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虹孛 《中医教育》2012,31(3):84-85
1985年,山东中医学院开设国内首届中医专业少年班.即从14—16岁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少年班的学员,对其进行3年预科、5年本科连读不同阶段的教育.预科阶段,除了教授通识课程外,还开设了药性赋、汤头歌诀、训诂、音韵等中医启蒙文化课程;本科阶段,则在学习中医原著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定向带教和培养,使之提前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少年班的教育模式,在立足于中医理念的基础上,保持了中医的自身特色,弥补了目前中医本科教育的某些缺陷,如专业思想不牢固、西医教育对中医的冲击、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等问题[1].  相似文献   

2.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中医院校本科护理教育,建立新型合理的中医护理本科教学模式.方法: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改革,突出传统中医护理特色.结果:取得初步成效,首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好评.结论:中医院校本科教育必须突出自身优势,加强实践培训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虽然高等中医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挑战与机遇同在,认为中医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是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临床需要,提出了中医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临床需要的能中会西的专门人才,只有适应这个要求,中医才能发展,为此,就目前课程设置、教材、教师等方面存在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虽然高等中医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挑战与机遇同在,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中医高等教育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中医教育课程设置重复内容太多,现代医学内容不足;教材编写系统性不强,几十年来没有大的发展;教师临床经验缺乏,中医理论水平不高.并就如何改变这些不足,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传承模式思考当前中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师传、家传、自学等传承模式,其中师传是最主要的传承方法。但师徒传承模式逐渐消亡,传统教育遭遇现代制度的挑战,因此对高等中医教育方法的改革推广是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中医教育应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研中医经典著作,注重临床实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5.
对现行中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仲平  杜渐 《西部中医药》2010,23(10):64-66
通过对传统文化与中医教育,经典学习与课业减负,师承模式与院校模式,考核方式与学习技巧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在现行中医教育中应注意和避免的问题,以培养大批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秀临床人才,保证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总结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及其特点,提出"重经典,跟名师,勤临证"为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内涵,并对创建中医学术传承流动站、中医学术流派工作站、高层次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非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等现代多元化师承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医院校教育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教育方法,以期为患者提供全面灵活的诊疗方法,也是当前中医学界普遍承认的发展路径,但中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困难局面也显而易见。本文从"中医为体,西以为用"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基础课程安排,临床技能实践和就业培训等方面改革的做法与构想:调整中医课程比例,牢固建立中医思维,夯实中医基础,将西医课程后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学生临床能力;认真做好就业思想教育,不走过场,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构想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要适应社会需求,体现多层次多规格的特点,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要突出中医教育特色.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多样化原则,主要培养学术型、临床型、传统型、中西医结合型、外向型、边缘型、其他等7类人才.  相似文献   

9.
甄思圆  刘扬  高曼  张锡轩 《中医药导报》2020,26(12):202-205
目的:为了解并研究中医类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调查对象为北京地区中医类硕士应届毕业生,涉及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3所院校,调查内容包括就业率,就业方向,就业满意度等内容。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312份。据统计,医疗单位仍是最主要的就业方向,但仍有43.59%的中医类毕业生未选择进入医疗单位工作,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强度大及需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调查得出,60.90%的毕业生满意目前的工作,就工作单位而言,满意度较高的是企业及高校,满意度较低的是科研院所及医疗单位。结论:中医类毕业生就业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应努力协调,通过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改革医院运营模式及科研单位奖惩机制等方式,减轻毕业生工作负担,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的障碍和影响中医信念与中医思维的不利因素分析,提出高等中医教育要培养"铁杆"杏林学子,首先必须确立和坚守中医思维,传道授业坚持不西化,要采取改革课程体系、实行本导制、熟读中医经典、早临床多实践、中西医结合其根应在中、培养多类型中医人才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符合中医人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方法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历经30余年,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为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医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使中医药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结论中医研究生培养应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厚基础,多临床;提倡学科交叉,鼓励学术创新;培养实用性、复合型的中医研究生,是当今社会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顾军花 《中医杂志》2012,53(15):1344-1348
就中美两国中医学历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比较,以美国中医硕士生培养方案与中国七年制本科相当硕士学历教育比较为例,从教学目的、专业及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加阐述,认为美国的学历教育更着重于专才教育,着眼于让学生早日从事中医执业.而国内中医学历教育着重于通才教育,着眼于让学生更全面地接受中西医并重的医学知识,而缺乏职业发展规划等就业培训,于学生今后的中医就业并无密切联系.提倡两种教育方式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以推动中医教育以中医为主,并得到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医研究生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中医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中医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教育模式、教学管理体系、论文评价、导师作用等5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初步看法,以提高中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水平,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医教育在欧洲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进 《中医教育》2004,23(6):65-68
中医教育在欧洲已逐渐由早期的普及、实用需求向成熟期发展,进入规范、提高阶段,中医正规教育、高层次教育开始引起各国重视,出现了联合、跨国的新形式.中医教育在欧洲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但同时存在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要的临床实习基地和缺乏规范系统、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材等问题,学员的整体素质也参差不齐,教育资源分散,缺乏合力以及很难融入欧洲正规医学教育体系等.应加大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力度,扩大中医药在欧洲的影响,系统全面研究欧洲中医发展状况,探求中医教育在欧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加强中医药对外教育人才的培养和以临床实习为主的对外教育基地建设等,推动中医教育在欧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世钰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89-2589
中医护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后加强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护士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医护理事业正在从附属走向专业。但是中医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如临床需求与教学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师资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等,致使一些中医护理人才进入临床后无法找准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体现优势和发挥作用。只有探索或创建新的教育模式,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积极寻找中医护理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为临床服务的目的,教育才能结出丰硕之果。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才素质的提升,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中医专业功底和良好的中医学思维,还应具备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基础,以及宽广的行为、社会、伦理和哲学等人文科学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一个较长期的教育规划之下.七年制中医临床专业教育的实践证明,长学制专业培养对中医临床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有必要从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现状出发,根据国际长学制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式,在条件成熟的院校内试办八年制中医教育,以便吸引优秀生源报考中医临床专业,并籍此进一步优化中医临床教育教学体系,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教育支持.本文围绕建设意义、建设重点和具体方案设想等对建立八年制中医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浅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人才是如何代代相传的,培养模式如何,近来引起不少学者的讨论.综观中医教育发展史,笔者认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大致上有以下5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医教育在西医院校的现状,浅析未来改革方向及模式。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并分析西医院校医学生接受中医教育程度、专业兴趣及发展意见。结果 纳入调查的医学生对中医药认可程度高,学习兴趣强,但因课程中存在思维模式差异大、教学方法不够多元等问题,使得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并临床应用。结论 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应寻求多种教学模式,重视中医思维的培养,增加中医临床实践,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中药、推拿、针灸等临床实用技能,提高西医院校中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日渐成熟,但现有的硕士和博士培养模式难以兼顾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分析现状和借鉴国外经验,认为将中医专硕教育与科研为主的中医博士教育衔接到一起的硕博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兼顾两种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更好地开拓中医临床青年医师的思路,更好地培养中医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张杰 《光明中医》2022,37(6):1086-1089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担负着传承与创新中医药发展事业的重任.面对当前中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高等院校中医毕业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中医文化自信、重视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改革培养模式和重视医德教育等方面对高等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和应对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