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皮肤靶向基因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免疫是指将编码特定抗原的DNA序列克隆入合适的真核表达质粒中,再将重组质粒导入宿主体内,经组织细胞摄取、表达蛋白质,并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编码抗原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鉴于表皮朗格汉斯细胞和真皮树突细胞在诱导细胞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皮肤组织在生理、生物和免疫学等方面的一些特点,皮肤细胞已被认为是基因免疫中的一种理想靶细胞,皮肤靶向基因免疫技术有望在人类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因免疫是指将编码特定抗原有DNA序列克隆人合适的真核表达质粒中,再将重组质粒人宿主体内,经组织细胞摄取、表达蛋白质,并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编码抗原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鉴于表皮朗格汉斯细胞和真皮树突细胞在诱导细胞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皮肤组织在生理、生物和免疫学等方面的一些特点,皮肤细胞已补认为是基因免疫中的一种理想靶细胞,皮肤靶向基因免疫技术有望在人类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连续的紫外线(UV)照射可导致日晒伤、红斑、水肿、光老化和皮肤癌在内的多种皮肤生物学效应.UV照射诱导皮肤细胞水平活性氧簇(ROS)的增加是产生上述现象的机制之一,生成的ROS会损伤表皮和真皮细胞内的脂质、蛋白质和核酸,以及激发皮肤的炎症反应.占紫外线95%的UVA(波长320~ 400 nm)是导致人皮肤氧化应激反应的主要来源.很多研究发现,累积的UVA照射可诱导细胞DNA损伤,而DNA的损伤可能导致皮肤光老化、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表达的改变,以及皮肤癌的产生.另外,UVB(波长290~320 nm)照射可导致细胞内大分子损伤并诱发ROS生成,生成的ROS(如羟基自由基和超氧离子等)可激活基因、损伤DNA、氧化细胞脂质和蛋白质,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UV)照射被认为在皮肤中产生氧自由基系列,导致过早老化和癌症。有资料表明在暴露于UV前应用抗氧比剂可延迟UV引起的无毛小鼠慢性皮肤损伤。发现局部和系统补充生育酚可通过减轻红斑和延迟因长期UV照射引起的皮肤肿瘤形成而起光保护作用。α-生育酚和其醋酸衍生物也显示通过抗氧比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照组小鼠与慢性紫外线(Ultraviolet,UV)损伤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分析UV对小鼠慢性UV损伤中两指标表达变化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UV治疗仪对实验小鼠进行照射,建立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UV照光前、后小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Bax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小鼠实验前Bax和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30%和20%,实验后均为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UV损伤组小鼠实验前Bax和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30%和20%,实验后均为100%,慢性UV损伤组小鼠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前、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慢性UV损伤组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内的Bax和Csapase-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且二者增加程度有相关性(r=0.487,P<0.05)。结论重复UV照射可以诱导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Caspase-3表达上调和凋亡活性上升,且这种凋亡活性的上升与Bax的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下游信号通路,发挥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抑制凋亡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IGF-1R)信号通路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同时能抑制紫外线(UV)诱导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癌变。因此,IGF-1/IGF-1R信号通路在UV照射引起的一系列皮肤损伤,如光老化及皮肤良性肿瘤,甚至是各种皮肤癌的发生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IGF-1/IGF-1R信号通路在抗皮肤光老化及UV诱导皮肤肿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小鼠后其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变化及异常病理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BALB/C健康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予紫外线照射)及实验组(NB-UVB照射,同时给予或不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小鼠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密度及形态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表皮病理变化.