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T,MRI在病毒性脑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组48例病毒性脑炎诊断明确患者,CT扫描30例,异常22例;MRI检查18例,异常16例,阳性率分别为73.3%和88.9%。多病灶均检出9例,阳性率分别为40.9%和56.3%。从病灶分布情况看,分布在颞叶、脑干小脑的病灶,CT均检出9.1%;MRI分别检出43.7%和25%。结果表明,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MRI优于CT。特别是对颞叶、脑干小脑病变,首选MRI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附3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38例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占同期小脑变性疾病的21%,均有长期饮酒史,主要表现为躯干及下肢共济失调。伴发周围神经病7例,陪拉格病3例。脑CT显示36例有小脑萎缩,以小脑蚓部萎缩为主,25例有大脑萎缩。其诊断根据长期饮酒史、小脑受损的表现及脑CT有小脑萎缩的改变。主要应与遗传性小脑型共济失调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29例遗传性小脑型共济失调的临床与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 《广东医学》1998,19(7):493-494
评价遗传性小脑型共济失调的临床特征及MRI、CT、诱发电位对该病的诊断及分类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9例遗传性小脑型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显示本病是以小脑症状体征为主要表现的系及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的变性疾病,影像学检查MRI优于CT。诱发电位有较高的敏感性,异常率为22%-86%。结论府发电位可以了解传导路的功能状态,特别是亚临床损害,但不能单独作为分类依据。临床诊断及分类有赖于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与诱发电位测定三结合。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CT和MRI检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最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为临床早期治疗创造条件。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CT检查、MRI检查对151例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和价值。③结果 CT检查共显示急性梗死灶124个,MRI检查显示病灶281个,CT检查敏感性为MRI检查的44.1%;CT检查显示发病〈24h梗死灶7个,MRI检查显示58个,CT检查敏感性为MRI检查的12.0%,MRI检查对早期病变、颅底、颅顶部病灶显示均优  相似文献   

5.
采用临床症状、X-CT和MRI三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2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结果MRI能79.2%提供直接信号,而X-CT仅41.7%提供直接和间接征象。说明MRI对脑干损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CT,并可澄清临床和(或)X-CT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6.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少见的遗传性疾病,是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有家族遗传史。这组疾病包括弗里德赖希(Friedreich)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橄榄桥脑小脑萎缩(Menzel)和小脑橄榄萎缩(Holmes)等。本文报告1例属于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并对家系做了调查,结合文献就其分型、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X线、CT、MRI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本文收集4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进行上述3种检查,并做初步的比较分析。结果:X线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84.4%,CT和MRI为95.6%,三者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1)。但X线对隐蔽部位肺癌和肿大淋巴结显示较差,CT和MRI较优,尤其MRI对鉴别中央型肺癌和肺不张以及了解心血管侵犯有重要作用。故认为X线是诊断肺癌的首选方法,CT和M  相似文献   

8.
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仁雅  瞿炬 《浙江医学》1995,17(5):259-260,263
报告髓母细胞瘤82例,儿童发病率最高,15岁以下患者占61.0%,男:女为2.4:1。肿瘤位于幕下占92.7%,其中位于小脑蚓部占70.7%,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小脑损害症,CT和MRI有助于定位和定性诊断,彻底切除肿瘤和手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报告18例经MRI证实的髓外膜外转移癌的临床,CT和MRI对照研究。本组年龄>50岁者占72.2%;原发灶以肺癌、乳腺癌和肝癌较多见;转移部位以胸椎为最多,其余依次为胸腰椎,腰椎及颈椎。分析转移癌的误诊原因,笔者强调临床正确的定位诊断是CT和MRI正确诊断的前提。另对X线平片,CT和MRI诊断转移癌的检出率和敏感性及其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头颅CT,MRI改变及近期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晓源  翟琼香 《广东医学》1998,19(5):361-362
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头颅CT或MRI改变,近期预后及其它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生总结5年来收治的7例临床上诊断为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者头颅CT或MRI的检查结果及其顾后。结果;在36例预后不良的病例中,头颅CT或MRI的阳性率为71.4%,而出现严重的后遗症者,阳性率达100%:头颅CT或MRI的检查结果中显示病变越广泛,其后遗症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MRI表现附2个家系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hereditary cerebellar ataxia,HCA),又称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spastic ataxia,HSA),属介于脊髓型至脑干小脑型及小脑型之间的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包括Sanger-Brown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癫痫病因诊断的意义。②方法随机选择200例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病人进行颅脑MRI检查,并与其中87例颅脑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③结果MRI的异常率为58.5%,CT异常率仅为11.5%(χ2=54.3,P<0.001)。77例CT正常者,经MRI检查有45例病人呈异常改变。MRI异常表现者中约1/3~1/2为脑萎缩性改变,1/4为脑血管病变。④结论MRI对癫痫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灵敏度明显高于CT.  相似文献   

