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要略>第九篇的篇名为"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历代注本及各种教材,均认为本篇所讨论的是胸痹与心痛两病,短气是这两种病的常见症状或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证型.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梁运通编<金匮释按>解释为"短气是因胸痹、心痛而发生,凡病已发,或初起病势较急者,短气为伴发症状."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对此解释引<金匮要略论注>等著作认为短气属痰食中阻,气机壅滞之实证.  相似文献   

2.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唐宋以后始将"噎膈"并称.噎膈的病因复杂,历代中医文献多有论述,如朱丹溪<脉因证治·噎膈>指出"血液俱耗,胃脘亦槁",主要与七情内伤、酒食不节、久病年老有关,致使气、痰、瘀交阻,耗气伤津,胃失通降而成.  相似文献   

3.
阴吹治验3则     
阴吹之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主要症状为妇人阴道中出气有声,如矢气之状.笔者近20年来临床治验3例患者,按中医同病异治之法辨证施药,效果满意,举例案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当归芍药散一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古今医家对其论述较多:《金匮要略》原文对其描述仅短短数语,"妇人怀娠,腹中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专言其与"妇人、痛"之紧密联系;梁彦闯先生对该方所主病证病机概括为营血亏虚、脾络不通、脾失转输,水气不化,并认为其应用核心在于肝脾同调,血水同治,精炼总结了其病机要义~([1]);伍炳彩先生从妇科病证、内脏下垂、胸腹疼痛、血水互结等方面对当归芍药散的运用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为《金匱要略方论》的简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东汉张仲景所著。全书共分25篇,其中第1篇《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相当于全书的总论;从第2篇《痉湿暍病脉证治》到第17篇《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是论述内科疾病;第18篇《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则属于外科疾患;第19篇是论述不便归纳的如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等病的病脉证治;第20~22篇是专论妇科疾患;最后3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全书共讨论了40多种病证,列方共262首,如除后3篇杂疗方外,计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一章中,第一条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上".此为<伤寒论·厥阴篇>中厥阴病提纲,历代注家对此条注释,多认为其属错简,如<医宗金鉴>所言:"按此条是伤寒论厥阴经正病,与杂病消渴之义不同,必是错简."笔者经临床实践观察,觉得对此条所注有必要作一番重新认识,试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记载:"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麦大枣汤,系张仲景用于治疗妇人脏躁证而设,余临证10余年,治疗精神情志等方面的疾病,用此方效果颇佳,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记载:"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麦大枣汤,系张仲景用于治疗妇人脏躁证而设,余临证10余年,治疗精神情志等方面的疾病,用此方效果颇佳,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9.
崩漏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李伟莉教授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积累了大量临床治疗经验。她指出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脾、肾)、血热和血瘀导致冲任失调,不能制约经血。李师认为临证中必须掌握好"清""补"主次,通与涩的适应症以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疗中她立方遣药,标本兼治,灵活配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肝性脑病是急慢性严重肝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本病在中医学中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当属中医学的"昏迷"、"神昏"、"谵妄"、"郁冒"等范畴.有关昏迷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暴不知人"、"谵妄狂越"记载;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提出"神昏"一证;明·秦景明<证因脉治>认为其原因"热极生痰,上熏心肺,神识昏迷";清·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指出"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认为痰热邪浊蒙闭心窍为昏迷的病机所在.在治疗方面,更有丰富的记载,如张浩<仁术便览>述及用祛痰开窍的通关散,稀涎散治"昏迷不省";至清代,由于温病学的发展,对昏迷证治殊多发挥,并创制安宫牛黄丸、神犀丹等有效方药,至今仍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孙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明代休宁人.据文献记载,孙氏少时习儒,以机颖俊奕著称.后来在访问其兄而往括苍的途中,遇到"异人"以禁方相授,且试之有效,即由儒从医,并游历彭、蟸、庐、浮、沅、湘、三吴等地,寻访名师.如此博学勤访30余年,学验俱丰,医名大振.一生著述颇多,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孙文垣医案>5卷,洋洋140余万言. 孙氏擅治外感内伤杂病.读其治疗"董龙山夫人便血"和"族侄明之痰火呕血"2例病案(见<新安医籍丛刊·孙文垣医案>),深感孙氏临证之时,察受病之因,酌病机详确,审经络虚实,合色脉,衍天和,调燮阴阳,参相造化,认证真切扼要,论治不胶常法,方自心出,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12.
黄汗是以汗出色黄染衣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比较少见,本病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并较为全面地论述其症、因、脉、治,笔者治疗本病,获一得之见,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风湿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的疼痛、麻木、酸楚、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畸形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亦称"痹证"或"痹病".在<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痹",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风湿"的病名,该书"痉湿喝病脉证治"中说:"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不仅是外感病专著,还是外感病与杂病合论之作.如清·柯韵伯言:"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指出<伤寒论>所述"变证"实质上属于杂病的范畴,所以通过伤寒论太阳证变可以探识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五苓散一方出自《伤寒论》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就本条而言,仲师原意是:太阳病治不如法,出现2种不同的变证,一是伤津液(胃中干),治法是"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二是阳伤水停(发热、消渴、小便不利),治法是"五苓散主之"。仲师立本条方证,意在告诫医者伤寒病要汗之如法,同时要注意兼夹证。后又  相似文献   

16.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与虚劳是两类疾病,但均由气血亏损引起,故合为一篇论述。血痹由气血不足,感受微风所致,其主要症状是肢体局部麻木;虚劳则是多种慢性衰弱疾患的总称。  相似文献   

17.
疗养院在“治未病”中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祖国医学特别重视"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在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许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相似文献   

18.
培土生金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位于五脏中央,是脏腑之气出入升降的枢纽;脾胃像土,万物皆生化于土,人身五脏六腑皆赖脾胃生化之水谷精微.脾胃与肺具有土金相生之母子关系,脾为肺之母,肺主气而脾益气,肺所主之气来源于脾.故前人有"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之论.脾运的强弱就决定了肺气的盛衰,肺气不足亦多与脾气虚弱有关.如脾气虚导致肺气不足,而见体倦乏力,少气懒言,易于感冒.脾虚失于健运,水湿聚为痰饮,贮肺而见咳喘痰多等症.凡此皆谓"母病及子",故临床久治不愈,多求之于脾.正如陈士铎<石室秘录>所云:"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反之肺在生理与病理上亦可影响脾胃.如肺气升发,可布散脾胃水谷精微于周身,肺不布津,则脾运困顿;肺病咳喘不愈,久必耗伤脾胃之气,子资母气.从临床所见脾肺两虚证的形成,不外2种途径:一为脾胃俱虚,不能生金,谓之"母病及子";一为肺脏先病耗伤气津,累及脾胃,谓之"子盗母气".两者发病原因不同,但均可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以培土生金法治之.下面从培土生金法的定义、适用范围及方药、临床应用、机制探讨、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四逆散源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组成,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功效,后世医家常以本方加减治疗肝脾气郁所致胁肋脘腹疼痛诸症。笔者在临证中以四逆散为基本方加味,治疗妇科痛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痛经见肝脾气郁证者,或见功效,撰验案2则,以飨同道。1典型验案  相似文献   

20.
大半夏汤出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篇>,原文:"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原方是半夏10~15g.汤剂水煎频服.该方为胃中虚寒,气逆冲上以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胃反之证而设.功能安中补虚,降逆润燥.方中半夏降逆止呕,人参、白蜜补虚益气,安中和胃.笔者用该方治疗噎膈病每获良效,现举验案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