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志才 《养生月刊》2008,29(3):196-199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汉代淮南王刘安招集四方学者,用集体智慧编著的一部道家名著。《淮南子》是一本探讨天地自然以及宇宙万物和治国平天下的小百科全书。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子》又集道家的大成。”《淮南子》是适应西汉时期大一统的政治需要,以道为纲领对先秦的学术成就作了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2.
庄子     
历史文件中关于庄子是何处人士的记载颇少,仅《史记》中有“蒙人”的记载。蒙为何地?后人多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宋蒙地,即今之商丘附近。庄子名周,字子休,约生活在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在世约83年。  相似文献   

3.
五行配时空的演变过程及其原理溯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行配时空的演变过程五行与时空的配属关系,在汉以前的非医学著作中,木、火、金、水分属春、夏、秋、冬四季与东、西、南、北四方,土位居中央,各家所论皆相一致。所不同者是土如何主时?一者认为土王四季或寄王于四季之末十八日,如《管子·四时》、《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一者认为土主季夏,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亦即农历六月,如《淮南子·时则训》等;一者认为土与木、火、金、水平分一年,各主七十二日,如《管子·五行》、《淮南子·天文训》、《春秋繁露·治水五行》等。在今本《内经》中,皆可寻觅出上述三种说法之孑遗,但…  相似文献   

4.
明代医家赵献可在其著作《医贯》卷五中言:"昔汉武帝病渴,张仲景为此处方,至圣玄关,今犹可想,八味丸诚良方也。"[1]刘彻为西汉时第五位皇帝,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8年在位,而张仲  相似文献   

5.
何梦瑶,清代名医,字扳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医碥》为其代表作。《医碥》共7卷,刊于1751年。对于该书的评价辛昌五《医碥》序开言即道:“王金坛先生《证治准绳》脍炙人口,予友何西池称为近代医书之冠。虑其奥博难读,因作《医碥》以羽翼之。”将此书与《证治准绳》相提并论。何梦瑶在自序中则说:“或曰:方今《景岳全书》盛行,桂、附之烈,等于岘冈,子作焦头烂额客数矣。人成谓子非医病,实医医,是书出,其时医之药石欤?‘碥’当作砭。予笑而不敢言。”在其凡例中更明言:“今日桂附之毒,等于刀钜。梦瑶目睹时弊,不得不救正其失,初非偏执,读者幸勿以辞害意”,似有默认其针砭时医之意。  相似文献   

6.
享受平静     
梁占生 《气功》2009,(1):48-49
西汉养生家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有云:“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意思是说,人的精神气志,在平静中能得到修养充实,使身体日渐强壮;反之,躁动则会耗费生命,使人容易衰老。可见“静”与生命之“壮”的关系相当密切。  相似文献   

7.
医和,春秋时期秦国人。据《左传》、《困语·晋语》记载,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姬彪(公元前557~公元前532年)有疾,求医于秦国,秦景公赢后(公元前576~公元前与37年)派遣医和往诊,医和诊病后说:曩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相似文献   

8.
《易经》为“群经之首”,为儒道两家所共同尊崇,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受瞩目的一部著作。张其成认为《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是中国文化的主干,正是《周易》以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水,汇成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因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医学与之亦有不解之缘。“医源于易”及“医易同源”的说法已广泛流传于世。认为中医学在肇始之初就采用了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易》学作为其哲学基础。而有些医家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易》与《内经》有相当大的差别,《易》为占筮之书,承认鬼神的存在,而《内经》不信鬼神,明确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认为“医易非同源,医理有易理”而已。但无论如何,对于《内经》与《易》的文化姻缘,其上下的连属关系是不容否认的。  相似文献   

9.
枸杞是常用的著名中药,也是药膳的主要饵料之一,以宁夏主产,子大色红味甜者最佳。据传枸杞的得名来自道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书言千载拘杞,其形似犬(狗),故得枸名。”由于枸杞的特殊药理作用,道家将其视为仙药,叫作“仙人杖”、“仙王母杖”,并有狗入土而化作枸杞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马蜂窝,中医称其为蜂房。蜂房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日本长脚胡蜂或异腹胡蜂的巢。全国均有,南方尤多,秋冬二季采集。晒干或略蒸,除去死蜂、死蛹,晒干。生用或炒用。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之效。历代医家对其功用多有精辟的见解。《神农本草经》:“主惊痫瘼癜、寒热邪气、癫疾、肠痔。”《名医别录》云其“疗蜂毒、毒肿”。《日华子本草》曰:“治乳痈、恶疮,煎水漱牙齿痛、痢疾。”《本草纲目》曰:“露蜂房外科齿科及它病用之者,亦皆取其以毒攻毒,兼杀虫之功耳。”《本草汇言》解其能“驱风攻毒,散疔肿恶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益母草,又名坤草、茺蔚草,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全草、子均可入药,有“妇科要药”之称。《本草纲目》言“此草及子皆充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称。”  相似文献   

