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利 《陕西中医》2002,23(5):465-466
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景岳全书·汗证》对汗症作了系统的整理 ,认为盗汗属阴虚。《病症指南医寒·汗》谓 :“阴虚盗汗 ,治当以补阴以营内。”《医学正传·汗证》认为 :“盗汗者 ,寐中而通身如浴 ,觉来方知 ,属阴虚 ,营血所主也。大抵盗汗宜补阴降火。”而在临床中遇之盗汗非独阴虚治者甚多 ,若单从阴虚而补阴治之不能药到病除 ,只能辨证施治才能药到痼愈。余在临床中治疗多例盗汗非从阴虚治者 ,现举例如下。   1 瘀血盗汗 张某 ,女 ,48岁。4年前出现不…  相似文献   

2.
治形填精法即填补精血法,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精血之源是藏于命门的真阴.肾为水火之脏,阴阳相生,故填补精血又当配合平补肾阳的药物,即"善补阴者,必以阳中求阴,  相似文献   

3.
<正> 《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景岳全书·传忠录》说:“阳虚者,火虚也,……阴虚者,水亏也”。可见阳虚是指机体的火热阳气亏少,乃至脏腑机能减退,从而表现为一派虚寒的证候。提到阳虚的表现,大家都会想到主要有畏冷,肢凉,自汗,不渴,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胖,面色白,脉沉迟无力等等。然而,这只是阳虚  相似文献   

4.
盗汗为寐中汗出 ,醒来自止 ,故有“眠熟而汗出者 ,曰盗汗”之说。然自古以来盗汗多从阴虚论治。如《医学正传·汗症》说 :“盗汗者 ,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 ,属阴虚 ,营血之所主也。……盗汗宜补阴降火”。《张氏医通·杂门》也认为“包络之火郁发也 ,肾之阴不能藏于密 ,则盗汗出”。此外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也有类似记载 :“盗汗阴虚分心肾 ,心虚有因火伤阴。”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除上述证型外 ,还常见中焦湿热型 ,可用平胃散加黄芩化裁而获显效。典型病例卢某某 ,男 ,5 1岁。主诉 :盗汗一月余。症见 :盗汗 ,每夜均须更衣 1~ 2…  相似文献   

5.
⑤此可以活人。(《三国志·华佗传》)——这书可以救活人命。例中“此”字是近指代词,意为“这”。⑥此浮言之当忌也。(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三《传忠录》下)——这就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话必  相似文献   

6.
试论瘀血与阴虚互为因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阴虚必致瘀,瘀血又伤阴,两者互为因果,往往形成恶性循环,致病情复杂,使治疗困难。前人对瘀血与阴虚的关系虽有阐析,但无系统总结。笔者通过勤求古训,博采众家论述,结合临床实践,试就瘀血与阴虚的关系探讨如下。一、谨求古训,虚瘀互因《素问·腹中论》说:“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可知血枯是一种因少年大失血或酗酒无度、房劳不节,耗伤精血,以致真阴不足,瘀血内结所引起的病证。阴虚则血海不满,血瘀则脉道不通,故见经少甚则经闭。《素问·痹论》亦指出:“病久入  相似文献   

7.
张景岳用熟地发微(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是形的基础 ,形由精生 ,无精则无形 ,所谓“精血即形也 ,形即精血也”。“形以阴言 ,实惟精血二字 ,足以尽之”。“故凡欲治病者 ,必以形体为主 ;欲治形者 ,必以精血为先” (《景岳全书·传忠录·治形论》)。欲填精血者 ,又当以何药为宜呢 ?张景岳首选熟地。这也是张氏一生最具特色之处——善用熟地。试观《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阵》中 2 9方 ,用熟地者2 2方 ,其适应范围 ,遍及肾、脾、肝、心、肺五脏 ,尤其是前三脏。未用熟地的 7方中 ,仍有 3方在加减项内用了熟地。之所以频频赏用熟地之来由 ,似受上述补虚治形学说的影响。张氏认为“…  相似文献   

