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石膏模型作为患者牙信息的载体在口腔临床中应用广泛。牙模型能真实记录患者牙齿、牙槽骨、腭部及上、下颌基骨的形态和位置。在口腔正畸学中对牙石膏模型的测量和分析是临床诊治方案设计的重要步骤。在口腔正畸学中,通过测量牙冠宽度、牙弓弧形长度、牙弓宽度、牙弓长度、Moyers分析、Pont指数和Bolton指数等分析研究上、下牙弓、牙齿的协调性。测量基骨的长度和宽度、Howes分析研究牙量与骨量的关  相似文献   

2.
错[牙合]畸形患儿,正畸记存模型是为了了解乳牙列、混合牙列和恒牙列的变化以及牙弓的生长发育。模型的观察和测量可以得知牙弓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改变,腭弓的生长变化.牙齿的替换情况,牙列错牙合的自行调整等。故记存模型是否准确特别重要。现将正畸制模护理中的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安氏Ⅱ类错(牙合)是错(牙合)中发生率最高的,在正畸治疗中,牙弓的大小和形状有重要的意义,它影响到牙齿的美观、牙列的稳定等。人们在正常(牙合)牙弓发育、牙弓宽度以及与各类错(牙合)牙弓宽度的比较上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有人比较了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的尖牙间和磨牙间宽度,发现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和正常(牙合)患者的牙弓宽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牙合、过大的覆牙合、覆盖、牙弓间隙及相差悬殊的上下颌拥挤度均与上下颌牙量的不协调有关犤1犦。为了获得最佳的牙弓间关系,上下颌牙量之间必须有合适的比率。这个比率即Bolton指数。本文的4例患者均应用了Bolton指数的全牙比率进行分析并确定矫治方案,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4例正畸患者均为我院正畸门诊病例,全部为女性,年龄为12岁,其中2例为安氏1类,2例为安氏2类。患者Bolton指数均减小。1.2方法4例患者均在模型上测量上下牙冠宽度,以Bolton指数全牙比为依据决定矫治方案。所有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1.3计…  相似文献   

5.
错畸形患儿,正畸记存模型是为了了解乳牙列、混合牙列和恒牙列的变化以及牙弓的生长发育。模型的观察和测量可以得知牙弓长度、宽度和高度的改变,腭弓的生长变化,牙齿的替换情况,牙列错的自行调整[1]等。故记存模型是否准确特别重要。现将正畸制模护理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牙[牙合]模型客观而真实地记录了上下颌牙、牙弓、基骨、移行皱襞、腭弓、唇系带部分。在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义齿修复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所取印模的精确性,而不同印模材料及印模消毒处理有可能导致模型细微变形,影响修复的效果。因此,牙[牙合]模型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为提高修复质量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宜兴市部分错(牙合)畸形的高中生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之间的牙量关系,找出不协调的原因,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宜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高一至高三学生,年龄16~19周岁,牙列完整,无牙体缺损的418副记存模型,进行前牙Bolton指数测量.结果 81例前牙Bolton指数不协调,占抽查总数的19.38%.结论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必须进行Bolton指数测量,根据不协调部位和量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量宜兴市部分错牙合畸形的高中生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之间的牙量关系 ,找出不协调的原因 ,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宜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高一至高三学生 ,年龄 16~ 19周岁 ,牙列完整 ,无牙体缺损的 4 18副记存模型 ,进行前牙 Bolton指数测量。结果  81例前牙 Bolton指数不协调 ,占抽查总数的 19.38%。结论 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前必须进行 Bolton指数测量 ,根据不协调部位和量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口腔正畸减数矫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数矫治是临床医师在错牙合畸形矫治时深感棘手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作扼要介绍。1减数矫治回顾1.1Angle时代不拔牙矫治1851年Lider最早报道减数矫治病例,但在20世纪早期,Angle等大多数正畸医师坚持不拔牙矫治,并提出“牙弓决定基骨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为,通过扩弓使牙齿重新建牙合,牙合力使骨组织环绕牙齿生长,牙齿将在新位置上稳定;方丝弓矫治器整体移动牙齿,是一种“骨生长矫治器”;牙齿与面部美学的关系因人而易,对某一特定患者,只要牙齿达到理想正常牙合位置,面型也就理想。基于不拔牙对治疗结果的稳定和面…  相似文献   