结果: 环氧合酶-2抑制剂可部分抑制NB-UVB照射所致的小鼠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形态改变以及表皮不规则增厚和异型细胞的出现.结论: 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NB-UVB照射后小鼠表皮Ia阳性朗格汉斯细胞密度、形态变化及异常病理改变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郎格罕细胞(LC)是一种表皮树突状细胞,表面具有Fc及C3b受体,并可表达Ia抗原,因此与巨噬细胞类似,而被认为是与皮肤有关的淋巴样组织(SALT)的"边防哨",能呈递、处理抗原,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对LC在诱导皮肤接触过敏反应或迟发超敏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已有了较清楚的认  相似文献   

9.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s)是表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的研究发现其在皮肤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包括免疫监视、免疫介质的释放、抗原提呈、介导炎症反应等。明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在皮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可为疾病的治疗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照射对皮肤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皮肤作为一个独立的免疫器官在紫外线 (UV )照射下可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学效应。本文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对UV照射抑制皮肤免疫系统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有许多血管的改变及免疫异常。关于免疫反应和血管生成的关系已有实验室发现:在免疫反应过程中,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血管生成淋巴因子或单核因子,直接地或间接地刺激其他细胞影响新的血管形成;另外,血管生成的现象出现在发生由具有免疫活性、不相容的淋巴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皮肤部位。由此基础上产生的LIA(淋巴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检测便成了一个很理想的实验模型,其能在活体上同时研究淋巴样细胞的免疫活性和微血管反应。本作者用此实验来检测不同类型的银屑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异体中引起血管生成的能力。方法是取病人血10~15ml,肝素抗凝,离心得MNC(单一核细胞),混匀于组织堵  相似文献   

12.
扁平苔藓(LP)与皮肤中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激活,淋巴细胞毒素对基底细胞层的免疫损伤有关.本病的组织学特点是在真表皮连接处和真皮乳头层中有淋巴细胞浸润,早期主要为CD4T细胞亚群,同时也有很多郎格罕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其机制包括CD4 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APCs)如郎格罕细胞和巨噬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由此导致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进而引起角朊细胞的损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许多研究证明紫外线照射引起局部和系统性免疫学改变,包括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和迟缓性过敏反应的抑制,皮肤移植存活期延长,肿瘤易感状态的诱导,也观察到 T 抑制细胞活性增加,NK 活性降低。紫外线能影响 DNA 分子的抗原性,表皮内抗原提呈细胞功能。紫外线诱导角朊细胞释放 IL-1、IL-3、IL-6、GMCSF、TNF、小鼠角朊细胞可释放免疫抑制介质,前列腺素,顺式尿刊酸。紫外线还可调节表皮细胞表面 ICAM-1等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CHS)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DNFB诱导建立小鼠CHS动物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氢化可的松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国家药典人体用量的10倍、20倍、40倍),测量给药后的小鼠耳片厚度差、重量差、局部炎细胞浸润以及血清中TNF-α的改变。