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影像学(X线、CT、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7例PVNS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平片能显示关节面下的骨侵蚀或骨缺损及其周围硬化及关节囊的肿胀;CT可清晰显示骨改变及关节囊突向关节腔的软组织结节;MRI 对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组织结节、关节积液敏感,特别是其中色素沉着结节具有特征性信号.结论:X线、CT可提示PVNS,MRI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是诊断PVNS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X线平片检查9例,CT检查4例,MRI检查5例。结果:12例患者共有12个病灶。全部病例均有关节肿胀,3例有钙化。关节间隙7例正常,1例增宽,4例狭窄;关节骨质侵蚀破坏5例,周围均见硬化缘。CT检查的4例PVNS全部为弥漫型,均可见关节腔积液。MRI检查的5例中弥漫型4例,均见关节腔积液及不规则增厚的低信号滑膜;局灶型1例,表现为单发性肿块伴关节腔积液。结论:PVNS的MRI表现较X线平片、CT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钙化不宜作为否定PVNS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病理改变及MRI特点,分析MRI对其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3例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表现:滑膜增厚(12/13);关节内多发大小不等异常信号结节(13/13);软骨及骨质破坏(7/13);继发关节退行性变(6/13);关节腔少量积液(10/13)等。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理及MRI具有特征性表现,MRI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病理改变及MRI特点,分析MRI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曾做过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在膝关节8例,髋关节4例,踝关节2例,肘关节1例。MRI表现均出现:(1)滑膜增厚;(2)关节内多发大小不等异常信号结节;(3)软骨及骨质破坏;(4)继发关节退行性变;(5)关节腔少量积液等。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理及MRI具有特征性表现,MRI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价值巨大,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四肢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MRI影像资料.结果:膝关节发病26例,肩关节和髋关节发病各2例.膝关节滑膜弥漫性增厚和不规则结节状增生26例,膝关节内软组织肿块16例,髌下脂肪垫受累14例,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含铁血黄素结节18例,T1WI、T2WI均呈典型低信号.关节积液26例,以髌上囊为著.关节内软骨侵蚀18例、邻近骨组织破坏10例以及后交叉韧带受累8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14例,STIR序列呈斑片状高信号.8例髌骨关节面见骨质缺损区,MRI均能明确显示.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表现具有特异性征象,能准确显示关节内部结构及关节外受侵情况,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CT及MRI的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CT及MRI和手术及病理证实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总结其CT及MRI表现。结果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CT表现为关节滑膜增厚及关节用围结节样软纽织密度影,边界较清楚小不等,圆形及椭圆形结节影,边界清楚,TWI呈等低信号影MRI不仅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还能显示关节周围单发或多发大T2WI呈低信号影及混杂信号影(其内有低信号及高信号影)伴关节积液,全部为单侧,部分患者关节组戍骨质局部硬化。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CT及MRT对此病的诊断均有其特征性,但对关节及关节旁的病变,MRT检查优于CT检查,因MRT不仅清晰显示结节及软组织肿块影,还可显示关节软骨的骨组织侵润破坏和关节积液。  相似文献   

7.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特征。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特征。结果14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均为弥漫型,其中位于膝关节12例,髋关节2例。MRI表现为关节腔内滑膜增生形成绒毛结节和肿块,结节内见长T1短T2低信号13例;关节软骨受侵蚀8例;关节韧带受侵蚀5例;关节积液10例;半月板受累2例。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特征的MRI表现为关节内滑膜增生形成绒毛结节,以及结节内含铁血黄素在T1WI、T2WI上呈低信号,典型表现呈"海绵垫样"、"苔藓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1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5例,均接受MR检查,其中2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11例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中,局限型8例、弥漫型3例;9例位于髌韧带附近,1例位于前交叉韧带,1例位于胭窝;与骨骼肌信号相比,病变T1WI呈等低信号,T2WI以混杂高信号为主;关节软骨破坏2例;关节腔积液9例.2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中,局限型4例,弥漫型21例,4例为手术后复发;增生滑膜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其内可见多发结节或肿块样T1WI、T2WI低信号,2例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信号欠均匀;7例增生滑膜突破关节囊进入胭窝,出现胭窝囊肿5例;肌腱、韧带侵犯19例;骨质破坏20例;关节腔积液19例,其中血性积液12例.结论 MR检查对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是一种少见的滑膜慢性良性增生性病变,其原因不明,临床上较为少见.传统X线及CT检查其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而MRI由于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密度分辨率,可充分显示滑膜及关节内结构病变,对本病的诊断、分型及术后评价具有传统X线及CT检查无法比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结果:9例中,关节囊积液9例,其中6例为中等量,滑腱增厚8例,关节内软组织结节9例。关节面下骨侵蚀3例。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位能显示关节囊肿胀,关节面下骨侵蚀及其周围硬化。CT除能显示平片的表现外。可以显示关节囊内突向关节腔的滑膜增生结节,表现为近似或略高于肌肉密度,其内可见磨玻璃样钙样高密度。MRI时显示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尤其敏感,滑膜增生结节T1WI,T2WI均呈低信号5例。T2WI等信号2例。T2WI低信号中伴有高信号2例。增强后结节明显强化。关节内脂肪垫受侵8例。软骨下骨质受侵2例。结论:X线平片时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缺乏特异性,CT仅能反映部分特征,MRI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可从病理学角度反映其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理与MRI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1例膝关节PVNS进行回顾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1例PVNS,20例为弥漫型,1例为局限型,均可见到数量不等的增生滑膜绒毛结节,多数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中10例患者的部分结节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绒毛结节内可见脂肪组织;16例关节内外脂肪受累;18例均为程度不同软骨或骨受侵;膝关节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积液;半月板及交叉韧带受累各1例.