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海洋药物》2010,29(5):57-65
近年来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化合物,这些新化合物为新药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现就近几年海洋放线菌的种类分布、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类型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海洋新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身特殊的生存环境,海洋放线菌具有复杂独特的代谢途径,产生了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活性代谢产物为新抗生素的发现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有些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本文简要介绍近十几年从海洋样品中分离到的放线菌新种属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放线菌是发现大量药用天然产物的资源宝库,在微生物新药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海洋放线菌生活环境特殊造就了其不同于陆地微生物独特的代谢途径,具有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力,是天然药用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从不同海洋生境来源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经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化合物,为新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本文主要对近3年(2015~2017)不同海洋生境来源且具有明显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生物活性的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奇、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有潜在实用价值的新化合物。研究表明海洋放线菌有可能成为抗生素等药物工业的又一重要微生物资源。本文分类介绍了2001年到2005年间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重点在于从海洋放线菌发现的新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海洋放线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放线菌由于能够产生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活性物质,成为天然活性产物和新药开发的重要来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可培养海洋放线菌的多样性及近几年海洋放线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重点描述了一些活性代谢产物的结构及其相关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自身特殊的生存环境,海洋放线菌具有复杂独特的代谢途径,产生了诸多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为新药物的发现提供了丰富的先导化合物,其中有些已经进入临床前研究。本文按各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对近几年海洋各种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及具体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大环内酯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大环内酯化合物的研究打下前期基础。方法查阅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很多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大环内酯类次级代谢产物,与陆栖放线菌一样,很多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表明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海洋放线菌Kocur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菌株摇瓶发酵,采用现代色谱学方法(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利用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海洋放线菌Kocuria sp.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6个单体化合物:环(L-苯丙氨酸-L-脯氨酸)2 (1)、环(L-色氨酸-L-脯氨酸) (2)、环(L-色氨酸-D-脯氨酸) (3)、环(L-苯丙氨酸-D-脯氨酸) (4)、环(L-羟脯氨酸-L-苯丙氨酸) (5)、环(D-羟脯氨酸-L-苯丙氨酸) (6)、环(L-羟脯氨酸-L-酪氨酸) (7)、环(L-异亮氨酸-D-脯氨酸) (8)、环(L-亮氨酸-D-脯氨酸) (9)、环(L-亮氨酸-L-脯氨酸) (10)、环(L-苯丙氨酸-L-酪氨酸) (11)、环(L-亮氨酸-D-酪氨酸) (12)、环(L-亮氨酸-L-苯丙氨酸) (13)、环(D-缬氨酸-L-苯丙氨酸) (14)、环(D-亮氨酸-甘氨酸) (15)、环(D-异亮氨酸-甘氨酸) (16)。结论 海洋放线菌Kocuria sp.可产生结构丰富多样的环肽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Kocuria属放线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研究海洋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 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开放柱色谱、Sephadex LH-20 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 Streptomyces sp. 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 从海洋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发酵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 12 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苄基吡咯并哌嗪-2,5 -二酮(1)、3-苄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2)3-对羟苄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3)、3-[(1H-吲哚-3′-基)甲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4)、3-异丁基-6-异丙基哌嗪-2,5-二酮(5)、3-异丙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6)、二吡咯并哌嗪-2,5-二酮(7)、N-苯乙基乙酰胺(8)、4′,7-二羟基异黄酮(9)、4′,5,7-三羟基异黄酮(10)、4′,7-二羟基二氢黄酮(11)、吡咯-2-甲酸(12)。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该链霉菌属菌株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近年来对海洋真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近几年关于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文章,从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方面对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结果对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及其活性予以综述。结论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次级代谢产物丰富多样,是筛选新药的资源宝库,为海洋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从软珊瑚Sarcophyton.sp.中发现的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ODS中压色谱、凝胶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该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中一共发现了8个化合物:2,3-dihydrosorbicillin(1)、Citrinin (2)、Penicitol(3)、dimethyl-4,7- dihydroxy-9-oxo-9H-xanthene-3,5-dicarboxylate(4)、Emodin(5)、methyl-2,8- dihydroxy-6-methyl-9-oxo-9H-xanthene-1- dicarboxy(6)、8-hydroxy-6-methyl-9-oxo- 9H-xanthene-1- carboxylate(7)、ergostane(8)。