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工肝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 (简称人工肝 )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为肝衰竭患者提供体外肝功能支持的装置 ,这一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肝衰竭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在各类人工肝装置中 ,以体外培养肝细胞作为生物成分的新型生物人工肝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 ,己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其基本原理是将体外培养增殖的肝细胞 (人肝细胞、哺乳动物肝细胞或肝细胞株 )置于体外循环装置 (生物反应器 )中 ,患者血液 (血浆 )流过生物反应器时 ,通过容器内的纤维素半透膜或直接与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从而达到人工肝支持的目的。生物反应器是生…  相似文献   

2.
生物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病人体外有效的肝支持治疗手段.肝细胞材料作为生物人工肝的主要生物成分,其功能表现决定了肝支持的治疗效果,能够具备成熟肝细胞的所有功能是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最终目标.该文就目前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功能学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体外生物人工肝系统对暴发性肝衰竭兔的支持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培养肝细胞用于生物人工肝及其作为肝移植辅助支持手段的可能性。方法以培养人肝细胞和中空纤维反应器为主要材料构成体外生物人工肝系统,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FHF)免进行人工肝支持实验。结果尽管两组实验动物的存活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支持治疗组兔的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和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肝组织病理检查见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实验所用肝细胞保持较好的活力和贴壁能力。结论所用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已发挥出培养肝细胞的生物作用,能够部分代偿FHF兔的肝脏功能。【关键词】##4人工肝;;支持;;暴发性肝衰竭;;兔  相似文献   

4.
生物人工肝是一种新型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它以培养肝细胞为材料,旨在充分代替肝脏的生物功能,为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患者提供可靠的过渡支持治疗[1].各种类型的生物人工肝研究都离不开体外肝支持的动物实验,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其性能评价和进一步临床应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前,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研究的主要来源有人肝细胞、肝肿瘤细胞株及异种动物肝细胞.由于人肝细胞来源不足以及肝肿瘤细胞株潜在的致瘤性,使异种动物肝细胞逐渐成为国内外生物人工肝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猪肝细胞已成为生物人工肝应用最多的肝细胞.近年来,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猪肝细胞用于生物人工肝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永生化肝细胞研究的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涛  刘景丰 《腹部外科》2008,21(6):369-371
细胞永生化(immortalization)是指体外培养的细胞经过自发的或外界因素的影响从增殖危机中逃逸,从而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过程。近年来,生物人工肝(biological artificial liver,BAL)已成为治疗暴发性和急性肝功能衰竭及支持肝移植过渡期的重要手段。肝细胞作为主要成分需要量占成人肝脏的10%~15%。理想的细胞材料应具有正常的表型,成熟肝细胞的代谢解毒合成功能,且易于快速高密度培养。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 ,具有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及生物降解等复杂的功能 ,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脏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终末性肝病的预后甚差[1] 。生物人工肝辅助支持系统 (BAL )辅助治疗使患者渡过危险期或使患肝完全再生是终末性肝脏疾患最理想治疗手段[2 ] 。生物反应器 (BRC )是BAL核心成分 ,患者血浆在体外通过附着大量有代谢活性肝细胞的网状结构的BRC进行循环 ,以给肝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代谢支持。目前急性肝衰的确切病因及其主要并发症 肝性脑病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BRC所必须具有的功能不十分明了 ,维持BRC内肝细胞正…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急性或晚期肝病引起的肝功能衰竭,最佳治疗方法是肝移植,主要有原位肝移植、肝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3种方法。原位肝移植受肝源缺乏和免疫排斥所限,受益者很少;目前,利用成熟肝细胞移植治疗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遗传性代谢性肝病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免疫排斥反应、肝细胞的来源数量、移植后肝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和功能等问题尚未解决,临床价值受限。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生物人工肝 (bioartificialliver,BAL)装置以原代猪肝细胞作为生物成分 ,然而 ,由于异种移植相关危险性 ,猪肝细胞终究不是最佳选择。人肝细胞系无论哪方面都具有比动物肝细胞要好的特性 ,所以是应用于BAL的候选细胞。肿瘤来源细胞系C3A和HepG2具有多种肝细胞功能 ,但缺乏一些特异的肝功能 ,如氨解毒和尿素生成等。永生化肝细胞可能提供更好的BAL应用前景。另一有希望的方法是应用胚胎或成人干细胞。啮齿动物干细胞已经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肝细胞 ,这些体外诱导方法可能也适用于人干细胞。但是 ,在人肝细胞系和分化的干细胞成功…  相似文献   

10.
从手术切除肝组织和屠宰房肝组织分离肝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60年代末期建立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大鼠肝细胞的方法以来,利用体外培养单肝细胞为工具的研究得以广泛开展。利用健康单肝细胞提供肝功能支持也已经能够从一临床设想进人临床实验;肝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支持在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一些有限的临床实验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成为有前途的肝病治疗途径~〔1〕。但肝细胞的来源,及大量分离肝细胞的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由于供体的普遍缺乏,从整肝上分离人肝细胞显然不现实。若有一从手术切除肝组织分离肝细胞的方法,则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利用体外培养肝细胞的生物人工肝常选用猪肝细胞。…  相似文献   

