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能量起搏的安全性及对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的影响。方法 :对 1 0 6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术后 3个月进行起搏阈值测试 ,并将起搏器输出电压降为实测起搏阈值的 2倍 ,在 5~ 1 0年的随访期间观察起搏器的工作状态。结果 :术后 3个月与术后 1年比较电极的起搏阈值无差别。随访期间 ,1 0 4例(98.1 1 % )起搏器安全起搏。结论 :长期低能量起搏方法安全有效 ,可节省能耗、延长起搏器寿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植入术后参数变化及起搏器安全性。方法:植入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患者40例,观察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起搏阈值、阻抗、心腔内R波幅度、ER波振幅及心室极化电位、起搏阈值曲线、输出电压参数,并行动态心电图观察有无心室起搏失夺获。结果:心室起搏阈值于术后1周达最大值,由术中的(0.43±0.08)V到术后1周的(0.73±0.22)V,1周后阈值逐渐下降并稳定。术后起搏器的平均输出电压一般在0.73~1.06V,明显低于常规起搏器输出电压程控水平(约2.5~4.5V)。在患者程控随访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所有未夺获心室的脉冲后均有后备起搏脉冲出现,无失夺获现象。术中ER波幅值与R波幅度未有相关性。结论: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可根据阈值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可减少起搏器电池能量消耗,况且低输出电压状态下工作是安全可靠的。术中ER波振幅测试对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是必须的,因为术中ER波振幅与R波幅度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腔心室自动闽值夺获起搏器的长期各参数变化,节能功能及起搏安全性。方法:对65例患者植入具有AC功能双腔起搏器,观察术中、术后6个月心室起搏阈值,输出电压,ER振幅,阻抗和极化电位及自动工作方式转换功能。结果:术后心室起搏阈值早期升高1.10V±0.18V以后逐渐稳定,长期心室起搏电压仅在0.45V±0.13V。63例在术后测定各参数即刻启动AC功能并于术后1周及6个月随访心室各参数变化。1例术中R波振幅15.2mV,ER值为10.4mV,极化电位0.4mV,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给普罗帕酮600mg转律,测试时发现AC功能自动关闭,当时ER值9.4mV,极化电位0.8mV,再测ER值10.2mV,极化电位0.4mV,AC功能可以打开并工作正常。比较术中、术后1周起搏阈值升高,P〈0.05,术后一周与6个月相比起搏阈值下降,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高效能保护起搏电压,耗能低而且安全性好,能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层医院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代替心脏起搏分析仪测定起搏电极的起搏阈值。方法:起得电极进入右室后,使用临时起搏器起搏心脏,将起搏电压从3伏起渐降,直到测得起搏阈值。要求阈电压在1伏以下(用起搏电压值代替起搏电流值)。结果:1994年起我院8例患者(永久及临时起搏各4例)采用此方法安装起搏器均正常起搏。其中三例使用VVIM起搏器术后经程控将起搏电压降至3.3伏,至今仍正常起搏,未发生因起搏阈值增高而致起搏失败现象。结论:基层医院条件所限,不妨用临时心脏起搏器代替昂贵的心脏起搏分析仪测定起搏阈值,开展人工心脏起搏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激素电极低能量起搏的可靠性。 方法:对10 例心室按需起搏(VVI)患者,在起搏后不同时间进行起搏阈值测定,并于术后3 个月,将起搏器输出电压程控为2.4 V,定期观察起搏情况。 结果:起搏后1 个月阈值达稳定状态(0.98±0.13) V。随访期间在2.4 V输出电压条件下,均为有效起搏。 结论:激素电极低能量起搏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比较2例起搏器激素电极与2例起搏器普通电极急性阈值和慢性阈值,并讨论激素电极低阈值起搏。在起搏器植入后4周内,每3d测1次起搏阈值,以后每月测1次,动态观察起搏阈值18个月,每次测阈值同时作常规心电图。结果显示,激素电极急性起搏阈值和慢性阈值均为0.5V/0.5ms,没有峰化,常规心电图示起搏和感知功能正常,普通电极在植入后急性阈值迅速上升,7d后达高峰(5V/0.5ms),以后缓慢下降,2周后降至2V/0.5ms,慢性阈值维持在2V/0.5ms左右。  相似文献   

7.