12.
华安 《家庭中医药》2006,13(3):12-12
枸杞是常用的著名中药,也是药膳的主要饵料之一,以宁夏主产、子大色红昧甜者最佳。据传枸杞的得名来自道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书言千载枸杞,其形似犬(狗),故得枸名。”由于枸杞的特殊药理作用,道家将其视为仙药,叫作“仙人杖”、“仙王母杖”,并有狗入土而化作枸杞的传说,《续仙传》载:一位后生在树丛中看到两只花犬,他去追赶时,两只花犬跑到枸杞树下就不见了,他掘开泥土发现枸杞的根与花犬十分相象,他把枸杞根煮而食之,遂得道成仙。  相似文献   

13.
楚宫腰细     
此典故在《韩非子》、《墨子》、《管子》、《荀子》、《尸子》等多种书籍中出现过,基本意思大体上是一致的。如《韩非子·二柄》中说:“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所以“楚腰”、“细腰”、“纤腰”、“楚宫腰”、“楚宫衣”等成了那一时代美女子的代表,有时也多少带点刻意取宠的贬意。在历代诗人中,李商隐写此事最多,什么“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长长汉殿眉,窄窄楚宫衣”、“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等,抒怀之中也多少反映出点作者的审美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金谷园     
李时珍晚年,以衰弱多病之躯,不远数千里,携带五十二卷《本草纲目》,从家乡湖北蕲春跋涉至江苏太仓,谒见医学外行王世贞,“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王何许人,值得时珍如此孜孜以求?王乃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早年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李死后,王独掌文坛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明史》本传)。王世贞并未辜负李时珍的切盼之情,所作序文,不仅高度概括《本草纲目》的巨大价值,而且运用丰富的文学语言描绘其丰富、深邃、细微之特色:“如入金谷之园,…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内经》神之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瑞 《国医论坛》2000,15(4):47-48
神为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论神必言形,写形必察神。探究《内经》中“神”之特性,离不开哲学思想对其的渗透和影响。1 自然性就“神”的起源而言,早期发轫于上古哲学思想,如《易·系辞》曰:“阴阳不测谓之神。”即将自然界一切神奇的不易把握的运动变化,看作是非常神秘的,概言为“神”。对此《荀子·天论》补充道:“列星随旋,日月遵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夫是之谓‘神’。”言“气能生神”、“气乃神之祖”,强调神为自然界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淮南子·泰训》篇形象喻为“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  相似文献   

16.
板栗,又称栗子、栗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余年栽培史。《诗经》中就有“树之榛栗”的诗句,《吕氏春秋》也说:“果之美者有冀山之栗”,唐代杜甫咏叹“尝果栗皱开”,宋代晁公翔赞道:“风韵栗房开紫玉”。  相似文献   

17.
中医疫病学之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乃光 《北京中医》2006,25(3):178-180
4 古代疫病防治举要 古代中国是个大疫不断的国家。自《史记》记载的公元前243年秦始皇赢政4年“天下疫”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共有大疫500余次。  相似文献   

18.
文苕 《养生月刊》2014,(9):I0001-I0001
说起“吃饭防噎”,我们不禁想起《淮南子》中“有以噎死而禁天下之食,则悖矣”的话,这就是成语“因噎废食”。可见吃饭太快、太猛,会发生食物阻塞食道,甚至是会噎死人的。此谚语宣传的核心——吃饭要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至于“走路防跌”,在这里是作为“吃饭防噎”的衬语,以进一步强调吃饭要细嚼慢咽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医对精神病的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我们祖先就对精神病有过记载。《尚书·微子》中有“我其发出狂”一句,表明殷代已有“狂”这种病名。“狂”在病态方面的表现是发痴、放荡,即通常所说的“疯疯癫癫”。此外,在《诗》、《易》、《礼》、《左传》、《荀子》、《韩非子》、《史记》等...  相似文献   

20.
《内经》“血脉气化”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在描述经脉时大量引用了“血气”或“气血”等词,对此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是“血”与“气”二词的连用,是词语从单个词素向复合词语转化的表现。笔者认为,这不仅是构词上的问题,还反映了某种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1 言“血气”,重在“气” 《内经》言经脉之“气”与“血”,只有多少之别,并无有无之分,大致有“多气多血”、“多气少血”、“少血多气”、“少血少气”四类(《灵枢·九针诊》)。《素问》、《灵枢》、《太素》、《甲乙经》等对此记载虽不十分一致,但直至《甲乙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