8.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中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的观点,这观点符合人体生理特点,抓住了人到中年这关键时期,提出了中年修理养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提出了修理养生的方法,对人类的健康长寿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1 夺与“脱”通《灵枢·营卫生会》说 :“故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文中两“夺”字均与“脱”通。夺、脱俱属上古月部字 ,因而例得通假。《史记·匈奴传》:“其老亲岂有不自脱 ,温厚肥美 ,以斋送饮食行戍乎。”《汉书·匈奴传》引此文时“脱”作“夺”。《千金方》卷第二十五说 :“而脱血者无汗 ,此是神气 ;夺汗者无血 ,此是精气。”上句作“脱”,下句作“夺”,表明夺、脱可通。因而上文可写作“脱血者无汗 ,脱汗者无血。”其“脱血”、“脱汗”,亦即“血脱”、“汗脱”,此与《灵枢·决气》中“精脱者耳聋 ,气脱者目不明”,《难经》“…  相似文献   

10.
六角英又名麦穗癀,为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爵床的全草,产于福建西部及赣南的客家地区。民间多有用治疗妇女产后因外感风寒或因产褥劳倦而发热者,其效果极佳。其用法是:将六角英鲜全草40g,加水适量煎服,每日2次,连服1~2天即愈。产后发热多因感染邪毒,瘀血内阻,六淫外侵,血虚阴亏等。如《景岳全书·妇人规》说:“产后发热,有外感风寒而热者,有邪火内盛而热者,有水亏阴虚而热者,有因产劳倦虚烦而热者,有去血过多,头晕闷乱烦热者。”故以六角英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多可收效六角英治产褥热@相鲁闽$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364000@翁翠萍$龙岩市新…  相似文献   

11.
9.2 6 黑疸 :名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酒疸下之 ,久久为黑疸。”10 .17 遗精 :名出《济生方·遗浊》,“遗精白浊二证脉息多涩 ,伤精脉也。”10 .17.1 梦遗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梦遗精滑 ,总皆失精之病……因梦而出精者 ,谓之梦遗。”10 .17.2 滑精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不因梦而精自出者 ,谓之滑精。”10 .18 早泄 :《辨证录·种嗣门》谓 :“男子有精滑之极 ,一到妇女之门 ,即便泄精 ,欲勉图欢不可得 ,且泄精甚薄。”10 .19 阳痿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痿》,“凡男子阳痿不起 ,多由命…  相似文献   

12.
正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如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从阳引阴也。又如引火归源,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也。此即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义。——摘自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  相似文献   

13.
扁桃体炎属中医“乳蛾”范畴。《咽喉脉证通论》所曰“其状或左或右,或红或白,形如乳头,故名乳蛾”。反应性关节炎是指继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出现的一种无菌性炎症性关节病,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属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认为咽喉与肾脏、肝脏有密切关系。古籍中有很多论述。《素问·奇病论》所曰“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景岳全书·卷二十八·杂证谟·咽喉》所曰“阴虚喉痹,皆肾阴亏损,水不制火然”。《石室密录》所曰“阴蛾证,乃肾水亏乏,火不能藏于下,乃飞越于上,乃结成蛾”。临床很多患者在扁桃体感染后出现的关…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无上消化道出血之名称,但有“血证”的记述,如《内经·百病始生篇》云“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更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故上消化道出血当属祖国医学“血证——便血——远血”范畴;究其病因甚多,多数患者有较长胃病史,加之劳倦过度脾气虚衰不能统摄血行,以致血不循经而  相似文献   

15.
“求汗”一法,在外感病原为表证而设。其所用方药,率为辛温或辛凉之品,借辛散之性开发腠理,使其得汗而邪从外出,此其常法。而张景岳“求汗于血”之法,乃除用辛散药外,还必须配合甘温或甘凉的培补之品以充实精  相似文献   

