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复方亚甲蓝在肛肠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亚甲蓝为主,配制长效镇痛剂进行临床应用.观察镇痛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无痛及Ⅰ度疼痛158例,占85.41%,Ⅱ度疼痛21例,占11.35%,Ⅲ度疼痛6例,占3.24%,总有效率为96.76%.结论 亚甲蓝长效镇痛剂用于肛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亚甲蓝混合液用于肛肠手术后镇痛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院肛肠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于术毕常规包扎伤口,并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手术结束时行亚甲蓝混合液镇痛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3、5、7d,2组疼痛程度均较术后首日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随时间延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5±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术后行亚甲蓝混合液镇痛,并加强相关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改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双氯芬酸钠栓肛肠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手术完毕将双氯芬酸钠栓一粒(50mg)塞入肛内齿线上约2~3cm处,术后次日视患者疼痛情况换药时酌情再次应用。结果本组655例中,轻度:578例,占88.3%;中度:58例,占8.3%;重度:21例,占3.3%。术后应用1粒532例;2粒108例;3粒15例。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双氯芬酸钠栓镇痛效果肯定,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费用低廉,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学连  刘俊杰 《河北医药》2013,35(4):565-566
随着对术后疼痛病理认识的提高,人们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与传统肌内注射麻醉性镇痛药相比,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CEA)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个体对镇痛药的不同需求而投放用药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140例不同椎间隙穿刺留置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的效应进行了探索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痔病是肛肠科最为常见的疾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而疼痛是其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因此,部分患者术前有恐惧心理,拒绝手术,还有一些患者术后情绪紧张,不敢排便,致使粪便硬结加重术后疼痛,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术后康复。为此,笔者对痔病术后患者应用复方亚甲蓝制剂予以镇痛,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下肢运动阻滞的影响,以推荐合适的布比卡因浓度,供临床参考应用。方法 择期妇产科手术病人60例。按术后硬膜外用药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术后硬膜外用0.1%布比卡因,B组为0.15%布比卡因,C组为0.2%布比卡因。3组均加入芬太尼0.2mg,总药液量为100ml,记录3组患者术后(36小时内)主诉手术部位疼痛程度及下肢运动阻滞的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B、C两组在术后36小时内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疼痛评分无组间差异(P>0.05)。②各组镇痛期间下肢运动阻滞程度: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1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对下肢运动阻滞较轻。  相似文献   

7.
高清丽 《河北医药》2012,34(9):1355-1356
肛肠手术多为开放性手术,由于肛周神经丰富、局部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手术刺激和损伤、便时肛门扩约肌痉挛性收缩等诸多因素,使得患者精神紧张,对疼痛高度敏感.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尤为重要,近年自控镇痛成为主流.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分别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法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法完成肛肠术后镇痛100例,本文对这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不同浓度用于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外科术后采取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患者486例。依据舒芬太尼浓度分别为1组0.5μg/ml。2组0.75μg/ml,3组1μg/ml观察镇痛、镇静、不良反应。结果 1组舒芬太尼浓度0.5μg/ml,1组镇痛作用弱于2组、3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h、12h时间段内1组、2组、3组镇静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组、2组与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用于外科术后静脉镇痛舒芬太尼浓度采用2组0.75μg/ml浓度,即达到有效的术后镇痛、术后镇静,又明显的减少了3组100μg/ml浓度嗜睡镇静过度、恶心、呕吐;避免了1组0.5μg/ml术后镇痛、术后镇静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均分为0.2%罗哌卡因组(Ⅰ组)、0.15%罗哌卡因组(Ⅱ组)和0.125%罗哌卡因组(Ⅲ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速率2mL·h-1。比较3组术后PCEA的效果。结果:术后6、12、24、36、45h视觉模拟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Bromage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显示,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表明Ⅱ组既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又无明显的运动神经阻滞,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0.15%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抑制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动作,易发生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和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也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不同镇痛方式用于开胸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为临床选择最佳镇痛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纳肛联合肛周亚甲蓝注射在肛肠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肛肠病术后150例随机单盲分成观察组(双氯芬酸钠栓+亚甲蓝)80例、对照组(亚甲蓝)70例,观察术后6h、2d、7d镇痛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肛肠病术后联合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纳肛和肛周亚甲蓝注射,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经济、简便、实用的多模式镇痛方法,具有安全、疗效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亚甲蓝在混合痔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复方亚甲蓝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自控镇痛治疗(PCA),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等情况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通过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亚甲蓝长效镇痛剂用于混合痔术后疼痛效果安全有效。实施镇痛时注意剂量和浓度。  相似文献   

13.
14.
肛肠疾病病人手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如未能及时有效地给予相应的处理 ,可增加病人痛苦 ,影响手术效果。 2 0 0 0年以来 ,我科针对这类病人采取阶梯方案 ,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 ,临床上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治疗包括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肛门瘙痒症、肛裂、直肠脱垂等疾病 780例 ,其中男性 4 1 5例 ,女性 36 5例 ;腰麻 1 2 5例 ,局部浸润麻醉 6 5 5例 ,留置镇痛泵 78例。发生术后尿潴留 (指术后 6小时内有明显尿意而不能排出或仅能排出点滴尿液者 ) 2 86例 ,占病人总数 37%。其中腰麻…  相似文献   

15.
氯普鲁卡因复合吗啡术后镇痛的适宜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的探讨氯普鲁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适宜浓度。方法应用舒贝康一次性镇痛泵,模式为负荷剂量+持续维持量+病人自控镇痛(PCA)量。选择ASAⅠ~Ⅱ级腹部和下肢手术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四组均于术毕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09%氯化钠5ml,接着Ⅰ、Ⅱ、Ⅲ组分别用12%、09%、06%氯普鲁卡因注射液持续输注,Ⅳ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输注。结果6h内四组均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但6h后Ⅰ、Ⅱ、Ⅲ组明显优于Ⅳ组(P<005)。下肢活动Ⅰ、Ⅱ组和Ⅲ、Ⅳ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无明显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24h停留置导尿管Ⅰ组3例尿潴留,其余各组均能自行排尿。结论06%氯普鲁卡因并用2mg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能产生较好镇痛效果,下肢活动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6.
杨进山  齐保聚 《河北医药》2012,34(20):3115-3116
目前手术是治疗痔的主要方法,然而手术后的疼痛问题一直是患者惧怕手术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是肛肠外科医生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使用复方亚甲蓝制剂止痛,但缺乏统一的组方,所以在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良反应。部分患者还发生了肛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1]。目前考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亚甲蓝的应用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114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A组59例(予以0.20%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麻醉)、B组55例(予以0.25%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麻醉)。比较2组产妇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应激反应水平差异。结果:B组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A组(P <0.05); 2组产妇1、3、6、12、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B组均明显低于A组(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产妇皮质醇(Cor)、CRP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均明显升高(P <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 <0.05); 2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予以0.25%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腹横肌平面阻滞安全性高,镇痛效果好,对减轻术后炎性反应及应激反应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镇痛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腹横肌平面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9-05~2020-10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3组,即A组26例、B组27例和C组27例,给其均实施1.5mg/kg的罗哌卡因麻醉,A组浓度为1.5g/L,B组浓度为2.0g/L,C组浓度为2.5g/L,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合用亚甲蓝与单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89例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与亚甲蓝注射液在创面下行点状注射镇痛,对照组193例混合痔患者术后单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创面下行点状注射镇痛。结果:治疗组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7d以后伤口的疼痛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合用亚甲蓝注射液在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