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平区2001-2010年280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2001-2010年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缺陷是和平区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其次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结论做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尤其是一二级预防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定期产前检查,提高产前检查及产科质量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丽 《广州医药》2006,37(1):68-70
目的分析近8年来广州市荔湾区围产儿死亡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95~2002年度在该区内4家产科医院分娩的共53324例围产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736例死亡围产儿的死因构成、死因排位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13.80‰.死亡构成以死胎为主,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缺陷、脐带因素和缺氧.死亡围产儿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缺陷很常见,产妇产前检查率低,产检次数少.结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加强孕期保健和围产期监护,进一步完善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将有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院10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围产保健工作。方法:按照1977年WHO的围产期Ⅰ的计算方法和我国1981年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会议总结的早产、死胎、死产和初期新生儿死亡的定义和标准,对我院10年125例围产儿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066‰。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是13256‰,足月产是586‰。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率是12745‰,正常体重儿是533‰。臀位分娩围产儿死亡率是17857‰,其它分娩方式是405‰。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差异。围产儿死因顺位为缺氧、畸形、肺部疾患、不明和其它。结论:降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率,加强围产保健,加强产前产时监测,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1996年~2005年郑州地区围产儿出生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郑州市围产儿出生质量变化趋势,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1996~2005年连续10年对郑州市辖区内乡级及乡级以上接产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为活产儿、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等情况。结果:10年间共住院分娩围产儿496203例,活产儿493327例,死胎2329例,死产54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168例,出生缺陷3914例。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12.88‰下降至2005年的7.46‰,出生缺陷发生率呈基本稳定态势;死胎在围产儿死亡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高。结论: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应提高孕期保健水平,加强宫内监护,降低围产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瑞安市2003~2009年围产儿死亡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围产儿出生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上报的围产儿资料及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围产儿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6.95‰。其中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分别占68.12%、6.47%、25.41%,各年围产儿死亡率、死胎、死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产儿死亡原因中:死胎的前3位原因为先天畸形、脐带因素、死因不明;死产前3位原因为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前3位原因为早产和低体重儿、先天畸形、新生儿窒息。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围产儿死亡率;农村户籍、低学历者、产检次数少的孕产妇,其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城市户籍、高学历者、产检次数多的孕产妇。随孕周的增加与胎儿体重的增长,围产儿死亡率也降低。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工作,做好优生优育的宣教,减少出生缺陷,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以及新生儿科医疗质量水平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3-2007年奉化市围产儿死亡原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奉化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奉化市各产科分娩医院2002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2003~2007年奉化市围产儿死亡率为9.67‰,各年间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产儿死亡死因前三位是出生缺陷、胎儿因素、脐带因素。可以避免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围产儿死亡比例逐渐下降。结论加强孕前保健和优生咨询服务,提高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水平,加强困产保健服务质量,提高早产儿的救护能力和降低早产发生概率,提高孕产妇自我监护能力,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有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线双报制度,对常州市2001年至2004年间每年围产儿的死亡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围产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为进一步减少围产儿死亡提供对策。结果:4年来常州市围产儿死亡率依次为9.26‰、6.50‰、4.25‰、5.37‰,总体呈下降趋势,前三位死因分别为畸形、脐带因素及早产低体重儿,其中畸形是历年来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提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采取三级干预措施,降低围产期畸形儿的发生率,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并发症,同时加强产前诊断和产时监护。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2007年度围产儿死亡医院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高东  肖年  周晓军  罗茜  沈奕  王正琳 《重庆医学》2008,37(15):1718-1719
目的 探讨重庆市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干预措施. 方法按照<重庆市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监测单位围产儿死亡相关资料.结果 2007年度重庆市围产儿死亡率11.38‰,乡村高于城镇,出生缺陷、早产或低体重、出生窒息是围产儿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 积极开展和做好出生缺陷的一、二级预防工作,减少致残、致死性出生缺陷的孕育;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孕产妇的自我监护能力与保健意识,使孕妇能自觉定期进行孕期保健;加强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和新生儿科的服务能力等,是降低围产儿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宁波市围产儿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为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一些参考数据。方法依托三级保健网,资料来源于全市各县(市、区)妇保院(所)上报的围产儿死亡个案表、评审表及各种监测报表,并经质量控制保证监测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结果 6年中共监测围产儿360986例,发生围产儿死亡4243例,其中本市户籍的围产儿死亡率为7.67‰,非本市户籍围产儿死亡率为20.73‰,本市户籍及非本市户籍后3年围产儿死亡率均较前3年下降。本市户籍死因顺位的前5位依次为畸形、不明原因、早产、其他脐带因素及新生儿窒息;非本市户籍前3年死因顺位的前5位依次为早产、畸形、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及脐带脱垂,后3年依次为畸形、早产、新生儿窒息、其他脐带因素及胎盘早剥。本市户籍≥孕36周围产儿死亡构成比后3年(35.09%)较前3年(44.61%)下降,非本市户籍≥孕36周围产儿死亡构成比后3年(46.14%)较前3年(47.38%)下降不明显。