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早先,由于病理技术的限制,许多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由于残留有平滑肌或神经束,而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GIST成为消化道临床病理学的研究热点。由于临床上对GIST认识不足,常使GIST的确诊和及时治疗遇到困难。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GIST作一小结,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 1 985年以前 ,由于病理技术的限制 ,许多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由于残留有平滑肌或神经束 ,而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 ,GIST成为消化道临床病理学的研究热点。由于临床上对GIST认识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30例CT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军  郭兆立 《新疆医学》2011,41(9):51-5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以往多误诊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研究的发展与应用,证实胃肠间质瘤是来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充质细胞的缺乏分化或非定向分化的非上皮性肿瘤,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有着其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临床特征。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关于GIST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起源于胃肠Cajal细胞或与Cajal细胞同源的间叶干细胞的肿瘤。以前人们常将其认作胃肠道平滑肌源性肿瘤,又称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平滑肌母细胞瘤。随着分子病理学、免疫组化和超微技术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肿瘤,以往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和形态学表现将其诊断为胃肠道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神经鞘瘤等。近10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证实GIST并不是真正的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而是一种独立的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或单独组成并以原癌基因c-kit突变为特征的间叶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概念由Mazur和Clark在1983年首先提出。他们通过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组织发生。指出GIST是一组位于胃肠道和肠系膜上具有明确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的胃肠道肉瘤。GIST起源于胃肠道间质细胞Caial细胞,是腹部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来自胃肠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与消化道上皮性肿瘤相比,间叶肿瘤所占比例较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3%左右[1]。但在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该病病灶多位于肠系膜、网膜与胃肠道上,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2,3],且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并无显著差异。根据《中国GIST病理共识意见》,GIS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其在组织学上主要由多形性、上皮样或梭形细胞以弥散状或束状排列,在免疫表型上有功能未知蛋白(DOG1)、巢蛋白及c-Kit蛋白(CD117)表达,在遗传学上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PDGFA)与频发c-Kit基因突变,且其存在光谱生物学行为。在分子靶向药物与免疫组化技术于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背景下,GIST诊断与治疗的方法也在逐渐改进[4],然而如何通过探究促使其治疗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是现阶段众多医生与广大患者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GIST最新研究情况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肉瘤。1983年Mazur等首先提出GIST这一概念,10年前Hirota等发现了其分子特征。目前GIST被定义为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弥漫状排列,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巢蛋白(nestin)以及功能未知蛋白(discovered on GIST1,DOG1),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问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过去常与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相混淆。现在GIST被定义为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和CD34遗传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以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的呈束状或弥散性排列为特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GIST对传统的化疗和放疗都不敏感,一直以来,外科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处理手段。但是对于手术后复发和术后转移的GIST,新型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本文就甲磺酸伊马替尼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肉瘤,是一个随着临床病理技术发展而逐渐成熟的概念.近几年GIST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少进展,目前认为GIST定义为是一类特殊的、通常CD117免疫表型阳性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组织学上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基因蛋白产物KIT,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A)基因驱动[1].但这类全新概念的实体瘤却在生物学特性上差异很大,各家所持观点不一,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深究,下面就GIST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1998年以后确立的发生在胃肠道间叶来源的梭形细胞肿瘤的新病种,一般被误诊为平滑肌肿瘤,称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本文结合文献对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余广  陈雷  白玉雪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1):100-100,9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普遍接受的GIST的诊断概念是:胃肠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且表达CD117蛋白。间质瘤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应该涵盖了以前所谓的“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胃肠道平滑肌肉瘤”。因此,目前我们必须将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由以平滑肌肿瘤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胃肠道问质瘤为主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普遍接受的GIST的诊断概念是:胃肠道的非上皮性、非肌源性、非神经源性及非淋巴性肿瘤,由梭形及上皮样细胞组成,且表达CD117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讨论其病理诊断标准.方法:对50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形态学观察分析,应用组织芯片技术作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SMA、NSE表达.结果:70%的GIST发生于胃和小肠,腹膜后及盆腔亦占一定比例.GIST可分别或同时表达SMA、NSE.良性15例,恶性20例,潜在恶性15例.结论:GIST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征,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或上皮样间叶源性肿瘤多系GIST,食管、腹膜后及盆腔梭形细胞肿瘤或上皮样间叶源性肿瘤应常规作免疫组化与GIST鉴别,其良恶性需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GIST)最新的诊断定义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实质上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表型表达c-kit蛋白(CD117),遗传学上有c-kit基因突变[1].关于GIST的诊疗治,是国内外关注及研究热点.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1 概述 1960年Martin首先报道一种胃壁的胞质丰富的肌样肿瘤细胞.1983年Mazur和Clark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分析,发现一组非平滑肌源性、非神经源性肿瘤,将其命名为间质瘤[2],从此GIST作为一种特殊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而被广泛地应用.1998年Hirota等发现GIST肿瘤细胞中c-kit基因发生获得性功能突变,进一步明确了组织蛋白酶L基因CtSl'与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消化道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GIST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肿瘤实体,这一概念最早被Mazur等[1]提出,认为它是一类既无雪旺氏细胞免疫组化特点又无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胃肠道非上皮细胞性肿瘤.以前由于病理技术的限制,曾认为它是一种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归类于平滑肌瘤或平滑肌母细胞瘤.如今它已被世人重新认识界定,成为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性肿瘤.间叶细胞肿瘤通常都发生在胃肠道并且表达c-Kit蛋白,一般需要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被检测出来,另外其基因是否发生突变也需依赖于DNA测序.  相似文献   

18.
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c-kit和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是GIST发生的关键[1].绝大多数GIST为散发性,家族性GIST是GIST中的少见类型.本文回顾并总结了PebMed数据库迄今所收录的23例家族性GIST文献报道,就其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基因学、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旨在提高对家族性GIST这一少见的遗传性肿瘤性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张品南  刘翠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2):161-162,16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类特殊的以CD117蛋白表达阳性为特征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来源于Cajal细胞(ICC)或具有向ICC分化功能的未分化细胞(干细胞)。现就GIST基因突变有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过去常与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相混淆。现在GIST被定义为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和CD34、遗传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以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的呈束状或弥散性排列为特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