16.
盗汗即睡中出汗醒时则止 ,是汗证中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也许因为出汗的时间多发生于夜间 ,以及在盗汗的部分病人中兼见阴虚的症状 ,故派生出中医“阴虚盗汗”这一基础理论。经过多年临床观察 ,我认为这一理论失之偏颇 ,有碍临床疗效的提高。就盗汗言并非皆阴虚 ,正如《景岳全书·汗证》中说 :“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盗汗必属阴虚也。”盗汗有内伤杂病与外感时病不同性质之分。《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归纳成四种症型 :心血不足 ,阴虚内热 ,脾虚湿阻 ,邪阻半表半里。临床上以虚证为多。从病人就诊的实际状况来看 ,无论自汗、盗汗 ,当汗出…  相似文献   

17.
“气虚发热”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蓓蓓 《陕西中医》2005,26(6):588-590
1如何看待“气虚发热”的表现及病机1.1明·李梃在《医学入门·发热》中述:内伤劳役发热,脉虚而弱,倦怠无力,不恶寒,乃胃中真阳下陷,内生虚热,宜补中益气汤。沈金鳌在其《虚损劳瘵》篇中有如下记载:有气虚发热,必兼少气自汗,体倦心烦,……。《景岳全书》:凡因劳倦而无外感者,或身虽微热而脉见缓大无力,全不紧数;或懒言嗜卧,身常有汗,此即劳发之证。自与外感之头疼脉紧,筋骨酸痛不同。治宜补养为主,气复则愈。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由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内科学》中也有如此描述: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热势或高或低,头晕乏力,自汗…  相似文献   

18.
盗汗乃寐中汗出 ,醒来自止。临床辨证多以阴虚而论 ,阴虚内热则盗汗。《丹溪心法·盗汗》曰 :“盗汗属血虚 ,阴虚” ,阴精亏虚 ,虚火内生 ,阴津被扰 ,不能自藏而外泄 ,循规治之 ,以滋阴泻火为主。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也有因外感、阳虚、血瘀而致者 ,应据因而论 ,现举例如下。1 外感盗汗外感六淫 ,邪自皮毛而侵 ,正邪交争 ,逐邪随汗而出 ,邪出阴时寐中 ,可表现为盗汗。其症 :虽是外感但寒热不著 ,或午后发热 ,头痛鼻塞 ,轻咳 ,口干 ,舌红苔薄白 ,脉浮或小数。治宜疏风解表 ,调和营卫 ,偏风寒用辛温疏散 ,以荆防败毒散加减 ,偏风热辛凉透表 ,…  相似文献   

19.
<正> 盗汗乃系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寐中汗出,醒后自止之症。医者常拘泥盗汗属阴虚之说,使辨治失之偏颇。笔者不揣浅陋,根据临床经验,将辨治盗汗归纳为十法,特录于下,望同道指正。一、滋阴降火法肾主五液,入心为汗。由于房室不节,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久病伤阴,素体阴虚,肾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而现潮热盗汗,虚烦少寐,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等象。《医宗必谈》说“肾阴衰不能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虚实的概念是什么?何谓虚实辨证? 虚,即空虚,不充实、不足的意思。此指人体正气的不足。实,即充实、盛满、有余的意思。此指致病的邪气过盛。正如《景岳全书·传忠录·虚实篇》所说:“虚实者,有余不足也。”《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辨证,是概括和辨别正气的强弱和邪气的盛衰的两个纲领。在临床诊断中辨别证候的虚实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决定指导施治采取补泻的依据。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就是这个意思。二、何谓虚证?何谓实证?虚证和实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是什么? “精气夺则虚”,虚证是正气不足的见证,一般是机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衰退或衰竭而出现的病理状态。形成虚证的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两个方面,但重在后天失养,如饮食失调,后天之本不固;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气血;房室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