13.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与基因诊断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的41个家系49例患者、42例散发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和66名家系健康个体,以及44名正常对照进行基因检测,以区分不同亚型。结果在HA患者中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小脑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突出特点是共济失调步态、锥体束征阳性。基因检测显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3,SCA3)比例最高,其余分别为SCA2、SCA、SCA7、SCA6、SCA12。结论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特点明显,但各亚型之间交叉重叠,基因检测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分型。  相似文献   

14.
报道诊断为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16例(OPCA),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2.5岁。结果临床表现及头部CT和核磁共振(MRI)影像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6例CT扫描异常者9例(56.2%),无异常者7例(43.7%),但7例CT扫描无异常者经MRI检查均发现有异常改变。结果表明MRI对不典型及CT扫描正常的OPCA的诊断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小儿磁共振检查161例报告[苏渊等,临床儿科杂志,1993;11(6):428]161例中行头颅MRI检查112例,异常发现率为57.1%,高于本院小儿头颅CT大样本检查的阳性发现率42.3%。文章重点讨论了MRI对儿童小脑脑干肿瘤,脑灰白质病变和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99mTc-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ECD)-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全身发作型癫痫(包括癫痫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病灶定位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还与CT、MRI和EEG(脑电图)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进行ECT、MRI、CT显像和EEG检查。结果: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本型癫痫病灶的阳性检出率为84.2%(64/76),显著高于MRI、CT和EEG。而EEG的阳性检出率也达52.6%(40/76),但它的定位诊断价值较小。从ECT检出的病灶在脑叶分布特点看:颞叶最多,其次分别为额叶、枕叶和顶叶。结论:ECT显像的探测灵敏度显著高于MRI、CT和EEG,定位诊断价值也优于EEG检查。全身发作型癫痫的脑ECT血流灌注影像表现为多个脑叶同时受累或一侧颞叶受累,其构成比例显著高于其它脑叶受累者  相似文献   

17.
报告38例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占同期小脑变性疾病的21%,均有长期饮酒史,主要表现为躯干及下肢共济失调。伴发周围神经病7例,陪拉格病3例。脑CT显示36例有小脑萎缩,以小脑蚓部萎缩为主,25例有大脑萎缩。其诊断根据长期饮酒史、小脑受损的表现及脑CT有小脑萎缩的改变。主要应与遗传性小脑型共济失调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沈兰  丁瑞娟 《广州医药》1998,29(6):19-20
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在CT问世以前小脑出血常被误诊,近年来随着CT、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小脑出血的病人得以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死率有所下降。本文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经CT证实的小脑出血20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9.
董俭  黄梦熊 《宁波医学》1998,10(4):160-161
目的 探讨CT与MRI在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急性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96例初诊为SAH的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对原发性SAH,CT的确诊率为76.5%,MRI的确诊率为0。CT诊断发生SAH43例。结合MRI检查,诊断继发性SAH45例。结论 CT能快速确诊SAH,又有助于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SAH。若CT阴性者不能排除SAH,需作MRI检查。MRI对原发  相似文献   

20.
总结近年经临床证实的5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HHE),其中经MRI检查48例,CT33例,超声(US)22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HAG)16例。结果发现:病灶检出率:以MRI为标准(100%),CT、US、HAG分别为65.9%,88.9%,83.3%。CT和US检出病灶敏感性与病灶的大小有关,HAG与病灶的血管丰富程度有关。对HHE诊断特异性:MRI由于原理独特,并采用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及Gd-DTPA增强等技术,对HHE的诊断有优良的特异性,CT、US和HAG分别为48.5%,31.8%和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