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ID)与柔红霉素(DNR)联合阿糖胞苷2种化疗方案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初治AML患者应用IDA方案和DA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IDA方案组22例中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5例,有效率77.3%;DA方案组19例中CR6例,PR3例,NR10例,有效率47.4%,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22例中初次完全缓解(CR1)>1年的患者14例(63.6%),DA组19例中CR1>1年的患者7例(36.8%)。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是较强烈的骨髓抑制。结论:IDA组与DA组治疗初治AML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中支持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在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诱导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0例AML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IA)14例,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Ara-C)方案;对照组(DA)16例采用柔红霉素联合Ara-C方案。诱导化疗1个疗程骨髓抑制期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以及骨髓抑制阶段的不良反应率。结果:IA组的完全缓解率为71.43%,总有效率为92.88%;DA组的完全缓解率为43.75%,总有效率为68.75%;2组有效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不良反应率比较,除IA组因骨髓抑制导致死亡1例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方案在初治成人AML(非M3)诱导化疗中比DA方案疗效更好,除死亡1例外,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在老年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应用IDA加阿糖胞苷(Arac)治疗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27例(治疗组),并与柔红霉素加Arac治疗方案(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66.7%和52.1%,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14.8%和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获得CR后维持CR时间为(46.44±31.54)个月,较对照组(22.40±14.95)个月明显延长(P<0.01),所有CR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3年无病存活率分别为61.1%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无病存活率分别为33.3%和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A加Arac作为老年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的诱导缓解方案能明显延长患者的CR期,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准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4例AML患者,年龄13~70岁(中位年龄36岁),男8例,女6例。初治AML10例,难治、复发AML4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4例染色体异常。诱导方案为IDA 12 mg·m-2·d-1,第1~3天,Ara-C 100 mg·m-2·d-1,持续静脉点滴,第1~7天。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92.9%(13/14),完全缓解率85.7%(12/14),其中初治AML的CR率为90.0%(9/10),复发、难治AML的CR率为75.0%(3/4),3例染色体异常患者达细胞遗传学缓解,未发生早期死亡。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剂量的IDA联合Ara-C 24 h持续静脉点滴,为初治、复发难治AML的高效、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联合化疗方案补救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IA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使用VILP方案治疗。结果:29例患者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5例,完全缓解率44.8%.部分缓解率17.2%,总有效率62.0%。全部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血象最低时间为用药后第10~30天,第19~35天恢复,绝大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2例出现心脏毒性,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及出血。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难治、复发性AL的有效药物,临床应注意加强支持治疗、注意环境保护,以降低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HH)加阿糖胞苷(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4例AML患者,年龄17~62岁(中位年龄40岁),男8例,女6例,均为初治AML病例。诱导方案为IDA10mg/d,第1~3天,HH3mg/d第1~7天,Ara-C100mg.m-2.d-1第1~7天,静脉滴注。结果:总有效率92.9(13/14),完全缓解率78.6(11/14),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早期死亡。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IDA联合HA方案为初治AML的高效、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治疗难治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仍是临床血液学的棘手问题。我们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联合阿糖胞苷 (Ara- c) ,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2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6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1 6例 ,女 1 0例 ,年龄1 3~ 68岁 ,平均年龄 35.6岁。全部经临床和血常规、骨髓像、常规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其中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 1 9例 :M13例 ,M2 5例 ,M4 6例 ,M54例 ,M61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7例 :L13例 ,L2 1例 ,L33例。化疗方案为DA、HA、VDP、HOAP等。均符合 1 991年第六…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去甲柔红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甲柔红霉素(Idarubicin,以下简称IDA)是红必霉素(Daunorubicun,DNR)的衍生物。它与DNR的区别在于,C_4位上没有甲氧基因。通过这种微小的分子式上的改变,产生了一种新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即IDA。对鼠白血病细胞L1210、P388的实验证实,IDA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DNR及ADM(Adriamycin阿霉素)强,为ADM的10倍。IDA可以为白血病细胞更快的摄取。因为一方面IDA与DNA链有特殊的亲和力,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预激方案(CAG)联合治疗首发性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6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AML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IDA与CAG方案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柔红霉素(DA)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控制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67.5%,82.5%(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58.9%、4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36.8%、26.4%(均P0.05)。两组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性、呕吐、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直肠、膀胱炎、肝功能损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DA与CAG联合治疗首发性老年AML效果显著,毒副反应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治疗是临床上一个很棘手的问题。1994年3月至2001年12月,我们用减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阿糖胞苷(Ara-c)组成IA方案,治疗老年AML1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6例均为住院患者,符合FAB诊断标准,M1型5例,M2型10例,M4型1例,初治14  相似文献   

11.
