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分析腕部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探讨提高腕部神经损伤修复的方法。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除了单纯地提高其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外,还应加强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基础研究,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疗效  相似文献   

2.
郝强  肖玉周 《现代康复》1998,2(1):20-21
通过分析腕部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教,探讨提高腕部神经损伤修复的方法。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除了单纯地提高其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外,还应加强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基础研究,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疗效。  相似文献   

3.
显微外科技术使周围神经修复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疗效仍不理想。近来的动物实验证明可将神经生长因子及其他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物质通过周围神经再生室或直接注入神经外膜下或应用于损伤神经的周围来促进神经再生。此文回顾了临床用于促进神经再生的常用药物,以及近来有关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神经生长因子和其他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其研究结果与进展也倍受关注.周围神经损伤后一般可以自发的进行轴突再生以及突触重建,而视神经受损后则不能自发再生,主要是受视神经本身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科学工作者对阻碍视神经修复再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促进其再生的可能途径从促进再生因素和抑制再生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方有生 《现代康复》2000,4(11):1610-1612
显微外科技术使周围神经修复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疗效仍不理想。近来的动物实验证明可将神经生长因子及其他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物质通过周围神经再生室或直接注入神经外膜下或应用于损伤神经的周围业促进神经再生。此回顾了临床用于促进神经再生的常用药物,以及近来有关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神经生长因子和其他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雪旺细胞是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胶质成分,可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细胞黏附分子。研究证明,雪旺细胞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为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如果雪旺细胞视神经的移植成功,视神经损伤的再生会有所突破。神经再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临床医学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神经细胞是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属于有丝分裂后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旦形成就失去了分裂的能力。因此,其再生问题远较其他组织复杂和困难。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修复的研究已进行了百余年。周围神经纤维损伤后可以再生,而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视神经的再生能力却十分困难。早期观察到不能再生,后来证明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纤维不像周围神经那样能生长到较远的距离。人们注意到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微环境有差别。目前研究表明,中枢神经不具有支持和引导神经生长的雪旺细胞及其外基质成分。雪旺细胞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为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对雪旺细胞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1989年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电生理与电诊断协会(现为美国电诊断医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lectrodiagnos-tic Medicine,AAEM)年会,是一次专门讨论周围神经再生的国际会议。研究周围神经损伤最杰出的学者,Sunderland 参加了研讨会,会议讨论分为三部分:1)神经再生的生理学;2)周围神经再生的电诊断;3)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治疗。Sunderland 就周围神经损伤的解剖变化作综述发言,矫形与重建外科专家 Seckel 综述了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外科修复技术,前 AAEM 主席、Lo-  相似文献   

