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移植治疗晚期泡型肝包虫病五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晚期泡型肝包虫病的效果。方法为5例无法行肝叶切除术的晚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施行原位肝移植术,1例不行体外静脉转流,4例肝移植在体外静脉转流下进行,其中3例采取先体外静脉转流、后游离肝周的技术,供、受者的肝动脉及胆管均行端端吻合,2例胆管内放置T管。手术耗时平均为8.3h。结果1例术后第10dT管脱出,再次手术置入T管,另1例发生胆漏,再次手术行腹腔冲洗、胆道引流,此2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4例完全康复,1例因肺部感染、急性排斥反应和肝动脉栓塞导致的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存活的4例术后随访21~37个月,随访期间生活正常。结论肝移植术可用于晚期泡型肝包虫病的治疗,其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术中体外静脉转流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中先行转流,再游离肝脏这一技术改进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连续施行的46例原位肝移植术,前期23例(前期组)按经典式方法先游离肝脏后转流,后期23例(后期组)先转流再游离肝脏,分析比较两组转流时间、无肝期长短、失血量等指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前期组和后期组的转流时间分别为(99.78±21.6)min及(96.32±22.25)min,无肝期时间分别为(100.00±21.19)min及(102.00±24.31)min(P>0.05),而术中失血量则为(5 096±4 243)ml及(1 726±1 125)ml,(P<0.01).术后前期组发生并发症26例次,死亡3例,后期组发生并发症13例次,无死亡.结论先转流后游离肝脏,不增加转流时间及无肝期时间,但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特别适用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及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结石病肝移植(附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终末期病变肝移植的适应证及术中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改进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施行的肝胆管结石终末期病变肝移植4例。结果 3例均为肝胆管结石继发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1行先转流后游离肝脏的原位肝移植,病例2、3行不转流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病例4行不转流的原位肝移植。平均手术时间7.9h,失血800ml。4例手术均成功。病例1术后第6天出现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病例2术后第44天并发消化道出血和胆肠吻合口漏,经治疗痊愈;病例4术后第8天和第10天并发肝动脉吻合口出血,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术后病理结果为胆汁性肝硬化。所有病例均随访,健康存活。结论 肝胆管结石继发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移植适应证。先转流后游离肝脏及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原位肝移植术中体外静脉转流时机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中先行转流再游离肝脏这一技术改进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连续施行的46例原位肝移植术,前期23例(前期组)按经典式方法先游离肝脏后转流,后期23例(后期组)先行转流再游离肝脏,分析比较两组转流时间、无肝期长短、失血量等指标、术后恢复过程、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两组的转流时间分别为99.78min±21.60min和96.32min±22.25min,无肝期时间分别为100.00min±21.19min和102.00min±24.31min(P>0.05),而术中失血则为5096ml±4234ml和1726ml±1125ml(P<0.01)。术后前期组发生并发症26例次,手术死亡3例,后期组发生并发症13例次,无手术死亡。结论:先行转流后游离肝脏这一技术并不增加转流时间及无肝期时间,但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特别适用于终末期肝硬化病人及肝癌病人的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手术中的经典转流方式和肝上下腔静脉端端吻合的流出道重建方式已很成熟,但肝下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转流方式及供者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者右心房吻合的流出道重建方式尚未见到文献报道。我们于2005年4月27日为1例曾行腔房人工血管分注又并发早期肝癌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肝移植,并在术中进行了腔房转流和腔房重建,术后恢复顺利,目前已随访10个月,肝脏功能和一般情况良好,报告如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先转流后游离肝脏的肝移植方法是否可行。方法 转流条件下的经典式肝移植23例(前期组);进腹后先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结扎切断胆总管及左右肝动脉、游离出门静脉进行转流,然后阻断肝上下腔静脉,游离肝周韧带及肝后下腔静脉,切肝、止血、植肝,共31例(后期组)。结果 转流时间:前期组(99.78±21.6)min,后期组(96.32±22.25)min;冷缺血时间:前期组(484.78±134.01)min,后期组(443.15±85.27)min;无肝期时间:前期组(100.00±21.19)min,后期组(102.00±24.31)min;术中失血量:前期组(5096.09±4243.59)ml,后期组(1726.23±1125.29)以P<0.01);术中输血量:前期组(3676±2938.74)ml,后期组(1217.69±829.72)ml,两组相比 P<0.01。术后并发症:前期组(23例)26症例次,后期组(31例)19症例次。结论 先转流后游离肝脏的肝移植方法是一新的肝移植方法,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应用技术.方法 对2例难以常规切除的病人施行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术,2例手术分别在转流和非转流术下完成,在持续低温灌洗过程完成肝部分切除、修整,最后恢复残肝再灌注和再植术.结果 2例病人术后残肝代偿好,无小肝综合征.结论 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中应用转流更完全,为难以常规肝切除的病人提供了可行性技术径路.  相似文献   

8.
一例成功的肝肾联合移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为了例先天性多囊肝、多囊肾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排斥反应。但术后6个月,因出现胆泥形成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现患者已存活195天,肝功能基本正常,生活自理认为一般宜先行肝移植术,若蚝体外静脉转流,应选择左股静脉及左腋静脉,主张术前应充分了解供、受者裼 免疫学配型情况。  相似文献   

9.
肝性脊髓病肝移植术后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对肝性脊髓病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肝性脊髓病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肝移植后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肝性脊髓病得到控制。2例患者术后随访18及43个月,下肢肌力分别由1级恢复到3和4级。结论 肝移植可有效控制肝性脊髓病的发展,并明显有利于双下肢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肝(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PLD)重症病例的疗效。方法 1例严重的APLD患者(只有右叶边缘2个肝段仍有肝组织),经皮穿刺乙醇硬化治疗效果不佳,予肝部分切除并开窗术,但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首次术后8个月患者接受了原位肝移植。结果肝移植术后随访2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肝部分切除并开窗术治疗无效的严重APLD患者,原位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