生物活性显示化合物3对HCT-116和Hela细胞株有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1株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海域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cf. molesta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citrinum (15XS112ZM-18)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利用TLC、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MPLC、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菌株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 NMR及13C NMR等波谱学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细胞毒活性模型评价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真菌P. citrinum (15XS112ZM-18)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penicillenol A1 (1),penicillenol A2 (2),penicillenol B1 (3),penicillenol B2 (4),sorbicillin (5),2",3"-dihydrosorbicillin (6),ergosterol (7)和25–Hydroxy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 (8),其中化合物4在30 μmol L-1浓度下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达到100%,其IC50值为22.97 μmol L-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一株软珊瑚共附生真菌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采自广西涠洲岛的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sp.中分离获得的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ZJ-2008015)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卤虫致死活性模型和抗菌活性模型评价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从该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sydonic acid(1),expansol G(2),(+)-sydowic acid(3),cyclo(L-Trp-L-Phe)(4),homodimeric WIN 64821(5)和ergosta-6α-hydroxy-4,22-dien-3-one(6)。结论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没药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1~3对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星芒属海绵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星芒属海绵Stelletta分布广泛,含有三萜、生物碱、甾体等多种活性成分,引起人们深入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属海绵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一株来源于深海环境的真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s的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初步体外活性筛选,从十株来源于雅浦海沟的真菌中筛选获得一株具有人肿瘤细胞毒和海虾毒性的真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s,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半制备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菌株发酵提取物的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IR等光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海虾致死及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 分离得到了5个单体化合物。结构确定为:malformin C(1)、malformin E(2)、diketopiperazine dimer(3)、cristatumin E(4)、tensidol B(5),其中1、2具有较好的海虾致死活性。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2具有强细胞毒活性,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2.42和34.02 μM.L-1。结论 雅浦海沟真菌Aspergillus tubingensis 能够代谢产生具有海虾致死和细胞毒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和鉴定海洋来源的放线菌WBF16代谢产物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反相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对该放线菌发酵产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进行化学结构的鉴定;利用MTT法来检测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其特征代谢产物色霉素A2(1)和2-甲基-5,6,7-三甲氧基-1,4-萘醌(2)。结论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为首次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得到,同时化合物1对人口腔上皮癌KB细胞、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细胞毒活性较好,IC50值分别为3.81、7.21和12.58μ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一株浙江舟山东海沉积物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 ZHS32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该菌株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 从海洋真菌Talaromyces sp. ZHS32中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dankasterone A(1)、penifupyrone(2)、3-O-methylfunicone(3)、alternariol(4)、rubralactone(5)、orsellinic acid(6)和2-formyl-3,5-dihydroxy-6-methylbenzoic acid(7);体外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从海洋真菌Talaromyces sp. ZHS32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化合物1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来源于渤海地区样品进行海洋真菌分离,并深入研究目标菌株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 ZLQ-43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海洋真菌的分离;应用溶剂萃取,TLC分析,柱色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菌株ZLQ-43的发酵产物进行研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并参阅文献进行化学结构鉴定;采用CPE MTT法评价其抗H1N1流感病毒活性,采用SRB法评价其抗肿瘤的活性。结果 从渤海地区样品中最终筛选分离到海洋真菌90株,从菌株ZLQ-43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聚酮类化合物6个,经结构鉴定分别为sterigmatocystin (1), dihydrosterigmatocystin (2), vericolorin B (3), paeciloquinone C (4), versiconol (5)和2,4-dihydroxy-6-((R)-4-hydroxy-2-oxopentyl)-3-methylbenzaldehyde (6)。化合物4、6具有中等强度的抗H1N1病毒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7.6%和51.5%;化合物5在1 mg?mL-1浓度下对P388细胞增殖抑制率67.79%。 结论 菌株ZLQ-43能够产生结构多样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发现化合物1、3、5具有P388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并首次报道化合物4、6的抗H1N1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一株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 DT-F27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对该真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普解析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从真菌Penicillium sp. DT-F27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1),dehydrocyclopeptine(2),3-O-methylviridicatin(3),verrucofortine(4),cyclopenin(5),cyclo(dehydroala-L-Leu)(6),cyclopenol(7),4-hydroxy-2-methoxy acetanilide(8),trans-(3RS,4RS)-3,4-dihydro-3,4,8-trihydroxynaphthalen-1(2H)-one(9),cyclo(D-Pro-D-Val)(10),brevianamide F(11),cyclo(L-Pro-L-Val)(12),anacine(13),cyclo(L-Orn-L-Tyr-L-Orn-L-Ala)(14),cyclo(L-Pro-L-Tyr)(15)。结论 从真菌Penicillium sp. DT-F27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15化合物,其中麦角甾醇(1)和3-O-methylviridicatin(3)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5.6%和3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