8.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因某些因素的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轴索中断或神经断裂,导致躯干和四肢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症.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一项重要课题,周围神经的再生速度缓慢,促进神经再生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课题,虽经众多学者的长年努力,目前还未找到一种能显著增加神经生长速度的有效方法和药物[1].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现状及中西药治疗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高压氧与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成年鼠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带血供的正中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B组为带血供的正中神经移植后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在组织学、神经传导速度及移植神经内再生轴突形态计量分析诸方面,效果明显好于A组。结论带血供周围神经是修复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移植材料,高血氧能够提高带血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雪旺细胞在视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牛建军  王一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50-5352
雪旺细胞是一种主要的周围神经胶质成分,可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产生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细胞黏附分子。研究证明,雪旺细胞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为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如果雪旺细胞视神经的移植成功,视神经损伤的再生会有所突破。神经再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临床医学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神经细胞是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属于有丝分裂后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一旦形成就失去了分裂的能力。因此,其再生问题远较其他组织复杂和困难。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修复的研究已进行了百余年。周围神经纤维损伤后可以再生,而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视神经的再生能力却十分困难。早期观察到不能再生,后来证明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纤维不像周围神经那样能生长到较远的距离。人们注意到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微环境有差别。目前研究表明,中枢神经不具有支持和引导神经生长的雪旺细胞及其外基质成分。雪旺细胞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再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为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对雪旺细胞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围神经损伤是创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恢复其功能已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周围神经成功再生的条件、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机理进行了综述。目前关于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效应已逐渐得到认可,但电刺激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仍存在着很多未知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Peripheral nerve damage is a common clinical complication of traumatic injury occurring after accident, tumorous outgrowth, or surgical side effects. Although the new methods and biomaterials have been improved recently, regener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gaps is still a challenge. These injuries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negatively. In the recent years,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develop innovative nerve tissue engineering approaches aiming to improve peripheral nerve treatment following nerve injuries. Herein, we will not only outline what we know about the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but also offer our insight regarding the types of nerve conduits, their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nduits as well as types of animal and nerve models for evaluating conduit function. Finally, nerve regeneration in a rat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 by nerve conduits has been considered, and the main aspects that may affect the preclinical outcome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损伤是手显微外科的常见病,其治疗及功能恢复一直都是手显微外科的难题。周围神经缺损后如何促进再生修复,提高神经缺损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功能恢复较好,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周围神经解剖及其再生微环境的认识,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方法已经由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发展到基因工程等,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思路。本文就周围神经缺损后周围神经修复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药物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康灵对损伤的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采用 2 8只成年体重为 2 0 0g的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 2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 ) ,分别于术后 4周和 6周 ,通过肌电图检测坐骨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的传导速度和波幅 ;组织学检测有髓神经轴突数目、横截面积 ,从而探讨神康灵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结果 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横截面积、数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神康灵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趋化性再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是临床上的难题。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损伤后断端缺损的桥接修复和提高神经的再生速度,但实际上功能的恢复更取决于再生轴索能否精确地长入原先支配的靶器官。因此,充分理解神经趋化性再生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在治疗中运用神经再生趋化性理论,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理论及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Numer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using artificial nerve guide conduits.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ed to bridge 3.5‐cm defects of the sciatic nerve with a longitudinally oriented collagen conduit (LOCC) loaded with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 The LOCC contains a bundle of longitudinally aligned collagenous fibres enclosed in a hollow collagen tube. Our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an LOCC combined with neurotrophic factors enhances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However, it remained unknown whether an LOCC seeded with hUC‐MSCs could also promote regeneration. In this study, using various histolog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analyses, we found that an LOCC provides mechanical support to newly growing nerves and functions as a structural scaffold for cells, thereby stimulating sciatic nerve regeneration. The LOCC and hUC‐MSCs synergistically promoted regeneration and improved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in a dog model of sciatic nerve injury. Therefore, the combined use of an LOCC and hUC‐MSCs might have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相似文献   

17.
周围神经损伤通常伴随活跃的再生反应。本文就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神经元胞体、神经纤维和微环境调控分子包括相应转录因子、炎性介质、神经营养因子等促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8.
雪旺细胞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雪旺细胞(SchwannCell,SC)是周围神经系统特有的胶质细胞,不仅是支持保护轴突、维持周围神经的正常功能与良好微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与修复中也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多从幼年动物周围神经或成年动物瓦勒变性神经获取、培养SC,并与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等材料粘附、复合,预构成含SC的人工神经导管,引导轴突再生.但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临床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壳聚糖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成年Wistar大鼠25 只分为假手术组(n=10)、单纯损伤组(n=5)和人工神经修复组(n=10)。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5 mm,单纯损伤组暴露坐骨神经并切断,人工神经修复组以复合bFGF-壳聚糖导管桥接缺损。术后对实验动物的坐骨神经进行大体观察,对运动进行行为观察,以及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神经再生情况和靶肌肉恢复情况。结果术后5 周,与单纯损伤组相比,人工神经修复组运动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人工神经修复组再生的坐骨神经已经通过bFGF-壳聚糖导管越过缺损并与远端相连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坐骨神经再生段可观察到神经微丝(NF)阳性和S-100 阳性纤维。应用Masson 染色方法,可观察到人工神经修复组腓肠肌去纤维化程度相对于单纯损伤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bFGF-壳聚糖导管能有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并使大鼠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周围神经损伤的电刺激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lson等人在动物实验中证实电刺激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电刺激的种类有:全置入式、半置入式及非置入式。 Zanakis使用电场做了详细剂量研究,认为电流不是生理学上有关参数,而是电流密度即场强。电效应对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发生在最初几天,即生长的起始阶段,一旦神经再生开始、电场便对神经再生没有影响。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局部微环境建立特有渠道至靶细胞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多种生物电化学过程,与局部电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