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胃造瘘术与手术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2例近年来我院行胃造瘘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组(A组)和手术胃造瘘术组(B组)。对2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5±5.4分钟和4.7%,明显少于B组116.3±17.2分钟和20.4%,均P〈0.05。结论:相对于手术胃造瘘术,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具有手术时间更短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在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2.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经皮内镜胃造瘘(Pere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在纤维内镜的协助下,经皮置入胃造瘘管,以达到对不能经口进食患者行胃肠道营养或胃肠道减压的治疗目的。自从1980年Ganderer等介绍PEG技术以来,病已在国外临床上广为应用。临床实践证明,应用PEG技术较手术胃造瘘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创伤性小的内镜治疗技术。 1 器械 内镜、活检钳或圈套器、16~20号套管穿刺针、特制胃造瘘管(美国Wilson-cook等公司生产)、导丝或牵引线、小切开手术包等。  相似文献   

3.
杨琴  王莉 《当代医学》2010,16(15):102-102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lc Gastrostomy,PEG)的护理方法,减少患者痛苦及费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2007年12月~2009年5月4例患者进行PEG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要点并逐步完善。结果均获得满意疗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PEG避免了外科手术的操作,并发症少,管饲安全简便,辅以高质量的护理能给予良好的营养支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贺婷 《吉林医学》2014,(26):5957-5957
目的:探讨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患者进行术后相关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经过相关护理,发生切口感染1例,PEG管断裂脱落、堵塞4例,经过处理后均痊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正确、规范、评估有预见性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两种造瘘术方法的对比,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优势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3月间需进行胃造瘘术的10例外科住院患者为对象,并作为研究组。另抽取8例同种病历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而对照组则采取传统外科胃造瘘术。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造瘘管置入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有效率均达到100%,但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是无需经开腹就能使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得到营养恢复的一种手段,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赵蕾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10):802-803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微创胃造瘘手术。主要适用于因为某些疾病导致长期或较长时间进食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食管梗阻所致严重营养不良、需要营养支持、但不能耐受手术造瘘者,采用PEG方法重建消化道营养通道,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快捷,对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教育与患者术中是否能认真配合手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皮胃空肠造瘘术技术操作及护理体会.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 2006年 7月- 12月行 PEG/PEJ术 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行经鼻留置胃管术对照组患者作比较研究.结果 PEG/PEJ术后 (1~ 13)天,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EG/PEJ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营养管放置术.术前、术中、术后细致的护理是保证 PEG/PEJ成功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以自主进食障碍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并给予肠内营养,手术前后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各种护理措施的运用及效果,从而总结出针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患者的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临床营养状况均得到有效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周密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保证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行PEG患者52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个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共3例(11.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78.4±6.8)、(86.3±8.7)、(82.6±9.6)、(84.6±8.4),对照组分别为(61.0±7.3)、(60.2±8.3)、(64.1±8.3)、(67.1±9.8),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和术后的整个围术期护理在PEG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操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德娟  王卫东 《广东医学》1998,19(8):606-607
经皮内镜下冒造症术(p加机地u阳m如m劝C国相一D血问叮,PEG)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而在我国除少数大医院外,开展还比较少。我院lopl年11月一199-7年12月共行PM41例,l例失败,平均手术时间为15分钟,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现总结报道如下。回资料与方法1.三一般资料:本组41例中男35例,女6例;年龄最小的z岁,最大的l(岁,均为住院病人。其中脑外伤患者10例,脑炎患者百例,帕金森综合症患者14例,食管气管疾豆冽,其它原因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8例。1.2方法:术前禁食或停止界饲>sh,肌注a讨一210mg,烟部利多卡因麻醉。取平卧位插镜…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1999年9月~2008年2月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经口进食困难引起营养不良需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116例,在本院内镜中心行PEG治疗。其中男性72例,女性44例,年龄16~94岁,平均年龄48.5岁。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胃造瘘术,平均耗时15min。术后跟踪随访,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造瘘管最长留置时间1.5年。116例病人中共4例发生造瘘管周围皮肤感染,6例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经对症处理均显著改善。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EG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feeding is widely used in strok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persistent dysphagia; however, predicting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PEG insertion in the individual patient is difficult.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candidate risk factors could predict short-term mortality risk in poststroke patients who had PEG tube insertion for persistent dysphagia.

