正确的占15.12%.10种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中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电视(53.50%)、广播(37.01%)、免费宣传材料(31.62%).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所了解,但存在歧视.建议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以降低艾滋病在这部分人群中的传播危险.  相似文献   

8.
刘利华 《热带医学杂志》2014,(11):1502-1504
目的了解全州县中学生及中学教师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对艾滋病相关态度情况。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广西省全州县4所中学师生,采取匿名自填式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学生有效问卷1 783份,教师有效问卷182份。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7.0%,对基本知识和三大传播途径认知清楚,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大部分中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防治持正向积极态度,但歧视现象仍然存在,62.9%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中学教师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1%,大部分问题知晓率高于学生,但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不高,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优于学生但仍存在歧视现象。结论全州县中学师生对艾滋病有较好的认知,但部分知识态度情况有待提高,应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方法:文山州疾控中心结防科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我州1366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366名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366份调查问卷中,回收1329份,有效问卷1329份,占97.3%。经过对1329份有效问卷的综合分析后得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是72.1%,且与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性别没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文化程度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我州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的实际情况,我科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措施,以改善目前我州居民对于结核病防治的态度,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染率。  相似文献   

10.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厂农民工艾滋病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工厂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的相关情况,掌握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农民工制定相应预防艾滋病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 000名工厂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收回后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5.3%,全部正确者占28.7%,同时有88.7%认为有必要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结论:加强农民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闵慧  李亚  王华东 《安徽医学》2012,33(7):922-924
目的了解淮北市相山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评估项目前期执行效果和制订后期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和普查的方法,分别对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农民工(分层整群抽样)和暗娼、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普查)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2 010名大众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9.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农民工人群的知晓率分别为85.3%、91.5%、93.1%和86.3%,不同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5,P0.05),4类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较2009年基线调查结果上升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居民提升9.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提升13.7个百分点、中学生提升54.8个百分点、农民工提升10.7个百分点;539名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97.0%,其中暗娼、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知晓率分别为97.0%、93.2%和100.0%;其中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2009年基线调查结果显著提高,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知晓率保持在100.0%。结论 4类大众人群和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较基线上升明显,其中,农村居民、农民工、暗娼、男男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人群达到示范区终期目标,城镇居民、中学生人群仍低于示范区工作目标,应重点加强对该类人群开展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南通市不同人群梅毒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通市不同人群掌握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中学生、流动人口和暗娼5类人群现场发放问卷,逐户逐人调查。结果南通市不同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暗娼人群知晓率最高占74.00%,其余依次为城市居民、农民工、农村居民和在校中学生,在校中学生梅毒知晓率仅为58.00%;不同性别梅毒知晓率: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χ2=5.13,P<0.05);随着年龄组的增大,梅毒知晓率逐渐提高,经趋势性卡方检验,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问卷中的问题,对"梅毒经性传播"知晓率最高达91.43%,"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知晓率最低为53.33%;群众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中,"电视"比例最高68.10%,"学校讲座"比例最低5.71%。结论需重点加强在校中学生有关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拓展全人群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梅毒防治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我市人群的梅毒知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农村和城镇各抽取4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50%,城镇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50%vs 87.50%,χ2=51.62,P<0.001)。除"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外,其他7条知识点、美沙酮替代吸毒疗法、无偿献血和艾滋病治疗知识回答正确率在农村和城镇居民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美沙酮替代吸毒疗法知识回答正确率低于无偿献血和艾滋病治疗知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和宣传栏广告栏为知识掌握程度的促进因素,而性别为阻碍因素。结论: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并根据人群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或方式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对艾滋病(AIDS)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及AIDS综合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为防控AIDS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居民对AIDS 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研究AIDS综合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 291个家庭户,4 372人,调查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33~44岁;34.13%的调查对象知晓AIDS窗口期;57.72%的调查对象知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不同;对性传播和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临泉县外出农民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的现况,为制定当地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外出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时间,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108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 外出农民工艾滋病单个知识点知晓率在71.3%~98.1%之间,5题知晓率和14题知晓率分别为51.9%和35.2%;在与性伴的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使用率低.结论 外出农民工是HIV感染的潜在高危人群.应加强针对该人群设计实施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降低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兴山县公众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兴山公众对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对兴山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农民工、被监管人员和娱乐场所女性涉性服务人员等七类共461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比较其AIDS知识知晓情况。结果7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9.80%,不同人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5,P<0.01)。娱乐场所涉性服务人员最高(100.00%),在校学生最低(79.30%)。结论今后我县艾滋病健康教育应着重于传播目标人群知晓率较低的知识条目;在校学生是当前我县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荆州市艾滋病重点建设示范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抽取示范区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在校学生3类人群共649人,调查基本情况、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结果 3类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7.04%,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在校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95.57%、80.66%、5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3,P0.01)。3类人群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较低,为49.77%,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65.02%、46.91%、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7,P0.01)。3类人群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途径电视所占比例最高,达76.43%。结论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有差异,应强化艾滋病病毒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尤其是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仍然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沧州市青年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以探索适应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方法对沧县职教中心的225名学生及沧县人才劳动力输出培训地的201名外出务工人员开展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年流动人口中职教中心学生与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学生总体知晓率高于务工人员。在知识获得途径上无明显差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比较,职教中心学生明显高于务工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人群对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均偏低。非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中,以握手拥抱不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为最高,且两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人群对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非常低。同时两人群均缺乏对我国防治艾滋病的政策及自愿咨询检测的了解。结论调查表明,我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还很欠缺,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青年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艾滋病防控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艾滋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整群抽样,通过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分析。结果 社区居民的平均年龄为47.18±16.72岁。60岁以上者占25.9%,且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不同年龄组中最低,为49.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和月收入3000以上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各组中最高,均为63.7%。中青年、高学历和高月收入是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免费咨询检测态度和不歧视态度的有利因素,同时高知晓率亦是免费咨询检测态度和不歧视态度的有利因素。居民最容易接受的宣传形式为宣传画册。结论 提高居民知识知晓率是防控艾滋病最有效的基础手段。以居民容易接受的宣传形式为主体,侧重老年人、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人群开展宣传干预是社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桂西某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对该县500个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艾滋病的知识和安全套的使用等内容。结果该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为45.21%,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和调查地点是艾滋病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安全套使用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该地一般人群对艾滋病认识水平不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很有必要加强艾滋病知识及安全性行为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艾抗艾意识,切实维护广大人群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