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治疗肝硬变腹水的有效方药.方法具有腹膜淋巴孔调控作用的丹参配合活血化瘀的桃仁、川芎组成丹参桃芎汤对肝纤维化造模小鼠进行腹膜淋巴孔调控与尿离子浓度变化的实验,并经扫描电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定量分析.结果预防组、治疗组腹膜淋巴孔孔径、密度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尿离子测定,治疗组不及预防组.结论丹参桃芎汤是治疗腹水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方药。方法运用由4味中药组成的二参泽术汤对肝纤维化造膜小鼠进行腹膜淋巴孔调控与尿离子浓度变化的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二参泽术汤的利水作用。结果预防组、治疗组腹膜淋巴孔的孔径、密度和尿离子浓度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参泽术汤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方药。方法:运用由4味中药组成的二参泽术汤对肝纤维化造膜小鼠进行腹膜淋巴孔调控与尿离子浓度的实验,并通过扫描电镜,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二参泽术汤的利水作用。结果:预防组,治疗组腹膜淋巴孔的孔径,密度和尿离子浓度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参泽术汤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泽泻汤加味方对高盐高血压大鼠的降压疗效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高盐饲料饲养22周造成高血压模型,分模型组、缬沙坦组、泽泻汤加味方高剂量组、泽泻汤加味方中剂量组,加上正常组,每组10只,共5组.在第23周,除正常组外,对各组大鼠施相应干预措施.干预8 w后,全自动生化仪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ALB);放免法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在各时间段,中药高剂量组与缬沙坦组降压疗效相当(P>0.05).与正常组比,其余四组的BUN升高(P<0.01);其余四组的Scr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泽泻汤加味方高剂量组的24h尿ALB明显降低(P<0.01);泽泻汤加味方中剂量组的尿β2 -MG降低(P<0.05).结论 泽泻汤加味方对高盐高血压大鼠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且对其肾功能亦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方银杏叶胶囊对大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叶胶囊(CGB)的保肝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比较CGB与银杏叶提取物(GB)对大鼠肝脏功能保护作用。结果:CGB高、中刺量组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GB组大鼠血清ALT、ALP、TBi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但AS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GB与GB均有改善免疫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效应,但CGB作用优于CB。  相似文献   

6.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9):1013-1016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和Na+/H+交换在表皮生长因子(EGF)促人肝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21,给以EGF 10-9 mol·L-1,以3H-Thymidine(3H-TdR)掺入法,检测肝癌细胞DNA合成的速率.并分别用蛋白激酶C阻滞剂H-7 50μmol·L-1和Na+/H+交换阻滞剂amiloride 0.1mmol·L-1阻断EGF对肝癌细胞的促生长作用.结果 EGF 10-9mol·L-1可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掺入值为(1880±281)·min1·孔-1,与对照组掺入值(1353±175)·min-1·孔-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H-7或amiloride,掺入值分别为(1179±150)·min-1·孔-1和(1392±152)·min-1·孔-1,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而H-7,amiloride与EGF合用,掺入值分别为(1241±147)·min-1·孔-1和(1380±189)·min-1·孔-1,与EGF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EGF能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蛋白激酶C和Na+/H+交换在EGF的促肝癌细胞生长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提取物大黄酚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Ⅰ型(Col-Ⅰ)、Ⅲ型胶原(Col-Ⅲ)、盘状结构域受体(DDR)2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用大黄酚干扰24 h,观察细胞生长特征,并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印迹检测Col-Ⅰ、Col-Ⅲ、DDR2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分为对照组、TGF组和大黄酚组。结果 TGF-β1、大黄酚上调DDR2表达,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组Col-Ⅰ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酚组Col-Ⅰ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组Col-Ⅲ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酚组Col-Ⅲ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1/G0期细胞比例,TGF-β1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酚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S期细胞比例,TGF-β1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黄酚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G2期细胞比例,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黄酚和TGF-β1对培养成纤维细胞的DDR2、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并能影响其细胞周期。TGF-β1作用是通过上调Col-Ⅰ表达促进组织修复,而大黄酚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降低了G1/G0期细胞比例而增加细胞增殖活性来促进组织修复,同时上调DDR2,增加Col-Ⅰ降解,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8.
