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前交叉韧带断裂和重建对膝关节软骨退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和不同时期重建对膝关节软骨继发损伤的影响。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共14只。共分4组,每组7个膝关节,实验组Ⅰ:右膝前交叉韧带切断后随即重建,左膝的前交叉韧带切断后不予重建作为对照组Ⅰ;组Ⅱ:右膝前交叉韧带切断后3周重建,左膝行单纯关节切开术作为对照组Ⅱ。术后8周通过墨汁染色,常规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方法观察各组膝关节软骨退变的情况。结果:(1)实验组Ⅰ关节软骨退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Ⅰ(Hc=5.9889,P=0.0144);(2)实验组Ⅱ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和对照组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c=0.7143,P=0.785)。结论:(1)ACL断裂后即刻重建可以有效阻止关节软骨继发损伤的发生;(2)ACL断裂后已继发关节软骨退变时再行重建,其对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缓解作用不明显。ACL 裂后应进行早期重建,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减少或延缓远期骨性关节炎的发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和钻孔治疗膝关节软骨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87例膝关节软骨退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含45例(56侧),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B组含42例(51侧),行关节镜下清理+软骨下骨钻孔术,术后予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A组治疗后6个月时优良率为64.29%,B组6个月后优良率为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B组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优良率分别为89.29%、80.36%和75.00%,术后2年时的疗效显著低于6个月时(P=0.04)。结论关节镜清理+钻孔术治疗膝关节软骨退变疗效优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但其疗效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合并外侧间室软骨轻度退变是否可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及3.0T MRI在UKA病例选择的应用。方法笔者自2013-11—2015-08共诊治60例膝关节外侧间室软骨退变,根据术前X线片检查结果的Kellgren-Lawrence分级进行分组。A组:内侧间室软骨退变≥3级,前交叉韧带无明显损伤,外侧间室和髌股关节软骨退变0级,行UKA;B组:内侧软骨≥3级,外侧软骨1级。再通过膝关节3.0T MRI的Recht分级、美国医学会关节韧带损伤分度结果分组,B1组:内侧软骨≥Ⅲ级,外侧软骨损伤Ⅰ~Ⅱ级,关节韧带无明显损伤,行UKA;B2组:内侧软骨≥Ⅲ级,可合并外侧软骨损伤Ⅱ级、关节韧带≥Ⅰ°,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共43例行UKA。UKA术后所有随访平均11.8(6~18)个月。A组(35例)、B1组(8例)末次随访KS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70,P=0.102);对2组术后功能评分比较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2,P=0.299)。结论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严重退变合并外侧间室软骨Ⅰ~Ⅱ级退变对UKA术后短期疗效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膝关节清理术治疗中重度软骨退变的膝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中重度软骨退变的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术后康复训练治疗17例(21膝)中重度软骨退变的膝关节骨关节炎. 结果手术时间55~100 min,平均75 min.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15~20 d,平均13 d.术中关节被动活动范围0°~120°,术后关节活动度0°~110°.随访5~36个月,平均21个月,良好6例(8膝),尚可9例(11膝),差2例(2膝).关节活动范围0°~120°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对中重度软骨退变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5):436-438
椎间盘的退变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软骨终板作为椎间盘的组成部分,通过其渗透作用为椎间盘提供大部分营养,在维持椎间盘正常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软骨终板退变作为椎间盘退变的始动因素近来受到广泛关注。软骨终板退变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现有研究表明其退变与年龄、异常应力、局部炎症因子、软骨细胞凋亡、软骨基质退变等因素相关,深入研究各因素在终板退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将为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新的方法,现对软骨终板退变的主要因素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风湿骨痛药酒药槌外治法防治关节软骨退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风湿骨痛药酒药槌外治法防治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用日本大耳白兔18只,随机将12只通过结扎右股静脉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未造模兔6只为正常组,12只造模兔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治疗组。造模8周后,治疗组施以风湿骨痛药酒槌外治法进行治疗。造模11周后,观察软骨病理组织形态学、滑膜中NO浓度、软骨中PA及PAI活性和关节液中HA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滑膜中NO浓度、软骨中PA及PAI活性和关节液中H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造模组所测各项指标与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滑膜中NO浓度及软骨中PA含量明显低于造模组,而软骨中PAI含量及关节液中HA含量明显高于造模组。治疗组关节软骨退变不明显,类似正常组,而造模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明显。结论 风湿骨痛药酒药槌外治法能通过改善骨内及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抑制滑膜组织中NO的过度产生,降低软骨中PA的活性,提高PAI的活性,消除导致关节软骨退变的内在因素,提高关节液中HA的含量,从而达到保护关节软骨、抗关节软骨退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蛋白酶与骨关节炎软骨退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酶在关节软骨基质胶原纤维网及蛋白多糖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关节软骨退变相关的蛋白酶主要有胶原酶、基质溶解素、明胶酶、间质溶素、纤维蛋白溶解酶和组织蛋白酶,其中胶原酶1、3在胶原原纤维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明胶酶和间质溶素-1主要降解软骨基质中的非胶原成分.