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gA肾病 (IgAN)是一慢性进展性肾脏疾病 ,因其发病率较高 (据统计 ,在我国IgAN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2 6 %~ 36 .9% [1] )、不良的预后 (15 %~ 4 0 %的患者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2 ] )以及无特异性治疗药物 ,故有的学者把他形容成“使亿万人饱受病痛折磨的令人憎恶的疾病”[3 ] 。也越来越引起肾脏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从而多途径探讨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 1998年以来运用益气滋肾法治疗气阴两虚型IgAN 6 8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 本组 6 8例均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联合安体舒通治疗IgA肾病患者,观察其降低尿蛋白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54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安体舒通组(A组)27例,对照组(B组)27例。A组在应用ACEI和(或)ARB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20mg/d;B组按原量服用ACEI和(或)ARB药物。检测2组在第0、4、8、12、16周时24h尿蛋白、血肌酐、血钾、血浆醛固酮、血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A组治疗后第8周时尿蛋白较治疗前下降18.5%(P〈0.05),至第16周时下降35.1%(P〈0.01);B组至治疗终点仅下降5.3%,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血钾、血肌酐、eGFR、血浆醛固酮、血压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应用ACEI和(或)ARB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对降低kA肾病患者尿蛋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问世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肾脏病治疗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目前ACEI和ARB正在IgA肾病(IgAN)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363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类证候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以363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主要症状为依据,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对IgA肾病的气阴两虚证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得出三个类证候,即气阴两虚偏阴虚证、气阴两虚偏气虚证、气阴两虚并重证。气阴两虚偏于气虚证的主症为神疲乏力、纳差、自汗、畏寒、咽干痛、腰酸痛。气阴两虚并重证的主症为易感冒、咽痛、自汗、腰酸痛、纳差、手足心热。气阴两虚偏于阴虚证的主症为腰酸痛、大便干、手足心热、目干涩、咽干痛、神疲乏力(症状按权重排序)。结论:363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中气阴两虚偏阴虚证最多,其次为偏气虚者,气阴两虚并重最少。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IgA肾病是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从临床中医辨证分型而言,气阴两虚者是贯穿原发性IgA肾病发病的整个疾病过程,其治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气阴两虚证与肾组织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微观辨证提供依据,并对其他证型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对161例确诊为IgA肾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气阴两虚证86例,非气阴两虚证75例,观察两组肾组织病理指标的变化。结果:86例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病理分级多见Lee分型Ⅱ~Ⅳ级;气阴两虚证组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数目及程度均弱于非气阴两虚证组(P〈0.05);气阴两虚证组患者的肾小球指数、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萎缩积分显著高于非气阴两虚证组(P〈0.05);间质浸润、间质纤维化积分显著低于非气阴两虚讧组(P〈0.05)。结论:肾组织的病理分级、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数目及程度、肾小球指数、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萎缩、间质浸润、间质纤维化积分可作为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微观辨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明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的关系 ,我们随机对 1 1 0例IgA肾病患者及 1 1 6例正常人ACE基因进行检测 ,并结合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特点 ,对ACE基因多态性分布作了分析研究。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及实验室检查 1 1 0例IgA肾病患者系 1 998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本院无选择性的住院患者 ,1 1 0例均接受肾活检。患者肾组织病理经光镜、免疫荧光、部分经电镜检查确诊为IgA肾病 ,其中男性 6 3例 ,女性 47例 ,均为汉族 ;年龄1 1岁~ 56岁 ,平均年龄 3 0 7岁。所有患者排除了过敏性紫癜… 相似文献
9.
10.
简要介绍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分子组成及其生物学特性,综述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IgA肾病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联合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的随访对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尿激酶(UK)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治疗IgA肾病(IgAN)的效果。方法 将71例Lee分级≥Ⅲ级的IgA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UK+ACEI组及ACEI组,随访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1)12个疗程后,UK+ACEI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1),血白蛋白(AIb)水平升高(P<0.05),疗效优于ACEI组。(2)治疗前应用Katafuchi IgA肾病积分系统进行IgAN的病理评分,在肾小球积分≥7分的患者中,治疗至12个疗程时,UK+ACEI治疗效果优于ACEI组(P<0.05)。(3)UK+ACEI组中有10例患者进行了重复肾活检,经治疗后多数患者病理改变保持稳定。结论 UK联合ACEI治疗中重度IgAN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用ACEI者。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炎细胞浸润的程度可作为估计UK治疗IgAN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柴芩方及其加味方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观察88例患者,运用电子化临床数据采集与管理(EDC)系统,采用其中央随机系统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缬沙坦+柴芩方颗粒安慰剂)及治疗组(缬沙坦+柴芩方颗粒剂及加味),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病例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尿红细胞计数、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纳入统计共有79例患者,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9)的总有效率分别77. 5%vs56. 4%(P <0. 05)。治疗6月后,治疗组的24 h upro、尿红细胞计数、血肌酐(Scr)、血尿酸(UA)均有下降。