心脏起搏作为治疗某些严重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显著疗效。但是安置起搏器后易引起各种意外和并发症,尤其起搏器故障,属于紧急情况,需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起搏阈值增高:指起搏阈值超过起搏器的输出能量而造成不能除极心肌。新安置电极阈值应小于1.5V,术后1~2周可上升2~3倍,有的可升高到10倍,此后逐渐下降,一个月后稳定约为初次阈值1.5~2倍。这称之谓生理性阈值升高。一般3个月以上阈值不应超过2V。早期阈值升高发生率3.2%,晚期升高发生率3.47%。原因:早期原因多由于术后电极接触的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植入起搏器患者的安全 ,通常需将起搏器输出电压设置为高于起搏阈值 2~ 3倍的水平 ,为此起搏器将无谓消耗大量的电能。近年来一种带有自动测试起搏阈值并以高出后者 0 .3V能量起搏心室的自动夺获 (autocapture)起搏器问世 ,命名能耗大大降低。对象和方法对象  1997年 4月~ 1999年 12月本院收治的14例病人 ,男 8例 ,女 6例 ,13~ 69岁 ,平均年龄( 50 .1± 19.1)岁。植入起搏器适应证为高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5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9例。植入后随访 1月~ 2年 9个月。内容有 :①应用APSμ32 50型程控仪进行遥测和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参数变化,提取储存数据协助临床诊断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12月-2002年10月植入具有阈值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20例,观察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参数,包括心室阈值、输出电压、阻抗、心室除极波的感知值(ER振幅)、极化电位,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心率事件统计,睡眠功能等。结果 18例能打开自动阈值夺获功能,使输出电压在0.96±0.18 v左右,6个月中各项参数变化平稳,随访期间功能正常,无起搏脱落现象;1例术中极化电位正常,能打开这一功能,术后一周发现极化电位升高,以后未能打开这项功能;1例频发室早、房颤,心房感知不良。6例发生房颤,持续时间1min至3h不等,均转为DDI模式;观察到窦房结变时性功能不良10例;静息频率工作状态时患者无不适。结论 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双腔起搏器节约能量寿命延长,安全可靠,符合患者生理需要;具有多种功能,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房阈值管理系统双腔起搏器在植入后不同时期的工作状况及安全性.方法 对24例植入EnPulse系列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在术后即刻开启心房阈值自动测试功能,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观察心房起搏电压阈值的变化.同时进行手工测试电压阈值,并与自动测定的阈值比较.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价心房阈值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为期6个月的随访期,起搏阈值变化为0.72~0.53V.随访期心电图未发现起搏失夺获及感知功能异常.对比1、3、6个月心房阙值自动测试和手工测试所得阈值变化,发现自动测试起搏阈值与同期手动测试起搏阈值数值及变化趋势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0.59±0.14 vs 0.55±0.12,P=0.195;0.58±0.13 VS 0.57±0.14,P=0.500;0.53±0.11 vs 0.52±0.13,P=0.909).同样.VCM测试结果与同期手工测试结果也未见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 EnPulse系列双腔起搏器的心房阈值管理系统安全、可靠、有效,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治疗患者的优化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的 6 2例患者术后进行临床随访 6个月至 3年。结果  5 2例患者经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 ,原有的晕厥、头晕、乏力、心悸等与心动过缓有关的症状完全消失 ,10例存在基础心脏病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4例随访过程中出现起搏器埋藏处肌肉刺激症状 ,予调低脉冲发生器输出电压后症状消失 ;4例术前伴频繁阵发性房颤的患者经DDD双腔起搏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2例DDDR起搏患者分别于术后 1周和 2周发生心房电极微脱位 ,予重置心房电极 ;2例术后 1周内出现穿刺侧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内科对症治疗 2周后肿胀逐渐消退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期间未出现其他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作为症状性心动过缓的唯一标准的治疗方法 ,其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但术后尤其是早期必须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防治对策。方法:常规采取头流脉切开插入法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安置电极,选用VVI型起搏器,用体外临时起搏器测试电极状态,植入起搏器。结果:所有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劳动力提高,出现并发症3例:1例电极脱位,再次手术,1例局部肌肉抽动,未作特殊处理,1例晚期起搏阈值升高,需调整起搏电压。结论:基层医院缺乏起搏器检测仪,用体外临时起搏器也可安全植入埋藏式起搏器,但应注意术后常见并发症如电极脱位、感染、皮囊溃破,局部肌肉的动,晚期起搏器阈值升高等问题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自动阈值夺获 (Autocapture)自动模式转换 (AutomaticModeSwitch)双腔起搏器测试及随访。方法  5 0例患者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1例 ,Ⅲ°房室传导阻滞 (AVB) 2 9例 ,病窦 2 0例 ,其中阵发性房颤 (AF) 8例。植入AffinittyDC 5 2 3 0起搏器 ,植入手术同普通DDD ,术中及随访测试起搏阈值 ,阻抗 ,输出电压 ,刺激除极波 (ER) ,极化电位。结果 除 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 ,余 49例患者自动阈值夺获 (其中 8例阵发性AF患者开启自动模式转换 )术中或术后 3天均开启 ,随访 6个月工作良好。