目前研究认为胶原酶3在软骨中表达水平升高是导致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的主要因素之一,胶原酶1和组织蛋白酶,特别是组织蛋白酶K在早期关节软骨退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生长激素对正常和受损的关节软骨有软骨形成作用。这项研究是探索生长激素对家兔早期退变的关节软骨的影响。用固定的方式造成股骨髁软骨病损,进行生物化学、组织学、生物力学分析。生长激素对阻止固定所致异常无影响,但对已形成的软骨病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电镜研究软骨终板在椎间失稳环境下的退变过程,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取48只6个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体重为(2.5±0.2)kg,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21只;实验组为27只;先将实验组兔腰背部皮毛剪除,用安定注射液1.25 mg/kg、氯胺酮0.02 g/kg、阿托品0.125 mg/kg顺次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后,俯卧固定于手术台上,用1%碘伏消毒手术区域,以髂嵴平对椎间隙(即L6.7)为中心,从正中取一长约4 cm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锐性分离,暴露棘突、椎板及上下关节突,将附着于棘突、椎板及小关节的肌肉全部分离开,然后依次切除L6.7棘上及棘间韧带,咬除第6腰椎两侧下关节突,造成椎间失稳,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依次缝合各层组织;术后动物在笼中自由活动.实验组分别在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取材,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取材;对椎间盘软骨终板用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终板的结构,以综合判断软骨终板的退变过程.[结果]椎间失稳可导致椎问软骨终板胶原纤维结构由整齐有序、排列紧密向杂乱无章、排列松散退变.[结论]椎间失稳能明显导致椎间软骨终板的退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大鼠(KOA)模型关节软骨中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川芎嗪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膝关节炎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纳入模型对照组,常规饲养,川芎嗪高剂量组、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分别行川芎嗪和塞来昔布灌胃干预,正常组和模型组行等量生理盐水,予以干预6周,实验结束后,分别行各组大鼠HE切片软骨Mankin评分、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软骨Mankin评分中,川芎嗪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高于正常组、且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阳性对照组评分低于川芎嗪低剂量组,但高于川芎嗪高剂量组(P0.05)。正常组、川芎嗪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中软骨VEGF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川芎嗪高剂量组VEGF表达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川芎嗪低剂量组其表达则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对可能通过下调早期KOA大鼠VEGF的表达,抑制早期软骨血管新生而减轻炎症,这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关节软骨退变、修复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髌骨软骨退变Outerbridge分级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因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行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5例,女86例;年龄56~82岁,平均(65±5.0)岁。随访时间2~5年,平均3.5年。术中对髌骨软骨退变分级的评定采用Outerbridge标准,统计末次随访时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的满意度及膝前痛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分判定为有膝前痛;比较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的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 Society Scale,KSS)及髌骨评分。结果 OuterbridgeⅠ级18例、Ⅱ级36例、Ⅲ级62例、Ⅳ级35例。膝前痛发生率4.0%(6/151),其中轻度疼痛4例、中度2例。无翻修病例,总体满意率96.7%(146/151)。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的满意度(H=5.54,P=0.14)、膝前痛发生率(H=0.56, P=0.91)、KSS膝评分(F=1.95, P=0.12)、功能评分(F=2.11,P=0.10)及髌骨评分(F=1.35, P=0.2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髌骨软骨退变分级患者行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无差异,对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无须置换髌骨。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牵伸术是近年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新技术,它能减轻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这与其修复软骨的作用密不可分。膝关节牵伸术修复软骨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发现,膝关节牵伸术能减轻膝关节负荷为软骨修复提供适宜的力学环境,引起的膝关节流体静水压波动不仅能帮助软骨吸收营养,还能促进软骨形成基因和抑制软骨基质降解酶基因表达。此外,膝关节牵伸术为滑液间充质干细胞募集到软骨损伤处创造了条件,并提升了滑液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为成软骨谱系的能力。膝关节牵伸术还能通过减少膝关节内部炎性因子含量和抑制炎性基因表达,减轻膝关节炎症反应和软骨损伤。目前已知的影响膝关节牵伸术修复软骨的因素包括适当增加膝关节负重活动、牵伸高度和牵伸时间有助于软骨修复,男性患者、膝关节炎严重程度更高的患者膝关节牵伸术后软骨修复效果更好。而膝关节牵伸术后第1年软骨修复疗效越好,预示着膝关节牵伸术保留膝关节的远期生存率越高。但目前对上述热点的研究只停留在初期阶段,仍需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才能对膝关节牵伸术的临床应用起到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对膝骨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及软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膝骨关节炎并接受HTO手术的病人42例(42膝),评估上述病人手术前后的膝关节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 WOMAC)、膝关节Lysholm评分、下肢髋-膝-踝(hip-knee-ankle, HKA)角及膝关节镜下图片。