10.
<正>Bolton指数是诊断和治疗错(牙合)畸形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Bolton指数对牙量进行比率分析,可以了解上下牙弓牙量的协调性和牙量不调的部位,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否存在牙冠宽度不协调的问题,可以协助诊断和分析错(牙合)形成的机制并可作为制定治疗计划时的参考因素之一[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自锁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探讨和分析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40例牙列拥挤的患者,使用自锁托槽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矫治前后牙弓形态发生的变化.结果 40例患者矫治后牙弓长度和宽度均有明显的增加,牙弓宽度增加主要发生在前磨牙区.上颌中切牙唇向前移和第一磨牙发生远中向后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弓变化与牙列拥挤度显著相关.结论 采用自锁矫治技术对拥挤患者进行矫治,治疗后牙弓宽度和长度增大,上颌牙弓长度增加由上颌切牙唇向移动和磨牙远中移动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2.
在正畸治疗中拔牙的部位、数目、时间均根据错牙合的类型 ,患者牙弓中各个牙的牙体 ,牙周情况及患者要求等条件而定。由于拔牙减数比扩大牙弓、片切牙邻面减径保持牙列完整的矫治效果要稳定 ,不易复发 ,所以被临床广泛应用。通常首选拔除第一双尖牙 ,同时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矫治前牙错牙合最常见。1 临床资料1.1 拥挤值 在拔牙矫治的 86例病例中 ,拔除4|44|46 4例 ,占拔牙总例数的 75 .6 %。在 6 4例患者矫治前模型上 ,做牙弓长度测量 ,上颌牙弓拥挤值最大 2 1mm ,最小 5mm ,平均 14 .5mm ;下颌牙弓拥挤值最大15mm ,最小 3mm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新型以及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改良热压膜透明联冠保持器)应用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热压膜透明联冠保持器,而对照组患者采用Hawler保持器。结果两组患者的颌牙弓宽度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Little指数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器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备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改良热压膜透明联冠保持器可以有效的使牙列固位效果得到提升,并使牙列整齐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牙槽突裂畸形植骨术前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忠  张卫国 《天津医药》2000,28(10):630-631
唇腭裂患者由于牙槽突间骨组织的缺失,造成上颌牙弓的完整性丧失、牙弓的对称性差、鼻基底部塌陷、牙槽突裂隙处尖牙萌出受阻,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牙槽突植骨术。植骨术前,如果患者的牙齿及牙弓畸形严重则手术难度大易失败,需要先进行正畸治疗,这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中重要步骤。笔者应用高性能矫正技术对20例唇腭裂患者进行植骨术前的正畸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植骨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错患者模型 ,牙冠大小 ,错患者的Pont指数进行分析 ,为临床诊治安氏Ⅱ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安氏Ⅱ类错患者 142人、正常 10 4人 ,对牙模型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安氏Ⅱ类错的牙齿宽度 ,Pont指数大于正常。结论 提示安氏Ⅱ类错患者大都伴有上颌牙弓狭窄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安氏Ⅱ类错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安氏Ⅱ类错He模型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安氏Ⅱ类错He患者模型,牙冠大小,错He患者的Pont指数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安氏Ⅱ类错He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安氏Ⅱ类错He患者142人、正常He104人,对牙He模型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安氏Ⅱ类错He的牙齿宽度,Pont指数大于正常He。结论 提示安氏Ⅱ类错He患者大都伴有上颌牙弓狭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安氏Ⅱ类错He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畸矫治儿童上颌牙齿前突方法及矫治前后的牙关系与侧貌变化。方法通过对35例患者头颅X线侧位片及记存模型,对软组织面型特征及硬组织指标进行分析,探讨错牙合产生机制,并进行矫治方案制定,减数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齿,使用方丝弓矫治器对牙齿进行矫治。结果正畸矫治前后上颌前牙突度发生变化,前突上牙内收,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软组织凸面型改善。结论上颌牙齿前突减数矫治,有助于上颌和上牙弓的突度减小,使软硬组织面型之间的形态结构一致,尤其是对上牙弓突度的改善比较显著及持续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对比牙弓夹板治疗牙槽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80例牙槽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40例,以牙弓夹板治疗为对照,以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为观察组,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牙龈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槽突骨折患者,采取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临床矫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牙列拥挤患者,根据牙列拥挤患者是否合并前突而分为前突组(n=19)以及拥挤组(n=31)。两组患者均进行牙齿拔除治疗,分别测量前突组和拥挤组患者牙齿拔除治疗前后的UW6-6、UW7-7、UW3-3、LW6-6、LW7-7以及LW3-3牙弓宽度、牙弓宽度差值。结果前突组和拥挤组患者牙齿拔除治疗后的UW6-6、UW7-7、UW3-3、LW6-6、LW7-7以及LW3-3牙弓宽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的UW6-6、UW7-7、LW6-6、LW7-7以及LW3-3牙弓宽度差值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UW3-3牙弓宽度差值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经过牙齿拔除治疗后,牙列拥挤合并前突患者的经尖牙牙尖宽降低的幅度更为显著,但矫正治疗所需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叠的方法评价正畸牙移入萎缩性缺牙间隙后牙槽骨的形态变化。方法选取10例需要正畸关闭萎缩性缺牙间隙的患者,在治疗前后使用同一台CBCT设备扫描,将治疗前后的CBCT图像进行三维影像重叠,测量矫治前后该处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结果正畸牙齿移入萎缩性缺牙间隙后,牙根被完全包围在牙槽骨内,未发生骨开窗、骨开裂等不良反应;该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均有增加。结论应用CBCT三维重叠方法评价正畸关闭萎缩性缺牙间隙过程中牙槽骨形态的改变具有可行性,治疗后缺牙区牙槽骨形态随着牙齿的移动发生有利于正畸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