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院前心脏骤停是指患者在未到医院就诊前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各种创伤和非创伤因素 )引起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这是我们院前急救工作中所遇到的最危急的一种情况 ,也是院前急救医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对 2 0 0 2 - 0 1~ 2 0 0 3- 0 1间作者参与抢救的、发生在院外的心脏骤停 83例抢救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5 1例 ,女 32例 ,年龄 8~ 98岁 ,男女比例为1.5 9∶ 1。根据是否有明确致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分为非猝死组和猝死组 ,猝死组 4 3例 ,非猝死组 4 0例。1.2 方法 均参照实用内科学心脏骤停抢救顺序。 83例病例…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肾上腺素和附加腹部按压术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 ( HDE)和附加腹部按压术 ( IAC)抢救 4 4例心脏骤停 ( CA)患者。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1 998年 1 1月— 1 999年 8月抢救的 4 4例 C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3例 (男 1 3例 ,女 1 0例 ;年龄 6~ 79岁 ,平均 4 1岁 )和对照组 2 1例 (男 1 2例 ,女 9例 ;年龄 5~ 84岁 ,平均 4 2 .6岁 )。开始接受心肺复苏术 ( CPR)的时间多为心脏骤停即刻至 2 0分钟。 2组患者的原发病、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 P均 >0 .0 5)。1 .2 抢救方法 :对照组按 ABC程序紧急行标准心肺复苏 ( S CPR) ,即开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后抢救60 min以上的临床疗效。方法:近5 a对40岁以内平时无心脏病史,意外事故所致的心脏骤停抢救60 min以上和尽早的脑复苏。结果:有3例触电,有2例窒息所致的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经心肺复苏60 min以上,有4例痊愈出院,有1例7 d意识未恢复,家属放弃治疗。结论:对年轻平时无心脏病史意外事故所致的心跳呼吸停止要进行60~120 min的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4.
王群  李军  李斌 《中国护理杂志》2004,1(2):102-103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的发病原因及有效抢救方法。方法对45例心脏骤停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其中男3l例,女14例,年龄1.5~85岁,平均42.6岁。发病原因为:冠心病(20例)、风心病(7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4例)、心肌病和心肌炎(4例),余为药物中毒、高热、抽搐和溺水。抢救措施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和合理用药。结果心肺复苏成功51.1%,多为心脏骤停3分钟内复苏者,骤停5分钟复苏成功者仅1例。结论及时积极的抢救,可使半数以上的心脏骤停患者成功获得心肺复苏,应强调有关队伍的建立和培训,以提高治疗效能。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年来抢救心脏骤停心肺脑复苏成功1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心脏骤停判断依据:(1)突然神志丧失或抽搐;(2)大动脉搏动消失;(3)心音消失;(4)心电图出现心室停搏、心室颤动或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节律。1.2一般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35~60岁,平均45.5±7.2岁,50岁以下7例,50岁以上5例。病因分类:冠心病6例,其中5例为急性心肌梗塞.风心病洋地黄中毒1例,急性心肌炎2例,电击伤1例,低血钾2例。1.3抢救措施:紧急的基础生命支持:包括心前区捶击,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心电示波监测,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4例按常规复苏抢救无效的心脏骤停病人应用急诊体外循环术。2例发生在ICU,1例在病房,1例在手术室。心脏骤停原因:误输高钾液,心绞痛并发症,麻醉意外各1例,1例原因不明。3例治愈,1例肾衰死亡。作者认为,急诊体外循环抢救心脏骤停是一种有效的复苏方法,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7.
心脏骤停30例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 ,有效泵的功能丧失 ,造成全身循环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 ,在临床上是最危急的状况 ,是构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心脏停搏时间越长 ,全身特别是大脑经受缺氧的损害越严重 ,维持生命的可能性越小 ,因此 ,在临床上严密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心脏骤停的征象 ,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对复苏成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临床资料1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我院心内科抢救心脏骤停 30例 ,男 2 3例 ,女 7例 ,33~ 77岁 ,抢救成功 10例。由于心内科加强了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训练 ,把握住了抢救时机 ,提高了抢…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1999-10~2003-06抢救心脏骤停心肺复苏4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18~75岁,平均57.2岁.原发病因: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23例,脑血管病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5例,电击伤4例,溺水2例,自缢1例,不明原因4例.心脏骤停距抢救时间<5 min 21例,5~10 min 16例,10 min以上9例.骤停时室颤18例,停搏25例,电机械分离3例.  相似文献   

9.
张自正 《临床医学》2003,23(12):53-54
我科于 2 0 0 0年 4月~ 2 0 0 3年 4月使用胺碘酮合并电击除颤等治疗抢救心脏骤停病人 3 0例与传统抢救方法相比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 0例均为 2 0 0 0年 4月~ 2 0 0 3年 4月发生在院外或急诊室的心脏骤停患者 ,男 2 1例 ,女 9例  相似文献   