辣椒素对电针调控胃运动的影响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辣椒素毁损感觉神经生长的情况下,对电针调控胃运动的影响作用及意义。方法电针刺激经辣椒素干预大鼠足三里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电生理的方法,检测原癌基因c fos在中枢延髓的孤束核(NTS)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DMV)中的表达以及中枢延髓的孤束核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中神经元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浆膜法观察胃电的变化情况。结果辣椒素针刺组胃电的波幅和频率与生理盐水针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 ,生理盐水针刺组胃电的波幅和频率与单纯生理盐水组胃电的波幅和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原癌基因c fos在孤束核及迷走神经背运动核中的表达,辣椒素针刺组阳性率与生理盐水针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 ,生理盐水针刺组阳性率与单纯生理盐水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辣椒素针刺组NTS与DMV内神经元细胞放电频率的变化与生理盐水针刺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而与辣椒素非针刺组及单纯生理盐水组未见有明显差异(P >0 .0 5 ) ;同时,生理盐水针刺组NTS与DMV内神经元细胞放电频率与单纯生理盐水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电针对胃运动具有调控作用,且电针对穴位的作用性质可能是一种伤害性刺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80只雌性大鼠随机均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桂枝茯苓胶囊低剂量组(0.5 g/kg)和高剂量组(1.5 g/kg),其中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桂枝茯苓胶囊低、高剂量组连续给药,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培养28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caveolin-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对两者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桂枝茯苓胶囊低、高剂量组caveolin-1的表达升高,而VEGF表达降低,相比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桂枝茯苓胶囊高剂量组caveolin-1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而VEGF表达则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存在剂量依赖效应;VEGF表达与caveolin-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_(低剂量组)=-0.65,P0.05;r_(高剂量组)=-0.61,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能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caveo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其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caveolin-1蛋白与VEGF蛋白的相互作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蛋白激酶C和Na+/H+交换在EGF促肝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 C 和 Na~ /H~ 交换在表皮生长因子(EGF)促人肝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无血清 RPM11640培养基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给以 EGF 10~(-9)mol·L~(-1),以~3H-7hymidine(~3H-TdR)掺入法,检测肝癌细胞 DNA 合成的速率.并分别用蛋白激酶 C 阻滞剂 H-7 50μml·L~(-1)和 Na~ /H~ 交换阻滞剂amiloride 0.1 mmol·L~(-1)阻断 EGF 对肝癌细胞的促生长作用.结果 EGF 10~(-9)mol·L~(-1)可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掺入值为(1880±281)·min~(-1)·孔~(-1),与对照组掺入值(1353±175)·min~(-1).孔~(-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 H-7或amiloride,掺入值分别为(1179±150)·min~(-1)·孔~(-1)和(1392±152)·min~(-1)·孔~(-1),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而 H-7,amiloride 与 EGF 合用,掺入值分别为(1241±147)·min~(-1)·孔~(-1)和(1380±189)·min~(-1)·孔~(-1),与 EGF 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EGF 能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蛋白激酶 C 和 Na~ /H~ 交换在 EGF 的促肝癌细胞生长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苦参碱抗免疫性肝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40  
目的通过对苦参碱抗免疫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为中药治疗免疫性肝损伤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丹参对照组、苦参碱治疗1组和苦参碱治疗2组,后4组大鼠给猪血清ip,7wk以复制肝损伤动物模型,然后分别利用丹参注射液和苦参碱注射液对大鼠进行治疗,共4wk. 实验起11wk后处死动物,经心脏取血,离心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ALT,BUN含量,A/G值,LN,HA含量,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剖腹取肝组织制作光、电镜标本检查.结果实验对照组大鼠血清ALT,BUN,A/G,LN,HA,SOD,MDA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丹参组和苦参碱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较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光镜下观察:实验对照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细胞受损,胶原纤维面密度远远大于其他组;而丹参组和苦参碱治疗2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肝细胞损伤不明显;丹参和苦参碱组间质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 电镜下观察:丹参和苦参碱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较,肝细胞变形很少,线粒体膜未见损伤,细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形态与正常对照组近似,基质内胶原纤维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抗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提高姜黄素治疗肝癌生物学效应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方法:对比观察脂质体-姜黄素水溶制剂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Bax、Bcl-2的影响.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观察脂质体-姜黄素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技术)观察脂质体-姜黄素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脂质体-姜黄素对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0μg/ml、5μg/ml、2.5μg/ml脂质体-姜黄素对Bel-740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其抑制率分别为38.67%、26.67%和17.33%,与同浓度的姜黄素的抑制率(29.33%、20.00%、5.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增殖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高而有加强趋势,3个有效浓度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10μg/ml、5μg/ml、2.5μg/ml脂质体-姜黄素处理组Bel-740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8.9%、43.4%、26.9%,与同浓度姜黄素组的Bel-7402细胞凋亡率(53.3%、30.2%、14.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脂质体-姜黄素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脂质体能显著提高姜黄素对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脂质体-姜黄素对Bax、Bcl-2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与正常人群体液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并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及血液透析 (HD)患者的体液状况。