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德彬  罗梅 《中国药业》2013,(18):91-92
目的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骨关节炎患者75例(Ahlback1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A组接受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和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B组只接受膝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C组只接受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观察3组视觉模拟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指数和中医证候,用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临床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其中A组好转,较B组、C组具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配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较单用玻璃酸钠或复方南星止痛膏,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中药热敷与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短期疗效.方法 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热敷组与玻璃酸钠组,每组各15例.病人在均在治疗前后通过WOMAC疼痛积分等评估疼痛和功能状况.结果 两组间治疗后各类积分的改变和基线水平的积分的相关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热敷疗法和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在膝骨关节炎治疗的短期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醋瑞因口服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重症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诊治的重症膝骨关节炎患者15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采用双醋瑞因口服、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75例采用双醋瑞因口服、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征、相关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OA严重程度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关节压痛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醋瑞因口服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重症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病症改善明显且抗炎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陈进 《安徽医药》2020,24(6):1232-123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对膝骨关节炎病人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膝骨关节炎病人 13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 75例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中药熏蒸组 63例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 5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差异,选择两组治疗 5周后治愈和显效的病人进行 1年的疾病复发随访。结果治疗后 5周,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熏蒸组总有效率提高[ 98.4%比 88.0%,P<0.05]Lysholm膝关节评分提高[(86.9±5.1)分比( 75.6±6.2)分, P<0.05]目测类比评分降低[(3.2±0.5)分比( 4.6±0.9)分,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6.3%比 18.7%,P<0.05)。随访结果显示,中药,熏蒸组治疗后 1年内疾病总复发率和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病人的膝关节功能,降低治疗后 1年内的复发率,预后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首次治疗后1周、末次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疼痛较对照组显著减轻,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且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为主、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动术的综合疗法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及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为主,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动术治疗的综合疗法,对照组仅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自我踝泵训练,并按照试验方案定期复查。在治疗前,治疗4、8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WOMAC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进行患膝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的疗效评估。结果治疗源周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的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的VAS、WOMAC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VAS、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的VAS、WOMAC评分与治疗前、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以等速肌力训练为主,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及关节松动术的综合疗法对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膝疼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药物使用情况分为玻璃酸钠组与曲安奈德组,各49例。玻璃酸钠组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曲安奈德组在玻璃酸钠组治疗基础上于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2组均连续治疗5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转化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骨钙素(OC)、骨密度(BMD)]。结果 曲安奈德组总有效率高于玻璃酸钠组(χ2=5.018,P=0.025)。治疗5周后2组WOMAC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曲安奈德组低于玻璃酸钠组(P<0.01)。治疗5周后2组MMP-1、CRP、IL-1β、TNF-α较治疗前降低,且曲安奈德组低于玻璃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A组)、玻璃酸钠+臭氧(B组)、玻璃酸钠(C组),每组40例,药物均关节腔内注射,疗程均为5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评分、WOMAC指数评分有改善(P<0.01),其中以A组改善最为明显,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有效率分别为87.5%、77.5%、6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注射治疗KOA可以明显提高近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水针刀联合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门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3)与对照组(n=37).治疗组给予水针刀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单纯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的国际膝骨关节炎WOMAC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和VA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3个月上述评分比1个月进一步减少,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1个月和3个月的WOMAC评分和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水针刀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寻求膝骨关节炎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 80例 ,并与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 80例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不同严重度的近期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远期复发率治疗组 12 5 % ,对照组 30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离子透入并玻璃酸钠协同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好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2例,按照是否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分成合并组和单纯组,而后对这两组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合并组患者的男性所占比例、吸烟者比例、患者年龄、发病年龄、抗环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骨破坏发生率均较单纯组高.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诸多临床指标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3):82-84
目的探讨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皮下注射胸腺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IL-6、TNF-α、CD4~+、CD8~+、CD4~+/CD8~+。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L-6、TNF-α、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降低,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升高,观察组IL-6、TNF-α、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临床疗效较好,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可作为一种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骶管麻醉下用F8/9.8输尿管镜检查尿道狭窄情况,直视下将导丝通过狭窄段尿道置入膀胱。如尿道狭窄段无小孔通道,可从膀胱造瘘管内注入美蓝液,再用力按压膀胱,同时观察闭锁远端有无蓝色液体渗出。改尿道切开镜循导丝的后尿道于12点处切割狭窄环,前尿道于6点方向切开,边切割边推进尿道镜,直至24F尿道内切开镜进入膀胱。术后常规留置F18~F22三腔气囊导尿管4~6周,运用抗生素治疗,拔管后定期行尿道扩张1~3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一次切开成功。本组手术时间35~83 min,平均46 min。术后住院5~8 d。留置导尿管拔出后l周内排尿通畅,19~21F尿道扩张器通过顺利。无尿失禁、尿外渗、继发性出血,尿道热等发生。结论输尿管镜直视下留置安全导丝,再行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可有效减少尿道穿孔或假道的发生,是一种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比较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的进行。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0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病情和护理效果,并加以总结。结果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适当护理后,患者得到较好恢复,病情有所缓解,成功脱离呼吸机,同时有效减少其他并发症状的出现,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适当的护理,能够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较快恢复,摆脱呼吸器帮助,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较高,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洁尔阴治疗尖锐湿疣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洁尔阴治疗本院门诊的尖锐湿疣患者48例总结分析如下:回资料与方法l.l临床资料近5年本院JI诊收治的尖锐湿疣86例,其中阴道发病48例(558%);诊断依据:患者本人或性伙伴有不洁性生活史,肉眼检查阴道粘膜有大小不等的、淡红色赘生物,质较脆,易出血,形状有乳头状、菜花状、疣状。1.2治疗方法患者取卧位,自行将洁尔阴原液10~20ml用阴道冲洗器注入阴道深部,抬高臀部防止药液流出,保持约10分钟,然后起立,让药液流出,每天1~2次,1周为1个疗程。2结果用药2个疗程,治愈35例(729%);部分病灶消失43例(89.6%);无效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预后系统对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效力,探讨AML/MDS伴骨髓纤维化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AML及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病例资料,采用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对其进行预后分组及评估,并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均不能对AML/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进行准确预后,在MDS-IPSS、WPSS基础上增加骨髓纤维化分级可改善其预后效力。有脾肿大(P=0.015)、有输血依赖(P=0.008)、纤维化分级≥2级(P<0.001)、CRP>5.0 mg/L(P=0.032)是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目前缺乏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系统,脾肿大、输血依赖、纤维化分级及CRP与其预后相关,或许可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复合罗哌卡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PCEA均用罗哌卡因17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A组加新斯的明2 mg,B组加新斯的明3 mg,C组加吗啡4 mg,D组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的VAS评分、循环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A组术后48 h内各记录时点的VAS评分均比B、C、D 3组高.4组术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C组术后瘙痒的发生率(26.7%)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罗哌卡因178 mg PCEA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的镇痛效应与单加吗啡4 mg相当,而副作用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9.
20.
The antitumor antibiotic, streptonigrin, interacted with zinc, copper, and manganese but not with calcium or magnesium, as indicated by spectral shifts and difference spectra. The titration data showed the formation of 1:1 complexes, and further titration continued to show spectral shifts until a molar ratio for zinc to streptonigrin of 5-10 to 1 was reached. Streptonigrin interacted with DNA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a metal ion such as zinc. Streptonigrin titration with DNA at varying zinc molar equivalents revealed that one antibiotic molecule required 5-7 moles of zinc and 20-25 moles of DNA-phosphorus for complexation. Similar values were obtained from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