结论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不断提高孕期保健及产科质量是降低户籍人口围产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让流动孕妇接受规范孕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是降低非本市户籍人口围产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保健的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照围产期I标准,对我县2000年10月—2005年9月围产期死亡的209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死胎59例占28.23%,死产12例占5.74%,早期新生儿死亡138例占66.03%。结论:出生缺陷已成为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因素,应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早产和窒息仍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提高产科质量、积极治疗导致早产的疾病,减少早产儿和窒息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平谷区2002~2006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和死亡构成比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且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辖区内各医疗单位上报按照北京市统一要求的"围产儿死亡登记卡"及妇幼保健院质量控制资料采取回顾分析.结果 五年期间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7.21‰,本区围产儿死亡率6.18‰,外地围产儿死亡率11.89‰.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畸形、呼吸系统疾病、早产.结论 在围产儿死亡评审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做好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不断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对助产医生及儿科医生的新生儿窒息抢救水平的提高,加强外采人口的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指导,呼吁政府部门尽快落实"贫困母亲救助"政策,才能有效降低平谷区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1990~1992年昆山市围产儿死亡率为16.95‰前4位死因依次为低氧、呼吸功能障碍、早产低体重及先天畸形。围产儿死亡率增高因素的相对危险度分析,前6位因素是,早产低体重儿、羊水过多或过少、双胎儿、臀位产、妊娠合并内科病及胎膜早破。并对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本院近9年围产儿死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7110例围产儿中,共死亡25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5.02‰,其中死产39例,死胎121例;初期新生儿死亡97例。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低氧92例,先天畸型58例,呼吸功能障碍51例,生活能力低下及硬肿症27例,颅内出血7例。提示积极防治早产和低体重儿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晚期及分娩期脐带异常,早期诊断畸形儿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统计如东县1983年至1986年588例死亡围产儿的资料。分析围产儿的死因、死胎、死产的原因和围产新生儿的死因。找出围产儿死亡与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及胎龄的关系,围产新生儿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等。指出了加强围产期保健、做好产前、产时监护、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率可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医院6年围产儿死亡进行分析,探讨死亡病因,为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原因前4位顺位为:先天发育畸形、脐带因素、原因不明、早产低体重。结论:在围产期内加强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保健工作,提高产前筛查率,降低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村民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城乡发病率差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成都市围产儿死亡原因,研究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对策。方法:对2001年成都市死亡的围产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2001年围产儿死亡率8.29‰,其中,死胎死产占33.3%,死胎死产原因第一位是原因不明。7天内新生儿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肺炎、意外窒息。结论:降低成都市围产儿死亡率,关键是降低死胎死产及出生窒息的发生。成都市的妇幼卫生系统还应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儿科质量,强化窒息复苏培训,才能进一步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2015—2018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变化趋势,并对相应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5—2018年深圳市福田区各助产机构统计的围产儿情况统计表、围产儿死亡统计表等资料,统计2015—2018年深圳市福田区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结果 2015—2018年深圳市福田区围产儿出生数为185 259例,死亡数为1 316例,死亡率达到7.10‰。且从2015年开始,深圳市福田区围产儿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0.05);各类原因死亡的围产儿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不同户口类型的围产儿死亡情况有差异,其中以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最高,总死亡率达到19.33‰;其中暂住人口死亡率呈逐年递减趋势(P<0.05);深圳市福田区2015—2018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居前六位的分别为畸形、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脐带、胎盘因素、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维持现有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必要措施,注重围产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注重流动人口的教育指导,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等技术的提高,从而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将中卫星1994-1999年760例围产儿的死亡率、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6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28.54‰,分前后3年比较,围产儿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760例围产儿死亡中死胎109例(14.34%),死产172例(22.63%),早期新儿479例(63.03%),各年围产儿死亡构成中均以早期新生儿死亡最高。围产儿死因前四位是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畸形和肺炎,分别占47.36%、14.34%、12.37%和7.375。因此,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是广泛开展优生咨询,加强孕期系统管理,重点监护高危孕妇,提高产科质量,严密观察和处理各产程,产、儿科密切协作,提高窒息复苏率,降低早产和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围产儿死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又新 《安徽医学》2002,23(5):47-48
目的了解我区围产儿死亡因素.方法对我区1995~1999年五年来的84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先天性畸形、早产、肺部疾病、胎盘因素、脐带因素,部分死亡围产儿为可避免死亡或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结论先天性畸形是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提前终止妊娠避免进入围产期,提示要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围产保健,积极治疗高危妊娠和高危新生儿的监护治疗,可降低因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围产儿死亡,经过以上努力可以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盱眙县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围产儿的医疗保健质量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盱眙县各产科分娩医院2007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2008~2012年盱眙县围产儿死亡率为‰,从发生原因看,胎儿畸形占33.3%,孕周在29~32W之间胎死宫内的占26.3%,因脐带因素死亡的占8.8%,另外还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等其它原因.围产儿死亡死因三位是出生缺陷、胎儿因素、脐带因素.结论加强孕前保健和优生咨询服务,提高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水平,加强围产保健服务质量,提高早产儿的救护能力和降低早产发生概率,提高孕产妇自我监护能力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