结论滑膜绒毛结节内含铁血黄素沉着导致T1WI等或低信号,T2WI低信号是膝关节PVNS特征性的MRI表现.MR检查对PVN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和MRI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证实的50例老年人脊柱结核行CT检查,其中35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椎体的骨质破坏,分为溶骨状、虫蚀状及碎裂状三种形式,39例分布于椎体上、下缘的前方、侧方的外1/3带,11例累及全椎体,19例可见硬化边,21例可见砂粒状死骨,13例可见椎旁脓肿。MRI表现为椎体边缘的骨质破坏,常累及相邻椎体上、下缘,呈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破坏区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呈T1WI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椎间隙变窄21例,其中13例椎间盘出现T2WI高信号,椎旁脓肿表现为边缘不清的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CT与MRI结合可全面反映老年人脊柱结核的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对正确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MRI检查45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STIR上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对比度更高,MRI能有效显示不同部位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结论低场MRI能清楚的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MRI是检查本病的最佳方法,临床工作中注意骨挫伤的存在,将为及时的诊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R和CT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的发病与骨破坏机制、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8例PNVS形态、信号,骨侵蚀表现及强化特点。结果 结节T1WI等信号6例,T2WI等信号3例,3例见灶性低信号,小囊状破坏5例,1例股骨关节面破坏,4例MR增强见相对较弱强化区,结论 PVNS与巨噬细胞化生为滑膜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关。MRI信号取决人于含铁血黄素的比例。骨侵蚀可能与多核巨细胞的类破骨细胞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中病变起源于筛窦6例,额窦4例,蝶窦3例,额骨、上颌骨额突各1例;10例首发病例多呈卵圆形,形态规则,5例复发病例中4例形态不规整。CT表现:11例于骨窗上均呈密度不均匀的"磨玻璃"样略高密度或高密度肿块影(与脑实质比较),内部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囊变区,1例伴点状更高密度钙化影,7例肿瘤周边可见特征性"蛋壳样"骨壳形成,其中5例于其内侧可见到环形或弧线形底密度影。MR表现:8例中,肿瘤实性部分于T1WI呈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7例;呈高信号1例,T2WI呈低信号7例(与脑灰质比较),其中4例混有片状高信号影;继发囊变者4例,T2WI均呈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低信号各2例;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中等度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而囊壁及间隔明显强化。结论CT是颅面部骨化性纤维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是CT骨窗对该病诊断价值较大,MRI表现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二者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该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ABC术前诊断正确率,同时评估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15例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0~65岁,中位年龄30岁,病程1周-2年,其中有外伤病史3例。15例均有平片检查,7例同时有平片和CT检查,4例同时有平片、CT及MR检查资料。结果:发生部位:股骨4例,脊椎3例,骨盆、胫骨及肱骨各2例,肩胛骨和跟骨各1例。其中2例合并巨细胞瘤,1例合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X线检查均表现为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伴骨包壳形成。CT检查能显示病灶内部的细小骨嵴、骨包壳中断情况及囊性低密度区。MRI T1WI呈混杂低信号,T2WI呈囊状或片状高信号,3例CT和MRI显示出病灶内液-液平面。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有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外伤病史,吹气球样改变,液-液平面是其比较特异性征象,平片、CT及MRI检查各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包括12例良性、1例恶性病变;13例均接受平扫、2例接受增强CT扫描;10例接受平扫、6例接受平扫及增强MR扫描;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灶,平扫CT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n=11)或稍低密度(n=2),5个病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8例累及鼻腔及鼻窦,邻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5例局限于鼻腔内;增强CT显示2个病灶(2/2)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0例平扫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8个呈等T1WI、T2WI信号,2个呈低T1WI及稍高T2WI信号;9个病灶内见混杂斑片状低T1WI、高T2WI信号,其中5个内见斑点状、条状T1WI及低T2WI信号,6个病灶边缘见不连续T2WI低信号;增强MRI显示6个病灶(6/6)均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其内散在异常信号区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4个病灶边缘轻度强化、1个明显强化、1个未强化。结论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其MRI表现则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眼眶原发淋巴瘤CT、MRI表现及文献复习(附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眼眶原发淋巴瘤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7例经病理证实的眼眶原发淋巴瘤患者均经CT平扫增强和延迟扫描,其中3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CT及MR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双侧眼眶原发淋巴瘤2例,分别位于双侧结膜和泪腺。单侧眼眶淋巴瘤5例。1例位于泪道;另4例跨越眶隔前后部呈不规则铸型累及泪腺及泪道,其中3例浸润肌锥内外间隙。所有病例均未见眼外肌推压移位、眼环增厚与变形。2例可见眶骨明显骨质破坏。所有病变CT平扫呈软组织肿块,密度类似于眼外肌,边缘清晰,增强后,4例呈中度强化,3例呈轻度强化,延迟期中度强化4例密度下降,轻度强化3例无明显变化。MRI上3例肿块在T1WI和T2WI上与眼外肌信号相比,呈等信号,增强后2例病变信号强度高于眼外肌。所有病变在CT、MRI上均呈匀质性。结论:眼眶原发淋巴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高度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