柔红霉素(DNR)去掉发色基环第4位的甲氧基后即为去甲氧柔红霉素(IDR)。IDR 单独或与阿糖胞苷(Ara-C)联合治疗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效果已得到肯定。作者对 IDR联合 Ara-C(IDR/Ara-C)和 DNR 联合 Ara-C(DNR/Ara-C)治疗初诊成人 AML 患者进行随机比较研究,以进一步明确 IDR/Ara-C 的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黄芪生脉饮对柔红霉素急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新昌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9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柔红霉素注射液为主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加黄芪生脉饮口服,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白血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早期病死率高达9.6%~10.6%,其中死于出血的患者占早期死亡患者的60.0%~67.0%[1]。自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及三氧化二砷(As2O3)被用于治疗APL后,完全缓解率大大提高[2]。我院用ATRA加As2O3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治疗初治APL患者21例,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加去甲氧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AIDA)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疗效。方法: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后的32例APL患者中,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加阿糖胞苷巩固化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水平。结果:临床和血液学安全缓解29例(91%),部分缓解2例(6%),总有效率97%。分子生物学缓解率达31%,10例转阴者随访1年内连续2次检测基因持续阴性者3例(30%)。结论:AIDA方案是治疗APL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的有效方法;年龄、治疗前白细胞数、ATRA诱导缓解时间及IDA应用的疗程和剂量,是影响APL患者分子生物学缓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柔红霉素静脉渗漏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红霉素是一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适用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该药口服无效,亦不能肌注或鞘内注射,但静脉注射给药时如渗出血管外能迅速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坏死,形成经久难愈的溃疡。近年来,我院共有29例患者接受柔红霉素治疗,现将其静滴渗漏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筛选获取所有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初诊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柔红霉素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但前者可明显降低患者耐药率(P=0.006)及复发率(P=0.020),提高患者总生存率(P=0.007)及无病生存率(P=0.005);2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米托蒽醌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耐药率、复发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米托蒽醌组疗效及安全性均无差异,但疗效均优于柔红霉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与伊达比星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进行治疗;使用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后对2组患者的干预期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明...  相似文献   

18.
去甲基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孙秉中袁跃传杨岚乔庆大90年代研制的柔红霉素(DNR)之衍生物去甲基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因其对白血病细胞具有高效杀伤作用被认为是有前途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1]。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高危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采用FLAG-IDA方案 [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初始诱导缓解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廊坊市中医医院急诊科诊治的80例AML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FLAG-IDA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FLAG-IDA组予甲氧柔红霉素、氟达拉滨、阿糖胞苷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初始诱导缓解治疗,对照组予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组成的IA/DA(3+7)方案进行初始诱导缓解治疗,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在第一次诱导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并在患者第一次初始诱导缓解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疾病复发或进展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FLAG-IDA组第一次诱导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缓解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部分缓解率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LAG-IDA方案用于高危AML患者初始诱导缓解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近期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降低柔红霉素所致早期心脏毒性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柔红霉素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丙亚胺,每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检测心电图、肌钙蛋白I(c Tn I)、心脏彩色多普勒E/A值。心电图异常包括QT间期延长、ST段改变、心律失常等。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的第1、第2周期结束后心电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期化疗结束后试验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3个周期的治疗后,试验组c Tn I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2、3个周期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E/A值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丙亚胺可减轻柔红霉素的早期心脏毒性,提高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