方法 通过无创性方法 (Xitron 42 0 0生物电阻抗分析仪 )分别测定 45例CAPD患者、44例HD患者和 46例正常人的细胞外液 (ECW )、细胞内液 (ICW )和总体液量 (TBW ) ,用标准体重 (身高 -10 5 )进行标准化后比较。结果 CAPD组标准化细胞外液 (nECW )比HD透析前、HD透析后及对照组均高。HD透析前组nECW比对照组高 ,但透析后组与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D透析前与透析后组的标准化细胞内液 (nICW )没有显著变化 ,但是与CAPD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而CAPD组与对照组间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在体液分布 (ECW /TBW )上 ,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CAPD组与HD组患者间干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CAPD组患者体重与干体重之差为 ( 2 .6± 2 .4)kg ,与HD透析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而与HD透析后组 [( 0 .3± 2 .5 )kg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慢性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比血液透析患者更严重的容量超负荷。而腹透患者体液过多的原因可能与其过多水分摄入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茯苓酸在BALB/c鼠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中的疗效以及对Caspase-3和Akt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BALB/c小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茯苓酸组共三组,每组50只。制备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后茯苓酸组腹腔注射茯苓酸提取液0. 1mL/g,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0. 9%氯化钠注射液0. 1mL/g,每日1次,连用15d。在第4、8、15d取出心脏,并进行病理学检查、Caspase-3及Akt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肌病理积分、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茯苓酸组心肌病理积分显著降低(P 0. 05);茯苓酸组Caspase-3表达活性相对较低,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对照组Akt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5),茯苓酸组Ak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 0. 05)。结论茯苓酸可能是通过上调Akt蛋白的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来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炎性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酒客乐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白酒-吡唑-橄榄油的混悬液灌胃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组、治疗组及酒客乐高、低剂量预防组。实验第12周后,除治疗组外,采集标本;治疗组于实验第16周后采集标本,观察酒客乐对大鼠体重、肝功能、血清PⅢP、LN含量以及肝脏病理形态改变、肝脏表达TGF-β1水平的影响。结果:造模组大鼠体重、血清ALT、AST、PⅢP、LN、肝脏表达TGF-β1水平、肝脏病理形态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酒客乐高剂量预防组大鼠体重增长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酒客乐高、低剂量预防组、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PⅢP、LN含量明显低于造模组(P〈0.01)。酒客乐能减轻大鼠肝脏病理形态改变,抑制其肝脏TGF-β1产生,酒客乐高、低剂量预防组、治疗组大鼠TGF-β1水平含量明显低于造模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酒客乐具有防治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①直接作用:抑制肝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减轻肝脏病理形态改变;②间接作用:保护肝功能,增强免疫功能,纠正肝脏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观察。观察组31例,应用薄芝糖肽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薄芝糖肽每日静点4ml,连用3周,休息1周,用2周期。对照组29例,单用化疗药物治疗。两组化疗用药方案大致相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象变化、生活质量、毒副作用等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CR+PR)在观察组为74.2%,对照组为68.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常规(WBC、RBC、Hb、PLT)在观察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毒副作用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薄芝糖肽具有良好稳定化疗病人血常规,改善病人全身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丸最早记载于宋代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其组成为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等,功能滋补肝肾。后经历代医家发展与创新,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现将近十余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药理研究1.1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超短波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住院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各30例,2组间使用相同的抗结核药物常规剂量、疗程及抽胸液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超短波进行物理治疗.结果 治疗组及观察组对大量、中量、少量胸液的治疗作用,各组间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抽胸液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病例平均抽胸液总量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3.836 P<0.01).结论 超短波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顽固性、多房包裹性胸腔积液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调控Hedgehog(Hh)信号通路抑制HSC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引进人肝星状细胞系HSCLX2,常规培养及传代,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药物作用24h后收集细胞,测定各组Hh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Glil、Shh、Ptc、Smo的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PDGF-B的水平。结果:模型组HSC细胞Hh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Shh、Ptc、Smo、Glil mRNA表达均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Shh、Ptc、Smo、Glil mRNA表达较模型组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SC诱导活化后,模型组TGF-β1及PDGF-B合成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抗纤软肝颗粒中、低剂量组TGF-β1及PDGF-B合成较模型组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下调Hh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Gl订及相关信号分子Shh、Ptc、Smo的表达,从而抑制HSC活化,减少TGF-β1、PDGF-B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超短波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住院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各30例,2组间使用相同的抗结核药物常规剂量、疗程及抽胸液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超短波进行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及观察组对大量、中量、少量胸液的治疗作用,各组间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抽胸液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病例平均抽胸液总量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3.836 P〈0.01)。结论超短波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顽固性、多房包裹性胸腔积液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