结果 所有病人均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骨不连、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2.64±1.32)个月。病人膝关节WOMAC评分由术前的(45.26±10.27)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0.76±0.66)分,Lysholm评分从术前的(57.93±11.98)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95.21±2.46)分,HKA角由术前171.26°±5.20°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81.26°±1.65°,手术前后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第2次探查关节镜图片评估显示97.62%(41/42)的膝关节出现术后软骨再生。结论 HTO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肯定,对病人下肢力线纠正明显,同时对膝骨关节股骨内侧髁和胫骨内侧平台的软骨再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软骨退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破坏,软骨下骨和滑膜反应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疾病。近年报道细胞因子作为调节者,通过各种机制调节软骨细胞的功能活动,在关节软骨退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相关因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骨关节炎滑液和软骨骨桥蛋白水平与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滑液和关节软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50例膝关节OA患者[男15例,女35例;年龄48~81岁,平均(61.8±7.4)岁]和10名健康对照者[男4例,女6例;年龄59~68岁,平均年龄(63.2±6.0)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ankin评分评价疾病严重程度,Kellgren-Lawrence标准进行放射学分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滑液OPN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关节软骨OPN光密度值.结果 OA患者与对照者相比,关节滑液OPN水平[(4519.60±1830.37)pg/ml:(1179.70±303.39)pg/ml)和关节软骨OPN光密度值[(0.60±-0.06):(0.43±0.07)]均明显升高.关节滑液OPN水平与关节软骨OPN表达呈正相关(r=0.411,P=0.003).关节滑液OPN水平与OA病变严重程度(KL分级)呈正相关(r=0.581,P<0.001).关节软骨OPN表达与OA病变严重程度(Mankin评分)呈正相关(r=0.675,P<0.001).结论 关节滑液和关节软骨OPN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短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因前内侧骨关节炎行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5例患者资料,依据术中探查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分为无退变单髁组(无退变组)、内侧退变单髁组(内侧退变组)、内外退变单髁组(内外退变组)和内外退变全膝组(全膝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4组患者术前术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记录终末随访时有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0)个月。4组患者术后OKS评分、HSS评分、WOMAC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F=18.555,P<0.001;F=5.867,P=0.001;F=22.671,P<0.001);术前术后OKS、HSS、WOMAC评分差值,无退变组与内侧退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无退变组、内侧退变组相比,功能改善程度稍差(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全膝组之间OKS、HSS、WOMAC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病例于末次随访时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 结论内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疗效影响不大,但面对外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时则需慎重,此时选择单髁或是全膝,需个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对照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电针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电针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50±9.23)岁,平均病程(9.85±8.17)年,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1.15±6.75)岁,平均病程(8.60±6.89)年,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电针组除支撑外,其余各项评分与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疼痛度及交锁、膝软与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后评分在交锁、膝软、肿胀、爬楼梯和下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跛行、支撑和疼痛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度,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诱导腰椎软骨终板退变的机制。方法取长枫杂种猪腰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于含20%胎牛血清的DMEM中培养,建立体外软骨终板细胞培养模型,以光镜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生物学表现,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软骨终板细胞进行鉴定,以外源性NO-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2mmol/l处理软骨终板细胞、^35S掺入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蛋白多糖及胶原的合成,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测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生成,碘化丙啶荧光染色及DNA片段电泳观察软骨终板细胞凋亡。结果原代细胞生物学性状最接近体内细胞,多次传代后细胞呈现衰老现象,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此细胞具有Ⅱ型胶原表达。施加SNP后,软骨终板细胞蛋白多糖及胶原合成明显减少(P〈0.01),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NO抑制软骨终板细胞蛋白多糖及胶原合成,促进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胞凋亡增加,从而促进软骨终板退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