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在治疗成人活动期胃溃疡上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24例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将其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后从镜下溃疡恢复情况、临床症状变化及胃黏膜组织学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溃疡愈合质量进行对比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其用药安全性.结果 从溃疡恢复情况来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6%,与对照组(83.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腹痛、灼烧感、腹胀、反酸等症状,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各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各项胃黏膜组织学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与对照组(6.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用药较为安全.结论 雷贝拉唑在治疗成人活动期胃溃疡上的临床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同时在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炎症消退、促使胃黏膜组织快速恢复上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三联方案对活动期胃溃疡症状、胃黏膜组织学评分及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研究组患者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三联方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胃黏膜组织学评分及HP根除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炎性细胞浸润、炎症活动性、粘膜厚度、腺体密度、腺体形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95.00%、92.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77.50%) (P<0.05),溃疡复发率和HP再感染率(15.00%、1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50%、45.0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活动期胃溃疡症状、降低胃黏膜组织学评分及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3.
李胜海 《海峡药学》2011,(8):136-137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5例胃溃疡活动期且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3d内的疼痛消失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7.8%(88/90)、95.6%(43/45),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1d、3d内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7d时的疼痛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Hp根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满意,能有效促进溃疡面愈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囊素铝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药品不良反应及3个月溃疡复发情况。方法:106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1例失访)。观察组:第1周Hp根除三联方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第2~6周,雷贝拉唑10 mg,po qd,尿囊素铝200 mg,po tid;对照组:第1周Hp根除三联方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第2~6周,雷贝拉唑10 mg,po qd。治疗6周末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随访所有患者3个月溃疡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镜评估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囊素铝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能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消退,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Hp阳性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雷贝拉唑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各60例。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及Hp,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和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1.67%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80.0%有显著性差异(P<0.05);Hp根除率治疗组(90.55%)与对照组(91.0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钠为主的三联疗法对于Hp阳性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起效快,抑酸快速且持久,Hp根除彻底,疗效稳定,副作用少,个体差异小,是临床治疗胃溃疡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雷贝拉唑钠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采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72例临床资料,并与奥美拉唑为主的对照组资料比较。结果观察组溃疡治愈率93.06%(67/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5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1.67%(66/72)与对照组的(90.0%)(63/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4.17%(3/72)与对照组的(2.86%)(2/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2例、恶心1例;对照组头晕1例,腹泻1例,均在服药期间或疗程结束后自行消失,无1例终止服药。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溃疡愈合迅速、疗程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HP阳性溃疡及根除HP较为理想的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曾锦荣  龙丹 《北方药学》2022,(11):94-96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雷贝拉唑配合三联疗法对胃溃疡患者症状缓解效果及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500例对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雷贝拉唑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与三联疗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免疫功能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风险。结果:观察组嗳气消失时间、上腹疼痛消失时间及溃疡面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0%,与对照组的8.8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配合三联疗法可缩短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增强其免疫能力,且用药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8.
梁晋魁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37+40-37,40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35例胃溃疡活动期且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在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率、3d内疼痛消失率分别为97.8%(88/90)、75.6%(68/90),对照组分别为95.6%(43/45)、73.3%(33/4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Hp根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比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消化性溃疡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然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以及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上腹痛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其中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发现,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只有78.00%,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异常情况,也没有出现其他一些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利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快速的缓解患者腹痛情况,并且溃疡愈合情况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情况、整体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清除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腹痛缓解总有效率和整体治疗效果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同时实验组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两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雷贝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能缓解胃溃疡症状、促进溃疡创面愈合、根除HP感染,疗效优于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雷贝拉唑钠的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胃溃疡的比较,评价雷贝拉唑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胃溃疡活动期且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25mg+替硝唑1g,2次/d,同时治疗组加用雷贝拉唑钠20mg治疗;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20mg治疗。1周后,治疗组继续单服雷贝拉唑钠,2次/d,1次10mg(早饭前1次、晚饭后1次);对照组继续单服奥美拉唑,2次/d,1次10mg(早饭前1次、晚饭后1次);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愈合状况及HP根除率,疗程均为5周。结果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为88.5%,对照组为7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1%,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替硝唑有较高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三联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雷贝拉唑三联治疗的观察组和奥美拉唑三联治疗的对照组,并进一步根据年龄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为≤60岁亚组、〉60岁亚组以及Hp(+)亚组、Hp(-)亚组,观察治疗后溃疡愈合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溃疡愈合情况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0岁亚组及Hp(+)亚组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腹胀、腹胀缓解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枉唑三联治疗能够在〉60岁及Hp(+)的患者中取得积极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廖文  斯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325-327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00例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6.0%、溃疡愈合率88.0%、胃镜疗效总有效率94.0%、Hp清除率92.0%、Hp根除率为90.0%,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溃疡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实验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尿常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方面的异常情况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对患者的腹痛情况进行有效缓解,溃疡愈合情况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3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估国产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症状、内镜下黏膜变化及组织学炎症的改善情况,随访患者6个月、1a溃疡复发率。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将72例Hp感染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第1周,给予Hp三联方案之一(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使用瑞巴派特,瑞巴派特每次100mg,tid;第2~8周,雷贝拉唑每次10mg,qd,联合瑞巴派特,每次100mg,tid,po;对照组:第1周,给予Hp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第2~8周,予奥美拉唑每次20mg,qd,po。治疗8周末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随诊所有患者6个月、1a溃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第8周末复查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及黏膜炎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8周末胃镜下溃疡黏膜活动性炎症改善比对照组明显,随访1a的溃疡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性胃溃疡能够更好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消退,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冯锐 《中国医药指南》2013,(31):140-141
目的探讨应用雷贝拉唑钠序贯疗法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84例胃溃疡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口服10d;实验组给予雷贝拉唑钠+阿莫西林口服5d,再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5d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3%;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为78.9%。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5.2%;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为92.4%。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诊所有患者,对照组复发8人,复发率19.05%,实验组复发3人,复发率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钠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怀晓明 《北方药学》2018,15(5):35-36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3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19.15%(9/47)低于对照组的47.83%(2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03,P=0.003).结论:相比兰索拉唑,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对成人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32例,兰索拉唑组每日1次口服兰索拉唑30 mg,奥美拉唑组每日1次口服奥美拉唑20 mg。观察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溃疡愈合的质量。结果兰索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奥美拉唑组为90.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6,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兰索拉唑组腺体密度和腺管形态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奥美拉唑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对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但是兰索拉唑对溃疡愈合的质量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梁铁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23-22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HP根除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将我院收治符合入组标准的8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组(Ⅰ组)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组(Ⅱ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口服阿莫西林1000mg/次及克拉霉素500mg/次,bid,治疗7d,Ⅰ组再口服雷贝拉唑20mg/次,qd,治疗28d,Ⅱ组再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bid,治疗28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复查胃镜,检测幽门螺杆菌与胃内pH值,评判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Ⅰ组和Ⅱ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比86.05%,χ2=7.778,P<0.05,Ⅰ组和Ⅱ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35%比69.77%,χ2=9.771.,P<0.01;②Ⅰ组和Ⅱ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7.67%(42/43)比72.09%(31/43),χ2=10.965,P<0.01,Ⅰ组和Ⅱ组给药后胃pH>3起效时间分别为(126±26)min比(186±33)min,t=7.864,P<0.01,Ⅰ组和Ⅱ组治疗1周后上腹痛缓解率分别为85.37%(35/41)比55%(22/40),χ2=8.954,P<0.01。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能够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及降低胃腔内酸度,尤其在改善腹痛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良好,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