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情况,并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旨在提升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2016年期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接收的8200份抗肿瘤药物医嘱进行审核,详细记录不合理用药医嘱,认真分析和医师保持沟通,纠正不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结果:8200份抗肿瘤药物医嘱中,审核出不合理医嘱33份(0.40%),主要类型包括溶媒选择不恰当、溶媒剂量不合理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有溶媒选择不恰当、溶媒剂量不合理等,医师、护士及药师应加强沟通力度,实施针对性问题改善措施,使抗肿瘤药物得到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充分发挥配置中心药师的作用。方法:回顾医院启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以来的操作体会,总结经验。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及中心药师在临床用药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结论:医院开展PIVAS使药师加强与临床联系,通过审核临床医嘱,指出不合理的处方,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记录的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玲 《中国药事》2008,22(5):429-431
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不合理医嘱情况,评估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作用.调查我院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PIVAS药师所记录的不合理用药医嘱,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总共记录不合理用药医嘱369张,其中经医师更正的医嘱353张,占95.66%.结果表明,药师在处方审核和临床合理用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处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临床药师审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分析不合理情况。结果 共审查配置中心输液卡155 028张,发现不合理816张,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合适、药物浓度不合适、配伍禁忌、给药间隔不当、医嘱录入错误等方面。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后,不合理医嘱出现率由0.53%下降到0.17%。结论 每日审核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可减少不合理医嘱,提高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处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临床药师审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分析不合理情况。结果共审查配置中心输液卡155028张,发现不合理816张,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合适、药物浓度不合适、配伍禁忌、给药间隔不当、医嘱录入错误等方面。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后,不合理医嘱出现率由0.53%下降到0.17%。结论每日审核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可减少不合理医嘱,提高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9~2020年不合理医嘱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9年10月~2020年9月抽取的59089份医嘱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结果发现不合理用药率为0.72%,其中包含溶媒选择不适宜,溶媒量不适宜,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需加强医嘱审核,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处方,加强药师与临床的紧密联系,规避用药风险,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医嘱审核中不合理的用药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针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记录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输液浓度、载体选择、配伍禁忌、给药方式、剂量使用、给药频次等方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置前给予纠正。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前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为患儿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由药师审核静脉用药医嘱,保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成品输液质量安全可靠,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电子医嘱传输系统,由药师分析审核医嘱的合理性,安全性。结果收集2016年1~6月期间医嘱共计482649例,其中不合理医嘱为971例,占比例0.2011%,依据不合理医嘱分类方法进行了分析及讨论。结论通过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大大提升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规范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PIVAS)静脉滴注药物医嘱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探讨药师在静脉滴注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静脉配置中心对已发现并纠正的2015年7月~2015年12月的292份不合理静脉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静脉用药处方中,溶媒选用不当占32.88%,溶媒用量不当占22.95%,给药剂量不当占15.41%,配伍禁忌占10.27%,用法不当占7.88%.结论 药师在PIVAS审方和合理用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降低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发挥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依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平台,增强药师作用,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方法:统计与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前后工作人员、卫生材料、药品的消耗情况。通过审核病区医嘱,纠正不合理用药。结果:共审核医嘱162 733份,发现不合理医嘱367份(0.23%),纠正345份(医嘱修改率94%);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后降低医疗费用61 845元,大输液的账物相符率达99.46%。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充分发挥了药师在合理用药中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濮旭萍 《齐鲁药事》2011,30(4):220-221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为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记录的不合理用药记录,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共记录不合理用药医嘱146份,占输液配置的0.027%,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配伍不当、用法用量不当、药物浓度过高、选择药物不当、载体(溶媒)不当、给药方式不当等。结论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杜绝药疗事故的发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师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对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留存的不合理处方和差错记录进行分析,从医师、药师、护士的工作角度阐述差错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实际审核的361372份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94份,差错记录136份,占总处方量0.12%,主要原因为临床医师对药物的用法、用量及配伍知识的相对缺乏;药师及护士业务熟练程度不够。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药师提供了药学服务的平台,通过药师对医嘱的审核和药品配置多环节的复核,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罗建华  徐萍 《药品评价》2010,7(10):49-51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9年第4季度和2010年第1季度提交的不合理医嘱汇总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药师的干预.不合理用药比例由2.80%下降为1.74%.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输液浓度、载体选择、配伍禁忌、给药方式、使用剂量、给药频次、药物剂型选择等方面。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置前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发现纠正不合理用药.通过与医师沟通.及时予以纠正。为患儿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6,(3):532-534
目的:比较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建立前后医嘱单静脉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PIVAS建立前(2013年1—12月)静脉用药长期医嘱单为A组,PIVAS建立后(2015年1—12月)静脉用药长期医嘱单为B组,分析医嘱单用药不合理缺陷的原因,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促使临床合理用药。结果:A组有117 381组(每瓶输液为1组)医嘱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占20.67%;B组有45 147组占8.06%,药师分析后事前做了干预,纠正率由25.05%提高到94.78%。结论:PIVAS药师在医嘱未执行前对其审核,并采取多种干预方式干预,有效制止了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张海燕  倪美鑫 《医药导报》2013,32(6):800-802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医嘱在药师干预前后的合理情况。方法提取南通市肿瘤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2010年4月~2012年3月医嘱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结果采取药师干预对策后,不合理医嘱由原来的3.74%下降至0.23%,医嘱纠正率由65.2%提高到92.3%。结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IVAS)用药医嘱不合理用药及干预措施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2013年1月1日-7月31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医嘱记录共224480份的审核结果和干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审核的224480份静脉用药医嘱中,共有4383份不合理,占1.95%。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溶媒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通过与临床医师、护士的沟通,纠正医嘱1789份,不合理医嘱由1.95%下降到1.16%(P<0.05)。结论药师审核PIVAS医嘱,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方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医嘱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计2007年7月至今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输液医嘱中不合理医嘱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基本可以分成5大类,分别为给药浓度不当、载体选择不当、使用方法不当、药物间有配伍禁忌、护士医嘱输入错误等。静脉药物配置前都给予了纠正。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静脉用药调配中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促进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在审核医嘱时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中选用不合理溶媒占51%,护士不合理执行医嘱占18%,不合理给药方式占15%,不符合药物经济学占9%,不合理给药方案占7%。药师进行临床用药干预后,医生医嘱修改率达98%以上。结论静脉用药调配药师在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开展护士用药教育,建立合理用药规范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正确沟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合理用药及临床药师培养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临床药师培养和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统计医嘱共565984组(每瓶输液为1组),其中不合理医嘱1808组。完善不合理医嘱处理办法,多途径强化PIVAS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信息反馈及药师与医生的直接沟通。结果:采取新措施后,不合理医嘱的出现率由3.97‰下降到1.79‰,纠正率由21.4%上升到83.6%。PIVAS药师当场发现不合理医嘱率由27.56%提高到91.39%,医生对不合理医嘱的当天纠正率由16.29%提高到88.75%。结论:PIVAS可以作为临床药师培养基地,能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孙 《安徽医药》2015,19(9):1818-1820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增强合理用药意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的医嘱,并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类统计及归纳分析。结果经过药师干预后,500000份静脉用药医嘱中发现不合理医嘱有641份,不合理医嘱中给药浓度不合理占42.44%,溶媒不合理占23.24%,给药方式不合理占8.27%,药物配伍禁忌占7.80%,联合用药方面问题占4.06%,全静脉营养液的医嘱不合理占2.96%。结论该院静脉配置存在不合理医嘱现象,但经过药师干预后不合理医嘱量大大降低,药师应进一步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