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草药引起中毒性肝病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中草药引起中毒性肝病的病理变化王希海综述黄光照审校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同仁医院(王希海)同济医科大学(黄光照)中草药中毒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肝脏因其重要的解剖位置、巨大的代谢机能、对有毒物质反应的敏感性,在临床上中毒性肝病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及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情况,其中28例因显著消化道表现而行胃镜检查。结果43例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伴黄疸和头晕;血清总胆红素为(16.5±13.4)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73±171)U/L,甘油三酯为(1.31±0.74)mmol/L,前白蛋白为(224±64)mg/L;28例患者胃镜下表现为轻度至重度浅表性胃炎,未见溃疡。其中糜烂明显6例,胆汁反流9例,食道霉菌5例(17.9%)。病理学检查示轻度浅表性胃炎14例,中度6例,重度8例;5例患者HP阳性,11例表现为粘膜下出血;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6天。结论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肝脏损害程度似较轻,但恢复较慢,消化道症状重,多伴有浅表性胃炎表现。 相似文献
4.
我院感染科2005年12月16日~2005年12月21日收治急性中毒性肝病6例,其中重度2例,中度4例,均为山东灶户化工厂职工,从事不同的工种,但均接触对硝基邻甲苯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1)发病前均有对硝基邻甲苯胺接触史,几乎同时发病;2)有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腹泻等症状;3)有中、重度黄疸,不同程度的肝脏肿大、腹水、肝区叩痛等体征; 相似文献
5.
胆汁淤积性肝病可并发骨质疏松,发生非外伤性骨折,但其病因、病理生理仍不清楚。本就其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肝功能变化及其与二甘醇中毒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4例慢性肝病患者误用二甘醇前后的临床资料及8周内肝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二甘醇中毒的危险因素.结果 64例慢性肝病患者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15例(23.4%)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表现.12例(占中毒病例的80.0%,误用二甘醇病例的18.7%)在暴露后7 d内死亡.静脉误用二甘醇后可引起轻度的肝损害,表现为早期(6周内)、一过性(1周)总胆红素加深、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增高,胆碱酯酶轻度下降,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胆固醇在使用前后及中毒组与无中毒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中毒组9例凝血酶原活动性下降,12例白蛋白下降(P<0.05).2例中毒患者出现腹胀加重,其中1例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另1例出现肝性脑病,最终需肝移植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中毒组全为男性,r=4.266,P<0.05)及用二甘醇前黄疸水平(r=7.640,P<0.01)与二甘醇中毒发生与否有关.结论 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仅部分患者出现二甘醇中毒,但中毒者病死率极高.二甘醇可以加重肝功能损害,但多为轻度短暂肝功能变化,仅极少数发生二甘醇中毒的患者在出现肾损害同时出现肝病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7.
胆汁淤积性肝病可并发骨质疏松,发生非外伤性骨折,但其病因、病理生理仍不清楚。本文就其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院2000年—2006年12月收治的由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32例进行分析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为2000—2006年我院诊治的由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病患者。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64±10.12)岁。记录每位患者用药史、临床症状、体征、ALT、AST、TBil、DBil、GGT、ALP水平,以及治疗情况和转归。对所有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进行随访。临床分型参照国际药物性肝损害分型标准[2]分为三型,即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结果一、患者服用中…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目的:分析西南地区各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43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清生化学、自身抗体、肝组织病理等指标的差异,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1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4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OS)80例。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7岁,男女比为1∶6;各组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各组 ALT、GGT、TBil等血清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 组血清自身抗体以ANA(+)为主,PBC 组中以AMA(+)、AMA-M2(+)为主,OS组兼有AIH 及PBC自身抗体的特点;各组肝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小胆管炎症及纤维增生。结论在我国西南地区AIH、PBC、OS多为50岁左右的围绝经期女性。综合分析临床表现、血清生化学指标、免疫球蛋白亚型、自身抗体等指标有助于确诊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活组织检查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中毒性重型肝炎1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重型肝炎病因以肝炎病毒为主 ,中毒导致的重型肝炎较为少见。本文就我院 5年收治并资料完整的 10例中毒性重型肝炎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1995年至 2 0 0 0年的 5年间 ,我院收治了 10例由于服药或误食毒物而导致的重型肝炎 ,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5例 ,年龄为18~ 5 6岁 ,平均 33岁。二、方法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服药史、服药时间长短、进食情况、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标志及治疗结果进行综合诊断。根据 1995年北京第五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作全面检查 ,6例急性重型肝… 相似文献
14.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以异常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的慢性肝、胆疾病综合征,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eholangitis,PSC).由于本组疾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各个疾病的临床表现、生化、免疫学检查和组织学变化有交叉重叠,故而提出了"重叠综合征"一词,临床上以AIH-PBC、AIH-PSC和PBC-PSC重叠常见.本文现将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其诊断重叠综合征的诊断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急性腹痛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可发生多种不同的肝病 ,本文仅对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妊娠期肝病进行简要介绍。1 子痫前期和子痫性肝病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浮肿。子痫除具有以上特点外 ,尚有抽搐。目前认为该病与内皮反应异常有关。内皮反应异常导致高血压和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该病最常见的症状为右上腹痛 ,尚有恶心和呕吐等。实验室检查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 ,胆红素水平仅轻度升高 (通常 <85μmol/L) ,血小板计数可能减少 ,但凝血试验常正常。组织学发现为门脉周围出血 ,窦状隙纤维蛋白沉积 ,偶有门脉周围肝细胞坏死。对出现肝脏损害的…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30例HBV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V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病的近期疗效。选择1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2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100mg/d),观察6个月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病毒学指标、Ch ild-Pugh记分及HBV DNA变化情况。提示拉米夫定能迅速有效地改善多数HBV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使患者HBV DNA阴转,可提高HBV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病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糖尿病性肝病 (Diabeticliverdisease ,DLD)的发病特点 ,现将 2 0 0 0年~ 2 0 0 3年我院的 12例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均符合 1999年WHO糖尿病 (DM )诊断标准 (男 9例 ,女 3例 ) ,年龄 33~ 72岁。 7例为初次发现DM ,5例已确诊 ,时间为 1~ 10年 ,无 1例有嗜酒史。已确诊的 5例均没使用胰岛素 (INS)。 2例无症状 ,10例有乏力、“3多 1少”症状 ,其中 2例伴腹胀、食欲不振 ,1例伴肝区疼痛。 8例肝脏肿大 ,质地中等 ,表面光滑 ,1例触痛。 3例明显蜘蛛痣 ,4例巩膜轻度黄染。血常规均正常 ,尿糖均阳性 ,尿酮体阳性 5例 ,… 相似文献
18.
19.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身免疫性肝病(AIH、PBC及PS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染、自身免疫紊乱、遗传易感性等3个方面.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