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毒患者肝炎及艾滋病标志物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梅毒患者的病毒性肝炎及艾滋病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对198例梅毒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和艾滋病抗体(抗-HIV)进行检测。结果198例被检测对象中,HBsAg、抗-HCV、抗-HIV乙肝表面抗原、丙肝和艾滋病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1.2%(42/198)1、0.1%(20/198)和1.51%(3/198)。结论梅毒患者HBV、HCV和HIV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2.
对库存血4726份再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10~2005-12我院部分库存血及少部分血浆共计4726份,随机进行乙肝5项和丙肝、艾滋、梅毒再检测。1.2方法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采用酶标法(美国亚培公司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操作系统及该公司试剂),抗-HIV、抗-HCV、梅毒感染3项检测采用西班牙TRIT-URUS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操作系统及该公司试剂。2结果乙肝5项和感染3项均检测共4726份。皆阴性2510份,占53.11%;单项或多项阳性者2216份,占46.89%;HBsAg单项占0.53%,多项阳性者占0.32%,两者共占0.85%。抗-H…  相似文献   

3.
微粒子酶免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 用两种方法对乙型肝炎(下称乙肝)专科门诊186份血清进行HBsAg测定.对4 120例体检者中挑选用ELISA方法检验乙肝两对半HBsAg阴性,只有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c抗体(抗-HBc)2项阳性模式66例,仅有HBeAg 1项阳性的1例,HBeAg阳性同时抗-HBc阳性的2例,进行MEIA法的测定.结果 186例血清中MEIA法检测HBsAg阳性94例,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78例(P<0.05),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挑选出的其它3种模式MEIA法HBsAg有部分检出.结论 MEIA测定HBsAg能大大提高其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1999~2006年马鞍山市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献血者与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ALT采用赖氏法,HBsAg、抗-HCV、抗-HIVl/2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血清学检查采用甲苯胺红法(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结果 共测定88165人次,其中不合格血为3392人次,占3.84OA,8年来献血者中血液传染性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总检出率以ALT为最高,差异存在显著性,各项目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2.49OA)、HBsAg(0.37%)、抗-HCV(0.33%)、梅毒(0.33%)、抗-HIV1/2(0.06%);不合格检出率逐年下降,但梅毒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献血者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ALT和梅毒的检出率在26~40年龄段最高。结论无偿献血人群的乙肝和丙肝标志物检出率趋于稳定,处于一般正常人群的水平,但梅毒检出率呈逐年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吸毒患者和普通患者术前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HBsAg和TP采用金标法检测;抗-HCV和抗-HIV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171例吸毒患者中HBsAg阳性16例(9.36%),抗-HCV阳性127例(71.26%),抗-HIV阳性4例(2.31%),TP阳性5例(2.92%)。2309例普通患者中HBsAg阳性211例4(9.14%),抗HCV阳性31例(1.34%),抗HIV阳性1例(0.01%).TP阳性21例(0.91%),结论:吸毒患者的抗-HCV、抗-HIV、TP检出率与普通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对吸毒患者和普通患者术前进行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酶联一步法检测HBsAg,由于高滴度的HBsAg中,只有少部分同包被的Anti-HBs结合,因而造成假阴性。笔者于1995~1996年检测的1684例乙肝两对半的试验中,采用原血清和1:10稀释血清同时用酶联一步法检测HB一sAg,(用统计学处理P>0.05)结果见附表:讨论:1.酶联一步法检测乙肝两对半(H13sAg)确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结果清晰的优点,确实给人少事杂设备简陋的乡卫生院开展乙肝两对半的检测提供了方便。但该法对高滴度的HB-sAg容易产生前带现象,造成假阴性,必须引起乡村卫生院检验人员的重视,以免贻误诊断。2.为防止酶…  相似文献   

