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现场同时调查CO2诱蚊灯法和诱蚊灯法的捕蚊效果,为开展科学规范的蚊虫调查或监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定人、定时、定点采用CO2诱蚊灯法和诱蚊灯法捕获蚊虫。对二者捕获的蚊虫密度和种类构成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CO2诱蚊灯法和诱蚊灯法的蚊虫密度分别为2. 34、1. 03只/(台·h)。CO2诱蚊灯法捕获的白纹伊蚊构成比(18. 39%),明显高于诱蚊灯法捕获的白纹伊蚊的构成比(2. 21%);统计学检验结果:χ2=125. 40,P <0. 01。结论 CO2诱蚊灯法和诱蚊灯法均适用于成蚊监测,但CO2诱蚊灯法的监测数据更准确、更适用于针对白纹伊蚊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长乐市某乡镇的蚊虫密度,为虫媒传播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结果:捕获的38 257只昆虫中,非蚊昆虫为28 496只,库蚊为7 823只,按蚊为1 938只,分别占74.49%、20.45%和5.07%;6月份捕获的库蚊和按蚊最多,分别为81.39%和67.12%;距离乡镇越近,捕获的蚊子较多。结论:本次研究捕获的蚊子以库蚊为主,距离乡镇越近捕获的蚊子越多,需加强乡镇周末的除蚊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州大学城2011-2012年诱蚊诱卵器监测情况,探讨诱蚊诱卵器监测指标与传统蚊媒监测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11-2012年在广州大学城选择校舍、公园、医院、工地、废品收购站等可能孳生伊蚊的场所布放诱蚊诱卵器,每个监测点诱卵器之间的距离在50 m以上,并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布放1 320个诱蚊诱卵器,有效回收1 277个,阳性78个,诱蚊诱卵指数为6.11。其中公园、校舍、工地诱蚊诱卵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4,P〈0.05)。诱蚊诱卵指数与传统指标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之间具有相关性(r=0.600,P=0.002;r=0.525,P=0.008)。结论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广州大学城的伊蚊密度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诱蚊诱卵指数与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等传统蚊媒监测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BG-trap捕蚊器在现场使用CO2和BG-lure引诱剂(BG)的诱蚊效果。方法 2020年8—9月,设置2处现场,间隔100 m,每个现场设置2个点位,分别布放1个BG-trap捕蚊器,彼此间隔 5 m。每个点位设置不同流量CO2及不同数量BG,次日同一现场2个捕蚊装置交换位置。收集各捕蚊器所捕捉的蚊虫,分类和记录捕获的蚊虫种类、性别和捕获数,并进行统计。结果 BG +/ CO2 -和BG -/ CO2 +捕获白纹伊蚊密度分别为14只和31只,淡色库蚊分别 2只和16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5,-4.873,P<0.05)。在BG +条件下,CO2 +组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密度分别是CO2 -组的2.6(25/9.5)、12.0(12/1)和3.0(12/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9,-4.592, -3.284,P<0.01),提示吸引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CO2更有效;在BG -条件下,CO2 +组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密度分别是CO2-组的1.8(18/10)、15.5(15.5/1.0)和2.0(9.0/4.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8,-5.259,-2.508,P<0.05);在CO2 +条件下,BG +组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密度分别是BG -组的1.4 (43.5/31)和0.78(12.5/16.0)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3,0.709,P>0.05);在CO2 -条件下,BG +组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是BG-组的1.0(14/14)和2.0(2.0/1.0)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0,-1.000,P>0.05);在BG -条件下,添加0、 1和2份干冰捕获白纹伊蚊雌蚊密度分别为10只、17.5只和18只,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2,P<0.05),捕获淡色库蚊雌蚊分别为1只、13只和18只,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81,P<0.05),但添加1份和2份干冰捕获白纹伊蚊雌蚊和淡色库蚊雌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2,-0.540,P>0.05);在CO2 -条件下,添加0、1和2份BG捕获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雌蚊分别为10只、10只、9.5只和1只、1只、1.5只,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0,0.477,P>0.05)。 结论 使用BG-trap捕蚊器监测中,CO2诱蚊效果优于BG引诱剂,且用100 mL/min流量CO2能更节省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防雨型与非防雨型诱蚊诱卵器的现场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8月9-23日蚊密度高峰期,选择步行道绿化地带,采用防雨型与非防雨型诱蚊诱卵器同步比较诱蚊效果。采用SPSS 18.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防雨型诱蚊诱卵器的诱蚊诱卵指数为76.59%、产卵率为41.49%、产卵密度为22.54粒/个,均高于非防雨型诱蚊诱卵器43.61%、27.66%和12.12粒/个(χ2=21.318、3.974、21.320,P均<0.01),但防雨型诱蚊诱卵器翻倒率更高(χ2=5.836,P<0.05)。结论 现场试验初步证明,防雨型诱蚊诱卵器在白纹伊蚊诱捕效果和蚊虫产卵上均优于非防雨型诱蚊诱卵器。 相似文献
7.
