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081641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意义/李学和…∥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9).—568~569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术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1~12月该院再次剖宫产病例在术前均行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其中瘢痕厚度>3mm组60例,瘢痕厚度≤3mm组26例,对病例的术前宫缩情况、术中出血量、缩宫素总用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再次剖宫产孕妇B超检查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mm组在术前宫缩、产后出血发生率、缩宫素总用量上与>3mm组孕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处理有指导意义。表1参3(原文摘要)081642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罗青…∥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8).—486~488对收治的197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确诊率。结果:197例中75例经TAS检查诊断62例,阳性确诊率82.3%;72例经TVS检查诊断65例,阳性确诊率90.3%;50例经T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在阴道试产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瘢痕子宫孕妇9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B超检测孕妇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并依据厚度将其分为研究组52例(>3 mm)和对照组38例(≤3 mm)。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阴道试产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阴道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越厚,愈合越好,产前使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可为选择阴道试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冯相珍   《中国医学工程》2011,(7):114-114,11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有剖宫产史的病例在入院后均行B超检查子宫下段切口厚度,其中切口厚度≥3mm组89例,切口厚度〈3mm组37例,对病例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宫缩剂总用量、子宫破裂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mm组在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宫缩剂总用量、子宫破裂发生率与≥3m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再次分娩的意义。方法:对2006-01-2008-12本院前次剖宫史病例行B超检测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和检测数值,分娩结局为阴道分娩141例,再次剖宫产为205例。再次剖宫产子宫瘢痕厚度≤3mm组为39例及〉3mm组166例,比较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子宫下段瘢痕为Ⅰ级愈合在阴道分娩率与Ⅱ级Ⅲ级相比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术孕妇≤3mm组在术中出血量,缩宫素用量,产后出血情况与〉3mm组相比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剖宫产史孕妇妊娠晚期检测子宫下段瘢痕情况对选择再次分娩方式就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春风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59-2960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价值。方法将94例再次剖宫产孕产妇按照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分为〈3 mm组和≥3 mm组各47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和缩宫素使用量,以评价B超检测瘢痕厚度对再次剖宫产的价值。结果 〈3mm组术中出血量为(336.9±118.4)mL,产后出血例数有9例(19.15%),缩宫素使用量为(90.1±18.7)U,均明显高于≥3 mm组(P〈0.01)。结论通过B超检测子宫瘢痕厚度可以有效地指导再次剖宫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妊娠晚期瘢痕子宫破裂的风险,预防其发生。方法 :超声检测27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子宫体下段前壁瘢痕处肌层厚度评估其发生子宫破裂或先兆破裂的风险。结果:经腹壁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1例子宫体下段前壁肌层消失,剖宫产术中诊断为子宫先兆破裂;子宫体下段前壁肌层厚度<3 mm 5例,剖宫产术中1例诊断为子宫先兆破裂;子宫体下段前壁肌层厚度≥3 mm 21例,未发生子宫破裂或先兆破裂。结论:超声检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子宫体下段前壁瘢痕处肌层厚度是评估产前子宫破裂风险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洪莲  万映  关莹  柏雪菲  韩笑 《重庆医学》2017,(34):4841-4843
目的 比较妊娠中期和晚期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对评估分娩方式及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54例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分别于孕28周和孕36周时测量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比较孕28周和孕36周时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对患者分娩方式及子宫破裂发生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 孕36周时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明显较28周时下降(P<0.05),选择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在孕中、晚期均显著低于经阴道分娩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发生子宫撕裂孕妇的前壁下段厚度显著低于未发生子宫撕裂孕妇(P<0.05).孕36周时,11例中有10例患者子宫瘢痕厚度小于2 mm,孕28周时有3例发生子宫撕裂的孕妇前壁下段厚度大于平均值.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瘢痕前壁下段厚度有利于评估分娩方式及预测子宫破裂风险,孕28周时的结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瘢痕子宫中晚期孕妇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在阴道试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30例瘢痕子宫中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孕妇的子宫前壁下段厚度,依据厚度不同将其分为三组:I级瘢痕组80例、II级瘢痕组80例和III级瘢痕组70例。比较三组阴道试产成功率和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结果:I级瘢痕组阴道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II级瘢痕组、III级瘢痕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低于II级瘢痕组、III级瘢痕组,II级瘢痕组阴道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III级瘢痕组,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低于III级瘢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瘢痕子宫中晚期孕妇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对阴道试产和妊娠结局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应用B超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对剖宫产术后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剖宫产时直视下观察和应用B超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并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直视下观察和应用B超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子宫下段厚度≥2 mm者可行阴道试产。结论采用B超检测子宫下段厚度无创伤且结果准确,与剖宫产时直视下观察子宫下段厚度无明显差异,对剖宫产术后妊娠患者选择分娩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先兆子宫破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B超筛查妊娠晚期子宫瘢痕缺陷预测瘢痕子宫破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98例孕产妇(有剖宫产病史)行B超检查,观察产妇子宫瘢痕愈合情况,测量子宫下段厚度;预测分析瘢痕子宫破裂风险,并证实。结果产妇子宫瘢痕愈合越差,选择剖宫产完成分娩的几率越高,不同子宫瘢痕愈合程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有5例产妇通过手术证实属于先兆子宫破裂,其发生率2.53%,其中Ⅱ、III级瘢痕愈者分别为1、4例。结论 B超预测子宫下段先兆破裂,帮助剖宫产史妊娠产妇后期分娩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中的意义。