11.
肝衰竭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俊  王英杰 《消化外科》2004,3(3):222-225
生物人工肝是一种新型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它以培养肝细胞为材料,旨在充分代替肝脏的生物功能,为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患者提供可靠的过渡支持治疗。各种类型的生物人工肝研究都离不开体外肝支持的动物实验,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其性能评价和进一步临床应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肝移植是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供肝缺乏,必需寻求终未性肝病替代疗法.其中主要方法之一是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简称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 BAL),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临床试验证明BAL能促进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恢复,或过渡到肝移植.生物反应器是BAL的核心部件,生物反应器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肝细胞活力和功能,且不妨碍肝细胞营养及代谢产物的交换,同时还能起到治疗作用.细胞材料是BAL治疗基础,维持细胞活率和功能对BAL功效有决定性作用.本文就生物人工肝装置在实验和临床试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选择.但肝移植面临着肝源短缺、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肝脏干细胞移植的出现为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成熟肝细胞移植已应用于肝脏急性损伤、肝脏先天性疾病及为等待供肝的患者提供过渡性治疗等,肝干细胞可应用的领域基本相同,但许多试验尚刚刚起步.虽然肝源的缺少同样影响供移植干细胞的获得,但多种其它来源的干细胞可诱导其分化成为肝细胞,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来源短缺的问题,为肝细胞移植和生物型人工肝提供了丰富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肝移植日益成功,迫切需要研制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来作用肝衰病人肝移植的过渡。先前所用的各种体外肝支持系统的方法包括:猪肝灌注、各种血液灌注、肝胞液灌注及交叉循环。这些方法多十分繁琐,且目前无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许多体外肝支持系统集中于血浆解毒作用。过去一直采用的隔离肝细胞治疗实验性肝衰,虽有某些神经症状方面的改善,而肝细胞的活力和功能未能令人倍服地显示出来。这里作者首次应用猪肝细胞制备新的生物人工肝(BAL)系统治疗重症急性肝衰。  相似文献   

15.
生物人工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人工肝李铎孙家邦肝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10%的患者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这些患者若在其肝细胞再生到足以支持肝功能前有暂时的人工肝支持,将得以存活。随着肝脏移植技术的提高,许多肝病患者在行肝移植前等待供体时也需要人工肝支持。另外若有理想的人工肝支...  相似文献   

16.
猪肝细胞用于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种动物肝细胞一直是国外生物人工肝研究的主要细胞 ,其中猪肝细胞已成为生物人工肝应用最多的肝细胞。由于猪肝细胞的代谢功能 (细胞色素P4 5 0含量及其代谢能力 )与人工肝细胞最为接近 ,其混合氧化酶的高水平表达正是代偿肝衰竭解毒功能的重要基础〔1〕,故猪肝细胞被公认是目前生物人工肝较好的细胞材料。近年来 ,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已进入Ⅱ /Ⅲ期临床研究阶段〔2〕。一、猪肝细胞用于生物人工肝的优缺点在人肝细胞来源极为困难的情况下 ,猪肝细胞在生物人工肝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中起着重要作用〔3〕,占据…  相似文献   

17.
肝移植已在急性肝功能衰竭 (AHF)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但其医疗费用昂贵 ,存在着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 ,且供肝来源受限[1] 。为此 ,我们对多聚四氟乙烯 (PTFE)膜用作生物人工肝材料高密度培养肝细胞的可行性及其对培养肝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 :取非编织型同心圆状排列的PTFE膜 10 0cm2 高温消毒 ,Hanks液洗涤备用。 6~ 8周Wistar大鼠 ,采用改良Selgen法 (胶原酶灌注 )分离肝细胞 ,台盼篮拒染试验检测肝细胞活性 ,85 %以上成活者用于实验。取含 3× 10 9肝细胞悬液稀释于 70 0m…  相似文献   

18.
为拓宽肝移植的供体来源,成人活体肝移植(livingdonorlivertransplantation,LDLT)现已开展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成人LDLT的最大障碍是移植肝量的不足,通常移植左肝不能满足成人的代谢需求,因此大多采用右叶LDLT,但由于切取右肝的风险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虽然现世界上很多肝移植中心都能开展成人右叶LDLT,据一组74例成人右叶LDLT资料显示术后供体无并发症者占59.5%,轻微并发症者占27.0%,严重并发症者占13.5%,受体的1年成活率为79.4%[1]。但从伦理学角度来看,LDLT的首要原则是确保供者的安全,首先要使供者残肝能再生代偿,其次…  相似文献   

19.
成人活体肝移植(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aLDLT)是拓宽供体来源的重要方法 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LDLT的首要原则是确保供体的安全,首先要使供体残肝能再生代偿,其次才考虑使受体得到足够量的移植肝来满足代谢需求。成人左叶供肝的体积一般不足以支持成人受体的代谢需求,因此大多采用右叶供肝,但由于切取右肝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胎牛血清在体外培养肝细胞极性形成的作用。方法分别利用含胎牛血清和不含胎牛血清培养液培养成鼠肝细胞,并观察血清对肝细胞形态、特异性膜区域蛋白分布以及蛋白分泌的影响,以确定胎牛血清在体外肝细胞极性形成的作用。结果不含血清组,肝细胞形成肝板样结构,肝细胞膜区域蛋白特异性分布,肝细胞保持稳定的蛋白分泌并持续增长达2周之久。而含血清组肝细胞培养3d后,分化良好的小管样结构消失,肝细胞膜区域蛋白失去特异性分布,蛋白分泌逐渐减少。结论胎牛血清可阻止肝细胞极性的形成,对于肝细胞移植及生物人工肝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