结果加味玉屏风颗粒组小鼠耳厚度(0.1387±0.0183、0.1116±0.0243、0.0913±0.0173)、重量(5.802±0.9610、3.747±1.2831、2.956±1.1214)的改变均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局部单一核细胞及多核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血清TNF-α(154.9217±21.6511、137.4770±15.0718、104.5124±16.6126)亦低于对照组(204.5643±35.7699)(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颗粒可有效抑制CHS小鼠皮肤炎症,其作用机制与其下调TNF-α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华卟啉钠(DVDMS)光动力疗法(PDT)对细胞异常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DVDMS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和分布;采用MTT法观察DVDMS-PDT对HaCaT细胞和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小鼠阴道上皮模型观察DVDMS-PDT对细胞异常增殖的影响。结果 DVDMS在小鼠皮肤组织中分布均匀,静脉注射和局部给药后在小鼠皮肤中均具有较高浓度;DVDMS-PDT可显著抑制HaCaT细胞和KB细胞的增殖,当光斑直径固定时,改变照射时间和输出功率对增殖抑制率和IC_(50)值影响不大;DVDMS-PDT可显著抑制己烯雌酚诱导的小鼠阴道上皮细胞过度增殖,一次PDT治疗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DVDMS-PDT可显著抵制细胞异常增殖,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华卟啉钠(DVDMS)光动力疗法(PDT)对细胞异常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DVDMS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和分布;采用MTT法观察DVDMS-PDT对HaCaT细胞和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小鼠阴道上皮模型观察DVDMS-PDT对细胞异常增殖的影响。结果 DVDMS在小鼠皮肤组织中分布均匀,静脉注射和局部给药后在小鼠皮肤中均具有较高浓度;DVDMS-PDT可显著抑制HaCaT细胞和KB细胞的增殖,当光斑直径固定时,改变照射时间和输出功率对增殖抑制率和IC_(50)值影响不大;DVDMS-PDT可显著抑制己烯雌酚诱导的小鼠阴道上皮细胞过度增殖,一次PDT治疗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DVDMS-PDT可显著抵制细胞异常增殖,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光免疫学主要研究非离子辐射对机体正常或异常免疫功能的影响。人们已发现非离子辐射与某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例如光过敏、红斑狼疮、天疱疮等受到紫外线(UV)照射后症状加重。而其他一些免疫性疾病,例如日光性荨麻疹、变应性湿疹、白癜风、银屑病等可以成功地用 UV 治疗。光免疫学无论在光医学应用方面及对疾病认识方面均有待进一步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对抗原提呈细胞(APC)的深入研究,确认了 APC 在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也发现 UV 照射对这群细胞的特殊效应,并认为属于光免疫学的重要环节之  相似文献   

18.
表皮不仅是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环境之间的机械性屏障,而且具有活跃的免疫学功能。例如,表皮郎格罕细胞(LC)可向T 淋巴细胞呈递抗原,诱发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接触性皮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I-J阳性表皮树突状细胞则优先诱导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紫外线 (UV)照射后皮肤色素加深和表皮厚度的增加是皮肤最主要的光防护反应。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定期照射紫外线而引起的皮肤变化。随机选择 99名白种人健康志愿者 (女 6 7名 ,男32名 ) ,平均年龄 2 4 .4岁 (18~ 30岁 ) ,其中Ⅱ型皮肤 6 7名 ,Ⅲ型皮肤 32名 ,受试者无皮肤疾患 ,试验区局部皮肤在至少 6周内未接受UV照射 ,试验期间也不允许再接受额外的UV照射。试验期间受试者照射UV(市售晒床 ,为一种UV照射装置 )每周 2次 (2次的间隔时间至少 3d) ,历时 6周。该装置发射的主要为UVA ,其能量为 0 2 7W/m2 ,照射的时间为 7~ 9min ,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抗Ro/SSA血清腹腔注射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敲除小鼠(Dct~(-/-))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对慢性UVA照射诱导表皮细胞凋亡的易感性.方法 将高滴度人抗Ro/SSA血清间断腹腔注射于Dct~(-/-)、鼠与野生型C57小鼠,随后给予小鼠慢性UVA照射.每次照射剂量为10 J/cm~2,共6次,累计剂量为60 J/cm~2.取尾部照射区域皮肤,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经HE染色和TUNEL标记在光镜下分别计数每个视野100个表皮细胞中日晒伤细胞(SBC)数和凋亡细胞数.结果 经慢性UVA照射后,抗Ro/SSA血清注射Dct~(-/-)-小鼠SBC数为(14±1.0)/100个表皮细胞,凋亡细胞数为(62 ±2.7)/100个表皮细胞.血清注射C57野生型小鼠SBC数为(7±0.6)/100个表皮细胞,凋亡细胞数为(30±1.6)/100个表皮细胞,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注射血清的Dct~(-/-)小鼠SBC数为(6±0.9)/100个表皮细胞,凋亡细胞数为(42±2.5)/100个表皮细胞,与注射血清的Dct~(-/-)小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一定浓度的抗Ro/SSA抗体存在时,表皮黑素细胞Dot基因缺陷能增强慢性UVA诱导的表皮细胞凋亡,可能关系到红斑狼疮患者抗Ro/SSA抗体介导皮肤光敏感性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