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177-180
目的探究强化胰岛素治疗在综合性ICU中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综合性ICU病房3d以上,且血糖大于12mmol/L的危重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值表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综合性ICU患者在血糖大于12mmol/L时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10~12mmol/L,观察组30例综合性ICU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8~10mmol/L,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院内感染发生率、使用抗生素天数、机械通气天数、低血糖发生率、在ICU最后1天SOFA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ICU住院天数、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低血糖发生率、院感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结论对综合性ICU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吴艳 《河北医药》2009,31(8):954-955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将153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通过血糖监测,密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组ICU住院时间、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及病死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清晨血糖胰岛素及发热例数显著下降(P〈0.05);低血糖发生例数增多(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血糖,通过血糖监测及时防止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3.
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合理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是临床医生常规工作之一,但是如何有效控制血糖至今仍有争论。长期以来曾经认为将危重患者的随机血糖控制在高于正常水平(10.0~11.1mmol/L),对于机体是有利的。然而,多年来高血糖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宁英远 《药品评价》2008,5(3):130-131
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概念在1993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北美“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该概念与胰岛素常规治疗相对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与分析CRRT治疗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ICU病房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60例,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同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肌酐、血清电解质等变化。结果患者在CRRT治疗后血尿素氮及肌酐值与治疗前比均明显下降,并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患者在CRRT治疗后K+、N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HCO3-水平与CRRT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RT治疗对危重患者来说有明显改善血尿素氮及肌酐的作用,并对维持部分电解质的平衡有一定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生长抑素在危重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生长抑素用于危重病人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icu危重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胰岛素组),B组(胰岛素+生长抑素组),每组25例,控制血糖目标为4.4-8.0 mmol.L^-1,A组单用常规胰岛素,B组同时给予生长抑素(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每8 h一次,观察两组病人首次达到目标范围所需要的时间,5 d内血糖达标的小时数,平均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每天血糖的波动幅度(血糖最高值—血糖最低值),治疗期间低血糖和低血钾的发生频率,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指标等指标。结果B组(胰岛素+生长抑素组)血糖控制所需要的胰岛素明显比A组少,而且B组的血糖波动更少,达标时间更长。出现低血糖,低血钾的病人数和出现次数均比A组少,而且治疗后血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症指标较A组下降,但APACHEⅢ评分,两周内死亡例数,院内感染发生率等预后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危重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目标以4.4-8.0 mmol.L^-1为宜,小剂量生长抑素配合常规胰岛素在危重病人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和胰岛素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尚无可以改善预后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高血糖危重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ICU停留时间、死亡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的血糖(4.68±0.93mmol/L)、死亡率(20%)均较常规组降低[血糖为(10.68±1.47)mmol/L、死亡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的ICU停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天数、血WBC升高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高血糖危重症患者死亡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天数、缩短ICU停留时间,进而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卢博 《淮海医药》2008,26(4):316-317
目的研究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危重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危重病患者被分为传统胰岛素治疗纽(n=40例)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9.0—11.7mmol/L。强化胰岛素治疗纽(n=40例),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观察2组患者静滴胰岛素天数、使用抗生素天数、入住ICU天数,出现死亡天数、院内感染发生例数、净功能不全发生例数、死亡率等反应病情疗效的参数。结果强化胰岛素治疗组中上述数据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危重病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当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时,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盛莉  李焕德  刘艺平 《中南药学》2012,10(5):359-364
目的 系统评价对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使用两种胰岛素方法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全面检索收集1993~2011年发表的关于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法对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并严格评价符合纳入文献的质量,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48个研究,meta分析显示强化胰岛素治疗(ⅡT)方案可有效降低危重患者的院内感染率、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等,但ⅡT组低血糖发生率略高于传统胰岛素治疗(CIT)组.结论 ⅡT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优于CIT组,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严密的血糖监控有效地降低了治疗中的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10.
ICU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常常发生很多并发症,本文对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减少ICU危重患者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ICU谵妄患者行强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共60例谵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强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ICU病房监护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谵妄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有效率高,大大减少了ICU监护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早期治疗对危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外科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其中对照组患者进入普通病房24 h内转入ICU,实验组患者术后直接进入ICU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病死率为8.69%低于对照组47.82%;平均住院时间(3.91±0.79)d明显低于对照组(12.42±1.61)d;平均住院费用为(16324.15±729.37)元低于对照组(54271.91±946.52)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危重术后患者采取ICU早期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减少ICU住院费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强化护患沟通对ICU清醒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强化护患沟通,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ICU收治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患沟通.比较两组的不良情绪、ICU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7d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病情保证、获取信息、被接纳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患沟通能够缓解ICU清醒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刺激下,危重患者通常存在应激性血糖升高,而后者将导致机体高炎性反应状态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可以迅速消除危重患者的高糖毒性,从而提高危重疾病抢救的成功率。现将应激性高血糖与  相似文献   

15.
李林 《天津医药》2014,42(4):356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危重创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不同水平目标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O10年1月一2O12年7月入住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危重创伤患者153例,且入ICU即时及30分钟血糖均〉11.1mmol/L,既往无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6%),随机分为强化组(IIT)严格血糖控制在4.0-6.1mmol/L、优化组NICE SUGAR(NST)血糖控制在6.2-8.3mmol/L和对照组传统胰岛素治疗方案(CIT)将血糖控制在9.9-11.1mmol/l,每组各51例,收集三组患者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终点血糖、每日APACHEII评分、出ICU时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三组SICU危重创伤患者优化组(NST) 较传统胰岛素治疗方案组(CIT)有效降低ICU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时间,(P相似文献   

16.
唐鸣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119-120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危重患者在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下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得到危重患者的血糖最佳控制指标。方法观察危重患者在不同的血糖指标下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找出其相关性,入ICU的所有高血糖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入ICU后即开始指末血糖监测,并应用微泵或皮下使用胰岛素1~2U/h静脉维持,每0.5~1h测1次指末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滴速和监测血糖的时间间隔,使血糖控制在要求范围内。每天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电解质等检查连续5d。结果 3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术后第2天开始均明显升高,3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2升高更明显,治疗组1升高幅度相对较小与对照组和治疗组2相比差异显著。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术后第2天开始也有所上升,与术后第1天相比差异显著,但3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电解质术后变化不明显,3组之间及术后5d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术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能有效的减轻术后患者的炎性反应及应激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对63例留置导管的危重患者进行系统的留置导管护理。提出对留置导管进行有效的导管护理,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保证留置导管在危重患者中的有效应用,为危重患者的有效治疗与护理带来方便,可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吴金  陈策  李伯恩  孙向东  陈程 《安徽医药》2008,12(12):1182-1183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5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为实验组,随机选择近年来ICU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2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4±2.3)min;切口长度为(1.5±0.4)cm,术中出血量为(8±2.5)ml,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一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开展使手术时间明显减短,术中出血少,切口愈合瘢痕小,并发症少。适合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重症医学的飞速发展及重症监护室(ICU)的逐步普及和不断规范化、系统化,显著改善了危重患者的预后。但是,尽管ICU有完善的设备,周全的医疗护理人员,但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这往往使一些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心理问题;如何对多病种不同类型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尽早康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结合临床工作将护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重症监护病房(ICU)复苏治疗对全麻危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收治的82例术后入ICU救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即时转入ICU患者47例,为治疗组;术后回普通病房3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机械通气、循环支持、镇痛镇静、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制酸、止血、利尿、床旁血液滤过等综合IC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率、致残率3项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病死率、并发症率、致残率3项指标均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 早期ICU复苏治疗能够降低危重术后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