7.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单独用于乙型肝炎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二者标记物、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的不同,在检测方面体现出不同的优缺点,二者结合使用,在乙型肝炎检测中,尤其在乙型肝炎特殊模式出现时,给临床检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选择2 0 0 1 2~2 0 0 3 2两年内临床上经ELISA法检测的两对半(乙肝5项)不同模式血清35 6份,其中不同模式血清份数如表1。1 2试剂、方法HBsAg检测免疫金标试纸条:MaysunClinicalRe agentCenter Lot:0 30 12 8 Exp :0 7 2 0 0 4HBsAg检测ELISA…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82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的乳汁中检测出HBsAg阳性22例,占26.8%。结论针对乳汁中传染危险性采取措施,指导母乳喂养,经乙肝两对半检测阴性或仅抗-HBc阳性的乳汁可进行母乳喂养,HBV复制比较活跃的乳汁,应阻止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查产妇及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传播状况,为使新生儿身体健康,我们于1994~1995年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将180例产妇及新生儿进行HBV血清学标志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产妇空腹采肘静脉血3ml,新生儿采股静脉血3ml,凝固后经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检测。使用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法测定试剂盒,按说明书操作。临界值血清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实验仪器用DG-3021酶联免疫检测仪(国营华东电子管厂生产)。2结果180例产妇及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检测中发现,产妇血清中HBsAg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手术前、分娩前、输血前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情况。方法调查2005年6月-2006年12月医院术前、分娩前、输血前的HBV、HCV、HIV、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五项检测中HBsAg单项阳性占0.18%,HBsAg阳性合并抗HBe、抗HBc、HBeAg阳性占9.50%,丙肝阳性占2.06%,梅毒阳性占1.03%。结论术前、分娩前,输血前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水平较高,强化检测有助于减少纠纷,增强医护人员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产前)或受血前血液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359例术前(产前)和受血前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检出HBsAg阳性率为12.90%,抗-HCV阳性率为0.70%,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78%。结论检测术前(产前)或受血前患者血液感染性标志物,对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控制院内感染、防止医疗纠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振动式孵育与静置式孵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乳汁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 )的差异。方法采集乙肝产妇乳汁,4℃放置过夜后吸取中间层乳汁;采集乙肝产妇血清标本,用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均为阴性的产妇中间层乳汁作倍比稀释。倍比稀释后的血清标本与中间层乳汁标本均使用振动式孵育与静置式孵育ELISA检测HBV‐M。结果振动式孵育ELISA检测血清HBsAg的OD值高于静置式孵育;振动式孵育ELISA对乳汁HBsAg的阳性检出率高于静置式孵育(P<0.05)。结论振动式孵育孵育ELISA检测乳汁HBV‐M较静置式孵育更适用于乙肝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吴晓霞  林宏 《疾病监测》2002,17(1):18-20
为控制由输血引起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以及艾滋病的传播 ,我市在献血员特别是街头献血员筛选上 ,分步骤使用不同方法检测HBsAg、抗 -HCV、RPR、HIV指标 ,结果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血清来源 :选择 2 0 0 0年 1月 1日至 5月 8日期间来街头采血车献血者为筛选对象共 2 4 9份 ,年龄在18- 5 5岁。2 检验方法 :HBsAg快速检验应用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HBsAg全血金标检测试剂盒 ;初检应用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酶免疫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试剂盒 ;复检应用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速显乙肝表面抗原酶免疫试剂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HBV DNA的关系,为乙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乳汁中HBV-M,采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乳汁中HBV DNA含量情况。结果:100例血清HBsAg阳性产妇中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23例,占23%,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35例,占35%,HBsAg(+)、抗-HBc(+)42例,占42%,分别对100例血清HB-sAg阳性的乳汁作HBV-M及HBV DNA检测,发现大三阳组HBV-M的检出率及H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根据乳汁中传染危险性采取措施,指导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和控制梅毒传播 ,对我市 395 6例有偿献血者进行了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6 - 0 1~ 2 0 0 1- 12在我站血源室建卡存档之有偿献血者 395 6例。1.2 试剂  RPR、TRUST(血清反应素纸片试验 ) TP(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 ) ,分别由上海科华公司、上海荣盛公司、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3 方法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用奥地利生产12 8- G酶标仪 45 0 mm波长 ,测各孔 OD值 ,样品 OD值 S/ C.D.≥ 1者为梅毒抗体阳性 ,样品 OD值 S/ C.D.<1者为梅毒抗体阴性。2 结果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的高发区 ,而乙肝又是经血传播性疾病 ,所以卫生部把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检测作为无偿献血的检测项目之一。为了减少血液浪费 ,方便无偿献血者 ,我们从 2 0 0 0年起试用金标法试纸条筛查HBsAg ,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做了比较。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来自 2 0 0 2年 1~ 12月本血库的无偿献血者 ,经金标法初筛HBsAg阴性血清 92 4 2份。2 .试剂和仪器  ( 1)HBsAg金标试纸 :为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按使用说明书操作 ,30min内观察结果(强阳性标本 2min内可检出 ,5ng/ml标准品 10min可检…  相似文献   

17.
荥经县中学生乙肝HBsAg阳性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荥经县8468名中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方法先用胶体金法初筛HBsAg,初筛HBsAg“阳性”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结果12-17岁中学生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荥经县中学生tt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开展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阻断母婴传播、乙肝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是降低乙肝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乙肝标志物(HBV-M)五项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一步法发现HBeAg及抗-HBc阳性血清而HBsAg呈阴性反应;用传统的反向间接血凝二步法(R-PHA)检测呈不同滴度的阳性反应,对此我们分析了2004年~2005年1 015份血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3467例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南平地区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情况,以防范患者、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3467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HCV和抗-HIV检测,同时用梅毒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初筛,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TPPA)确证。结果HBsAg阳性率14.74%(511例),梅毒抗体经TRUST法检测阳性率2.11%(73例),再经TPPA确诊阳性率1.90%(66例)。抗-HCV阳性率0.40%(14例)、抗-HIV阳性率0.09%(3例)。结论本地区输血前患者血清4项传染性疾病指标有0.09%~14.74%的阳性率;HBV、HCV、TP感染率高于其他地区;HIV感染率低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DNA(HBV-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O-PCR)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A组(大三阳)、B组(小三阳)、C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阳性]、D组(HBsAg、抗-HBc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7.3%、57.8%、100%、54.3%,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HBV-DNA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与乙肝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HBV-M)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HBV复制情况,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