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尿红细胞转阴率及尿红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病证结合采用柴芩方治疗Ig A肾病可减少尿红细胞、Scr、UA及尿蛋白排泄,提高肾小球滤过率,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中医和解清热立法组方的黏膜方治疗实验性IgA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及腹腔注射免疫佐剂的方法诱发小鼠IgA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对照组4组,观察治疗后各组尿蛋白、血清IgA及循环免疫复合物、肾组织肠组织IgA的表达、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尿蛋白和尿白蛋白较正常组增加,中药组较模型组尿蛋白降低;正常组肾脏无IgA沉积、肠黏膜IgA微弱表达,模型组肾脏有IgA沉积,其中主要是多聚IgA1(pIgA1)沉积、肠黏膜IgA强表达,各治疗组肾脏IgA沉积较模型组减弱、肠黏膜IgA强表达;各治疗组在肾组织中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而中药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黏膜方能有效改善尿蛋白并抑制IgA沉积至肾小球系膜区,表明中医和解法能成为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尿IL-6检测在IgA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uIL-6)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111例IgAN患者和76例健康对照者uIL-6水平,同时测定相关肾功能实验室指标,并对肾病理损伤程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和Memphis评分,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IgAN患者u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与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尿胱抑素C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肾小球基质基底膜面密度(一项反映肾小球硬化的半定量指标)、球性硬化、纤维或细胞纤维新月体均相关(P<0.05),而与肾小球活动性指标如球内细胞个数、细胞新月体无关(P>0.05);uIL-6还与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相关(P<0.05).结论:uIL-6检测可以作为IgAN肾小球损伤向慢性化进展的一项指标;同时uIL-6水平可以反映小管间质损伤,并与近端小管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Idiopathic nephropathy with IgA deposi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
IgA肾病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87年~2006年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11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按肾脏病变轻重分为A组(n=34,包括Lee氏分级Ⅰ级、Ⅱ级)、B组(n=84,Ⅲ、Ⅳ、Ⅴ级),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多因素分析影响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A、B两组高血压分别占11.8% vs 63.1%;肾衰竭分别占15% vs 41.7%;A、B两组尿蛋白≥6g/24h者分别占58.8% vs 32.1%;尿红细胞满视野分别为14.7% vs 50%。A组高血压、肾衰竭、镜下尿红细胞满视野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尿蛋白≥6g/24h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平均动脉压、血肌酐明显低于B组(P〈0.01);而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显著高于B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肾脏病理损害重的危险因素有平均动脉压、尿蛋白〈6g/24h、镜下尿RBC〉5.0×10^7/L(0R值分别为1.048,3.227,6.578;P值分别为0.034,0.047,0.002),血红蛋白是保护性因素(OR=0.723,P=0.035)。随着平均动脉压的升高、血红蛋白的降低、镜下尿红细胞数的增多,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加重(P〈0.01)。结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存在差异,高血压、血红蛋白水平、24h尿蛋白排泄量、镜下尿红细胞程度有助于判断肾脏病理损害轻重。 相似文献
17.
123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3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23例IgA肾病患者在21岁~4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65.8%);临床表现以发作性肉眼血尿最多见(占36.6%);病理类型分级以Ⅱ级(56.1%),Ⅲ级(20.3%)为主;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呈正相关(P〈0.01);随着Lee氏病理分级程度的增高,血肌酐、血尿酸、血脂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结论:IgA肾病临床类型多样,其组织形态学改变轻重不一,宜尽早做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年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我院住院患者,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年龄分为小于20岁组,21岁~30岁组,31岁~40岁组,40岁以上组。结果:IgA肾病患者在21岁~4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66.9%);临床表现中发作性肉眼血尿以11岁~20岁最多见(占80%);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总胆固醇与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岁以上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及动脉壁增厚变性比例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血压、血尿酸、血脂情况,而且病理预后指标较差,应早期肾穿刺活检,对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gA肾病并发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例IgA肾病并发ARF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1)本组11例IgA肾病患者并发ARF,占我院同期IgA肾病的1.28%(11/860);(2)本组患者7例患者以浮肿、少尿为首发症状,3例以反复肉眼血尿为主诉、1例以恶性高血压为主要症状,6例患者蛋白尿≥2.0g/d;(3)肾活检示系膜增生性肾炎7例、新月体肾炎1例、增生硬化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1例,余2例为In肾病的基础上伴发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4)本组资料中8例患者行激素加MP/CTX冲击治疗,4例予以单纯对症处理;8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肾功能部分缓解,2例患者肾功能进展行维持性透析治疗,总有效率为81.8%。结论:IgA肾病并发ARF发生率不低,病理可表现为多种病理类型,病理改变轻,预后好,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复习国内外文献,明确遗传性IgA肾病的诊断标准,并对一较完整的4代40例家族性IgA肾病家系的临床及遗传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对所获家系详细调查成员组成,并对现存的家系成员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肾脏超声检查以及皮肤活检,排除其他遗传性疾病以及继发性肾脏病;对6例患者行肾脏活检了解病理类型,对照国内外家族性IgA肾病的诊断标准,明确该家系的诊断、了解其遗传特征。结果:目前国际上对于家族性IgA肾病的诊断分为4种情况:(1)可以明确诊断FIgAN;(2)疑似可能的FIgAN;(3)明确排除FIgAN;(4)无法确定的FIgAN。根据已知该家系的遗传关系绘制家系图,对现存的家系成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7个非婚配家系成员中,12例患病,其中3例发生ESRD,9位成员存在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蛋白尿和(或)血肌酐升高,8例因年龄尚小暂不能确定患病状态,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其尿检的变化情况。患者中6例行肾活检,3例为IgA肾病,另3例为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电镜结果均未发现基底膜厚度的异常,6例皮肤活检未发现Ⅳ型胶原的缺失,排除了Alport综合征。结论:根据国内外诊断标准,该家系成员可以明确诊断为家族性IgA肾病。FIgAN是IgA肾病的特殊类型,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重视,以期尽早的明确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