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应用效果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方法 在地下停车场布放诱蚊诱卵器,7d后收回,连续3次.结果 每杯诱蚊数在0~8只之间.90.80%的诱蚊诱卵器进蚊数不超过3只;所有布放的诱蚊诱卵器均没有蚊虫产卵;诱捕的蚊虫以白纹伊蚊为主,占有率为80.17%.其中雌性伊蚊47.42%,雄性伊蚊52.58%;3次试验的平均诱蚊指数为63.22%,平均诱蚊密度指数为(1.98±1.24);布放地点的光照强度和距离下水道的远近对诱蚊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诱蚊诱卵器对白纹伊蚊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适合用于登革热的常规监测,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9.
多年来,江宁区境内有关于蚊虫种类分布及蚊密度的本底资料缺乏,对疾病控制中心制定防控蚊媒传染病的主要病媒生物的策略,缺少科学理论数据的支持。在此时期笔者重点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3年蚊密度监测情况,并根据调研数据组织开展有关蚊病毒传播的防治工作[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外环境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的平行对照研究,比较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的差异,以便明确自然积水对诱蚊诱卵器法监测的影响,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5—10月期间每月中旬在上海市静安区各街道(镇)居民区外环境中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开展相同区域内的平行对照研究,比较不同监测环境中两监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不同月份中,诱蚊诱卵器指数最高为8月6.86,其次为7月6.74;布雷图指数最高为8月16.24,其次为7月14.56。两监测方法在时间趋势上高度相关(r=0.965,P<0.05),诱蚊诱卵器指数各月均低于布雷图指数,指数月间分布趋于平缓。诱蚊诱卵器指数老旧公房为5.73,商品房为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530,P<0.05);布雷图指数老旧公房为13.58,商品房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13,P<0.05)。老旧公房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均高于商品房,老旧公房的布雷图指数为13.58,高于同一地区的诱蚊诱卵器指数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08,P<0.05)。两类型居民区积水构成相近,两类型居民区最多的积水种类依次为盆景、水生植物、闲置容器和储水容器,数量上老旧公房自然积水平均66.43处/居民区,商品房平均49.27处/居民区,随自然积水数量增加,布雷图指数上升。结论 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指数有较高的一致性,诱蚊诱卵器指数相较于布雷图指数更趋于平缓,不同类型居民区中环境积水数是影响诱蚊诱卵器指数的主要因素,在自然积水较多的环境中,布雷图指数法相较于诱蚊诱卵器指数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蚊蝇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通过叮咬或污染食物而影响和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蚊蝇等病媒生物监测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卡方检验、月频数(密度)图以及立体构成图等,为制定科学的病媒生物防控策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然而对于蚊蝇等病媒生物监测的分析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现就圆形分布法及生物多样性指标在蚊蝇等病媒生物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病媒生物的防控提供更多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2.
试管法纯化人胰岛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用试管法初步建立纯化人胰岛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胶原酶P两步法消化分离胰腺 ,用试管法通过不连续密度梯度HC -A -Ficoll纯化液纯化人胰岛细胞。通过DTZ染色 ,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胰岛细胞的数量和纯度 ,用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的功能。结果 纯化后平均每个胰腺可获得 (5 35 0 0±2 1 4 6 5 )个胰岛细胞团 ,平均每克胰腺组织可获得胰岛细胞团 (75 0± 2 6 7) ,平均纯度为 72 92 %。纯化后的胰岛细胞对胰岛素释放刺激反应良好 ,高糖时胰岛素的释放量为低糖时的 1 89倍 (P <0 0 1 )。结论 建立了人胰岛细胞纯化的方法 ,纯化的胰岛细胞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致死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PHA刺激及非刺激的小鼠窝淋巴结内滤泡树突状细胞免疫复合物捕捉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及酶组织化学技术。结果:照射后第2d,在PHA刺激及非刺激的窝淋巴结,于免疫复合物注射后的各个时间点均可见阳性滤泡捕捉。照射后第6d,非PHA刺激的淋巴结于免疫复合物注射后的15min~3.5h呈滤泡捕捉阳性,24h消失;而经PHA刺激的淋巴结于注射后24h仍可见免疫复合物保留在淋巴滤泡。结论:半致死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滤泡捕捉能力的损伤是逐渐发生的(大约在照射后1周);PHA刺激可促进引流淋巴结内滤泡树突状细胞发育,使其呈现较强的辐射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自然条件下,通过盐酸吗啡对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幼虫发育积温与头咽骨影响的研究,探讨利用积温和头咽骨形态学指征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MI)的可行性。方法 自然条件下,用不同剂量盐酸吗啡注射后处死的兔肉上饲养肥须亚麻蝇。观察并留取幼虫标本一次直至达到离食期。将幼虫烫死并保存。计算实验期间的日均温累加为积温(ADH)。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头咽骨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形态学指征进行测定。