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3504 consecutive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two metropolitan hospitals during the period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3 and who also underwent PEG insertion for feeding due to persistent dysphagia.

Results:

A total of 102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re were 22 deaths in 6 months after insertion of PEG tubes and 20 deaths of those occurred within 3 months post PEG. Those who survived beyond 6 months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mean age (75.9 ± 9.0 years vs. 83.0 ± 4.9 years, P < 0.001), a lower mean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a (ASA) score (3.04 ± 0.63 vs. 3.64 ± 0.58, P < 0.001) compared to nonsurvivors. In multiple Logistic, age (P = 0.004, odds ratio [OR] = 1.14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44–1.255); ASA (P = 0.002, OR = 5.065; 95% CI: 1.815–14.133) and albumin level pre-PEG insertion (P = 0.033, OR = 0.869; 95% CI: 0.764–0.988) were the independent determinants of mortality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We propose that age, ASA score and albumin level pre-PEG insertion to be included as factors to assist in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who are likely to survive more than 3 months post PEG inser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PEG和PEJ共治疗18例病人,其中14例行PEG胃肠营养,4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18例共行PEG,PEG加PEJ4例次,其中PEG16例次(2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4例次,手术成功率100%,3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8例病人随访1~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医院必须就生命垂危患者的临终关怀——生命支持治疗措施如胃造口管人工喂食的开展或放弃等问题与家属讨论。作者就这种治疗措施的医学伦理学现状、问题、利弊、建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和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介绍胃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维持重症颅脑务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7例重症颅损伤患者,无法经口进食而需要肠道内营养者,行胃镜 皮胃造瘘术。楷造这饲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明显改善。因原发疾病加重是死亡3例。2例出现造瘘局部感染,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该方法是一种手术简捷、创伤小、护理简便、管饲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金平 《医学综述》2009,15(14):2166-216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影像学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口径、长球囊的临床应用,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前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准确了解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范围、程度,对明确诊断、制订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及预后等至关重要。现就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基础理论学习与外科临床实习的桥梁。在胃穿孔修补术教学章节中适当增添了胃造瘘术的授课内容,在不明显增加授课时间和实验器材的情况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胃造瘘术及更加形象地理解和掌握了造瘘管的拔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经皮内镜下胃或空肠造瘘术对肠道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后一些临床指标的变化的研究价值。方法74例肠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造瘘组37例和鼻饲组37例,造瘘组接受内镜下胃或空肠造瘘术后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鼻饲组经鼻胃管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并且治疗14天,最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胃肠道功能评分和便血等指标变化,以及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造瘘组的便血、胃肠道功能评分及血清白蛋白指标明显优于鼻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变化与鼻饲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应用中内镜下胃或空肠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肠功能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尤其在提升血清白蛋白,减少患者便血情况及提升患者胃肠道功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对脑梗塞患者营养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对20例行PE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PEG置管前后营养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白细胞数量较术前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数目和总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及自蛋白水平明显增加,体质量减轻情况得到控制。2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由PEG术前的65.0%降低至术后15.0%。术后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低热、腹泻和局部疼痛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患者术后心理健康评分、生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生理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PEG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体质量指数增加,营养指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张中平  陆洁  葛亚强  丁红英 《河北医学》2011,(11):1500-1502
目的:探讨对危重患者进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危重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内镜下经皮胃造瘘营养支持,并于手术前后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5-30 min,平均(21.5±3.1)min。手术后2个月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和传统的外科胃肠造瘘比较,内镜经皮胃造瘘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而安全、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