结论 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及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双腔起搏器安全节能使用寿命长 ,模式自动转换功能尤适用于伴阵发性AF的慢 -快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激素电极低能起搏的时机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6例VVI起搏器的激素电极,应用起搏系统分析仪和体外程控仪测定植入即刻和植入后1月、2月、3月、6月、12月的慢性起博阈值,以此时结果指导调低输出电压。结果:激素电极的慢性起搏阈值与植入即刻阈值差异无显性,低能起搏安全有效。结论:激素电极适合长期低能量起搏,使起搏器即节省能量又保证安全起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CHD)儿童围术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的经验。方法选择需植入永久起搏器CHD患儿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个月~8岁,平均(2.8±2.5)岁,体重5~27 kg,平均(10.7±6.8)kg。结果植入心内膜起博器7例、心外膜起博器16例。起搏方式为频率应答心室按需起搏(VVIR)1例,固定频率心室按需起搏(VVI)22例,起搏频率为70~160次/min,平均(111±25.5)次/min,起搏阈值为0.5~0.75V,平均(0.74±0.30)V,感知灵敏度为2.5~2.8 mV,平均(2.78±0.11)mV,电极阻抗为271~726Ω,平均(445.5±148.9)Ω。21例(91.3%)获得随访,随访1个月~5.5年,起搏阈值术后早期略升高,后稳定。1例术后6个月猝死,原因不明。1例术后4.5年重新更换电池。1例随访中恢复窦性心律。4例术后6个月~2年心脏扩大、心功能低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结论 CHD患儿围术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AVB是安全可行的,永久起搏器植入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12例永久人工心脏起搏病人的观察,初步探讨了起搏导管电压阈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在初安起搏器后4~6个月其阈值升高为首次起搏阈值的一倍;10~12个月达到峰值,为首次起搏阈值的1.2倍;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阈值逐渐下降,至25~36个月稳定在略高于首次起搏阈值的水平。对于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时,起搏导管的位置,起搏阈值的调整,安装起搏器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流出道起搏参数的差异,比较激素电极术中、术后的起搏电压阈值变化。方法:对2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术中3个部位起搏参数及1个月后起搏电压阈值进行测定。结果: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感知比右室流出道高(P<0.01);右心耳起搏电压阈值比右室心尖高(P<0.05);1个月后起搏电压阈值与术中无差异。结论:右室心尖部起搏可靠、容易;右室心尖、右心耳激素电极的起搏电压阈值术中、术后无差异,显示激素起搏电极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方法:35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其中17例行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RVS组),18例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比较研究不同起搏部位的右心室电极在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电压阈值、阻抗、感知的差异,以及手术中右心室电极到位后所需的X线曝光时间的差异。并且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在术后3个月心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地进行了右心室间隔部(RVS)的电极固定,未发生并发症;18例患者使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的电极植入,发生1例电极脱位,重新植入后随访3月起搏功能正常。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时心室电极的电压阈值、阻抗和感知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术中电极到位的X线曝光时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同样安全,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9.
生理性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40例随方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合理程控起搏参数在生理性起搏治疗病窦的远期随访中的意义。方法 植入起搏器 AAI 12例 ,DDD2 8例 ,起搏方式为 AAI、DDD、DDI、DVI或 DDD伴自动模式转换 ,慢 -快综合征 ( BTS)患者同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定期检查心电图、Holter、胸片 ,平均随访 2 2 .3± 2 1.4月。结果 术后原有与心动过缓相关的症状均消失 ,随访中 12例 AAI起搏患者未发生房室传导功能及起搏感知功能障碍。 19例 BTS中 AAI 7例 ,DDD 12例 ,术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心房误感知触发心室 3例 ,远期起搏阈值增高 3例。经程控改变起搏模式、房室延迟、感知灵敏度、输出电压等予以矫正。结论  AAI/DDD是病窦理想的起搏方式 ,起搏器植入后应加强随访 ,根据患者基础心脏病、心功能、症状、慢性起搏阈值等合理程控起搏参数 ,对于优化治疗方案、确保起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激素电极起搏阈值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 42例植入 Premier 8081型起搏器患者术中、术后 2周及 1、2、3、6、9、12个起搏阈值的动态变化,以了解该型激素释放电极(Medtronic 4003M)起搏阈值动态变化的规律。方法:术中采用 Medtronic 5311B型起搏系统分析仪测试起搏参数,术后随访采用 Medtronic 9710A型程控仪配以 Premier 8081型相应软件进行测试。结果:术中起搏阈值为0.46±0.20 V/0.5 ms;术后随访1.6 V的阈值依次为:2周0.08±0.04 ms、l月0.08±0.02 ms、2月0.09±0.03ms、3月 0.09± 0.03 ms、6月 0.08 ± 0.03 ms、9月 0.09± 0.04 ms、12月 0.09±0.03 ms。术后 3及 12个月与术后 2周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5。结论:激素释放电极起搏阈值在急性期及慢性期均处在稳定的低阈值状态,且无峰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