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迎月  郑帆  陈勤 《海峡药学》2011,23(9):102-103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较严重的视神经挫伤患者(视力为无光感~0.3)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18眼),对照组20例(22眼)。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同时给予甲强龙激素冲击及改善微循环治疗。对照组除不加用复方樟柳碱和鼠神经生长因子外,其他用药同治疗组。结果两组临床总体疗效(视力及视野)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4.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苏玉涛  焦健  邱旭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51-51,54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激素冲击治疗间接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眼外伤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患者24例,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激素冲击治疗。结果: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激素冲击治疗,视神经损伤临床治愈率提高。结论:联合用药对视神经损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增加了临床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吴晓平 《中国药师》2013,16(7):1046-1047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降颅内压、抗感染、营养神经和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治疗,有手术指征者及时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18 μg,im,qd,疗程2周.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NSE和MBP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改善幅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GCS评分,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浆NSE和MB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万军 《中国医药》2012,7(10):1275-1276
目的 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30 μg,1次/d,3~6周为1个疗程,治疗8周并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40例患者随访6~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观察组11例Ⅰ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和2例Ⅱ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症状完全恢复;2例Ⅱ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和3例Ⅲ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残留小腿后外侧麻木;2例Ⅲ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仍有膀胱、小腿功能障碍.对照组9例Ⅰ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症状完全恢复,4例Ⅰ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和3例Ⅱ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症状明显改善,4例Ⅲ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有明显括约肌功能障碍.观察组显效13例(65%)、有效5例(25%),总有效率90%(18例);对照组显效9例(45%)、有效6例(30%),总有效率75%(15例);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P<0.05).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许辉  罗洁 《江西医药》2010,45(8):765-766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60例桡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组(联合组)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组(单用组),每组均为30例。联合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0.9%氯化钠2ml溶解,肌注,1次/d和5%葡萄糖250ml+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40mg,静滴,1次/d联合治疗共1个疗程(30d),鼠神经生长因子组单纯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0.9%氯化钠2ml溶解,肌注,1次/d共治疗1个疗程(30d);30d后,通过临床表现和肌电图检查结果,分析疗效。结果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中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3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望晓 《中国药业》2013,22(11):53-54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视神经挫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医院收治的62例(69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35眼)给予甲强龙激素冲击与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31例(34眼)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挫伤的治疗过程中,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损伤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疗效.方法 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的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72例(73眼),采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至手术时间1~57 d,其中≤3d 15例,4~7 d37例,8~10 d9例,11 ~15 d5例,16~ 30 d 5例,>30d1例.术前视力:光感以上18眼;无光感55眼.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5年.73眼中46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有效率63.01%.原无光感的55眼中,31眼视力有提高,有效率56.36%.有光感以上视力的18眼中,15眼视力有提高,有效率83.33%.术后全部患者术腔上皮化,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鼻内镜筛蝶窦人路视神经减压术进路简捷,损伤较小、疗效确切,且不遗留面部瘢痕,容易为患者所接受.对伤后时间较长、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效、视力损伤严重的患者,手术仍有挽救视力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以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18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扩血管、激素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三组,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②单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组;③常规治疗组。三组给予常规治疗,第一组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第二组单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第三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Glasgow评分、CT、颅内压。结果: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在恢复患者意识、提高Glasgow评分、减轻颅内压升高和减少脑水肿带扩大等方面效果明显。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增强脑细胞能量代谢,减轻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可以改善预后减少伤残。  相似文献   

10.
<正>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作为新型促进神经损伤恢复药物已较多应用于视神经损伤患者中,但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研究报道不多,本文旨在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外科常见的各种有脑损伤的疾病的治疗效果。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10-01~12笔者所在科住院患者100例。男70例,女30例;年龄9~70岁,平均45.2岁。其中颅脑外伤66例,脑肿瘤术后11例,脑出血23例。起病或术后72 h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治疗视神经损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高压氧及血管扩张剂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探索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药物;药物加高压氧联合两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视力恢复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药物治疗组45只眼,达到显效标准者占11.1%,达到有效标准者占37.8%,无效者占51.1%。总有效率48.9%。药物加高压氧治疗组51只眼,达到显效标准者占29.4%,达到有效标准者占58.9%,无效者占11.7%。总有效率8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加高压氧治疗对外伤性神经损伤后的视力恢复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营养神经药物最佳的给药途径.方法 4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注射组(20例)将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以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为进针点,通过穴位注射的方式给药,肌肉注射组(20例)将相同药物以臀大肌肌肉注射的方法给药,治疗15d、1个月后分别比较2组患者患侧肢体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 穴位注射组对感觉障碍恢复、提高肌力、改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臀大肌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肌肉注射,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临床治疗中注意规范操作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药物术后辅助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33只患眼)与对照组23例(32只患眼),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治疗组行药物术后辅助治疗,于术后第1天和第3天检测患者视力。结果:治疗组33只患眼中术后1d视力≥0.3有24眼(72%),术后3d视力≥0.3有31眼(93%),两组术后3d视力≥0.3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术后辅助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药物对颅脑外伤致神经损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颅脑外伤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31例,给予高压氧联合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比较,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脑外伤致神经损伤使用高压氧联合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勤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0):61-61
在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中,由于眼眶、颅底骨折、血肿压迫或外力传导作用,造成视神经直接或间接损伤,使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2004年6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皮下注射治疗24例28眼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大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扬  张帆  钟华 《中国药业》2014,(5):10-12
目的 观察急性外展神经麻痹合并糖尿病在不能使用激素的前提下单独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医院眼科诊治的急性外展神经麻痹合并糖尿病患者61例(6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为治疗前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0眼,不用药,以观察为主)、常规组(23眼,给血管扩张剂和B族维生素)、mNGF组(25眼,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复视的变化,患侧外直肌外转不到位的距离,以及同视机在水平方向上斜视度的测定,判定药物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和常规组少数患者自觉复视减轻,但斜视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患侧外直肌外转不到位较前好转(P<0.05);mNGF组较治疗前部分患者复视症状减轻或消失,斜视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患侧外直肌外转不到位较前好转(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不能使用激素时)对治疗急性外展神经麻痹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70例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中,采用清除颅内血肿并行眼科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10例。其余60例患者均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5~20mg/kg静脉滴注,5d左右改泼尼松龙片剂80mg口服;胞二磷胆碱1.0g静脉滴注,并同时给予脱水剂、血管扩张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后,失明的35例患者恢复情况一般,仅3例恢复光感;17例治疗前仅有光感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15例,其余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11例治疗前可手动数指的患者,视力提高〉0.1者6例,其余5例效果不明显;治疗前视力在0.01~0.1的7例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有1例患者视力恢复至0.7。结论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视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重型颅脑损伤常规给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尼莫地平24 mg加0.9%的氯化钠注射液120 ml中微量泵泵入,24 h维持,5 ml/h,连用2周[1];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尼莫地平可以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项针配合醒脑开窍针法促醒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项针配合醒脑开窍针疗法),对照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介入针刺治疗越早、针刺治疗疗程越长则疗效越好。结论电项针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是促醒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聂翔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46-248
目的 对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98例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30例37眼采取近部取穴法治疗,b组患者28例34眼采用远部取穴法治疗.c组40例48眼采取近远结合的针灸方法 治疗,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a组总有效率56.76%'b组总有效率52.94%,c组总有效率为87.50%,c组的疗效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远结合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