方法:对122例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后35周起采用高频探头,观察子宫下段的厚度及结构(其中下段厚度≥3 mm 67例,<3 mm 55例);下段厚度≥3 mm孕妇中32例进行阴道试产;<3 mm适时行再次剖宫产术,于再次剖宫产术中对子宫下段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妊娠晚期瘢痕子宫孕妇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明显小于无瘢痕子宫孕妇(P<0.05);(2)高频超声显示子宫下段呈“鼠尾状”及“截断状”的病例,子宫不全破裂和瘢痕愈合不良的比例较“均匀一致”组高(χ2=27.99,P〈0.05);(3)瘢痕子宫下段厚度≥3 mm且超声呈“均匀一致”孕妇阴道试产率为47.76%,试产成功率为81.25%。结论: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妊娠晚期瘢痕子宫下段肌层状态,为临床判断是否可以经阴道试产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情况对指导孕产方式的价值。方法选择有一次剖宫产史孕妇323例,且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其中剖宫产8~12个月7例,13~24个月49例,25~36个月98例,>37个月169例。应用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及愈合情况,观察妊娠结局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随着剖宫时间的延长,Ⅰ级瘢痕子宫亦随之增加,以25~36个月以上增加最为明显,而Ⅱ级和Ⅲ级瘢痕相应减少。以25~36个月组为对照组,与8~12个月组和13~24个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与>37个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手术证实,323例中有7例子宫破裂,破裂率约2.1%。其中8~12个月组中破裂率约28.6%;13~24个月组中破裂率约2.0%;25~36个月组中破裂率约1.0%;>37个月组中破裂率约1.2%。以25~36个月组为对照组,与8~12个月组和13~24个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与>37个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可监测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及连续性,评估测瘢痕愈合及瘢痕子宫分级情况,指导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桂香 《河北医学》2013,(11):1639-164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孕妇的二次生产方式为剖宫产,将其视为观察组A(n=78),其余42例孕妇的二次生产方式为阴道分娩.将其视为观察组B(n=42);选择同时期的78例首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A(n=78),42例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B(n=42);对比分析观察组A、对照组A、观察组B、对照组B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结果: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共有59例行阴道试产,其中成功42例(71.2%);再次剖宫产孕妇78例,手术率65.0%;在产后出血量、重度粘连、切口乙级愈合发生率方面,观察组A和对照组A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A和观察组B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方面,观察组B和对照组B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但是仍然以手术为主;符合试产条件下的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是为了确保母婴平安,需要高度关注子宫破裂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瘢痕区肌层厚度来判断其瘢痕愈合情况,从而为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52例,以剖宫产术后2年为界限进行分组,利用经腹部超声测量所有孕妇的瘢痕区肌层厚度,随访最终分娩方式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剖宫产手术距离本次妊娠的时间在2年以上者其瘢痕区肌层厚度明显大于2年以内者(P<0.05),但2组间子宫破裂征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13例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其成功率92%.结论 超声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10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单纯剖宫产术的孕妇69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及产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h阴道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后并发症、恶露干净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m≤直径≤8cm组产妇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48h阴道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虽然稍高于直径〈5cm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会增加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风险,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孕妇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A组)和单用依沙吖啶组(B组),各49例.比较2组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发生情况.结果:A组均引产成功,B组有3例因先兆子宫破裂改行剖宫产术;2组引产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宫缩发动时宫颈成熟度、胎盘胎膜残留率、宫颈裂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引产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并比较分娩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124例临床资料,其中71例产妇行剖宫产分娩,设为剖宫产分娩组;53例产妇行阴道试产,设为阴道分娩组;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窘迫、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术后严重黏连及子宫破裂等围手术期指标,并分析阴道试产产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均无新生儿死亡及子宫破裂发生。两组产妇新生儿窘迫、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剖宫产组产妇术后严重黏连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行阴道分娩53例产妇试产成功48例,试产成功率为90.6%;阴道试产失败5例,其中1例子宫先兆破裂,2例宫缩乏力,1例胎儿宫内窘迫,1例主动要求改为剖宫产分娩。结论剖宫产并非行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唯一分娩方式;在严密产前体格、影像学检查及全产程系统监护条件下,对于符合阴道试产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产妇可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并对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21例(观察组)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21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99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99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例产妇中27例阴道试产,2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7.78%(21/27)。RCS99例的手术产率为82.50%(99/120)。观察组(VBAC)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多,平均住院天数比观察组长,医疗费用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如无产科指征,应予以试产,阴道试产可以减少再次开腹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和并发症,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临床医生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艳  王静 《医学综述》2014,(13):2453-2455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早期发现及诊断不典型胎盘早剥,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50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不典型组)及53例典型胎盘早剥患者(典型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母儿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不典型组患者使用缩宫素和普贝生、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于典型组(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史发生率低于典型组(P<0.05)。不典型组胎心监护异常、子宫高张、持续性下腹痛、阴道出血、血性羊水的比例低于典型组(P<0.05),而先兆早产或临产、宫缩频强或产程短的比例高于典型组(P<0.05)。不典型组剖宫产、子宫胎盘卒中、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围生期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典型组(P<0.05)。结论规范使用缩宫素防止宫缩过频过强、重视胎膜早破,加强先兆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监测,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