结果 (1) 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肥须亚麻蝇幼虫的积温和历期。 (2) 自然条件下,幼虫头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随积温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直至三龄期结束。二者达到最大值的积温明显大于面积达到最大值的积温。结论 (1)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显著改变了肥须亚麻蝇幼虫发育积温。故积温并非准确推断PMI的理想指标。(2)自然条件下,口钩和咽骨的骨化面积、平均光密度均随积温的增加呈现良好的线性趋势,并一直维持到三龄期后,此4项指标是推测PMI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女性门诊人群和体检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常见基因型的差异.方法 采用流式荧光杂交方法检测2098例门诊人群和同期2730例体检人群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的HPV分型,分析两类人群的HPV感染率、感染类型、常见亚型以及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类型的差异.结果 门诊人群和体检人群总感染率为39.37%(826/2098)比17.36% (474/2730),其中单一亚型感染为29.79%比14.17%(高危亚型为25.83%比11.76%,低危亚型为3.96%比2.41%),多重感染为9.58%比3.19%(两重感染占6.82%比2.67%,两重以上感染占2.76%比0.52%).门诊人群常见的HPV亚型为HPV52 (22.03%)、16(19.37%)、58 (14.65%)、33(7.51%)、56(7.51%)、6(5.21%)、61(4.12%),体检人群常见的HPV亚型为HPV52(20.46%)、58(15.40%)、61(9.70%)、39(8.02%)、16(7.38%)、68(6.96%)、44(5.27%).门诊人群和体检人群之间,HPV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03,P<0.01),且门诊人群多重感染率高于体检人群(x2=6.244,P<0.05).两类人群单一亚型感染以31~50岁为主,多重感染以两重和三重感染为主,但门诊人群比体检人群的四重和五重感染多见;体检人群的两重感染率最高是>40~50岁,而门诊人群的两重感染最高是31~40岁,门诊人群多重感染程度有随年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结论 门诊人群的HPV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明显高于体检人群,体检人群HPV感染以52和58亚型为主,门诊人群以52、16和58亚型为主,本院女性门诊人群和体检人群HPV感染有一定的区域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早期并发症预防性干预,对比两组病人术后腹胀持续时间、压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早期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腹胀时间明显缩短,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胸腰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改良人原代大隐静脉内皮细胞的提取方法,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移植物衰败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传统酶消法(酶消组)和刮取法(刮取组,刮取酶消法后的大隐静脉内皮并进一步酶消)从人大隐静脉中提取内皮细胞。获得的内皮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1%内皮细胞生长补充剂+100 U/mL青霉素+100 mg/mL链霉素的内皮细胞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贴壁情况;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免疫荧光实验鉴定内皮细胞特异性抗原;CD31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内皮细胞纯度;绘制不同观测日的内皮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内皮细胞活性。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到两组大隐静脉内皮细胞贴壁汇合并且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排列;免疫荧光实验证实培养的细胞vWF阳性表达;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酶消组99.9%、刮取组89.2%的细胞阳性表达CD31;不同观测日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两组内皮细胞活性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7)。两组内皮细胞均能够传至第7~8代。结论 在传统酶消法的基础上增加刮取再消化的步骤,能够提取出数量更多且满足实验需要的原代人大隐静脉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酶法分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优势。方法 取3~4周龄雌性SD大鼠的卵巢,分别采用机械法和胰酶法分离颗粒细胞并进行培养。机械法:于40倍解剖显微镜下用针头刺破卵巢成熟的卵泡,将含有卵巢剩余组织及卵泡液的培养液用200目滤网过滤;胰酶法:用无菌眼科剪将卵巢剪成小于2 mm3的小碎块,然后加入0.25%胰酶,室温消化1 h后,将含有卵巢碎块的消化液用200目滤网过滤。比较这2种分离方法获得的细胞数量、细胞活力,及雌二醇和孕酮的分泌情况。结果 机械法和胰酶法这2种方法分离的原代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均>90%。将细胞培养1~9 d,除24 h外,其余各时间点胰酶法分离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机械法;胰酶法细胞增殖率峰值出现时间早于机械法24 h,并且胰酶法分离的细胞最大增殖率[72 h:(210.09±0.95)%]高于机械法[96 h:(180.5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酶法分离的细胞激素的最大分泌量、每日平均分泌量及分泌总量均高于机械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酶法分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激素分泌功能方面均优于机械法,值得在卵巢早衰的研究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部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应用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