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冠肺炎的致病因子,是一种新型的β冠状病毒。目前,新冠肺炎已知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与密切接触传播,以发热、乏力、干咳、气促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1]。重症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如不及时采取机械通气等积极治疗及悉心护理,必将危及患者生命。徐州市定点医院收治的首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现将该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HRCT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HRCT治疗前后影像学表现。结果:16例确诊患者除1例胸部CT表现正常外,其余病例表现两肺胸膜下多发斑片状、结节状阴影,7例伴小叶间隔增厚,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治疗后1例患者症状加重,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其余胸部CT阳性患者两肺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HR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早期发现病变有一定意义。新冠肺炎预后较好,老年患者病灶吸收较年轻患者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3月1日入住辽宁省2所新冠肺炎集中收治医院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定义的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结果纳入重症新冠肺炎17例,其中重型15例,危重型2例。17例患者均存在发热,14例发生肝损伤,5例肌酸激酶升高,6例乳酸脱氢酶升高,13例出现D-二聚体升高。所有患者胸部CT均呈双肺典型病毒性肺炎表现。所有患者均需要氧气支持治疗。患者主观感受发病至出现呼吸困难中位时间8 d(1~15 d),但实际开始接受氧气治疗时间为发病第3天(1~16 d)。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8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截至2020年3月16日,治愈出院16例,死亡1例。治愈患者发病至病毒核酸阴转中位时间(咽拭子、痰液RT-PCR检测)27 d(14~50 d)。结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发热持续时间长、淋巴细胞计数早期下降,随病情改善后回升,可伴有肝损害、心肌损害等,双肺典型病毒性肺炎影像表现。经鼻湿化高流量吸氧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氧气供应。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肺部渗出、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经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向好的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也于2月18日修订至第六版。临床一线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争议最大的莫过于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治疗重症新冠肺炎时如何掌握激素的合理应用,以及笔者的一点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2019年12月COVID-19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五版,首次将疑似病例中具有肺部影像学特征者纳入临床诊断病例。肺部影像学检查主要是以胸部CT(尤其是HRCT)为主、X线胸片为辅。目前国内外影像专家对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形成影像诊断共识:胸部高分辨CT(HRCT),小于或等于1mm层厚,是当前筛查与诊断的主要手段。突出了胸部CT影像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循证诊断下的临床诊断指标中的重要角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的制定将进一步增进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影像诊断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掌握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及CT影像指标之间的互补关系,做出客观诊断。 本指南将由中国传染病放射学主任委员牵头组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委会、中华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感染影像专委会、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等专家团队共同制定。 推荐COVID-19首选和主要的成像技术是肺部HRCT(证据级别:Ⅱ,推荐强度:强)。根据病变范围与类型将CT表现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与转归期。胸部X线对检出早期病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低,容易漏诊,仅适应于基层医院,不推荐使用(重症患者推荐强度: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全文主要内容包含:影像学诊断标准、推荐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学特征、新冠病毒性肺炎早期、进展期、重症期与转归期影像学特征、特殊人群的影像学表现、影像学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流程:流程图等几大方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影像同仁提供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及鉴别病例等丰富信息,以期达到早诊断、早控制、早治疗的目的,共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四川省遂宁地区首发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救治特点,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合理防治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收治的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男3例,女6例,年龄24~35岁。发病初期大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有1例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仅有1例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患者初期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WBC)正常,淋巴细胞值有降低,且大多有肌酶谱的轻度异常; 9例患者均有胸部CT异常。入院后均予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病毒治疗,最终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均有肺部影像学典型表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予以抗病毒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的抗病毒药物与此类患者常见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指南推荐用药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进行全面筛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各方案及指南中的推荐治疗药物进行汇总,利用Lexicomp数据库对指南中推荐的药物进行相互作用筛查。结果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与高血压指南推荐药物间相互作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19条,氯喹9条;与糖尿病指南推荐药物间相互作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4条,氯喹30条;与心肌梗死指南推荐药物间相互作用:利巴韦林1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19条,氯喹6条;与COPD指南推荐药物间相互作用:干扰素α-2b 2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8条。结论新冠肺炎患者若同时服用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可能存在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临床治疗及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与经济的发展,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我国疫情全面放开之后,2023年5月份又迎来第二波感染高峰。