10.
心脏骤停抢救成功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 0 4~ 1999- 0 8我院急诊科成功地抢救心脏骤停患者 8例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2例。年龄 34~ 5 1岁 ,平均 41.5岁。本组既往无冠心病史 5例 ,偶有胸闷病史 3例 ,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 3例 ,自突然倒地至送到急诊室时间分别为 6、7、8和 14min。发生在急诊室 5例。心脏骤停前患者多自述胸闷不适继而很快意识丧失、抽搐、面色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浅慢—停止 ,心电图示室颤 6例 ,窦停 2例。确定为心脏停搏后 ,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继而行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 ,…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纳洛酮心肺复苏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肺复苏历来是急诊救护的难题 ,其成功与多种因素有关。我院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6月经大剂量纳洛酮心肺复苏 36例 ,与同期未用纳洛酮患者相比较 ,旨在探讨大剂量纳洛酮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经抢救心脏骤停 173例患者中 ,于心脏骤停后 10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者 6 8例 ,其中 36例于抢救过程中使用了大剂量的纳洛酮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5 2 .4 1± 13.2 )岁 ;32例于抢救过程中未用纳洛酮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5 3.2± 13.0 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及病例数和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心脏骤停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抢救成功率极低,即使抢救成功,其预后亦较差.而作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的病例更鲜有报道.现将我院成功抢救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脏骤停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8年8月~2012年8月急诊抢救心脏骤停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复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者脑复苏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54.0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18.75%。纳洛酮与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合用抢救心脏骤停的脑复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已引起关注。我们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2~6mg/次),对急诊心脏骤停的15例患者进行抢救,并与常规剂量(0.5~1mg/次)抢救的30例相比较: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心脏骤停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是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心脏骤停。治疗组(15例)与对厢组(30例)分别是1991年1月~8月和1990年1月~8月急诊  相似文献   

15.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开始的 1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 ,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 ,出现意识丧失 ,病人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 ,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后 4~ 6分钟内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 3 0分钟后 ,经积极抢救而未复苏成功者则认为治疗无效而终止复苏。最近我院有两例心脏性猝死达 40分钟以上 ,经综合抢救措施的积极实施而获成功复苏。现总结如下。例一 ,患者 ,王某某 ,男 ,84岁 ,病例号 0 93 2 7,退休教师 ,于 2 0 0 0年 7月 13日随单位健康…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骤停复苏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心脏骤停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险急症 ,早期发现心脏骤停先兆 ,恰当处理导致心脏骤停的恶性心律失常 ,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脏复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其中对AMI加强监护、整体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和康复护理是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及心功能改善的重要保证。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3~ 2 0 0 2年入住本院内科病房的AMI患者 36 8例 ,男 2 12例 ,女 14 6例 ,年龄 4 8.6± 2 1.2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小于 12h。ST段抬高或Q波心肌梗死 2 72例 (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72例 ,下壁及高侧壁心肌梗死 10 0例 …  相似文献   

17.
心脏骤停的基础心律、心脏猝死的主要机理都是心室纤颤(VF)。VF常是临终前表现。抢救VF是心肺脑复苏术(CPBR)成功的关健。现将我们近年抢救成功的12例VF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男:女为2: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在体外循环前出现心脏骤停时的治疗。方法 2002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体外循环开始建立前出现心脏骤停的心脏手术患者12例,其中手术前发生心脏骤停6例,开胸后发生心脏骤停6例。建立股动、静脉体外循环后手术2例,常规体外循环后手术8例,心脏复跳后放弃手术2例。结果 死亡4例,其中放弃手术2例均死亡,正常手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2例,存活患者2例有一过性神经症状,对症治疗后逐渐消失。结论 对于体外循环前出现心脏骤停的重症心脏病患者,积极抢救并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心脏骤停28例复苏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骤停时心肺脑复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本文对28例心脏骤停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总结,认为现场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头部低温保护对抢救成功率有显著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21例,女7例;年龄12~76  相似文献   

20.
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决定于心脏复苏。内科疾病中心脏骤停是危重症,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快就会出现呼吸停止及意识丧失而且不容易恢复。只有不失时机地正确抢救,才可使患者心脏复苏、肺复苏、脑复苏。笔者曾对10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脑复苏,并获成功,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其中2例隐匿型冠心病,5例急性心肌梗塞,1例风心病,2例心肌病。2体会及时发现心脏骤停病员,立即进行胸外技压、电击除颤。心脏骤停经心电国证实为心室纤颤,用直流电击复律。电击复律在促进心跳有决定性的作用,电击能量为300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