中医防治新冠肺炎的非药物方法有艾灸、针刺、穴位贴敷、耳穴、推拿、传统功法等,疗效较为明确,并具有副作用较小、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本文对中医非药物疗法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关于中医非药物方法防治新冠肺炎的研究以可行性和理论探讨为主,缺乏大样本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老年重症患者因高龄、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处于代偿边缘等一系列问题,在感染新冠肺炎后,易进展为重型和危重型。本文总结了新冠肺炎老年重症患者救治的经验,通过在原发新冠肺炎控制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重视器官功能维护及并发症预防、早期评估患者的病情风险、实施康复及心理护理,为以后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及呼吸困难等,多数患者经积极抗病毒等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少数重症患者效果差,需警惕合并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的可能。AFO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罕见病理学类型,可以是特发性或继发性,激素抗炎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早期识别新冠肺炎合并AFOP对临床疗效有显著改善。本文34岁女性患者,确诊新冠肺炎入院,予以抗病毒及强力抗菌等对症处理后患者疗效差,病情进一步进展,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考虑合并AFOP的可能,予以激素抗炎治疗,患者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明显改善。提示新冠肺炎患者需警惕合并AFOP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正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感染后潜伏期为1~14 d,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1])。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WHO已将该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目前研究提示新冠病毒通过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ACE2)受体进入宿主细胞,引起肺损伤、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紊乱。本文对涉及ACE2结构和功能、ACE2分子在新冠病毒感染及COVID-19病情进展中的作用、以ACE2/ACE轴为靶点进行COVID-19治疗的各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同行快速了解新冠肺炎发病机制,及开展后续临床相关研究及治疗、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已经造成全球超五亿人次感染。由于病毒变异等原因,我国基础疾病导致的高龄重症患者明显增加,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龄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进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重症或基础疾病重型,预后不佳,采用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预防高危患者重症化;强调重症规范管理和基础疾病的专科化诊疗,关注肺与肺外器官保护;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是降低患者重症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自2020年初被发现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是目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早期呼吸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与生活质量,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在简述新冠肺炎的病原学、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内科治疗等新冠肺炎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重点对于不同类型的新冠肺炎的康复目标、康复治疗方法、营养治疗及心理治疗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找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展期的独特CT征象,以便更好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汇总3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展期患者多次CT扫描图像和临床资料,统计其中间质性肺水肿和肺部实变特殊征象发生的频数和率,并进行分析。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展期特殊CT征象发生率高,包括间质性肺水肿的Kerley线(28/31,90.32%)、肺部实变的黏液栓征(31/31,100.00%)、坠积征(29/31,93.55%)。还发现黏液栓征的分布范围和进展期临床危重程度呈正向相关。而磨玻璃影、结节实变病灶、白肺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发展时期相同病理改变由轻到重的过程。结论:识别出新冠肺炎进展期特殊的CT表现,可以更好地协助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被宣布为世界大流行疫病,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决胜时刻,这场波及全球的抗疫情战役刚刚打响~([1-3]),根据目前已知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可能存在的气溶胶和粪-口传播,人群普遍易感[4-6],因此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内镜诊疗中感染防控非常重要。不仅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及DR的影像学表现、演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其中治愈出院42例、死亡3例、重症7例、治愈10日后再度检出核酸阳性1例,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分期演变及临床价值。结果 CT早期呈现片状、结节状磨玻璃影伴增粗的血管影,其余肺组织可以完全正常;进展期双肺出现纤维化灶、模糊的实变影,少数可见胸腔积液、含气囊腔;吸收期磨玻璃影逐渐消散,实变影边缘清楚,纤维性病灶增多;符合出院标准的病例肺内仍存在少许磨玻璃影、实变影。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符合病毒性肺炎征象并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病变的分期演变对于临床治疗与出院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1月婴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胸部HRCT表现。患儿有武汉疫区滞留史,咳嗽、流涕2天就诊,COVID-19核酸检测阳性。胸部HRCT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双肺多发云絮状淡薄密度影、磨玻璃影,以双肺胸膜下外围明显,右肺上叶实变影。  相似文献   

19.
赵巧云  李俊  田甜  邱盼  胡攀  张倩 《当代护士》2021,28(3):142-145
总结了7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本文重点通过对7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采取单间隔离、抗病毒、氧气疗法、止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等对症治疗,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等,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认为通过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席卷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早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胸部影像学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1]。本院是岳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救治医院。2020年2月13日,本院对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发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进行了腹腔镜探查穿孔修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